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南征文化的政治解读

2011-08-15 00:45李维峰邹荣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马援将军

李维峰邹荣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云南昆明 650000;楚雄师范学院 云南楚雄 675000)

马援南征文化的政治解读

李维峰1邹荣2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云南昆明 650000;楚雄师范学院 云南楚雄 675000)

马援南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南征过程形成了相应的政治文化,通过审视马援将军在南征过程中的政治主张,可以全面地了解东汉时期国家在边疆地区实行行政改革和民族团结政策,有助于推进东汉时期我国南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的研究。

伏波将军;伏波文化;马援;政治价值

一、伏波将军马援与伏波文化

伏波将军原本不是官名。战国时,各国多以卿、大夫领军。秦置将军,掌管征伐战斗,往往事讫即罢。汉初承传秦制,虽然设将军,但是不常置。至汉武帝时,战事频繁,广置将军职,名位最高的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其次是前、后、左、右、中将军,还有名目众多的杂号将军,如强弩将军、拔胡将军、浚稽将军、贰师将军、横海将军、楼船将军、将屯将军、护军将军等。伏波将军即是这众多杂号将军中之一号,其命意为降伏波涛。

在中国历史上有多位伏波将军,第一位出任伏波将军的即汉武帝时候的路博德,[1]最著名的伏波将军是东汉光武帝时的马援,第三位荣任伏波将军的是汉末建安时的陈登,任期最长的伏波将军是西晋的孙秀……自陈之后,一千三、四百年间,再也找不到“伏波将军”的踪影了。伏波将军的称号,缘于马援以及路博德所建功勋业绩熔铸于其中,数百年间当当作响。历代帝王和朝廷都十分珍重,不肯轻易授人。陈登以太守领郡兵,其后以赏功再加拜伏波将军,用文官兼武职,将军实职成虚衔,其称号已存降损之嫌。东汉之后伏波将军声威销去了许多,加之后来一些伏波将军的名号受到了破坏,如孙秀由骠骑将军降格为伏波将军,加上他亡国支庶的身份,使伏波名号再度受损。后世提及伏波将军者,唯念马伏波。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交趾女子征侧、征贰姐妹反汉,征侧自立为王,占领岭南60多个郡县。为了平定“二征”的反叛,光武帝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军南下。马援亲率大军沿湘江经灵渠跨越五岭,再沿桂江、北流江、南流江进抵海边,从合浦“缘海而进,随山开道千余里”,进入交趾,平定“二征”,在今越南北部立铜柱以为界。马援因功被封为新息侯,“食邑三千石”。马援率主力北撤后,留下一部分将士在此戍边,这些人自称“马留人”,意为“马援南征时留下来的人”。至今,在当年马援南征沿途经过的北流江、南流江和合浦等沿江、沿海地区,还分布着一些自称为“马留人”的居民。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生活在今湖南西部地区的五溪蛮起事,62岁的马援主动请缨再次南征,结果在壶头山(今湖南沅陵县高坪乡水田村)病死,实现了“马革裹尸而还”的夙愿。

马伏波将军奉命率兵南征交趾驻守海南时,在东方市的八所和十所村一带,创举了民间节日——“下南节”。为了弘扬马伏波优秀传统文化和马伏波“卫国安邦”的民族精神,许多与马援有关的地方都纷纷设立伏波文化节,将伏波马援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现象来研究。对这一永载史册的重大历史事件及马援本人,正史及历代军政要人、文士名流都有笔墨,民间亦有永志纪念之举。马伏波将军南征,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重要的一页,近两千年来,在马伏波将军平定“二征”的地方,纪念、传颂马援功绩的活动延续不衰,这是对“马援南征文化”归属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继承。

二、马援边疆治理的主要内容

马援南征交趾驻守海南时,这些地域属于东汉的边疆地区,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出兵平定交趾二征之乱是影响岭南地区(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及越南中北部)的重大事件,并形成了当时形势下独特的南征文化。马援南征文化中暗含着安邦靖边,维护中央集权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思想,是“马援南征文化”的要旨所在。马援在边疆地区治理过程中,有许多治理思想和方法可以被现代政治领域参考借,其主要做法有以下几项:

