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德育价值的开发

2011-08-15 00:48那贵玲张华民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2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隐性道德

那贵玲,张华民,李 迪

(1.哈尔滨金融学院,哈尔滨150030;2.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150080)

论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德育价值的开发

那贵玲1,张华民2,李 迪2

(1.哈尔滨金融学院,哈尔滨150030;2.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150080)

目前,隐性课程越来越为广大教育者所重视,并予以积极研究和探索。从隐性课程的内涵看,在物质、行为、观念层面,隐性课程在高职院校德育课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充分了解其内涵及作用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德育价值开发策略,对于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高职;隐性课程;德育价值

近年来,高校的德育工作广受关注,如何在学校内开展有效的德育是许多高职院校着力探索的重大问题之一。现在高职学生生源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是伴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成长起来的,各类前沿信息、文化动态能够很快获取,因此,他们的道德认识、价值观、语言行为具有鲜明的时代痕迹。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探索有效的德育课程是一线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一、隐性德育课程的内涵

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美国堪萨斯州大学教授范兰丝在1991年出版的《国家课程百科全书》中指出,隐性课程是指那些在课程指导和政策中并不明确的教育实践和结果。在这里,范兰丝的教育实践和结果包括:能力分组、师生关系、课堂规则和程序、教科书隐含的内容、学生的性别角色差异和课堂奖酬结构等[1]。

我国从80年代开始关于隐性课程概念的论述彰显出百家争鸣的态势,由于研究者角度的不同而使对隐性课程缺乏统一的定义。《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目前,专家学者对隐性课程的研究仍在进一步发展。我们认为,隐性德育课程就是在进行德育教育教学活动同时,通过感染、熏陶、认同、内化、顺应等方式使学生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规范道德行为的一种课程形式。它常常以潜隐的、暗默的方式作用着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变化。对于隐性德育课程的分类从不同方面看有很多划分,本文仅依据范围的分类进行探讨。笔者认为,从范围上看,应包括物质、行为、观念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即学的建筑、教室的布置、校园环境等,行为层面即学生间的交往、师生间的交往、教师与家长的交往、校园活动行为等,观念层面即教育理念、指导思想、校风、班风、制度等。

二、隐性课程在高职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伴随着隐性课程的大量研究,隐性课程的德育价值被人们更多地认同。甚至有学者指出,不重视开发隐性课程,德育的效果微乎其微。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隐性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中具有着潜在的和现实的重要价值。以学生个体为出发点,从品德的心理结构分析,一般来说,品德主要是由四种心理成分构成的。隐性课程的德育价值也体现在对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价值方面。

(一)对道德认识的导向价值

道德认识,即道德观念,是一种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与道德信念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行为,对人或对事作出符合自己认识水平的道德评价。思想道德修养课就是道德认识形成的一种途径,而学生的校园生活更是一种具体、生动的道德影响。从物质文化到人际交往都在向学生传递着一定的动态信息,给学生以暗示和引导。学校建筑、环境布局、活动场地、教室文化、色调搭配、校训传统、教师及学生的着装等,这些来自学的物质文化,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师之间、主客之间的互动和集体舆论是学人际文化,这些都在为学生提供着自我的参照系统,传递着学对理想的认识,对美的认识,引导着学生明辨是非,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对道德情感的陶冶价值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不仅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作为体验,其形成更依赖于隐性课程创设体验情境,发挥着熏陶和感染的价值。校园赏心悦目的布置和合理的布局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心灵得到净化,进而激发乐学于校、精学于校的深深感情;人与人的情感交流中蕴涵的理解、尊重、关心、爱心将直接传递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感受到何为真、何为善、何为美;丰富的活动更是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情感陶冶,情操得以熏陶,感情得以升华。

(三)对道德意志的激励价值

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意志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隐性课程对道德意志有着重要激励价值。物质环境为学生树立着坚忍不拔的意志方向。如名人塑像,展现了名人意志坚强、百折不挠的成功历程,纪念碑石镌刻着发展的深深烙印和坚定步伐;各种规章制度互相交织,以强制的方式形成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使学生在偶尔犯错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坚忍、自制;校风、班风、良好的人际氛围等激发着学生的前进的斗志,激励学生为实现其德育目标而积极进取。

