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渤
(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试论我国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可持续性原则
杨 渤
(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高端设计人才的巨量需求,我国的设计教育经过20多年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现今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各个环节普遍存在“可持续性”原则的缺失现象,扩容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学历观”与“功利论”始终制约着设计教育的发展。当代设计教育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中深入探索学科规律,如何培养具有高素质和创新意识的艺术设计人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中国设计教育持续性改革势在必行。
设计教育;可持续性;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设计教育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初步建立起具有本国特色的学科体系,但相比设计教育发达国家,我们培养出的许多学生无论在专业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技能操作方面都稍显稚嫩,创造力缺乏,并且这种现象仍在延续。究其原因,设计教育超常规的扩容以及整个人才培养环节中“可持续性”原则的缺失是其顽疾所在。
“持续性”一词首先是由生态学家提出的,即所谓“生态持续性”。由于可持续性涉及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从人才培养的视角进行解读,可持续性应关注延续发展与系统协调的问题,即注重早期设计启蒙教育的持续性原则以及作为设计人才培养关键阶段的高校设计教育中的持续性学科结构配置与匹配时代发展要求不断革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一
我国的设计教育在受教方与施教方两个环节中都存在“可持续性”原则缺失现象,以下将针对这两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
(一)“学历观”导致考生专业基础素养的可持续性缺失
社会对于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促进了我国的设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我国众多高校对艺术设计类专业进行了调整与扩招,这种现象反映出我国设计教育发展日趋进步、逐渐与国际接轨。但是扩招同样带来负面的效应,考生中很多属“半路出家”,从小就热爱美术并接受过相关系统培训的考生越来越少。从现阶段设计教育的招生模式看,高等设计教育招生时要进行艺术类加试,强调专业基础技能,在与文化成绩无法兼顾时,只好采取降低文化录取分数线的办法加以解决[1]。某些中学为提高升学率,极力劝说一些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报名加入艺考,抱着碰运气的想法参加考试。因此,多年来一直“享受”着降低文化分数线的“优惠”政策造成了艺术设计类考生专业基础与文化素质的持续性缺失,久而久之出现了恶性循环。这就直接导致了近年考生的总体素质下降的结果,扩招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仅仅是量上的增加。
(二)“功利论”导致院校教学模式以及师资力量的可持续性缺失
据最新统计表明,目前大约90%的高校已经建立了艺术院系或者开设了设计类专业。审视现状,其中不乏一些学校为追求学费的高利润从而盲目开设设计专业或扩大招生人数的情况。没有与其发展相匹配的高水平师资和基础教学设施再加上生源质量下降,教学成果很难保证。还有一些学校虽整体实力雄厚,但对新兴专业课程的教学缺乏科学化、系统化管理,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艺术专业管理体系,同样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1.课程设置缺乏持续性关联。艺术设计的专业课程体系中,由绘画基础、设计基础和专业设计三大板块组成。这三块相对孤立,缺少衔接与关联,各课程之间的交叉领域成了空白,启承顺应关系相互割裂,持续性缺失普遍存在,导致部分课程机械性叠加,学生很难在这种缺乏相互联系的知识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设计创新,宏观上也缺少不同院系、学科之间的持续性联系。各院系从不同的领域和研究方向设置课程进行授课,交流较少,从而忽视与设计相关的其他领域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知识面较窄,缺乏系统性,无法适应层次较高的工作。
2.专业教学忽视理论与实践技能的联系。设计应是一门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并重的学科,但如今的高校设计教育大多“纸上谈兵”,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实践技能的训练没有得到重视。学校认为实践是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训练的,能提供给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然而实践却是创意转化为实现的唯一途径,在大学里缺乏设计实践的学生,走上社会后往往感到无所适从,没有基本的实践操作常识,不熟悉材料与施工工艺,欠缺动手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不能迅速融入复杂的社会实践中。另外,以往的封闭教学模式也降低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创作热情。
3.从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看,目前国内设计教育师资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仍然不够合理。现代社会科技与观念的发展日新月异,虽然高学历的教师比例已经逐渐上升,但大多关注的是理论学术范畴,缺乏对于涉及实践应用方面的持续性研究。另外,部分教师知识层面不够宽泛,创新精神欠缺,现有知识不能进行持续性更新,教给学生更多的是个人的经验,并非思考的技巧。另外,一些教师缺乏应有的职业素养与道德,热衷于校外创收,教学已成第二职业,敬业精神、自我提高意识淡薄,这势必对学生的培养造成不良影响。
二