1.重视法治建设。马援参照汉代法律,对越律重新进行了编制,修正了越律与汉律相互矛盾的地方,并向边疆民族地区的百姓申明,以便约束和管理。据史料记载“援所过辄为郡县,治城廓,穿渠灌溉,以利其民。条奏越律与汉律驳者十余事,与越人申明旧制,自后骆越奉行马将军故事。”[5]马援在法律制度上,废除与东汉王朝政策法规相抵触的地方习惯法,推行了封建法制,从制度上强化了中央集权对地方的管辖。马援在东汉南疆推行的法律有效地维护了其南征的成果。同时,马援通过法治建设换来了岭南地区数十年的和平与安定,不仅推动岭南郡县制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岭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推进地方行政改革。“马援以西南治远,路迳千里,分置斯县治。城廓穿渠,通导灌溉,以利其民。”[6]“马援以西于县有户三万三千,因请分为封溪、望海二县。汉帝从之。援又立城廓、置井邑,筑玺江城于封溪”⑦马援通过地方改建,强化了西汉政权统治,同时弱化了地方势力过分膨胀,便于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从现代政治角度来看,就是推进地方政权机构的分权,维护中央权力在地方的权威。从实质来看,马援健全了封建郡县制,修城筑垒,建设中心城市。将幅员过大,不便管理的县份划小。将中央权力渗透到地方行政机构中。马援南征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今天广东、广西、海南及越南中北部等地郡县制的发展。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往人,贾人为兵……略取南越陆梁地,置桂林、南海、象郡。”[2]开始了古岭南地区的郡县制统治,但由于秦王朝的快速衰落,龙川令赵佗兼并桂林郡后,自立为南越武王,赵佗在任嚣[3]的指示下,得以代行岭南三郡的军事指挥权,秦朝灭亡后,乘机拥兵自重建立南越国。赵佗的统治并未继续推行郡县制,而是采取了“因俗而治”、“和揖百粤”的政治策略。

3.重视地方经济发展。马援南征,不仅有效地巩固了东汉政府对岭南地区的统治,还在岭南地区开凿道路,教民稼穑,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马援每到一处,都组织人力,为郡县修治城郭,并开渠引水,灌溉田地,便利百姓。历史资料表明,马援在交趾地区采取的措施包括:修建道路,改善交通。兴修水利,改善灌溉。鼓励耕种,发展农业。史书上记载“援所过辄为郡县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4]马援地方治理的积极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岭南地区内河通道及北部湾海上通道的开拓与巩固。“后汉伏波将军马援开湘水,为渠六十里,穿度南城,今城南流者是因秦旧渎耳。”[5]马援平定交趾之乱后,北部湾地区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经济单位,周边地区的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4.积极推进民族团结政策。马援将军在历史上的显耀成就,既是其卓越军事才能的具体体现,又是政治才能的突出体现。马援对于归顺中央投奔而来的少数民族酋长予以“皆上复其侯王君长,赐印绶,帝悉从之”,保持酋长们原有的地位,继续管理本民族事务。马援这一政策始于十一年(公元35年),马援驻任陇西太守时期。这和唐宋以后中央政府在国家的版图内,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土州、土县,由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官的羁縻制度性质是一样的。[6]被学者认为开创了封建羁縻政策的先河。马援在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贡献就在于他首先开创了一条安抚少数民族,团结少数民族,并与之和睦相处的政治道路,为后世唐宋两朝的民族羁縻政策的形成,提供了成功范例。

马援“置长吏,缮城郭,起坞候,开导水田,劝以耕牧。”致使金城百姓“郡中乐业”。安顿好汉族百姓以后,马援立即利用少数民族内部极易亲和的民俗,派遣归顺汉朝而且很有威望的“羌豪杨封说塞外羌,皆来和亲”。取得了良好的政治安抚效果。正是马援这种安抚少数民族的政策,使马援政声远播。

三、马援南征文化的现代政治价值

马援将军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不仅仅有着非常重要的军事价值,而且还有着深远的政治价值所在,对当代边疆地区的治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以民族团结为基础,建设稳定和谐边疆。中国古籍上说他们:“百粤杂处,各有种姓。”[7]正是这种情况。“越,方外之地,剪发文身之民也,……自汉初定以来七十二年、越人相攻击者不可胜数。”[8]足见秦汉年间古代广西的壮族先民之间是很不团结的。通过马援南征以及其积极地治理,实现了东汉广西、越南、海南地区的民族团结。

中原汉族政权和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恩怨情仇一直贯穿着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一直到现在,也存在着藏独、疆独等民族分裂问题。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开疆拓土的朝代,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战争不断。有时候少数民族会不服中央政权的统治,产生矛盾。为了维护中央统治的权威,中央政权派人去“降伏波涛,平叛靖乱”。马援将军作为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著名的伏波将军,其政治治理有效地维护了中央集权和民族团结政治格局。从根本上来讲,马援将军的南征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东汉政权的稳定,确保其边境地区的稳定的社会秩序。马援的历史功绩为其后世所敬仰,如宋代著名诗词家刘克庄(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在《伏波岩》一诗中曰:“缅怀两伏波,往事可追纪。铜柱戍浪泊,楼船下湟水。”[9]马援将军南征得到了当地居民的拥戴,新编《防城县志》记:“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二月,交趾征侧、征贰叛乱,掠60余城,寇祸连年;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朝廷派遣伏波将军马援率军平乱,县境内豪丫、啼鸡、松迳三村,黄、裴、阮3姓协助伏波将军平乱,从军作向导有功,朝廷赐予功田。”今广西地区尤其边境少数民族的首领、百姓群众,有“随军平乱”,有“从军作向导”,有“资兵”、“助饷”、“夙储以济”、“增粮报国”等等,坚决拥护中央王朝决策,积极支持官军平乱,受到朝廷嘉奖,后人赞扬。后人评价其为“有功于国”、“护国”、“报国”、“贞且勇”、“惠而忠”之壮烈之举。从史料记载看,马援将军南征获得了当地居民的支持和拥护。

