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2011-08-15 00:47季士强赵玉军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6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高职

季士强 赵玉军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广东 510515)

当前各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教学内容抽象、教育教学方式单一、教育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其培养目标具有特殊性:第一,高职教育强调学生应用型技能的学习、锻炼与应用,更加注重学做结合、在做中学、学以致用;第二,当前以“90后”为主体的高职学生有较前更多的知识、更宽的视野、更强的主体意识,但也有认识易于偏颇、片面强调实用、盲目追求自我等不足。这些决定了思政理论课教学必须重视针对性和实践性,必须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强调实践、强调人人参与,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思想道德、政治觉悟、能力素质等全面的提高。但是,如何有效实施与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相适应的、高职学生乐于参与并且可以广泛参与的实践教学方式?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在现有实践中反思与探讨。

一、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突出问题

1.在理念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一样,只是思政课的一个教学环节,二者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实现不同的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思想政治理论本身就是实践的产物,它也必然地要在实践中再认识、应用和发展。我们坚持这种理念:实践教学是内在于思政课教学本身的一种方法,渗透在思政课教学各个环节中。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关于“教学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它不是一套操作技能或教学技艺,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环节;它其实始终围绕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师生在做中学、学以致用,所以才有其自身特殊的功能和价值。

2.在主体上:实践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就是学生的实践活动。毫无疑义,思政理论课必须坚持“学生为主体”,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但是,对于思政理论课这种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殊课程,仅靠知识理论不足、认识很不成熟的高职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研究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思政课教师必须担当起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解疑者、评价者(当然,思政课教师不是这些方面的唯一者)。就是说,实践教学必须是在教师指导下、有师生共同参加的、以学生的广泛参与和全面受益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3.在方法上:把实践教学理解为就是走出校园的参观、调查、公益活动、假期兼职等社会实践活动,思政课教师配合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学生处、团委等)进行实践指导(主要是看计划、阅总结)。其实这种做法只是狭义理解的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当前的客观条件决定了这种社会实践教学会遇到很多困难:首先是活动经费不足,学校资金并不充裕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保证不小的社会实践专项资金?何况,很多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还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其次,社会实践教学可供使用的资源短缺,能有几个实践基地可以同时接纳大量学生?去哪里进行社会实践?最后,随着高职的扩招,全体学生人人参与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困难巨大,经常只能把实践教学方案虚置于计划、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或者以点带面,只选取一部分学生代表参加。更有甚者,有些实践教学方案简化到只要学生到实践基地参观或就老师指定的主题进行社会调查等,学生交一篇总结报告就算完成了实践任务,老师批完总结报告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我们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该是包括事实内容、时间(包括课内课外)、空间(包括校内校外)、方式(包括多种多样)各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体系。所以,我们采用这样的定义:“实践教学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下,为了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根据既定的教学计划,利用直观鲜活的图像、案例、情境等,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调研、研讨等方式直接参与教学活动,感知社会,体验人生。实现‘教化’与‘内化’、‘知’与‘行’相统一的一种教学模式。”[1]思政课的实践有同于专业课实践:都是强调学做结合;但二者又有区别:专业课实践强调在动手中掌握一种技能,思政课实践注重在多场所考察、多角度思考和多方式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能力。

二、探索以课堂实践为主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新途径

我们认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不仅包括走出校园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包括在校园内和课堂上的实践教学活动,而且,后者的适用性更强。把社会实践和校内实践的活动和成果拉回课堂,在课堂实践中集中体现和提升实践教学效果,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我们在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中特别重视把课堂实践作为突破口进行研究和探索。

1.思政课堂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基本要求。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目标特点决定了其最重要的平台还是在课堂。但有人否认课堂实践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认为只是课堂上的理论联系实际,因为学生没有直接接触社会。[2]到底什么是课堂实践教学?简而言之,课堂实践教学是以实践的方式完成的课堂教学;它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是对实践教学资源的拓展;它在一个特殊时空——课堂之中,首先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改变以“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教学,运用有声有色、原汁原味的事实素材(包括师生课前、课外收集的社会现状、学生实践活动资料、节假日接触社会的经验材料等)进行研讨,学生由此接触社会、把握现实,从实际问题研讨中学习理论、在政治理论应用中提高认识和增强能力。

