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萍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驻马店 463000)
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研究
李艳萍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驻马店 463000)
要解决大一新生的心理困惑,就必须搞清楚影响大一新心理困惑的因素,影响心理困惑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它是心理、生理、社会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解决大一新生心理困惑的一些对策建议。
新生;心理问题;策略
历经几年寒窗苦读,通过黑色六月的狱练,又一批莘莘学子告别了中学时代的艰辛,戴着“天之娇子”的桂冠步入了向往已久的象牙塔,许多大一新生并没有想象中大学的浪漫与美好,置身于不再忙碌的学习中,生活不再充实,精神不再饱满,斗志不再高昂,前所未有的困惑与迷茫吞噬着曾经满腔热忱的大一新生们。
据心理学家研究表示,大约有90%的大一新生入校后,对不同问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适应能力强的同学一般在入学后1个月左右能基本稳定情绪,调整好自己,适应能力较弱的同学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而另外一部分同学需要6个月仍不能适应新环境,这将严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1]大一新生的心理困惑总结如下:
(一)不满足就读的学校或专业。相当一部分学生把考一流高校作为考学目标,非“清华、北大”不读,退其次也要上个省重点本科院校,结果却事与愿违地读了一般普通专科院校。还有部分同学阴差阳错地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这些心高气傲的同学既不满足就读的学校或专业,又无力回天,处于两难境地,调整不了心态,只好在悔恨、遗憾中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更有甚者破罐子破摔,逃课、喝酒、打牌、玩游戏以此“麻醉”心灵,逃避现实。
(二)看不清未来的发展方向。上大学可以说中国家庭大多数孩子在幼儿时代就被家长灌输的理想目标,中学阶段更是老师、家长、学生的唯一选择、最大追求,进入大学之前的学生好像是生活在夜里,看不清周围的事物,只能朝着不远处一盏明灯前进。那盏灯就是大学这个目标,进入大学后,天亮了,从前的灯就变得不明显了,下一步该怎么适应大学生活?该树立什么样的方向目标?该为毕业后步入社会做哪些准备?绝大多数学生还处在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阶段,看不清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大学生远离中学时代的家居生活,迈入大学集体群居生活,远离家乡亲人,面对陌生的校园,大多数学生感到心理不适,有种孤独感;许多父母在中学阶段为给孩子争取备考时间而包揽一切生活事务,使得这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另外,异地气候变化,水土不适应等客观原因也加剧了部分新生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
(四)不了解大学的学习方法。中学生已习惯于老师“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模式,老师从早自习到晚自习全程陪同、监督、提问、测试,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行动方向,感到每天都很充实;而挣脱了应试教育的大学教育,老师则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学习能力为主,重点在于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新理论的研究探索能力,大量学习时间由学生自由支配,这使许多学生感到(与中学相比)好像失去了拐杖,没有了依靠,不知该学什么,更不知道该怎么学。
(五)对人际交往的困惑。中学生迫于升学压力,绝大多数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进入大学阶段,学生不再是学习的机器,不再伏案苦读,应该站起来四面撩望。[2]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下有着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目标及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这使得大学生在交往中容易产生冲突。有的同学总期望别人理解自己,自己又不善于理解他人;有的同学总爱以自我为中心,难与他人沟通;有的同学在中学阶段“鹤立鸡群”,进入大学曾经的学习优势因被削弱甚至消失而产生心理落差,从而产生自卑感而影响人际交往;也有的同学因家庭贫富差距、城乡差异而带来交际冲突。
(六)对爱情的误解。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上了大学就船到码头车到站了,上了大学就等于不用再学习了,可以尽情玩乐、享受了。于是处于生理发育成熟期的部分大学生就开始盲目坠入爱河,通过恋爱来排除孤独寂寞,寻找精神与身体刺激,视爱情如儿戏,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脱离集体生活,旁若无人地融入二人世界,荒废学业与青春,一旦失恋,就容易引起强烈的感情震荡,出现情绪低落、心理失调。
(七)对网络的滥用。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使世界缩小于方寸之间,让人们获取信息的迅速几乎等同于事件本身。网络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社会交往平台,扩展学习生活环境,但其中的垃圾信息、不健康网站,则会对大学生的身心造成一定冲击,易陷入网络不能自拔,导致行动变异、心理错位乃至生理失调;有的大学生轻信网友的话,与网友见面,上当受骗。
