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杰远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按照《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等五大类。以我校三家附属医院固定资产构成为例,固定资产共计近2.42亿元,其中医疗专业设备占固定资产的65%,单价万元以上的专业设备多达500台以上,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这些资产的管理和高效运行将越来越重要。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管理意识淡薄。医院固定资产的特点是品种多、数量大、分布广,清查不易,容易造成流失。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型精密贵重设备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更新速度增快,从几百元、千元的小设备到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的大资产,种类、数量日益增多,管理起来的确不易。目前集中的问题是大多数单位由于面临市场压力,对购置医疗设备积极性比较高,每年资产总额都在不断上升,而对购置后如何有效使用、如何妥善保管资产方面重视不够,对资产的质量和安全状况过问不多,从思想上没有真正树立起资产管理意识,认识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制度制约,以至于管理和使用人员上责任不明确,工作措施不力,从而造成普遍存在着的“重钱轻物、重购建轻管理、公物私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情况,影响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没有统一的部门,形成多头管理,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财务部门管账不管物,总务设备等部门管物管明细账却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各领用科室没能明确专门的资产管理人员,未建立起分户账,或者账本建立极不规范,不按部门、金额等设立账户,乱七八糟,一塌糊涂,资产管理部门对自己管理的资产部分不清楚、不了解,对有什么资产全凭大脑记忆,这样账实出现张冠李戴现象,与科室实际不相符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使账账、账物之间不衔接,有物无账或有账无物的情况时有发生。另外,医疗设备在使用中大家共用,出了故障谁也说不清楚怎么回事,都不愿出头维修,最终导致医院固定资产普遍存在账实不符、家底不清等问题。
(三)出入库管理制度不健全。首先,专职管理人员缺乏,医院的资产管理人员大都兼任其他工作,专业人员少,人员流动性大,配备随意,在这次清查中我们就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没有统一的固定资产入账标准,入账标准因人、因时变化,不按规定办理出入库手续。例如,有的将归属到低值易耗品的钳子、夹子、手术灯等统统列入固定资产,有的管理人员今天按固定资产入账,明天又按低值易耗品入账,导致固定资产数据不实,为后期固定资产的核对、使用、盘点、维护等带来一系列问题;其次,出入库制度落实不力,如二附院2008年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设备CT250万元,未按融资租赁会计处理方法登记入账;另外,部分新增的固定资产由于没有正式收据或因赊账购入等,未能及时办理登记入库,所以也没有入账;再次,固定资产流失严重。由于医院资产品种多、数量大、使用分散,医院财务科或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很难深入到各使用部门加以认真清查盘点,从而造成固定资产在清查、报废、毁损处理上监督欠缺,由于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随意就可报废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设备,部分已报废的专用设备有的放在楼顶上,有的放在床下面,随意报废的现象严重,同时由于没有出库手续,已经处理不再存在的资产仍然留在财务总账上没有得到及时的账务处理,而且逐年递增,造成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严重背离。
(四)未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1、资产在购置环节和管理环节中存在一人兼职互不相容的多岗现象,不符合不相容的职务相分离的会计原则。譬如,医院药械科负责固定资产的采购、同时也是保管、验收人,缺乏监督制约机制,手续不完备,存在管理漏洞。
2、对离职调动人员如何办理移交手续等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物随人走”或者报废移交,新上任者再重新操办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医院需要更新和处置固定资产没有完善的审批监管制度,而是由领导说了算,甚至出现了随意变卖,低价处置固定资产的现象,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此管理形式往往将资产盘点与物品管理工作交由一人完成,易形成虚假盘点,按账抄列,导致账实不符,造成资产游离于财务监管之外。
(五)会计核算不合理,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目前,按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账面所反映的固定资产价值都是构建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这与真实价值相差甚远,造成财务报表中普遍存在着虚增资产、成本核算不真等问题,未能真实地反映医院财务状况,缺乏严谨的固定资产成本核算机制。根据医院固定资产核算方法,医院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一般来源于专用基金,而专用基金来源于各种设备折旧的提取。当提取的修购基金不足以支付购置的固定资产时(修购基金原则上是不允许出现负数),《医院会计制度》中就没有明确规定该如何做。如,某医院修购基金的余额为800万元,银行存款为1,500万元,医院为了提高服务水平需要购置价值1,000万元的大型设备,尽管医院银行存款足以支付这笔费用,但由于修购基金余额不足无法购买。实际情况却是,各家医院的修购基金都是负数,有的高达负几千万元,而医院为了不失去快速发展、扩大规模的机会,依然购置固定资产,医院在会计实务上无法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医院固定资产账面原值越来越大,固定资产老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另外,“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的使用比较含糊笼统,这样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也不能给医院管理者提供客观的固定资产评价依据。
