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遭遇障碍时对校长角色的新定位

2011-08-15 00:48杨邦清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常态校长活动

杨邦清

(福建南平实验小学,福建南平353000)

综合实践活动遭遇障碍时对校长角色的新定位

杨邦清

(福建南平实验小学,福建南平353000)

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不容乐观,遭遇了“斯诺克”现象,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最前沿“指挥”的校长,只有成为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的经营者、推动者、实践者和反思者,才能引领综合实践活动健康持续地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校长角色定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样,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校研发的课程,理所当然地把其管理权限交给了学校,赋予了学校充分的自主权。然而,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并不容乐观,遭遇了“斯诺克”现象(“斯诺克”英文是“snooker”,意为“障碍”),制约着本课程的生存与发展。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最前沿“指挥”的校长,应如何重新定位,并充分发挥作用,是关系到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

一、校长要成为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的经营者

郭元祥教授说:综合实践活动是检验学校校长良知的试金石。因此,作为一校之长,必须直面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并进行冷静理性的思考,从而建构新的教育理念,从经营的视角去强化课程管理。

1.在“效益”上讲策略。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校长不仅要注重教育成本和投入产出,更要注重课程的实施效益[1]。在有形资本的投入上,校长应想方设法筹措足够的资金,建立健全学校的图书室、实验室、实践基地、网络教室等,以保证设备的更新和使用资料的配给。在无形资本的投入上,要有效盘活师资资源,整合使用紧缺学科教师编制,全面考虑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选择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在追求教学的实效上,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与少先队体验教育整合、WebQuest主题探究、链接式教学等课题实验,使教师能够有效教学,促进兼顾时间与效果的最优化,获得最大的产出。

2.在“特色”上做文章。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是其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集中体现学校特色。“名校之名名在理念,名校之名名在校长,名校之名名在特色。”因此,校长要实事求是地“定好位”,在“特色”和“综合实践活动”上下工夫,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可依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造名师,赋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全新的发展与突破,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校园内涵建设的软实力。另一方面,改革管理模式,整合课程资源,打造出独具综合实践活动特色的品牌学校。

3.在“质量”上找提升。质量是经营者赢得市场的关键,同样应成为教育的命脉[2]。在新课改中,学校教育质量主要表现为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而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生活、增强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恰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好体现。因此,作为校长必须认真审视影响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制定出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短期、中长期实施目标,以及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和措施,通过高效能的过程管理,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校长要成为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的推动者

当前,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方式、指导行为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偏于活动形式,弱于活动方法指导;重视活动方案,忽视教师指导方案。因此,研究和探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有效评价仍是摆在校长面前的重点和难点[3]。

1.更新理念。专业引领,是推进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校长要适时地组织教师参与培训、学习有关文献,如学习郭元祥教授主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邹开煌教授编写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南》,《视频案例设计与制作》等,学习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具体操作及相关的注意要点。结合本校的资源优势,完善一套可操作的行动方案,建立资源库,形成有代表意义的、具体的、可借鉴和可操作性的案例(或文本资源),为全校持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铺设基石。

2.完善师资。校长要有效整合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设立研究和协调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门机构,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建立校长牵头、分管副校长主抓、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具体负责、各年段长和教研组长密切配合的运行机制。认真制订课题计划,拟订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按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提出的“学校必须建立综合实践活动专兼职教师队伍”的要求,实行指导教师专兼职配备,由专职教师和学科教师共同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任务。

3.搭建平台。开辟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网页,及时汇集全国各地最前沿的研究信息,交流各校活动动态,为教师学习、研究、提高创建平台。经常组织教师到省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起步早、做得好的区县、学校观摩学习,使有效实施工作高起点、少走弯路。不定期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观摩活动,并进行课例研讨。广泛收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教学体会、案例及相关论文等,并结集成册,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共创。

三、校长要成为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的实践者

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校长要率先垂范,带头开讲座、上课、听课和评课。

1.改革教研活动方式。校长要经常以课程管理者的角色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教研,要在“教研方式的创新”上动脑子、想点子,大胆改变围绕“资源包”的专题研究为“课程开发与实施”抓好案例研究,开展操作式的参与研讨;开展问题思辨,注重主题设计式的比较研讨;多角度地挖掘学科内涵,提倡诸多学科整合式的研讨;重视多方位的信息交流,推行多渠道反馈交流式的研讨。

2.改变听评课方式。校长要经常深入课堂一线,转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对公开课、观摩课采用对话的评课方式,即将一个主题活动出现的亮点或不足提炼出一个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来引发大家对话。通过对话,加深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特点的认识与深化,实现听评课效益的最大化。

3.完善备课方式。备课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实施的首要环节,是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的关键和保证。校长要经常组织教师进行常态备课、有效备课,把课备好。一是学段中心备课,组织开展单元主题备课、说课,并进行二次备课。二是教研组集体备课,组织开展每周一次的备课交流、每两周一次的理论学习或相关问题研讨、每月一次的交流活动。三是年段集体备课,组织开展每月一次的年段会议、每学期一次的汇报交流、每学年一次的学科整合研讨活动,拉动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渗透。四是组建家长委员会,通过家委会、家长会,“对家长开放日教学”等活动,让更多的家长参与活动的进程、活动的实施和课程的评价等[4]。

四、校长要成为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的反思者

综合实践活动所蕴涵的理念、方法以及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大多是以往经验理论难以解决的[5]。所以,校长必须以研究者的眼光重新审视和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深化。

1.师资问题亟待解决。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队伍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仍然需要校长在教师的选择与配备、培训与提高及教师的专业发展三大方面提出可行的建议及操作策略[6]。

2.支持系统有待完善。在争取社会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营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舆论氛围,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队伍建设,健全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网络等方面,校长还需不断努力。

3.教师待遇不容忽视。统筹学校各学科之间的平衡,切实摆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位置,认同广大专兼职教师的工作业绩,是当前校长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4.安全机制仍需健全。如何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将综合实践活动外出管理权限延伸至家长,鼓励有条件的家长陪同学生参与活动,健全班主任或指导教师陪同学生活动制度,争取校外辅导员参与活动陪同指导等,仍是校长必须思考的难题。

总而言之,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在推进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阻力。但是,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领航者,只要能够审时度势,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局部与全局、现实与长远等各方面的关系,就能引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健康持续地发展。

[1]吴宏保.现代学校制度下校长经营学校应树立六大意识[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9,(7).

[2]张菊荣.校长角色的尴尬与突围[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5,(1).

[3]董洪亮.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00-102.

[4]杨邦清.综合实践活动呼唤常态化的有效备课[J].中国校外教育,2009,(8).

[5]万伟,秦德林,吴永军.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66.

[6]丁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问题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4,(8).

G471.2

A

1001-7836(2011)11-0050-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1.11.021

2011-09-28

福建教育学院立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2011YB175)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杨邦清(1973-),男,福建南平人,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从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猜你喜欢
常态校长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