要解决大一新生的心理困惑,就必须搞清楚影响大一新心理困惑的因素,影响心理困惑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它是心理、生理、社会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试从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个人条件的限制: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第二个断乳期,是心理变化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最激烈的时期,表现为:
1.自我评价不客观。要么评价过高,导致学生过分自信,以自我为中心;要么评价过低,导致学生自卑,不敢与人交往,对学习没兴趣,破罐子破摔,前途一片渺茫。
2.自我控制能力差。某些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自我约束力,在理智与感情发生冲突时,不能运用理智的力量来约束感情,而是放任感情,我行我素,不能适应新环境,影响人际交往。
3.心理承受力较低。许多学生心理素质差,心理承受能力低,易受赞扬与鼓励,经受不起挫折,对于高考失利、遇到困惑、受到批评等心理上难以承受。
(二)家庭父母的影响。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很多父母一直把孩子的学习放在中心地位,往往忽视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有的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过渡呵护,导致大学生形成依赖性格、对抗挫折能力差;有的父母很少对孩子管教约束,导致孩子养成任性性格,而以自我为中心,难以适应将来生活。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1.生活环境的影响。大一新生到异地求学,由居家生活转入集体生活,由熟人社会步入生人社会,大一新生会普遍体验到孤独感与失落感。2.人际环境的影响。心理学家丁琪说:“人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可见人际关系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困惑的主要因素之一。3.网络的影响。大一新生从中学进入大学,因生活环境的变化,需要一段时间调整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会普遍体验到孤独感,需要寻找途经释放或缓解压力,网络就成为大一新生的“忠实朋友”。有研究指出,大学生正处在社会性发展的关键阶段,又具有使用网络的便利条件,网络的过度使用会对其心理产生消极作用,引发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发展。[3]大一新生沉溺于网络世界,而逐渐丧失与现实世界交往的能力,甚至有时会逃避日常学习与生活,出现“网络孤独症”。
上海某高校近年一项心理健康普查显示:三千名左右的大一新生中,约有1/3的学生有一项以上心理异常反应,10%的新生患有心理疾病,2~3%的学生问题较为严重。[4]可见,大一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已成高校教育的迫切需要,高校必采取积极对策加以切实解决。
(一)认识自我,接受现实。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不少新生不能客观评价自己,在自责、遗憾中消耗着青春,泰戈尔说过:“如果你为失去太阳而哭泣,那你也必将失去星星和月。”这类学生一定要调整心态,接受现实,给自己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不自卑不自大,从零开始。同时要正确看待自己和周围人的差距,客观对待别人的优势,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断吸取别人的长处,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平,而不是盲目与重点高校的同学去比较,不要自残形秽。请相信丑小鸭里的话吧,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生在鸭棚里,你最终也会长成白天鹅。
(二)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众所周知,一个人没有目标,就会在生活的海洋中失去航向,进而失去前行的动力。因为目标就像一张“网”,为捕到鱼,必须先编织一张网,没有目标的人绝不会成功。因此大一新生在完成中学阶段的目标进入大学后,必须树立大学阶段的目标,一个人所确立的目标越大、越崇高,他的行为就越强烈、越持久,每名大一新生都应当确立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等。如拿到奖学金、加入某社团、进入学生会、通过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专升本、考研等。三年学生生活转瞬即逝,因此,切实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十分紧迫而必要,大一新生应抓紧时间,早作规划,争取在有限的三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增长更多的才干。
(三)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大一新生远离家乡父母的呵护与庇佑,进入大学集体生活,首先应学会日常生活的自理,学会在吃、穿、住、行等生活琐事上照顾自己;其次要学会理财,要学会独立计划开支,分清哪些开支是必须的、不必要的或可有可无的。还要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消费,切不可盲目攀比;再次要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学会体谅并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如别人的生活方式影响自己的时,应主动与其沟通,委婉提出,并适当调整,少用“我”,常用“我们”、“咱们”,要做到对人宽,对己严,切忽以自我为中心,这样在宿舍在班级就能营造出亲如兄弟姐妹的和谐氛围。不管任何时候,一个人的适应能力将直接决定他的生活和发展,大一新生要争做适应环境的能人。