(四)对道德行为的规范价值

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只有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道德行为才使学的品德教育具有社会价值。一方面,物质、行为、观念等层面的隐性课程本身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行为示范,通过暗示、舆论、从众、期望等心理作用给学生造成潜在的动力与压力,对学生的行为起着重要的约束作用;另一方面,学的各种隐性德育资源通过引导学生的道德认识,熏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是学生产生自觉行动的动机,进而对学生的具体行为做出了规范要求。

三、隐性课程中德育价值的开发策略

(一)隐性德育课程物质层面价值的开发

主要是有规划地、有意识地创设优美的高职专业校园环境,健康、明朗的班级环境设计,发挥对学生的道德体验的积极影响。重视卫生度和美观度,让无声的景观、设施、布局传递出有声的指导、理念和动力,各类宣传要形成主题系列,如专业导向、就业指导等。宣传位置规范,使得校园内物质形态的资源在学生知、情、意等方面最大化地发挥作用[2]。

(二)隐性德育课程行为层面价值的开发。

1.发挥各类言行的德育价值

主要是生生交往、师生交往、教师和家长的交往以及学生和客人的交往等交往行为。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身在各类行为中的语言描述、情感表达,行为示范,并积极地引导学生。在交往行为中,教师不仅展示出的是自身的德行内涵,同时也在和他人的交往中进行着不同人之间、不同问题的交往示范,高职院校尤其注重的应该是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这些看似平常,却对学生施加了隐性的教育影响,对能否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认识,陶冶积极的情感,适当的道德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2.发挥校园活动的隐性德育价值

要精心组织策划开展的各项活动,最大化地发挥其对学生品行的积极影响。活动设计既要符合高职学生的内心特点和成长需求,同时又要利于班集体的发展,例如传统教育活动、节日活动、科技类活动、专长类活动、技术类活动、文化类活动、感恩类活动等等,延伸各类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构建学活动的德育功能网络。更要加强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的指导,让体现自主管理的学生干部在活动的组织和实践中充分践行“活动育人”的思想,活动范围要从校园延伸到社会,活动地点含校内资源和校外基地,实现学生活动中生成的德育体验与社会的对接,掌控活动德育的契机。

3.发挥学科的德育价值

鼓励教师从本学科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形成多学科研究德育的态势,在学科中挖掘德育资源,在学科学习中激发肯定学生的积极品质,发挥公共课与专业课的“载体价值和“渗透价值”,更多地体现学生的“一技之长”,进一步弘扬“教书”、“育人”的双结合的思想,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隐性德育课程观念层面价值的开发

1.校园制度建设研究

制定学生认同的规章制度,形成民主利行、张弛有度的制度环境,对学生的道德规范的掌握起到积极作用。修订学学生行为规范,为了让学生认同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可将修订的,关于学生行为规范的规章制度印发后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认同的基础上,遵守纪律的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做到定制度,必遵守;违制度,必教育,让制度更好地发挥同化师生行为的管理作用,坚决避免定制度,不知情,违制度,无所谓的倾向,不仅使制度形同虚设,更会引起对教育力量的大大抵消。

2.辅导员班集体建设

主要是班风、学风建设,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等等。在班风、学风建设中,鼓励班级创作班歌、形成班训,开展班级文化大比拼等活动,促进班级文化的提升和共识。学校要大力开展学生心理、行为特点的调查研究,根据结论进而提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并对全体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使得以辅导员为主导的班集体建设更有针对性,适时地开展和谐师生关系先进经验的交流会,推广优秀的理念和做法,形成积极倡导的精神氛围。

高职院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除要注重其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人才外,与其他教育领域的隐性德育课程开发大致是相同的,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在充分理解德育内涵的基础上,在实施各项课程策略当中,要改变学生被动、应付地接受德育的状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教育,实现隐性德育课程实施的最终目的。

[1]王桂林.潜在课程: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J].教育探索,2003,(6)1:27 -29.

[2]祖霞.论高校隐性课程德育价值的体现[J].理论与改革,2008,(6).

G711

A

1001-7836(2011)12-0092-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1.12.036

2011-10-25

那贵玲(1963-),女,黑龙江伊春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授级高级政工师;张华民(1979-),男,黑龙江鹤岗人,助理研究员,从事教育管理研究;李迪(1981-),女,黑龙江兰西人,工程师,从事中文及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隐性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远和近
论《三字经》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