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QUEST在我国外语教育中的应用:意义、困境与出路

2011-08-15 00:48易兴霞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外语探究评价

易兴霞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广州 510225)

WEBQUEST在我国外语教育中的应用:意义、困境与出路

易兴霞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广州 510225)

“网络主题探究”(WebQuest)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网络为平台、基于探究的教学模式,自本世纪初被介绍到中国以来,WebQuest模式已得到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但是,该模式在我国外语教育中有哪些应用价值?它会遭遇何种尴尬和困难?出路何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推动WebQuest在我国外语教育中的深入发展。

网络主题探究;外语教育;意义;困境;出路

“网络主题探究”(WebQuest)是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以网络为平台、基于探究的教学模式,是西方 (特别是美国)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有效的课外整合模式。它符合我国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称《教学要求》),强调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育理念,与我国正在进行的外语教学改革是一致的。从 2000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蒋鸣和教授翻译并介绍WebQuest到我国以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和引进WebQuest模式,许多教师依据这种方法建立了自己的WebQuest课程网页,并在学校教学中开展了相应的实践探索。但从目前的研究的样本案例来看,多数涉及语文、历史、数学、信息技术、自然等学科,关于如何在我国外语教育中应用WebQuest模式,较深入细致的学术研究很少[1]。本文旨在探讨WebQuest在中国外语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所遭遇的尴尬与困难,以及它的真正出路。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外语学界同人对WebQuest的足够关注。首先,我们简单梳理一下WebQuest模式所涉及的一些核心问题。

一、WebQuest教学模式及其特点

WebQuest是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的教授伯尼·道奇 (Bernie Dodge)和汤姆·马奇 (Tom March)在1995年提出的一种基于利用网络资源,并进行探究式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将专题研习与资讯科技整合运用的教学活动模式。它通过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情景或任务,要求学生在给定的情景和合作环境中利用网络资源,并对网络信息进行查找、获取、分析、比较与应用,从而获得对所学知识的自主建构和真实问题的解决。WebQuest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习合作,处理不很明确的信息,并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由此可见,WebQuest的实质是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方式。

WebQuest通常由六个基本模块组成:导言 (Introduc2 tion)、任务 (Task)、过程 (Process)、资源 (Resource)、评估 (E2 valuation)与结论 (Conclusion)[2]。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它具有以下八个特点:

1.真实性。WebQuest设定的任务及提供的资源都是与真实的自然界与社会相关。学习者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这有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迁移[3]。

2.任务驱动性。学生所做的一切探究过程都是围绕教师事先设计的任务来进行。

3.开放性。WebQuest的开放性具体体现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探究学习适用于对学生而言是未定论的、开放的、需要继续探索的具体材料,故有很大的开放空间来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自由交流沟通等。

4.合作性。小组活动是开展 WebQuest学习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小组的成功有赖于每个组员的劳动,从而促使学生体会和发展团队协作的精神。

5.综合性。WebQuest有助于促进学习者之间在真实情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和交流,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信息素养[4]。

6.探究性。探究教学不是老师先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探索并加以验证。

71辅助性——“脚手架”(Scaffolding)。教学过程中的“脚手架”是指教师为学生独立学习所提供的必要支持 (包括资源、过程等),即预先设计适当的资源和问题解决步骤,辅以教师适时而恰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和表征空间,使学生在这样的支持下可以达到最近发展区[5]。

81反思性与评价的多元性。从 WebQuest模式的基本流程可以看出,对学习过程的及时反思、总结与评价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并要求预先设计多元的评价表。

二、WebQuest模式在我国外语教育的应用意义

WebQuest与我国当前外语教育改革的趋势一致,且符合我国的《教学要求》。它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问题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个性化、协作性,又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探究性学习模式。WebQuest在外语教育的应用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在传统教学中,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准是学生会不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题、做题,久而久之,使得学生养成了在理想的条件下思考问题的习惯,脱离真实生活,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WebQuest的主题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真实任务,学生能在一个真实事件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2.提供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与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在设计他的WebQuest的时候,首先就是要对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进行筛选过滤,即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对其完成任务能够起到绝对帮助作用的网站或链接,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学生不至于暴露在海量的信息面前而“迷航”,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3.架设从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的桥梁。WebQuest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包括: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学习材料、利用网络工具进行自主探究、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学习交流及利用网络工具展开自我学习的评价。可见整个探究过程的实施必然会促使学生逐渐学会自主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和自我反思。总之,WebQuest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最终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6]。

