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宗
由杂交稻种子价格疯涨产生de联想
□刘敬宗
2011年2月15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四川省农业厅发出了急电:《关于加强杂交水稻种子价格管理的通知》,急电中明确规定:制种高产组合的Ⅱ优、中优类品种种子,市场零售价格不得超过35元/kg;制种中、低产量的冈优、香优及其它类品种市场零售价格不得超过45元/kg。
2011年2月15~17日,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对种子的终端销售市场分析显示:全国杂交水稻种子采集到396个样本,平均价格为50元/kg,比2010年同期价格上涨8.75元/kg,平均涨幅为17.5%。杂交早稻种子全国采集到57个样本,价格全部上涨,平均价格为41元/kg,同比上涨 5.8元 /kg,涨幅14.1%。杂交中稻种子全国采集到339个样本,平均价格51.7元/kg,同比上涨9.27元/kg,涨幅18%。
进入2011年3月上旬,四川眉山市丹棱县的农资市场,市面上的杂交水稻种子价格更是居高不下,最高销售价终端销售商已经涨到50元/kg。
除“粮食价格上涨的传导作用”而外,笔者认为还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异常气候使制种成本价格上升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水稻制种这一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越来越难做,制种基地管理成本加大,加上近几年气候异常(主要是连续低温),导致制种产量低,生产成本节节攀升。一些弱势父本所配的Ⅱ优组合还不及冈优中产组合的产量,如Ⅱ优10号、Ⅱ优162等,许多制种的种业公司都是在中产组合收购价的基础上上浮10%作为这类Ⅱ优低产组合的收购价,可同样也限价为35元/kg销售,明显不合情理。
2.外来种业抬高销售价格 20世纪90年代初期,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等跨国种业巨头陆续进驻中国,经历较长时间的“蛰伏期”后,最终凭借其先进的科技、雄厚的资金、丰富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大举占领中国种子市场。如今全球排名前20的种业巨头已全部入驻中国,在蔬菜、花卉等小田作物领域运作成功并控制过半市场后,正积极向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进军,扩张速度明显加快。他们先是把便宜的种子给你,或是帮你消除某个虫害,然后帮你种作物,帮你卖,农民刚开始觉得很有收获,然后逐渐变成种子很贵,市场被他们控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谢正观说,“洋种子”将带来严峻的后果:民族种业遭受冲击,粮食安全遭受威胁,农民利益遭受风险,农业生态受到影响。
看到国外的种业公司靠提高销价上赚到了更多的钱,国内的公司也纷纷效仿。原本没有那么“黑心”的种子经销商也学会了“厚黑学”,使种子的价格居高不下。
3.层层加价导致终端销价上涨 以中高产的某个Ⅱ优品种为例,生产成本价12元/kg(对农户的收购价),精加工、包装后15元/kg,企业扣除购买品种权时的独家生产费用(少则几十万,多则上千万)、员工工资、运行费用及税收等后变成26元/kg,最终种业公司以26元/kg作为一级批发到市级,市级以32元/kg作为二级批发到县级,县级以40元/kg作为三级批发到乡级,乡级以50元/kg零售价销售给农民,高的售到55~60元/kg。种子从农民生产到农民使用已经翻了两番多,中间环节的利润太多。
4.产业结构调整使需种量减少,终端销售商故意抬高销售价 眼下,农村中真正种田的农民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种各种苗木的越来越多。丹棱县顺龙乡逢赶集的一天要卖出栖木树苗上万株,每株都在0.6元以上;银杏树苗每株3~5元,还供不应求。一个终端种子销售商(乡镇一级)过去1年可以卖上10t以上,而现在还卖不到4t货。要获取同样的利润,他们只有提高销售价格,凡是有田的农户最终都得用种子,所有终端销售商几乎都是同一个心态,涨价!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种子作为特殊商品,历来是倍受人民关注的话题。“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粮食要增产,种子要先行”,“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40%。要控制杂交水稻的销售价格,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确定合理的粮比 种业公司与制种区基地的农民公充协商,低、中、高产组合按市场价的比例如1∶8商定中产组合收购价,若黄谷价为2.4元/kg,则种子收购价为19.2元/kg。种业公司必须以量大取胜,薄利多销。以购买1个品种服役期5年计算,将该品种的使用费摊在5年来预计的生产量上,则可计算1kg该摊多少品种使用费。若1年生产100万kg,5年生产500万kg,购买1个品种为500万元,则1kg的品种使用费仅为1元钱。若生产的数量越大,则摊的成本越低,当然这是在有稳定销售市场的前提下。作为企业就要千方百计在销量上努力。
有了一个基础的价格之后,企业在成本价的基础上加价40%作为一级批发价(因承担的风险较大),二、三级批发价只能加价20%,终端销售商加价20%,市级不设总代理,只能设在县级,以减少中间环节。仍以某Ⅱ优品种为例,生产的全部成本价为15元,一级批发价为21元/kg,经过县到乡上后,就变成了25.2元/kg,乡下假如直接买给农民,可以卖到30.6元/kg。若幅员面积较大的县,还有一个中间商,最终销售给农民的价格最高也就是36.12元/kg,只有在这种条件下限价到35元/kg,也许才可能成功。
2.政府要提前预警 2011年的控价行为是好的,但滞后的行为往往导致结果不理想。许多企业年前也就是在2010年12月份的时候就按照自己规定的价格将种子发到了一级批发商的手里了,钱都收回来存银行了,再想让企业退钱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此政府部门要在当年种子入库后及时作出相应的指导性规定,通过召集大型的种业公司法人座谈会与企业协商最低销售价格,提前预警。
3.强化执法检查 种子作为特殊商品,既要市场化,也要加强管理。对那些故意哄抬物价的不法商贩要坚决从重、从快、从严打击。尤其是物价部门平时要多深入企业、深入经销商、深入农民了解具体情况,只有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才能作出一个科学的、正确的决策,即要保证企业和经销商的利益,又要保证农民的利益。农业部门在执法检查中对一些生产和经营假冒伪劣的公司、经销商,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从严顶格处罚。
(通联:四川省丹棱县农业局62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