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刚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和发展的毁灭性病害。溃疡病发生来势凶猛,为害猖獗,曾造成省外局部地区上千亩果园毁灭,也造成苍溪县部分种植户毁园,给我县猕猴桃生产造成极大损失。我国将猕猴桃溃疡病列入中国森林植株检疫对象。近几年,通过对苍溪县猕猴桃溃疡病发生情况的调查及生产防治实践,现将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病原 猕猴桃溃疡病属细菌性病害,病原是丁香假单胞杆菌,是一种好氧、腐生性强的弱寄生菌,一般从植物体表各种伤口侵入,如冻伤、雹伤及风雪伤等,主要从新伤口侵入,其次为旧病斑。是一种耐低温的细菌。
2.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主干、枝蔓、芽,其次为叶片、嫩梢、花蕾和花等部位,果实不容易感病。主要症状为:春季萌芽前后(伤流期)出现菌脓,也有少量在休眠期出现菌脓;菌脓多在枝干分杈处及树干表皮有破裂组织部位,或从落叶痕、芽眼、皮孔、伤口、剪口溢出,分泌物与树液顺着树干枝蔓流下,使其枝干腐烂,出现黑色、不规则的1~3mm圆形病斑。被害新梢基部3~5cm处呈现黑色使其枯萎。被害花蕾萎缩,萼片变褐随之干枯或脱落。新梢症状为:整个结果母枝新梢髓部变黑,逐渐萎蔫,主干裂皮现象严重。
1.传播、越冬及侵染 猕猴桃溃疡病病菌远距离主要靠种苗、穗芽以及花粉传播,近距离主要靠雨水溅飞和昆虫、农事操作传播,其次为气流传播。病菌主要在感病的主干枝蔓上越冬,或者附着在病枝、病叶等残体上以及地面上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源。侵染后在适宜的条件下,一般经过3~5天即开始产生菌脓,经过不断重复侵染,扩展蔓延。
2.发生时期 病害发生始期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下旬,发病高峰期3月下旬至4月中旬,病害缓慢期4月中旬至4月下旬。随着温度的升高,伤流期后病情逐渐缓慢,进行潜伏为害,其发病程度较轻,症状表现甚少。
3.影响病害发生的因素
(1)冻害 病害发生与树体的冻害程度有密切关系,冻害是诱发溃疡病的首要条件。越冬休眠期,气温骤变,或低温时间长,使树体遭受冻害,病菌容易侵入,病害发生重。
(2)品种 美味猕猴桃系品种较中华猕猴桃系品种抗病能力强。
(3)环境条件 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和温湿度也有关,低温高湿、强光照射发病重。早春气温回升早,发病早,反之发病晚。其次,早春降雨多,时间长,病害发生重。同时,排水差和低洼潮湿园发病重。适宜土壤pH值范围6.0~ 8.5,最适7~7.4。耐盐力超过4%不能生长。耐旱力7~10天。
(4)矿质元素 偏施氮肥,缺乏有机肥,园地土壤通透性差、瘦薄,导致树势弱则发病重。严重缺硼、缺磷,导致树体组织疏松,冻害严重,容易发病。
(5)树体伤口 农事操作和修剪中机械损伤越多,冬季修剪时间推迟,伤口愈合状况差,病菌容易侵入,则病害发生重。
(6)可感染植物 桃、李、樱桃、大豆、黄豆、番茄、马铃薯、洋葱等,对烟草有很强的过敏反应。
采取以“品种选用为基础,肥水管理为中心,药剂防治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
1.因地制宜选用品种 在年平均气温15.2℃以上(苍溪县海拔800m以下),以发展中华猕猴桃系品种——红阳为宜;年平均气温15.2℃以下(苍溪县海拔800m以上),以发展美味猕猴桃系品种——海沃特为宜。
2.严格加强检疫制度 严禁从病害发生区域调运和引入苗木、穗芽、花粉到无病区利用。同时,为避免农事操作带病传染,凡接触到病株的工具和手都要用农用链霉素消毒。
3.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一是增施有机肥和钾肥。除改土时施足基肥外,在采果后亩施农家肥3 000kg,加施钙镁磷肥100~150kg,或生物肥、多元复合肥500~1 000kg,生长季节每亩追施氯化钾或硫酸钾15~20kg,在展叶期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果实膨大期喷施0.2%~0.3%硫酸钾,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避免偏施氮肥。二是调控土壤pH值,使土壤达到微酸性,pH值调控至5.5~6.0。
4.及时清除病株 春季溃疡病盛发期进行定时寻查,一旦发现感病较严重的病株及时清除烧毁,控制病菌扩散。对个别初发微小病斑的植株及时刮除,涂上农用链霉素浆或粉剂。
5.落叶后及时修剪 落叶后及时修剪,促使剪口早期愈合,减少病菌侵染途径,降低发病率。同时不能过度修剪,减少伤口形成,并对伤口用波尔多液浆涂抹。
6.地面清园消毒 冬季修剪后及时清除地面各类残枝落叶和杂草,集中烧毁,消灭其越冬场所。
7.加强防冻预防 除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外,在建园选址时还要考虑背风或营造防风林。休眠期树干用硫酸铜、石灰、水、食盐按1∶2∶10∶0.1配制的波尔多浆刷白,或树干捆草包膜,或用3波美度石硫合剂涂树干。根颈部覆盖20~30cm厚的草,或根颈堆土20~30cm,对根颈和树干进行防护。
8.药剂防治 采果后(9月上旬)在感病区域间隔7~10天喷雾72%农用链霉素1300倍液或75%绿亨6号1 500倍液,连续喷施3~4次,交替使用。在无病区域普遍喷施1次农用链霉素进行预防。冬季清园后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芽萌动期喷2~3波美度石硫合剂。立春后,在感病区域每隔7~10天喷72%农用链霉素1300倍液或75%绿亨6号1500倍液,连续喷施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