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沅宁
(厦门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福建 厦门 361012)
浅议福建省职业培训资金直补企业政策
叶沅宁
(厦门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福建 厦门 361012)
近年来,职业培训补贴已成为国家就业支出的一个重要项目,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资金的绩效管理,充分发挥培训资金的效益,福建省的职业培训资金直补企业政策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创新。
职业培训;资金;政策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许多行业和地区出现了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特别是当前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大对职业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从而提高产品的核心技术和竞争力,无疑是各级政府就业工作首要任务。在几次的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时期,职业培训是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内容,经过几年的探索和运行,职业培训补贴已成为国家就业支出的一个重要项目,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资金的绩效管理,充分发挥培训资金的效益,职业培训资金直补企业政策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创新。
我国的职业培训资金补贴可追溯到国有企业改革时期,为了应对国有企业的失业下岗问题,国家财政预算设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补助”资金项目,2002年开始设立促进就业的专项财政支出,包括“再就业培训补贴”、“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支出”等项目,2006年《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 [2006]1号文)提出了“职业培训补贴”项目,政策对象直指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但是由于我国实行各级财政分灶吃饭的体制,导致各地方政府对由本地财政出资为外来技术工人提供免费培训有不同看法。虽然2005年国家财政对地方财政下拔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农民工的技能培训补贴,但正是因为国家、地方财政不同的资金渠道,而导致培训补贴被人为地划分为城镇户口的就业困难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不同的对象来区别管理。同是企业的员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外来务工的农村户籍人员可以享受财政补贴,而本地或外地城镇户口人员却享受不到此项政策的优惠。这样既不利于企业培训的管理,也打击了一些有志提高技能水平的技术工人的学习积极性。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忽视了企业在此扮演的重要角色,员工培训得不到企业的认可和支持,更谈不上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的待遇兑现问题,无形中降低了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度。而之前补贴形式都是补给劳动者个人或者培训机构,存在许多问题,如补给劳动者个人,每人需各自跑政府部门申报,办理环节十分烦琐;如补给培训机构,资金监管难度较大,存在一定漏洞。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11号)中关于“积极探索培训资金直补用人单位的办法”文件要求,福建省创新职业培训补贴机制,在全国率先开展职业培训资金直接补给(以下简称“直补”)企业工作。
根据福建省《关于建立职业培训资金直补用人单位机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闽人社文〔2010〕205号)文件要求,在我省工商部门登记设立的各类企业首先应按《职业教育法》规定,每年提取当年工资总额的1.5%-2.5%作为职工培训经费,再根据企业培训计划安排,组织本单位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员工当年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后,企业可获得财政培训经费补贴。补贴的经费标准为:初级工(五级)按每人400元补贴;中级工(四级)按每人700元补贴;高级工(三级)按每人1000元补贴;技师(二级)按每人1600元补贴。职业培训资金直补用人单位机制的最根本的核心是发挥企业培训促进就业的作用,强化企业培训责任,推动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探索培训补贴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挂钩,以证书来检验培训的效果和成果;同时简化补贴申领程序,最大限度地保证资金的安全使用。
1、覆盖面更广。职业培训直补企业政策不再按群体(如农民工、下岗再就业人员、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等)来划分培训补贴对象,直接覆盖各类企业的所有在岗职工,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学技术、长技能的积极性。
2、树立企业的主导地位。企业是培训的发起者和执行者,在培训执行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一方面企业在培训过程溶入企业文化和产品要求,提高了员工的技能水平,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员工在企业获得归属感,对企业的文化产生认同感,减少企业员工的流动性,提高了职工队伍的稳定性。这无形中提高了就业质量,对缓解当前就业难和招工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培训形式可由企业决定,可以选择自主培训,也可以与培训机构联合培训或全部委托培训。如此一来企业就会有目的地去选择培训质量较高的培训机构合作,这也促使了培训机构的优胜劣汰,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市场。
3、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度。通过职业培训资金直补用人单位,《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中的职工培训经费政策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教育政策得到了良好的宣传。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检验培训成果的唯一标准,既简化了培训补贴的申请程序,也提高了培训资金使用的效果,对补贴资金的监管,也更加直观和便捷,同时还促使部分企业探索职业资格证书与薪酬待遇挂钩,提高了职业资格证书的使用效力。
