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的教材定量分析研究

2011-08-15 00:44马洪超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语法词语汉语

马洪超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 100083)

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的教材定量分析研究

马洪超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 100083)

对外汉语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汉语教学,从汉语教材存在的问题入手,讨论汉语教材中的词语选择、语法点的布局、素材的选择和交际功能的体现等问题,并探讨教材的定量分析对教材编写、教材评估和课堂评估的作用和意义。

教材;词汇;语法;定量

引言

教材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依据的材料。一部教材往往凝聚着一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及教学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总结,也反映一个学科的发展水平以及学习理论和教学法研究的深度。在表层,教材体现教学活动最根本的两个问题,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在深层,教材反映整个教学活动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原则。

教学活动是否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除了师生的努力配合之外还要有好教材。教材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教学的效果。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从1950年清华大学接受第一批外国留学生算起,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汉语教材从无到有,从1958年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 《汉语教科书》(邓懿等编)正式出版,至今大约已有三四百种汉语教材,每年有上百本教材面世。虽然近些年来国内外汉语教学界在教材编写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许多教材在海外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当前依然缺乏适应不同类型、各种层次的汉语学习者的教材,一些专业课程的教材急需完善。国内也缺乏大家公认的、权威的精品教材。

在汉语国际推广的背景下,“教材、教法、教师”三教问题成为新时期汉语教学关注的重点。当前,如何适应全球化背景下汉语国际推广的国家战略,进一步促进对外汉语教材的研究,加快汉语国别化教材的建设,深化汉语国际教育推广的效果,实现汉语教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汉语教学的成败,影响着汉语国际教育的进一步推广。

一、教材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基础不足

教材的编写往往与教学法密切相关。教学法中的听说法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功能法则吸收了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等相关理论和学派的思想观点。按照听说法和功能法所编写的教材在语言学习和训练的重点以及预期的目标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前者以句型教学和训练为主,以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为目标;后者则以功能意向项目的教学和训练为主,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迄今众多的汉语教材,大多没有从早期教材编写的框架中跳出来,或多或少地延续了以往教材的编写思路,目标并不明确,常常是大家互相参考,造成的结果是雷同严重、缺乏新意和趣味性,程相文(2001)在《对外汉语教材的创新》一文中指出,汉语教材在语音知识的排序和注释、语法知识的切分、重点词语的注释、练习项目的选择上存在“惊人的重复”。目前的“以学生为中心”和任务式教学法均应在教材编写时体现出来。

(二)针对性不强

汉语学习者学习目的、基础、秉性各不相同,个性化学习和教学更能体现因材施教。但是目前我们在教材编写时并没有很多的精力来考虑教学对象所具有的特点。针对性应该体现在大纲设计、课程编排、词汇量、语法点排序、情景、功能等各个方面。苏英霞(2004)认为,教材的编写应从语义、语法、语用三方面来细化对词语的解释,特别是对词语在某些方面所具有的个性特征要予以特别的说明。针对性不强也表现在载体的单一性上,大部分教材均只适用于课堂教学模式,生动性、趣味性欠缺,难以满足不同动机的学习需求。面向不同职业、不同学习目的、不同文化背景的汉语教材还需要假以时日。

(三)词汇量大,复现率低

对外汉语教材中课文词汇的冗余度比较高,许多词语的复现率低和散布文本数少。复现率低导致学生很难记住所学词语,这将成为制约学生词汇量增大的关键因素。赵金铭(1998)在对十年来的对外汉语教材进行评估时指出:“我们的对外汉语教材在编写方面尚存在的问题之一:词汇量大、复现率低。”邓恩明(1998)指出:第二语言学习的成功率远低于第一语言习得的成功率,其原因之一在于“接触语料的多寡以及材料在学习中再现的频度”,他认为要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除了要有足够的学习材料,还必须保证一定的复现率。吴世雄(1998)明确呼吁:“深层次的复现应当成为汉语词汇教学追求的目标。”

(四)教材系统不完善,缺乏有效衔接

教材体系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语法点的排序问题。根据课文内容来确定语法点导致教材在语法点的排序不符合螺旋式上升、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有些较为简单的生词和语法点出现的时间被大大推后,而较为复杂的则提前出现。虽然杨寄洲(1999)在其《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教学大纲》中列出了117项语法点。但是没对这100多项进行再排序,这100多项中孰先孰后往往任由教材设计者自主决定。二是教材系统的不完善,教材不成系列。有些教材只重视口语方面的教学,而忽视了综合语言技能的培养。对一部分具有汉语能力的学生来说,在面对各式各样的教材时他们会不知道如何选择。同时也给知识的学习造成一定的混乱。

二、新时期教材编写注意的方面

实现教材的不断突破与创新,一方面要更新观念,不断吸收汉语理论研究、教学法理论研究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另一方面,要遵循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原则和规律,把握好对外汉语教材发展的方向。

(一)加强对外汉语教学与教材发展史的研究

教材的创新是编写教材理论的创新。近年来,语言学界和对外汉语教学界在汉语理论研究、教学法理论研究以及语言习得理论研究方面取得许多新的成果。这些新成果对于教材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事实证明,如果我们墨守成规,长期不引进新的科研成果,教材就不能突破与创新。如果我们机械地生搬硬套这些新成果,也不能编出符合教学规律的好教材。如何吸收并消化这些新成果,使之成为教材的有机成分,仍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在语法设计上,吕文华(2001)在分析语法本身规律的基础上讨论了语法项目的编排问题,提出应根据语法自身存在的难易差异,按照结构、语义、用法区分难易度,并以此为基础对语法项目进行排序。教材编写中需融合语音、词汇、语法研究新成果,吸收借鉴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二)基于现有教材的定量分析

