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芸英
(泉州华光摄影艺术职业学院,福建泉州362121)
汤显祖《牡丹亭》处置式考察
康芸英
(泉州华光摄影艺术职业学院,福建泉州362121)
“处置式”是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把字式和将字式。处置式大致产生于公元7世纪到8世纪之间,且不同的时期,处置式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通过对《牡丹亭》中的“把”、“将”字处置式进行统计和考察,发现处置式在明代的发展呈现诸多特点,即“把”字渐趋发展,“将”字逐渐式微,谓语部分结构形式更加复杂,处置式、使成式、被动式等不同句式结合使用。
《牡丹亭》;处置式;考察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作品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这部传奇剧,基本上反映出了当时的语言面貌,为我们研究当时语言状况提供了较为重要的线索。
“处置式”是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王力(1944)首先提出这一术语。王力(1944)说:“中国语里有一种特殊形式,就是用助动词‘把’(或‘将’)字,把目的语提到叙述语的前面。”[1]205“就形式上说,它是用一个介词性的动词‘把’字把宾语提前到动词的前面;就意义上说,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表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一种处置。”[2]“大致说来,‘把’字所介绍者乃是一种‘做’的行为,是一种施行(execution),是一种处置。在中文里,我们把它称为处置式。”[1]205本文以明代传奇剧《牡丹亭》为分析文本,重点考察该文本中处置式的运用,从中探究处置式在明代的发展特点。
自王力提出“处置式”概念之后,学者们纷纷对处置式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关处置式的来源,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起源于连动句式,持这种观点的有王力、祝敏彻、贝罗贝等,他们都认为处置式的产生,是汉语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一种新的语法现象,而不是旧有句式的词汇替换;二是认为起源于介词“以”字结构,持这一说的主要有陈初生和P.A.Bennett;三是认为一部分来源于“以”字结构,一部分起源于“连动式”的折中说,持这一说的主要有太田辰夫、梅祖麟、吴福祥等[3]。处置式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处置式分为不同类型,如根据处置介词的不同就可以把处置式分为将字句、把字句、拿字句、持字句、捉字句等等[4];按照处置式的结构语义类型来分,较为典型的如吴福祥(1996)的分类方式,他把处置式分为三类:一是广义处置式,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涉及到两个受事成分;二是狭义处置式,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只涉及一个受事成分;三是致使义处置式,这类处置式在结构上,“去掉介词后,所剩的部分是可以独立的一般施事句。”[1]219
据笔者统计,汤显祖《牡丹亭》[5]里的处置式有“把”字句和“将”字句,全书总共有164个“把”字,87个“将”字,其中表处置的“把”字句152例,表处置的“将”字句34例。这些处置式具体的结构形式和语义特征呈现多样化,笔者将按吴福祥的分类方式对文本中出现的处置式进行分类讨论。
(一)广义处置式:把/将+O1+V+O2(O1≠O2)
把俺做女妖看“诛斩贼盗”。(第十七出·道觋)
把他艳软香娇做意儿耍,下的亏他?(第二十八出·幽媾)
有一日把家当户。(第三出·训女)
你把花郎的意思,唱个曲儿俺听。(第九出·肃苑)
(二)狭义处置式:把/将+O+(X)+V+(Y)。其中,X表示动词前的修饰成分,Y表示动词后加成分
1.动词是光杆动词:把/将 +O+V,如:
把杜公围困。(第一出·标目)
《昔氏贤文》,把人禁杀,恁时节则好教鹦哥唤茶。(第七出·闺塾)
因春去的忙,后花园要把春愁漾。(第九出·肃苑)
你放春归,怎把心儿放?(第九出·肃苑)
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第十出·惊梦)
令史们将我揸,祗候们将我搭。(第九出·肃苑)
则许你傍月依星将天地拜,一任你魂魄来回。(第二十三出·冥判)
