李茂泉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 150080)
激进型改革与渐进型改革的比较分析
李茂泉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 150080)
在社会改革与转轨的道路上,俄罗斯和中国采取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方式。以俄罗斯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例,对激进型改革和渐进型改革的理论基础、历史背景、具体措施、经验教训进行比较分析。
激进型改革;渐进型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俄罗斯经济体制改革
所谓“激进式改革”,即“休克疗法”或“震荡疗法”,“是一种大爆炸式的跳跃性的制度变迁方式,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的整体性制度变革。”[1]它以迅速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战略为主要特征;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以贸易自由化、市场定价 (使价格合理化)、消除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稳定)和私有化为基本原则。新古典经济学家相信,只要实现产权的私有化,放弃中央计划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并实现以市场自由配置为主要方式的资源配置模式,就可以极大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所谓“渐进式改革”是一种演进式的分步走的改革方式,具有在时间、速度和次序选择上的渐进特征。一般指中国的改革方式,并没有特别确定和详细的定义,是相对于激进式改革的一种改革方式。对于近期引起海内外广泛讨论的“北京共识”(“北京共识”源自美国高盛公司顾问雷默一篇叫《北京共识》的论文,其意是“在保持独立的同时实现增长”)学者们更是把中国渐进改革看成是既不认同计划经济,又不接受“华盛顿共识”(所谓“华盛顿共识”,指的是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美国财政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指导拉美、东欧、东南亚等国处理金融危机及经济改革时,向各国政府推荐甚至强迫推行的一整套经济政策,包括汇率、价格、外贸、利率等一系列价格的全面自由化,解除工资、金融、外资、产业等一系列的政府管制,建立和强化私有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等),而探索发展的“第三条道路”。虽然部分学者对于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的定义存在一些异议,而且也经常使用其他的名称,比如“激进式转轨”和“渐进式转轨”,“激进式制度变迁”和“渐进式制度变迁”,但是讨论的内容一般是一致的。
(一)相同的历史起点——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中国和前苏联两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具有相同的特征,即单一的所有制形式、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长期以来,由于前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从而形成了国民经济结构的比例严重失调,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长期落后。中国在建国初期,就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并且运用中央集中生产资料的方式,促进落后地区部门发展的同时填补了很多空白的行业。但是,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生产关系不仅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且还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中国经济效益低下。
(二)两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差异
1.在农村的公有制形式的不同。前苏联的集体农庄的主席由政府委派国家干部担任,对国家而非农庄负责。而在中国,人民公社化初始阶段,曾出现小社并大社,刮“共产风”,吃公共食堂等情况,后来经过调整把所有制关系定位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上。
2.计划经济体制实践的程度不同。在前苏联,计划管理的“刚性”十分强,计划必须得到彻底的执行,不能存在一点的商品经济。而在中国,商品经济一直都存在着,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集市贸易等具有商品经济因素的形式也没有完全中断。
正是由于两国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境,才使得必须推行根本性的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并且在改变旧的经济体制模式的同时应及时改变经济发展战略,但也正是由于两国之间的计划经济体制之间存在着差异,致使两国采取了不同的改革模式。
(一)中国的具体改革措施
1.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的兼容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证明,公有制与市场机制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可以统一起来的。经过 20年的改革,中国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已经取消了指令性计划,企业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具有了明确的经济利益,预算约束硬度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有了明显的改善,整个国有经济在改革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国民经济的许多关键性部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2.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改革相结合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征和成功之处,并不在于单纯的强制性,而在于强制性与诱致性的结合,在自上而下强制推进改革的同时,充分发挥了自发性改革和基层单位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表现在:改革的发动虽然是自上而下的,但这不过是对社会生活中早已存在的改革要求的一种承认;改革是在统一领导下进行的,但各具体部门、地区和单位的改革措施、内容和步骤却各种各样;改革中提倡大胆创新、大胆试验,有意识地允许、特许或默许局部的犯规或越轨行为,并在实践证明是合理的情况下加以普遍推广;个人、企业和其他基层单位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在制度创新中发挥了空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完美的设计、精确的计算和全面的规划,往往还没有形成就被实践抛到了后面,“摸着石头过河”却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3.局部推进与整体协调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然也是在政府的整体协调下进行的,但这种整体协调是通过分领域、分部门、分地区、分企业等一个个局部性的变化实现的,不同部分之间在改革的进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别,“从而形成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非国有经济到国有经济、从增量到存量,最后实现经济体制整体转换的独特道路。”[2]
中国渐进型改革措施是有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从1978年到现在中国的经济一直稳步上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现阶段经济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仍然是比较严重的,资产负债率过高、社会负担过重、产品结构落后、技术创新不足、经营管理不善、行为短期化、资本结构僵化等问题还比较普遍,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目标并没有完全达到;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尚不够正规;宏观调控制度及经济监管制度不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造成贫富差距过大;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等,所以中国的经济改革的道路还很长,要想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尚需时日。
(二)俄罗斯改革的具体措施与步骤
1991年 10月 28日,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在俄罗斯联邦第五次人代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俄罗斯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向市场经济过渡和实现宏观经济稳定。“以后俄罗斯的历届政府都致力于治理激进改革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3]值得一提的是普京政府对俄罗斯经济的全面改革,使得俄罗斯经济实现了迅速增长,社会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从而使俄罗斯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对于激进型改革与渐进型改革的评价,要考虑两个方面:其一,通过这两种方式能否真正实现转型。其二,如果通过这两种方式能够实现真正转型,那么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转型的成本和收益又是如何。对于第一个方面,激进式制度变迁更有优势,它的方向和目标相当明确,而且他的目标是已经成熟的制度,没有试探性摸索的代价和痛苦;而渐进式制度变迁的方向和目标存在不确定性,需要通过不断的试验、不断的修正来确定方向,因而也增加了失败的可能性。在试探和摸索的过程中,人们难以对改革的方向形成稳定的预期,这会导致很多短视行为的发生,从而增加改革的不确定性。对于第二方面的评估,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既不能仅仅从短期绩效来评估,也不能仅仅从若干年以后的经济绩效来评估,而是要结合两者,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利用成本收益分析。
渐进式改革的支持者以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绩效来作支撑,强调了改革的稳定性和短期内改革成本的降低,但忽略了长期经济发展中成本收益对称的基本原则,而且对中国经济增长率长期下降的趋势未予以应有的重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过于乐观。而激进式改革的支持者们的观点得到了近几年俄罗斯经济复苏的支持。但仅从这点就认为俄罗斯的转轨获得成功进而推出激进式改革更优越,是站不住脚的。对两种改革方式的客观评价需要在更长一段时间内考察这两种方式的代表国家中国和俄罗斯的表现。
[1][波兰 ]格泽戈尔兹·W.科勒德克.从休克到治疗[M].刘晓勇,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2]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关雪凌.艰难的历程——俄罗斯经济转轨八年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D61
A
1001-7836(2011)02-0006-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1.02.003
2010-07-20
李茂泉 (1983-),男,山东平阴人,研究实习员。
(责任编辑:孙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