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荟萃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肯定和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促进科教兴农和现代农业发展,2011年农业部恢复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包括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和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经四川省农业厅积极组织项目申报和初评推荐,四川省“川东北粮食丰产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柑橘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等5个项目获得二等奖;“高产抗病小麦内麦系列品种推广”等7个项目获得三等奖;郫县唐元镇农业综合服务站郭云建等16位基层农技人员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四川省获奖团队和个人在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方面成效显著,为全省粮食四年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2011年3月15日,四川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十二五”期间我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十二五”期间,全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推进科技创新、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和制造水平。积极探索具有四川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道路,实现全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新跨越。
到201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4 400万千瓦,每年递增7%,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年均提高4个百分点。农机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较2010年增长200%。到2020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5 5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农机工业产值达到800亿元,在2015年基础上增长150%以上。并从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切实落实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加强农机基础设施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农业机械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制定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和办法,共同做好农业机械化工作。
按照四川省农业厅提出的“要大力推进职业农民培训”的要求,四川省农广校在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中积极开展农业技能鉴定工作,将农民素质教育与技术考核、技能鉴定相结合,以鉴定促培训、以鉴定促应用、以鉴定促职业农民的培育,培养“双证”或“多证”专业技术农民和农业技术人才,取得较好成效。2010年全省农广校系统完成职业技能鉴定828人,其中农作物植保员199人、沼气生产工143人、家畜饲养工182人、动物疫病防治员245人、动物检疫检验员2人、兽医防治员57人,为培养职业农民打下了基础。
一、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农广校系统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管理和考评员队伍建设,四川省农广校与重庆市农广校联合举办了全国农广校第二十四期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资格认证培训班,全省农广校系统共173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分别获得了高级考评员和考评员资格证书。
二、结合短期培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提高短期培训学员对职业技能鉴定的认识,积极参加鉴定,成为职业农民。资阳市雁江区分校充分利用阳光工程植保工培训对学员大力宣传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拿双证(即阳光工程证书和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有助增加知识和技能,拓宽眼界,方便就业。该校2010年两次阳光工程植保工培训共有171人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全部鉴定合格。下一期还有156人将参加鉴定。
三、结合中专学历教育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积极引导农广校中专学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扩大毕业学员就业面。简阳市分校动员即将毕业的中专学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让学员明白了拿双证(即中专毕业证和职业技能鉴定证)有助于今后择业,全班228人参加了动物疫病防治员工种中级技能鉴定,全部鉴定合格。
四、整合资源,联合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整合培训资源,联合其他部门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为建设现代农业培养职业农民。2010年四川省农广校与川农动科公司、邛崃农业职业学校、新都再创职业技术学校联合,由他们负责培训,四川省农广校职业技能鉴定站负责监督检查和鉴定,已完成了178人的家畜饲养工和57人的兽医防治员、50人的沼气工职业技能鉴定,全部鉴定合格。
五、扩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四川省农广校2010年末批准了阆中市分校等4个单位成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要求每个工作站每年至少要完成300人的培训任务,并由省农广校负责鉴定,让更多的农民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成为现代农业建设中的职业农民。
宁南县依托资源优势,立足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冬马铃薯产业。2011年该县种植冬马铃薯6万亩,预计产鲜薯10万以上,实现产值2亿元以上。目前,外地马铃薯经销商纷纷前往宁南县,以高达2.4元/kg的价格收购冬马铃薯,销往上海等大城市。薯农种植冬马铃薯亩平收入达4000元以上,比上年增加800元左右,人均增收320元以上。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委常委和副县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马铃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小组成员挂点负责制和产业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了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目标责任奖励。
二、做好发展规划 按照宁南县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到2012年,全县建立冬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7万亩。到“十二五”末,全县冬马铃薯种植达到面积10万亩,年产鲜薯20万t,实现产值4亿元以上,力争打造成全国冬马铃薯第一县。
三、创新种植模式 全县大力推广大行桑园套作冬马铃薯模式,拓展马铃薯种植空间。冬马铃薯收获后,接茬种植早黄豆、蔬菜等特色作物,使桑园亩效益由5000元提高到10000元,既提高了土地综合效益,又加强了桑树冬管,实现桑薯共赢。今年该模式面积2万亩,比上年扩大0.6万亩。
四、保障薯农利益 一是积极引导和鼓励薯农参加农业保险。2010年全县冬马铃薯参保面积2.6万亩,受损薯农获得赔付46万余元。二是确保薯农二次结算收益。2011年华弹镇水塘村冬马铃薯种植户享受了50t二次结算收益,补差价0.4~0.7元/kg。
近日,四川省农业厅派出工作组,对全省各地贯彻落实四川省发改委、四川省农业厅《关于加强杂交水稻种子价格管理的通知》情况进行督查。市场检查发现,各地农业和价格管理部门通力配合,强化文件精神宣传和落实,加大市场执法检查和质量安全抽检力度,进一步加强了杂交水稻种子市场监管,有效确保了限价令措施执行到位,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
一是种子市场供应品种齐全、货源充足,限价令出台后,各地加强了市场供应,没有发生品种断档、脱销现象,确保了种子数量安全。
二是种子质量与往年持平,各地种子管理部门加大了市场抽检力度,杂交水稻种子抽检合格率90%,确保了种子质量安全。
三是种子价格明显回落,绝大多数种子批发、零售商严格按照限价要求销售,没有突破最高限价规定,最新市场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杂交水稻市场平均零售价为44.37元/kg,环比下降5.53元/kg,减幅11.1%。(四川省农业厅)
2011年杂交水稻种子价格上涨过快,据种子市场监测显示,零售平均价格51.11/kg,同比上涨10.54元,平均涨幅26%,对此,农民群众反应强烈,引起了四川省领导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为控制种子价格过快上涨,四川省发改委、四川省农业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杂交水稻种子价格管理的通知》(川发改委[2011]13号),对杂交水稻种子最高零售价格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制种高产组合市场零售价不得超过35元/kg,制种中、低产组合不得超过45元/kg。
为确保通知精神落到实处,近日,四川省农业厅会同省发改委在成都召开专题会议,发改委价格调控处、价格监督检查局、农业厅种子站有关负责人,省内23家主要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以及四川日报、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四川农村日报等新闻媒体到会。会议要求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合理确定批发价格,确保零售价格不得突破规定最高零售价。并强调:限价令从发文之日起执行,对发文之前高于规定价格的销售行为不追究处理,要求各种子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市场供应,不能收回紧缺种子,避免省内缺种现象的发生。参会企业表示将严格按照文件规定执行,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妥善处理好种子生产者、经营者和用种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抑制杂交水稻种子价格过快上涨,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利益,确保今年春耕用种安全。
“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四川省提灌设施毁损严重,经过两年来的艰苦努力恢复重建,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0年底,到位总资金57 268.72万元,完成恢复重建提灌设施4840座、5241台、145127千瓦;恢复灌溉面积536511亩,新增灌溉面积475792亩,实施喷微灌节水技术7808亩。极大地改善了灾区农业生产灌溉条件,提高了抗旱夺丰收的能力。
(四川省农业厅)
(四川省农业厅)
(四川省农广校)
(四川省农业厅)
(四川省农业厅)
(四川省农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