4.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Information Literacy)。在当今社会中,信息素养已成为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终身学习的基础。WebQuest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探究学习模式,要求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其核心是让学生通过利用网络和其他学习资源实现一种体现学习者主体作用的学习模式,因此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5.有利于发展综合思维能力,促进学生高水平的思维能力。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六级: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前面三类:知识、领会和运用,通常被称为“低级思维能力”,但这并不代表它们不重要,我们的学习往往是从记忆事实开始,然后才会逐步理解它们,最后才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后面三类学习:分析、综合和评价,通常被称为“高级思维能力”[7]。在 WebQuest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比较、分析、综合、评价、总结与反思,因而能促进学生分析、综合、评价等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

6.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精神。语言学习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其主要形式是学生分成小组完成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合作学习是WebQuest的重要学习形式,小组的成功有赖于每个人的劳动,故有利于发展团队协作的精神。

7.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设计WebQuest时,教师必须到网上冲浪,寻找自己可用的在线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不自觉地接触大量信息,拓展教师的视野和思路,促进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更新教师的教学意识和观念。总之,运用WebQuest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自身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因而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三、W ebQuest在我国外语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存在的困境

(一)WebQuest在我国外语教育的研究与应用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从 2000年WebQuest介绍到我国以来,教师和研究者们对WebQuest寄望甚高,许多教育工作者依据这种方法在教学中开展了相应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如下:

1.理论探讨多,定量的实证研究少。笔者于 2010年 8月 20日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 (检索不含硕士、博士毕业论文及全国重大会议数据索引),以“WebQuest”为搜索主题进行跨库搜索(检索范围限定为:文史哲、教育与社会综合、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检索年限为 2001—2010年,共检索到 329篇相关论文,从对这些论文的内容分析来看,其中 88篇属具体案例应用类 (占 27%),大部分 (238篇)属认识讨论类 (无应用实践),占 72%,而关于实证研究的只有 3篇(占0.9%),可见我们在这方面的应用和研究都还处在初级的尝试与探究的阶段。

2.WebQuest设计模式化、形式化的痕迹较重,且制定的探究目标不适当。当前在WebQuest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盲目照搬和机械运用。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到的 88篇关于WebQuest具体案例的应用论文里,基本都是按照WebQuest模板的一般格式来组成的,自行设计模板只有一例。网上的设计案例中也不乏模板的僵化使用的例子,他们没有把握其精髓,因此难免模式化较重,有些将探究目标定位在纯属事实性知识或原理性知识,而不是未定论的、开放的、需要探索的主题。例如将探究目标设定为了解英语国家的重要节日,包括节日的来源、庆祝方式、节日特色等等,这种“只包含事实性知识,缺乏对相关知识的拓展和提炼”的任务设计是没有探究价值的,无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也没有必要采用网络探究模式进行。不可否认,机械式的套用模板的结果必然造成的是“形似而神非”的设计,无法体现 WebQuest的精髓,也无法体现 WebQuest的探究价值,不利于学生高级思维能力。

3.对应用资源指导不力。从网上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所搜集的设计案例而言,大部分的资源模块只有相关网站链接的简单罗列,教师没有对资源进行简要的描述与分类,没有指导学生如何进一步利用网站的资源,也很少有案例提供学习过程的探究策略、活动机制或协同工具等支持。学生采用复制、粘贴等方法来拼凑所谓的“探究”报告,从而导致探究学习丧失了“分析—思考—综合—创造”的过程。

4.评价不尽完善。大部分设计案例缺乏对学习者的态度、体验的评价及学习者建构知识时所采用的策略或方法的评定。

5.一些案例的问题情境的设计过于倚重学术资料,缺乏现实生活中的联系和扩展,不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二)在我国具体外语教学实践中,实施 WebQuest所面临的一些实际困难