马援将军在推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马援南征文化代表的民族团结的精神遗产。时至今日,经过近两千多年的洗礼,仍有遍布广西各地的伏波祠、伏波庙。在今广西行政区内,除百色一地没有伏波庙或伏波祠以外,绝大部分地县都有伏波祠、伏波庙以及马援碑或以马援冠名的地名山川。[10]这些古迹的存在见证了东汉南边疆地区民族团结格局。

2.保护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推进边疆地区发展。为维护东汉国家的统一,保护新兴生产力(垦田牛耕、制作田器)和生产关系(郡县制、耕耘功重、收获利轻)在岭南地区顺利发展,年过半百的马援请缨南征,历尽千辛万苦,用三年的时间,终于平定了征侧叛乱。

马援在积极推进东汉南疆地区法治进程的同时,也进一步巩固锡光、任延二太守在岭南地区倡导和推行封建生产方式的成果:“知耕以来,六百余年,火耨耕艺,法与华同。”[11]越南史学家明峥先生也予以了肯定:“积极地把中国的耕作经验传播到我国来。铁犁和耕牛的使用推广了,灌溉使生产率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状况变成新的了。”[12]马援南征有力地促进了广西各地郡县制度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例如东汉建宁三年(公元170年),“郁林太守谷永以恩信招降乌浒人十余万内属,皆受冠带,开置七县。”[13]因此,马援南征对岭南百越地区封建化的历史贡献不容低估。

3.巩固东汉国家主权,确立了汉代南部边界。马援南征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对东汉南疆的统治地位。马援南征后,这些地区建立了国界线。《林邑记》曰:建武十九年,马援树两铜柱于象林南界,与西屠国分汉之南疆也。士人以之流寓,号曰马流,世称汉子孙也。”[14]郦道元的《水经注·卷三十六》:“昔马文渊积石为塘,达于象浦,建金标为南极之界。”蒋山卿在其撰写的横县《伏波庙碑记》提到马援南征“驱逐交蛮,还之故地,界岭分茅,标题铜柱,以限南北。”南部边界的确定为东汉政权的巩固,确立其在南部地区的主权统治具有标志性意义。

马援将军作为东汉时期的一名著名将领,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其卓越的贡献,在政治管理领域也对东汉,特别是东汉边疆建设,维护东汉边疆政治稳定,确保中央集权统治,推进东汉边疆稳定和谐,促进民族团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对推进地区政治和行政改革,促进东汉南疆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1]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王相吕嘉叛乱,武帝任命路博德为伏波将军,率十万人去平定叛乱荡平,汉朝在南越地区设置了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九个郡(后三个郡现在已经是越南的地盘了),路博德成为第一位伏波将军.

[2][8]司马光.资治通鉴[M].台海出版社,1997,P58、157.

[3]秦国时南海尉.

[4][13]范晔.后汉书[M].中华书局,1965,P2839、838.

[5](清)赵一清.水经注释·卷三八.

[6]参见:施铁靖.试论马援对古代民族地区的贡献,载《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尽管部分学者认为这些政策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羁縻政策,但不以质疑的是马援的这些政策为后世羁縻民族的政策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和唐宋以后中央政府在国家的版图内,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土州、土县,由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官的羁縻制度性质是一样的.

[7]《壮族简史》编写组.壮族简史[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

[9]《粤西诗载校注》(一)第126页。“两伏波”:指汉武帝时率军平南越王的路博德和光武帝时南征平交趾反汉的马援,均为伏波将军.“铜柱”:见上文注.“浪泊”:湖名.在今越南河内省红河苏沥江之间.马援曾驻军至此,在浪泊与叛军战,大破之.“楼船”:高十余丈之大船,上插旗帜.马援出征时常协同楼船作战.“湟水”:源出青海,东南流入甘肃至黄河,喻指朝廷出师.转引自:陈曼平.从历代故事文歌咏马援看“马援南征文化”的积极内涵[J].广西地方志,2006(3).

[10]施铁靖.马援在广西[J].河池师专学报,2003(3).

[11][14]陈桥驿.水经注·卷三十六[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P1266、1234.

[12](越南)明峥著,范宏贵译.越南社会发展史研究[M].三联书店,1963,P91.

李维峰(1970-),男,云南楚雄人,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云南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硕士,主研方向:区域管理。邹荣(1981-),男,四川自贡人,楚雄师范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公共政策、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

2010-11-19

猜你喜欢
马援将军
穷当益坚
“将军”兔
我家的“将军”
马援将军
将军
口吐莲花的马援
将军吃了“闭门羹”
将军驾到
将军完婚
名将马援为何死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