顺风儿斜将金佩拖。(第三十出·欢挠)
俺为你款款偎将睡脸扶,休损了口中珠。(第三十五出·回生)
2.动词前有修饰成分:把/将+O+X+V
四目相视,把湘子一点凡心顿起。(第六出·怅眺)
待囊萤,把虫蚁儿活支煞。(第七出·闺塾)
把破衫衿彻骨搥挑洗。(第十三出·诀谒)
把女儿病都不瞧。(第十六出·诘病)
不嗔嫌,一径的把断红重接。(第三十二出·冥誓)
泪洒孤城,把苍天暗祷。(第四十三出·御淮)
把那咽腥臊的爽子儿生揢杀。(第四十七出·围释)
把门儿偷瞥。(第五十四出·闻喜)
无明路曾把游魂再叠。(第五十四出·闻喜)
从今后把牡丹亭梦影双描画。(第五十五出·圆驾)
净再将前卷细看。(第四十一出·耽试)
3.动词后加补语:
动词后所带的补语形式丰富,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趋向补语:
女孩儿,把台盏收去。(第三出·训女)
把山妻泣向天隅。(第四十二出·移镇)
则教你翅膀儿展将春色闹场来。(第二十三出·冥判)
丽娘既系人身,可将前亡后化事情奏上。(第五十五出·圆驾)
(2)结果补语:
招花眼,把绣针儿签瞎。(第七出·闺塾)
敢几个小榔头把你分的朗。(第九出·肃苑)
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第十出·惊梦)
待把俺玉山推倒,便日暖玉生烟。(第十二出·寻梦)
托梦一个书生把墓踹穿。(第四十八出·遇母)
那夫人呵,怕漆灯无焰将身远。(第四十八出·遇母)
(3)数量补语:
今日早膳已过,我且把毛注潜玩一遍。(第七出·闺塾)
但把《诗经》大意,敷演一番。(第七出·闺塾)
姐姐既淹通书史,何不将柳枝题赏一篇?(第十出·惊梦)
再将他诗句朗诵一番。(第二十八出·幽媾)
(4)处所补语:
那秀才就一拍手把小姐端端正正抱在牡丹亭上去了。(第十六出·诘病)
把我这溜金王,溜在那里?(第四十七出·围释)
你这孔夫子把公冶长陷缧绁中。(第五十三出·硬拷)
将奴搂抱去牡丹亭畔。(第十出·惊梦)
就将梅花散在经台之上。(第二十七出·魂游)
将奴春容带在身傍。(第四十四出·急难)
(5)程度补语:
全无谓,把单相思害得忒明昧。(第十八出·诊祟)
众多官在殿头,把琼林宴备久。(第四十一出·耽试)
4.动词后带宾语:
不免将此茶饭,浇奠小姐。(第二十五出·忆女)
旦作躲,生将身遮旦。(第三十出·欢挠)
可奈夫人不解事,偏将亡女絮伤心。(第四十二出·移镇)
把这厮上起脑箍来。(第四十出·仆侦)
5.动词前后都有附加成分:把/将+O+X+V+Y
欺奴善,把讲春台都猜做谎桃源。(第十二出·寻梦)
那老夫人呵,少不的把你后花园打折腰。(第二十出·闹殇)
问天天,你怎把他昆池碎劫无余在?(第三十七出·骇变)
俺孤单在此,少不得将小娘子画像,早晚玩之、拜之,叫之、赞之。(第二十六出·玩真)
你将我花银都消散去了。(第四十九出·淮泊)
6.动词后加动态助词“着”“了”
把咱七丹青休剜了。(第十四出·写真)
我呵,少不的把赵康王剩水残山都占了。(第十五出·虏谍)
待把左侧一峰靠着,看是何物?(第二十四出·拾画)
猛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落日垂回首。(第五十出·闹宴)
7.谓语部分是连动式
悔不将劫坟贼监候奏请为是。(第五十三出·硬拷)
扭回京把他做劫坟茔的贼决。(第五十四出·闻喜)
(三)致使义处置式
这类处置式处置介词后面所接的名词不是动作的受事,而是施事或者当事。其中的处置介词可以用“使”替换,整个句子具有致使义,因而叫致使义处置式。《牡丹亭》中这类处置式共有2例。
哎,把天公无计策。(第二十三出·冥判)
把穷柳毅赔笑在龙宫。(第五十三出·硬拷)
(四)特殊的处置式
1.把的宾语后有助词“来”,冯春田先生认为这大约出现在南宋后[6]。如:
这招风嘴,把香头来绰疤。(第七出·闺塾)
女书生怎不把书来上?(第九出·肃苑)
他端然睡瞌,恁春寒也不把绣衾来摸。(第三十出·欢挠)
你可将昨日杀的妇人首级二颗来献。(第四十五出·寇间)
2.用一个“把”字提两个动词所带的宾语,如:
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第十出·惊梦)
3.处置式和使成式、被动式结合,如:
把座锦城墙围的阵云花。(第四十七出·围释)
是黄门官把圣旨教传泄。(第五十四出·闻喜)
从上我们发现,《牡丹亭》中处置式结构较为复杂,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牡丹亭》处置式中,“把”字句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将”字句的使用频率。《牡丹亭》全书总共有164个“把”字,87个“将”字,其中表处置的“把”字句152例,占整个“把”字句的92.68%;表处置的“将”字句34例,占整个“将”字句的39.08%。笔者比较了同样是戏剧作品的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的处置式,发现《西厢记》全文共有54个“把”,238个“将”,其中表处置的“把”字39例,占整个“把”字句的72.22%;表处置的“将”字119例,占整个“将”字句的50%。