1.相关的师资培训不足。大部分教师没有得到WebQuest的系统培训,在 WebQuest的理念把握、课程设计、实施、评价方面均遇到困难,因而停留在机械照抄WebQuest模板的阶段,设计的WebQuest没有探究价值,无法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2.教师角色转换难。我国教师基本上都是在传统师资培训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大多教师和学生习惯了讲授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对于注重升学率和短期效应的学生、家长和多数老师来说,他们往往不愿意尝试改变角色。而且在设计WebQuest时,教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确定探究主题、设计情境、搜索资源、制作网页等,这必然影响教师使用该模式的积极性。

3.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和 WebQuest的教学目标存在差异。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与目标多数是功利的,如资历、证书和薪水等,而WebQuest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部动机,主要目标是为了培养分析、评价、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发展自主和终生学习的能力。两者目标不同,前者侧重于短期目标;而后者侧重于思维等长期能力的发展,而且短期内可能不容易体现出它的效果,这就可能使得学生对WebQuest这种形式失去兴趣;此外,中国的学生一般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不敢挑战权威,不善于提问,这些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WebQuest教学模式的实施。

4.现有的定量监督和评价体系不适合 WebQuest模式的开展。在现行教育体制中,严格的定量监督和评估体系不适合WebQuest的教学方式的开展。此外,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期望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WebQuest教学模式的实施。在人们心目中,成绩和名次依然是衡量学生的核心标准,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四、WebQuest在我国外语教育中应用与发展的建议

虽然目前在中国环境下实施WebQuest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但出路仍在。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开展WebQuest相关的系统培训。从理论到实践,从课程知识处理到具体的实施手段和评价措施,让教师学习国内外WebQuest教学的经验,了解WebQuest教学成功与失败的因素,更新教育理念,灵活应用模式,走出技术误区,完善信息化学习环境。

2.面向学生发展,科学合理地设计选题。选题是设计WebQuest教学方案时首先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它适合那些未定论的、开放的、需要继续探索的主题,不适用于教授记忆事实、简单的过程或定义。另外,WebQuest的主题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真实的任务,使学生能在一个真实事件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或作出决策。

3.调整学校现有的教学组织、管理和评价方式。必须改变那种以知识考核为主要指标的教学评价模式,在评价学生的学习绩效时要更注重学习过程和学生行为、认知发展尤其是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

4.立足实践探索与实证研究,科学检验和发展WebQuest模式。教师是教学模式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对于一种新的模式,教师只有通过自身的行动和在行动中研究,并学会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新模式,通过反思、总结与调整,来寻求深入开展网络探究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并在反复实际运用中验证和发展它。

五、结语

WebQuest模式能够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师生关系,也顺应了外语教育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变为注重语言习得与运用的变革趋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搜索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WebQuest在促进我国外语教育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目前在中国环境下实施WebQuest还存在一些困难,但出路仍在。为了使WebQuest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外语教育,教育科研工作者和教师们要面向学生发展,走出技术误区,立足实践探索,灵活应用模式,改变管理理念,调整评价机制,真正推动网络探究学习模式的深入发展。

[1]刘成新,宋新芳,孔艳.WebQuest设计与应用调查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7,(3):67-71.

[2]Dodge,B.Some thoughts about Webquests[DB/OL].ht2 tp://edweb. sdsu. edu. edu/courses/edtec596/aboutwebquests.html.1997-05-05/2005-08-13.

[3]March,T.What WebQuests Are(Really)[DB/OL].ht2 tp://bestwebquests.com/what-webquests-are.asp.1995-05-10/2004-08-13.

[4]张海森.《商务英语阅读》课程的 WebQuest教学设计[J].外语电化教学,2005,(3):67-71.

[5]Bransford,J.,Brown,A.,Cocking,R.How Peop le Learn:Brain,M ind,and Experience&School[M].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0.

[6]陈炼.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新途径——网络主题探究教学 (WEBQUEST)[J].山东外语教学,2005,(3):58-60.

[7]Anderson,L.W.&Krathwohl,D.R.et al.A Taxonomy for Learning,Teaching,and Assessing—A Revision of Bloomπ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Eds.).New York:Addison Wesley Longman,2001,38-63.

G434

A

1001-7836(201.)09-0160-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09.066

201.-03-17

易兴霞 (1966-),女,江西新余人,副教授,硕士,从事二语习得、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外语探究评价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