(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现在流行一种说法: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大学生的学习首先要改变被动学习的理念,树立积极主动学习的新理念。大学里老师的授课、引导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但对学生学习进步而言,主要靠自己去探索、去钻研、去拼搏,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笛卡尔说过:学习,最重要的学习是关于方法的学习。因为知识可能是一时的,但方法却是终身的。其次,大学生除了向书本学习,还要向实践学习,向生活学习。学会在生活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总之,从旧的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的过渡,是每个大一新生必走的历程,大一新生应尽量做好思想准备,才能少走弯路,以实现平稳顺利过渡。
(五)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俗话说,做事不如做人,人脉决定成败,如何学会跟别人相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是摆在许多大一新生面前的一道难题。首先,必须明白“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道理,要结交积极的人成为你的朋友,而不是整天怨天忧人的家伙。还要积极主动的与他人交往,不能处处等着别人给你打招呼;其次,不能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他人,否则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引起冲出或摩擦,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要学会沟通、协调,求同异存,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单方面服从。再次,要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宽以待人,乐于助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最后,主动参加集体活动,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结识新同学,结交新朋友,冲淡思乡之情,消除孤独感。
(六)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首先,端正恋爱动机。恋爱是寻找未来志同道合、白头到老的终生伴侣,既不是满足生理的需要,体验爱的感受;也不是为摆脱孤独寂寞,寻找精神寄托;更不是证明自己的魅力,追赶时代潮流。恋爱绝不能包治百病,不健康的爱情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和伤害,有时甚至是灾难。其次,要摆正爱情的位置—爱情诚可贵,事业价更高。爱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只是隶属于事业之下的一桩“个人问题”,决不能支配人生。在人生交响乐曲中,事业才是永恒的主旋律。再次,遵守恋爱道德—不图暂时拥有,但愿天长地久。恋爱要含蓄典雅、要忠贞专一、自尊自爱,不能聊聊我我、朝秦暮楚、超越雷池。最后,正确处理恋爱挫折。莎士比亚:“爱是对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不是走一条平坦道路。”所以一定不能被失恋打到,应把失恋升华为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尽快投入到学习中去。
(七)理性对待网络。有人说“网络文化”一半是琼浆玉露,一半是鸦片毒药。网络本身并没有错,关键在于使用者自己。引导大一新生正确使用网络这把“双刃剑”,让学生在一个更广泛的环境中学习积累知识,发展形成个性,免入岐途,大一至关重要。首先提高鉴别美丑善恶的能力,做到不涉足不良网站,不浏览不健康内容,拒绝垃圾邮件,从源头上堵塞污染源。其次要健康进行网络交往,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约会网友,避免上当受骗。最后,要拒绝避免沉迷网络,学会理信对待网络,取其所利、避其所害、为其所用,而不是仅仅做不折不扣的网奴。
著名作家柳青:“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在紧要处却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大一就是大学人生之中的紧要处,既要把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技能集中和沉淀,又要探索新的学习方式,培养新的能力,以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特点。不管任何时候,一个人的适应能力都将直接决定着他今后的生活与发展。愿大一新生尽快走出心理困惑,赢在起跑线上,创造辉煌人生。
[1]大一新生常见的心里问题[J].www.xinxiewang.com.
[2](英)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J].教育的目的,三联书店,2002.
[3]崔丽娟,刘琳.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1).
[4]范研,贾一春,曹建杰[J].高等教育科学,2007(8).
李艳萍(1975-),女,河南驻马店人,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讲师。
201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