2.《牡丹亭》中的处置式谓语部分结构比较复杂,有“状语+动词”,动词+补语”,“动词+宾语”,“动词+着、了”,也有连动式。
3.“把/将”的宾语后有助词“来”,这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的结构形式在《牡丹亭》的口语对话中出现。
4.出现了处置式和使成式、被动式结合使用的例子。
5.“将”字在《牡丹亭》中其他用法明显多于处置式,“将”字在《牡丹亭》中处置式以外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用作名词
这种用法的意义一般是“将军、将领”。如:
敢问二位留守将军,有何计策?(第四十三出·御淮)
书生承将令,强喽罗。(第四十七出·围释)
(2)用作动词
用作动词的“将”一般表示“养息”、“休养”义和“持”、“拿”、“携带”义。如:
姐姐,你可十分将息,我再来瞧你那。(第十出·惊梦)
又以美酒香酥,时时将养。(第三十六出·婚走)
昨日那书生将柳枝要我题咏。(第十二出·寻梦)
将折简、去和戎。(第四十六出·折寇)
(3)用作副词
这种用法的意义通常为“将要、快要”,“将来、日后”,“打算、意欲”等。如:
将耳顺,望古稀,儒冠误人霜鬓丝。(第五出·延师)
老身年将半百,单生一女丽娘。(第十六出·诘病)
小姐去世,将次三年。(第二十五出·忆女)
阳禄将回,阴数已尽。(第三十二出·冥誓)
(4)用作助词
用在动词的后面,基本格式是“V+将+(Y)”,Y可能是补语、宾语或者其他成分。如:
有一株柳,酬将过去。(第二十二出·旅寄)
俺爹爹奶奶呵,待飞将去。(第二十三出·冥判)
驱兵捉将蚩尤女,捏鬼妆神豹子妻。(第四十七出·围释)
呀,一个老秀才走将来。(第五十一出·榜下)
裁下了,便待缝将起来。(第五十四出·闻喜)
如果将上面用作助词的五个例句中的“将”去掉,仍然表义完整,可见,“将”在此时处于过渡阶段。
(5)用作介词
用来引入行为动作所凭借的工具、材料等。相当于介词“拿”、“用”。如:
我将衙门常例银两,助君远行。(第二十一出·谒遇)
必得杜老儿亲信之人,将计就计,方才可行。(第四十五出·寇间)
老旦洒酒,取刀割羊肉吃,笑,将羊油手擦胸介。(第四十七出·围释)
从上可见,《牡丹亭》“将”的的语法功能更多的是实词兼虚词,有名词、动词、副词、介词、助词多种用法。“把”字却很少有类似“将”字的用法。《牡丹亭》中164个“把”字除了152例用作处置式介词之外,其他的12例分别为:9例用作动词,主要是戏曲中表动作的语言,如“把酒介”、“把笔”等;2例用作名词,戏曲中出现的两次“把势”;1例用作量词,出现在《牡丹亭·第49出·淮泊》中“这把雨伞可好?”可见,“把”字在这个时期几乎看不到类似于“将”字的副词和助词的用法,这或许与后来“把”取代出现较早又长时期占据优势地位的“将”成为现代汉语处置式标志性介词有一定的联系。
通过对《牡丹亭》“将”、“把”处置式用法的考察,我们大致可以发现:处置式发展到明代,原本占优势地位的“将”字呈现出衰弱的趋势,“把”字句渐趋发展。就如冯春田指出的:“随着处置介词‘把’的出现和发展,‘将’字式大约在宋代以后在口语中就渐趋衰落,最后形成‘把’字句一式独尊的局面。”[7]同时,处置式发展到这一时期,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多样,主要表现在谓语部分的复杂,处置句式与其他句式的结合,以及在现代汉语中消失的“‘将、把’+O+来+V”句式的使用等等。
[1]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05.
[2]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1:408.
[3]何亚南.汉语处置式探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4]田春来.近代汉语处置式分类评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1).
[5]汤显祖.牡丹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6]吕叔湘.把字用法的研究[G]∥吕叔湘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561.
I207.3
A
1001-7836(2011)12-0113-03
10.3969/j.issn.1001 -7836.2011.12.045
2011-10-08
康芸英(1984-),女,福建泉州人,助教,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