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职业培训质量的衡量标准和资金拨付的依据,在体现了政策的高效和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操作上的问题。
首先,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支持体系不完善,阻碍了政策的执行力。目前我国由国家职业工种目录、国家职业标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和对应的培训教材等构成了职业资格证书技术支持体系。首先,企业日新月异的生产方式带来的新职业、新工种的产生,现有的《国家职业大典》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和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而对应的国家职业标准的建设更是有待加强,截止2010年底,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只有1001个,而大多数的职业标准只能依据上世纪80年代未、90年代初各行业部委设立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这些标准与现代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严重脱节;职业标准建设的滞后影响了国家题库开发,直接带来了是现有职业(工种)、教材、题库不被企业所接受,培训和鉴定考试无法顺利开展。比如目前我国电子行业已经历了几代产品的革新,企业集成化很高的微电子技术,我们的职业标准和题库还停留在原始的分立元件的考核;而节能灯等生产企业找不到相关的培训教材;个别生产行业更是连职业(工种)都对应不上。
其次,职业培训市场不健全,培训质量存在问题。一方面职业培训机构鱼龙混杂,企业很难甄别其中的好坏。目前我省培训机构开设的职业(工种)过于集中,培训师资、设备良莠不齐,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培训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使企业在初次选择培训机构时无从下手,影响了培训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劳动部门对培训机构的管理失位,导致职业培训市场不完善。如过分注重对培训机构的申办门槛、年审等日常工作,忽视了对职业培训市场的引导和指导。
最后,企业培训目标与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存在冲突。企业主导培训过程,企业总是希望能把企业技术要求、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等溶入到企业培训中去,这必然与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考核内容存在一些矛盾。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培训,企业得到培训带来的好处十分有限;完全按照企业标准来开展培训,员工很难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企业享受政府的补贴优惠有限。
(一)健全职业培训鉴定体系。加快我国职业大典的修订工作,加强国家职业标准、教材和题库的建设,建立一套完善的职业培训、鉴定体系。在没有正式的国家职业标准颁布之前,可采取修订行业技术工人等级标准,由企业牵头开发培训教材,建立省级(地方)职业技能鉴定题库。
(二)加强培训市场的管理和引导。首先应建立职业培训机构评价体系,对培训机构实行分级管理;其次,做好劳动力需求分析,根据市场需要扶持培训机构开展紧缺职业(工种)的培训工作;最后应及时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公布职业培训大纲、课时的指导性文件,建立培训计划报备制度。通过市场的手段和政策的引导,推动职业培训市场健康发展,建立符合市场需要的职业培训体系。
(三)企业应找准职业技能考核要求与企业生产工艺的契合点。按生产工艺来划分不同的生产岗位是企业生产的特点,而职业技能鉴定要求掌握多种岗位的技能内容,所以企业应加强对职工进行不同岗位的技能培训,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员工的内部轮岗,解决企业生产人员紧张问题,更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要积极创新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方式,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在不脱离国家职业标准的大原则下使考核内容更加贴近企业实际。
(四)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水平。职业资格证书在职业培训直补企业政策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水平是此项工作关键之处。为确保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加强对培训补助资金的监管,应推进职业技能鉴定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职业技能鉴定红黑榜制度,加强对考评人员的管理,严查职业技能鉴定违纪违规行为。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不职业能力建设司.职业能力建设法规与政策[G].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体系)[C].海洋出出版社.2006
[3]于法鸣.培训与就业[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On the Policy of Vocational Training Funds as Direct Subsidies to Enterprise in Fujian Province
YE Yuan-ning
(Xiamen occupation skill testingauthority,Xiamen 361012,Fujian)
In recent years,the grant for employee training program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ject of the national employment-service expenditure.To further strenghten and perfect the capit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and togive full play tothe benefits of trainingcapital,the policy of vocational training funds as direct subsidies toenterprise in Fujian Province has made a helpful attempt and innovation.
employee training;capital;policy
C975
A
1671-5004(2011) 05-0035-02
2011-8-16
叶沅宁(1979-),男,福建漳州人,厦门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命题拓展科副科长,经济师,主要从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