现行教材的量化标准大多是根据教师的主观认识和经验确定的,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差别也比较大。对词汇和语法进行量化将有助于留学生学习掌握基础词汇和语法点。是初级词语还是最优先话题的词语,如何在词语的常用性、系统性与话题、功能的实用性之间取得平衡,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在语料库语言学的基础上选择高频、覆盖面较大,构词能力较强的词语,同时也应考虑词语的数量和难易度控制。

因此,加大教材真实文本和对外汉语教材词汇层级性研究的力度,为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划分出统一的标准,为以后的教材编写提供参考。其次,在统一划分标准的同时适当提高对外汉语中级教材词汇量和词种数,拉大两个等级词汇之间的差距,为中级向高级过渡做更充分的准备。最后,对外汉语教材词语复现率的问题必须以大量的真实文本统计为基础,明确词汇教学的重点。必要时对语料进行人工干预,力图在有限的课文篇幅中提高词汇复现率。

(三)系统性考量

教材的编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教材的编写者应对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式等有初步的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做到有针对性。前期准备过程中教材的词汇控制、语言点的确定、项目功能及文化因素的分派等问题也需定量分析。词汇上应按照词汇大纲中的数量,斟酌出词语的先后,并注重重现频率;语言点上按大纲的语法项目,排定难易程度,并控制句子的长度。功能与文化方面,则需编者结合学习者的母语背景、年龄、学习目的、文化程度等因素组合设计,凡此种种均需要梳理。

三、定量分析的意义

在建立教材语料库的基础上,通过与《汉语水平考试大纲》、《现代汉语常用词表》、《新HSK等级大纲》建立关联,提取出不同教材中所有关于词语、语法、语言功能和素材的相关信息,运用计量统计的方法,对教材中的词语、语法点、语言功能进行全方位考察,力求客观真实地体现不同教材的共性和特点。

(一)词汇控制

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是传授语言知识,培养汉语交际能力。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目的决定了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应以语言能力的形成为主要目的。教材中既离不开拼音、汉字、词语、语法以及修辞、篇章等语言知识;又要遵循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规律。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根据学习者语言能力的不同,划分出不同的等级,逐级进行教学 (韩萱,2009)。卜佳晖(2004)认为,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也是语言系统中随社会发展变化最快的部分。教材要吸收那些学生生活、学习中需要的词汇,并跟上时代发展,这就需要及时了解新词新语,淘汰教材中不适合的词语,对于语义内涵丰富的词,则要注意存在着的潜在误导,强调生词最重要的特点。

(二)语法控制

语法项目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覆盖面大,使用度高,关系到全局,是教学内容和编写教材的重点。对留学生来说,语法是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最常用的汉语语法规则,是学习者提高汉语交际能力的基础。究竟这些语法项目包括哪些方面,如何体现层级关系,则可通过定量分析找出不同阶段汉语的语法核心,明确不同阶段汉语语法的重点,提高汉语教学效率。

明确汉语最基本的语法规则,确定语法核心,则可以在教学和教材编写中明确汉语语法学习的重点,在某些教学类型中精简语法点的数量,增强语法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留学生较快地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结构,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减轻留学生的学习负担。

不同教材中各阶段语法项目的编排顺序一般是根据教材编写专家对学习者掌握所学语法项目的难易程度和语法项目之间的蕴涵关系决定的。考察、分析、归纳教学专家在语法项目的排序操作上的共同点,是一种基于经验基础上的定性分析,可为不同阶段的汉语教学和教材中语法项目的编排提供参考,有助于完善教材体系的建设。

(三)评估和教学

基于教材的定量分析,可以了解不同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应该达到的目标。对学习材料的考察类似于“行为分析”,其结果可作为成绩测试、分班测试的参照标准,有助于建立语言测试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统一的评估标准。

四、余论

对外汉语教材的定量分析涉及面大,在实际的操作中,在词语方面则要考虑高频词的选用与功能层次性的要求、多义词的呈现和联系、新词语的呈现等问题;在语法和功能上则要考虑结构和交际功能的联系、语法点和不同层次的交际功能之间的关系、不同阶段不同课型中词语和语法的关联等问题。

[1]程相文.对外汉语教材的创新[J].语言文字应用,2001,(4):36-42

[2]苏英霞.浅谈对外汉语教材“词语例释”的编写[J].汉语学习,2004,(4):56-61

[3]赵金铭.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3):4-19

[4]邓恩明.编写对外汉语教材的心理学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1998,26(2):56-62

[5]吴世雄.认知心理学的记忆原理对汉字教学的启迪[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4):85-94

[6]杨寄洲.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教学大纲[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9

[7]吕文华.对外汉语教材语法项目排序的原则及策略[J].世界汉语教学,2002,62(4):86-95

[8]韩萱.全球视阈下的对外汉语教材评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7(4):1-8

[9]卜佳晖.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生词处理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2(1):25-28

The research concerning about quantity analysis of textbook in the situation of popularization of Chinese in the world

MA Hong-chao

Chinese teaching is affected by the quality of the textbook.This paper first talks about the questions in Chinese textbooks, and then makes some discussion about the words’ choosing, the distribution of grammar,the material choosing and the representation for communication function.This paper exp lores the role and importance of quantity analysis in textbook composing,textbook evalu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lasses.

vtextbook; vocabulary; grammar quantity analysis

G64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9-9530(2011)06-0076-03

2011-03-04

马洪超(1979-),男,安徽凤台人,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研究方向:语言教学和测试。

猜你喜欢
语法词语汉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学汉语
找词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跟踪导练(二)4
追剧宅女教汉语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