(一)落实责任,强化管理培训意识。医院规模越来越大,固定资产越来越多,如何管好医院的固定资产,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为临床服务,为病人服务,对财务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重视财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爱岗敬业,履行岗位职责。对各类资产进行分类分部门管理,各部门资产管理落实到人,定期进行考核,建立奖惩制度;其次,重视财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管理。
(二)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医院定期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账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等现象,切实解决固定资产保管不善、账实不符、闲置浪费的问题,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运营收益。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将科室的成本消耗与科室、个人利益直接挂钩,实现成本控制管理。制定和完善固定资产的购买、验收、入库、出库、领用、保管、处置和报废等管理制度,通过完善制度,使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有法可依,杜绝管理中的漏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也可以建立相应奖惩机制,以加强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监管意识。
(三)实行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医院部分专用设备由于升级换代速度较快,淘汰率高,医院应成立由财务科、各资产主管部门、监察科室的有关人员组成资产清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对长期闲置、盘亏盘盈、待报废的资产,应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逐笔查明原因,共同编制盘盈、盘亏处理意见,分类汇总后报医院会议研究,按有关规定手续进行处理。对人为的盘亏、毁损应追究保管人员、保管部门的责任;对违规操作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对所购的固定资产已经投入使用但货款未结算完毕的,及时办理验收、登记入库手续;对不能使用、无维修价值的固定资产按规定的程序及时上报审批予以报废;对闲置不用的固定资产予以合理的调配,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保证医院资产的真实性。
(四)建立三账一卡制度,做到制度到人,有账有物,账物一致。由医院财务部门负责建立并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和一级明细分类账,对全院固定资产按科室及资产大类实行金额控制。由设备科、总务科等资产主管科室建立二级明细分类账,按资产的类别、名称、规格分别设置账户,记录固定资产的数量和金额。使用部门在办理固定资产领用、调拨、报损手续时,一般由护士长或科室核算员负责登记,由资产管理部门在登记卡上记录财产增减情况,并在本部门建立相应的数量台账。财会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进行账账、账卡核对,保证账账相符、账卡相符。
(五)参照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处理方法和管理建议,完善会计核算方法。近几年,要求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呼声越来越大,固定资产的核算是一个重点,事业单位同企业一样,其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使用与否、使用程度如何都会发生各种损耗,资产价值也会随之减少。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尤其是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以及固定资产增值、减值的情况。应加强对医院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进行改进,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增加“累计折旧”科目,増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建立符合医院内部资金循环和价值补偿机制,达到其资产价值管理和实物形态管理的统一,使之更合理、更科学。
(六)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目前,传统的手工管理工作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医院正逐步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来进行医疗设备,财产物资的管理,能够对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有关数据进行快速、详细的分析,全面客观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入库、出库、调拨情况,把各责任中心的终端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全院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大大提高管理效益和管理质量,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1]李州.谈新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中国卫生经济,2006.2.
[2]王兆芊.医疗卫生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卫生经济研究,2006.5.44.
[3]韩艳红.如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时代经贸,2007.S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