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省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能力建设问题

2011-08-15 00:42:53张玉美
山东农机化 2011年5期
关键词:农机化机具农机

张玉美

论我省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能力建设问题

张玉美

农机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推进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方兴未艾的新生事物。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能力建设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需要,是农机专业合作社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关键,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是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是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正确实施三包规定的要求。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农机具的技术保养和及时修理修复。

农机合作社 维修能力 建设内容

近十年来,我省农机化事业有了飞跃发展,全省农机总动力已突破一亿千瓦大关,既为我省农机化开创了崭新局面,也为“十二五”继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农机维修业滞后问题却没有根本性改变,农机维修市场整治效果也没有很大的改观。当前,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处在重要的发展阶段,亟需对农机合作社的维修能力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并加以规范。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成、特点、作用等方面看,搞好维修能力建设是农机化持续健康发展的规律使然。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推进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已初具规模,农机合作社,已成为推动农机化、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机专业合作社这种基层服务组织的形成及作用,也已为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专家学者甚至权威部门及社会所认同:农机专业合作社不仅可以整合散户闲置农机资源,解决农机利用率、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也是优化农机结构的载体,可以有效解决过去机械化作业环节不配套以及影响全程机械化的矛盾;农机专业合作社不仅有利于农机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更是农机化资金投入的主体,有利于实现分散资金的集中使用,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

在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的重视培育下,在推进农机化和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新形势下,农机合作社主动适应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客观条件,将广大农机拥有者与使用者有机联结起来,实现了农机服务的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在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和优势。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方兴未艾的新生事物,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巩固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重要途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日益显示出重要作用。我们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去研究其规律和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规范和引导。

二、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谈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维修服务能力,首先需要说明维修服务的内容。我们通常所说的农机维修,应包括维护保养和修理两大部分。农业机械是一种技术含量高、结构相对复杂的生产工具,工作条件比较恶劣,加之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差别较大,势必需要加强维护保养和修理。同时,作为一种生产工具,随着使用期限的延长,机械零部件也会正常磨损而引起使用性能下降。所以在农业机械使用管理中,绝对不能缺少保养维修这个环节。另外作为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不仅不能忽视保养维修这项实实在在的业务技术管理,更不能忽视目前的农机维修社会环境和条件。

总的看,目前我省社会上的农机维修网点依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大中型和新型机具维修的需求,规模、能力、水平都不够高,而依靠生产企业的维修,又往往远水不解近渴。若合作社自己没有相应的维修能力,既不方便用户维修,又影响作业效益和信誉。众所周知,飞机、轮船、医疗器械等使用或启动前,都必须严格进行维护、检修、保养和修复,并总是作为一条重要责任加以规范。而作为农业机械,从单机价值看达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从农机产值与农民的全部产值比重看,农机可占到50%。而我省仅农机总动力就达1.16亿千瓦,及时维修农机具意义重大。而作为一个中等的合作社,一般拥有机具上百台套。如果任其露天存放,不及时维护保养、检查修理,甚至带病作业,就谈不上科学发展和讲究效益,就会大大降低机械使用寿命,甚至造成使用过程中的人身财产安全。所以,对于农机合作社来说,维修能力建设至关重要。

第一,加强农机维修能力建设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需要。管理工作是办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基石,是合作社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合作社实现经济效益的基础性工作。而农机维修工作,又是合作社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单位自身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农机“高效、优质、安全、低耗”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实现合作社内部对农机的保养、维修制度化,有序化,无疑是推进农机化和自身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吸引广大农机户入社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第二,加强农机维修能力建设是农机专业合作社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关键。确保合作社农机具配备合理,用得好,是推动合作社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有实力、配套合理是前提,用得好是关键,有效益是目的。而农机维修能力建设的任务,就在于维持良好的农机技术状态,这是确保能够用得好的基础保障,也是使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没有维修就不能保证农机技术状态良好,更无法保证机械作业的质量和效益。多年的实践证明,注重和做好农机维护、修配管理等工作,坚持科学保养、及时维修,有利于降低机具的维修和使用成本,有利于提高农机的作业效率和经营效益。

第三,加强农机维修能力建设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农机维修质量直接关系到机具的技术状态和安全性能,既影响农机合作社对农机的使用效果和经营效益,更关系着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修工作,是实现农机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条件,只有全面加强维修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维修能力,才能减少事故隐患,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第四,加强农机维修能力建设是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如果机器维修不及时,将直接导致耗油高,功率下降,排放增加,造成污染和不安全问题。

第五,加强农机维修能力建设是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正确实施三包规定的要求。农机专业合作社具有一定的检修和维修能力,就能比较准确地判定机具的质量原因,更好地贯彻农机新三包规定,进而明确农机生产者、销售者、修理和使用者各自的责任及权益,提高依法经营和履行三包责任的自觉性。不仅能有效地保护自身权益,还能与产销企业建立互信关系,有利于解决维修技术、纠纷责任、配件供应等相关问题。

三、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维修能力建设主要由农机维护保养和农机修理两个部分构成,首先,要搞好农机具的技术保养,即机手在使用过程中对机具能够做到合理保养、日常检修、定期维护及正常操作使用。这样可以延长机具寿命,提高机具使用效果。其保障措施,通常是建立和执行严格的机具维修保养制度,履行按计划、按出厂说明书要求进行及时、分项保养,使机具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作为农机合作组织,这部分是维修能力建设方面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其次,是搞好及时的修理修复,即搞好靠机手自身条件和手段不能解决的维修内容,如机具主要部件损坏的修复或换件修理以及使用到一定期限进行的中、大修和检修调整等。作为拥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农机合作社,必须具备相应的维修能力和条件,以满足正常的农机修理需要。否则就很难达到保障、恢复农机应有技术状态和工作能力的目的。

按照农业部农机化司关于印发《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间基本配置》的通知(农机管[2010]13号)精神,各农机专业合作社都要建立与其机具保有量、农机作业规模和维修工艺要求相适应的维修间;维修间应有必要的维修场所、设施、设备和检测仪器,并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有安全防护和环境保护措施。同时,强调从事农机维修的合作社维修间,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维修技术合格证书等等。另外,还对维修间设施、设备配备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就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能力建设提供了具有指导性的规范化建设依据。遵照这些依据,加强维修能力建设,是农机专业合作社改革发展中不容忽视和刻不容缓的任务。

总之,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初具规模和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党和政府大力提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形势下,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特别是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应从思想到行动上对农机维修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不误时机地、有计划地进行政策上资金上的倾斜、投入或争取,并尽量使农机维修能力与合作社发展的总体水平相适应。从而为合作社自身发展和农机化服务提供应有的保障;为延长农机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奠定基础,为农机化健康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铺平前进道路。(作者为省农机修配管理站站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农机化机具农机
沃得农机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蜜蜂杂志(2021年10期)2021-12-06 03:15:40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 08:41:35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蜜蜂杂志(2021年11期)2021-02-18 07:21:36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9年3期)2019-11-05 06:46:42
不一样的农机展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9年1期)2019-05-21 07:34:46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2期)2018-08-28 07:47:20
六种经济作物实用新机具
新农业(2016年14期)2016-08-16 03: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