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中医医院钟楼院区,江苏常州213000)
2004年5月~2010年5月,我们在临床上应用超薄腹部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5例(40指),男12例(14指)、女23例(26指),年龄19~57岁。致伤原因:机器轧伤28例,电灼伤2例,热压伤2例,机器绞伤3例。
方法:患者手指皮肤缺损均采用腹部超薄皮瓣修复。伤指神经阻滞麻醉,皮片结扎患指根部止血,仔细清创,彻底清除失活及严重污染、坏死组织。电烧伤残指切痂换药后择期行超薄皮瓣修复术。对有骨折的伤指以单枚或交叉克氏针固定。清创完成后腹部超薄皮瓣修复手指皮肤创面。以伤指在消毒纱布上采取印模,设计皮瓣长宽比例小于2∶1。对于多指损伤,可以将皮瓣设计成2~3叶。蒂部可以适当多保留一些脂肪组织。术中观察皮瓣远端渗血良好、毛细血管充盈试验良好、皮瓣颜色红润即可移位。蒂部可根据伤指的具体情况缝成管状或者斜管状,皮瓣边缘与伤指创面边缘直接拉拢缝合。术后10~14 d断蒂。
结果:本组术后39指成活,1指坏死,坏死原因是皮瓣缝合较紧导致真皮下血管受压、血运障碍。成活病例创面愈合良好,断蒂后仔细修整外形。术后随访3个月~2 a,皮瓣与受区皮肤接合良好,颜色协调无色素沉着,皮瓣质地柔软,弹性良好,无皱缩及溃疡。伤指外形接近正常指,无瘢痕挛缩、关节僵硬及肌腱粘连,手指外观及功能均较满意。
讨论:手指皮肤缺损修复治疗方法很多。我们应用超薄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皮瓣术后34例39指成活,1例1指坏死,术后随访3个月~2a,皮瓣与受区皮肤接合良好,颜色协调无色素沉着,皮瓣质地柔软,弹性良好,无皱缩及溃疡。伤指外形接近正常指,无瘢痕挛缩、关节僵硬及肌腱粘连,手指外观及功能均较满意。提示应用超薄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其方法简便,效果良好,恢复患者患指的美观性,减少伤残,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其优点如下:能尽量保留患指长度;不需要牺牲指固有动脉,减少手术风险;伤口愈合时间短,恢复快;由于去除了部分皮下脂肪,皮瓣外形较好,无臃肿现象,不需二次二期修薄去脂等;简单易学,操作方便,安全实用,能使患指恢复较好的外形和功能。皮瓣移植应当考虑供区、受区和完成操作的术者三方面因素,根据受区修复重建好、供区破坏损失少、成活可靠、操作简单易行的原则选择合适的皮瓣进行修复。手术中和术后注意事项:①手术操作时必须轻柔,蒂部应当保留较厚一层脂肪。②手部创面要彻底清创;手术完成后,上肢应当与腹部固定良好,避免皮瓣撕脱。③设计皮瓣的面积要比创面大15%~20%,长宽比例小于2∶1。④将皮瓣覆盖创面缝合后,应适当加压包扎,便于皮瓣从创基部和创缘接触,使其较快地建立血循环和促进静脉回流,同时也可防止皮瓣肿胀。⑤术中、术后应尽量避免蒂部出现扭曲受压,影响皮瓣血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