中国经济现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设计成为提升经济产业不可或缺的核心动力之一。当代设计教育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中深入探索学科规律,如何培养具有高素质和创新意识的艺术设计人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设计教育持续性改革势在必行[2]。
(一)关注美学启蒙教育,引导考生正确认识设计学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造能力
设计教育不能忽视设计思维形成的初始阶段,即美学启蒙教育阶段。早期美学教育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符合教育科学规律。中学阶段是进行早期设计教育的理想时期,专业教师应对一些看来有希望成为设计师和艺术家的苗子加强辅导,使其爱好在中学期间得到充分发挥与提高。这一阶段的系统培训为我国设计基础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应针对报考艺术设计类专业持续升温的问题加强引导,使考生正确认识设计学科。学生的综合素养决定着未来设计师的水平,只有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才能为接下来的高校设计教育提供符合要求的基础人才,从根本上解决急功近利式的盲目艺考所带来的恶性循环。
(二)深化高校设计教育体制改革,建立持续、系统的设计教育教学体系,把握设计教育关键阶段
高校设计教育在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符合国情且具有现代设计教育特点的学科体系,虽然还存在诸多问题,但不可否认,我国高校的设计教育已成为培养高端设计人才的重要阶段。高等院校作为设计教育的关键环节,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主导性的作用。目前设计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应通过以下几点实行调整:
1.加强实践教育环节,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持续性学科模式。针对封闭办学、教学模式单一现象,我们应积极引进多元化教育模式,使设计教育更为鲜活生动。首先,学校可以寻求与企业或相关设计公司合作,由学生和从业人员合作完成设计项目,在实际工程的运作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践过程了解自身的不足,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指明方向。此外,学校还可以聘请知名设计师或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在校兼职任教,或担任名义教授和顾问,定期开设讲座,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破除学科局限,加强课程专业知识纵向与横向之间的持续性联系。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课程设置过程中应坚持“知识综合构成”的理念,注重课程的持续性关联,逐步建立以本专业为核心,辐射相近或相关的专业方向的共同专业课程体系。时代的进步促使设计专业与其他学科或不同专业方向间形成融合与交叉的定式,因此,我们不但要注重单科专业课程的改革,更要注重整体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的相互交融,持续促进兄弟院系或学校间的广泛交流。
3.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师团队水平,建立“双备型”教师队伍。处于“组织者、引导者”位置的高校教师在设计专业教育中,起到专业授课、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实践环节的关键性作用。因此,设计专业教师应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是要具备较高的文化及专业理论水平,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素质;二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技能和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设计专业教师“双备型”标准的提出,是针对设计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相对薄弱,促使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而提出的。
(三)建立完善的持续再教育培训模式
面对设计行业知识更新迅速的特点以及市场需求量扩大的现象,建立完善的持续再教育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一方面针对科班出身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及时的知识更新与理论拓展,另一方面针对社会上在实践中脱颖而出的设计师的系统学习与完善——这些设计师在工作中逐步形成设计思维并自学成才,他们非常渴望通过专业系统再教育来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因此,各专业院校及社会上有实力的培训部门应根据现实情况开设相关的研修班,通过面向全社会的专业培训来提高整个从业人员的理论及实践操作水平,为从事设计工作后的自我完善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设计产业的不断发展促使了设计教育的变革。对设计教育可持续性原则的深入思考,其目的就是为了探讨与解决设计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招考方式、专业教学体系、终极培养目标等发展中的问题,从而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教育学科体系,推动我国设计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全面的发展。
[1]孙湘明,萧沁.对高校设计教育发展的深层思考[J].装饰,2005,(149):38-39.
[2]史建军.高校设计教育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2008, (1):82-83.
G642
A
1001-7836(2011)04-0035-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1.04.014
2010-07-30
杨渤(1978-),男,江苏徐州人,讲师,东华大学艺术硕士研究生,从事艺术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