因此,课堂实践教学要求:在课堂上,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导,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解难者、鼓励者和评价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以实践者、参与者、受益者,而不是旁观者、接受者的身份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同时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互动学习、在活动中学习。

2.高职院校思政课堂实践教学的主要模式。在思政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特点、与现实关联度和师生理论积累的多少灵活选用多种教学模式,其中比较实用的有三种。

第一种:教师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学、讨论、解题——学生发言(含演讲、辩论等)——教师点评、总结。这是针对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的内容,提出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问题,提前交给学生,使之课前自学相关内容并充分思考、形成自己观点。也可以在上课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决定是否给时间继续讨论。“讨论”既可在同学之间、也包括师生之间进行。“学生发言”既是对学生自学成果的检验,又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前提和依据,也是学生锻炼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现场交流能力、提高演讲技巧和胆量等综合素质的过程。“教师点评、总结”是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又是精炼、系统介绍学科理论、提升学生理论水平的过程[3]。

第二种:展示音像、文字材料等案例——教师或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学、讨论、解题——学生发言——教师点评、总结。这是针对现实性较强的问题设计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先展示的案例一定要真实、生动、及时,并符合“三贴近”的要求,包括教师收集的现实资料和历史影像,也包括学生实践基地参观、社会调查研讨、社会公益活动等得来的第一手资料。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让学生直面事实、掌握感性材料,为启发思考、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学生搜集相关学科理论并解题,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第三种:根据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思考、协作——学生情景模拟——师生分析讨论——教师总结。这是针对高职学生较多关注的、身边发生的问题设计的课堂实践活动模式。上课前,鼓励学生思考、准备并设计出切合教学目标的情景剧、小品或者演讲稿、图片展等;在课堂上,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表演与展示活动;师生进行点评,分析研讨其理论意义;最后,教师要善于运用思想政治理论作总结、引导。

3.思政课堂实践教学的一些做法。我们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课堂实践教学中,根据国际国内大事、当前大政方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本地区发展的经验与问题等,设立“我为家乡发展把把脉”、“我当一回社区主任”、“和谐社会应该这样建设”、“广州发展之一角”、“时政点评”等主题,要求大学生到实践基地、到社区、在社会大舞台进行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家乡社区研究、市场考察、企业参观、人物采访、座谈等。这些活动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有些活动也可以在教师带领下由班集体统一进行;还可以和党团组织活动、专业实习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结合起来。学生自己走出去、去看、去听、去思考、去交流,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相结合;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学生再把各自的学习研究成果拿回到课堂做实践汇报,展示自我、锻炼自我,也启发同学、教育同学,增强了思政课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实践教学中,尝试多种活动形式,比如主题演讲、专题辩论、道德拍卖会、模拟法庭、情景体验、学生自评、干群互评、竞选活动、论文评选等,宣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增强是非鉴别力,在特殊情境和师生互动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认知。我们还在全校学生中实施“‘爱祖国爱学院’主题演讲与展示比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主题辩论赛”、“‘说好人、学好人、做好人’主题演讲比赛”、“广州红色足迹图片展”观后论文评选、“劳教人员现身说法”活动感言等活动,并把活动成果引入思政课堂,人人参与、人人受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校内实践和课堂实践教学效果。

三、结 语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各界对于高职学生的需求定位以及高职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都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务必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教学环节,更是一种理念、一种资源。我们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平台”的封闭式教学[4],改变把“实践教学”仅仅理解为“社会实践”活动的简单理念,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实践和课堂实践教学,以课堂实践为主要平台,把课堂实践、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实践教学的人人参与、人人受益,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这才是摆脱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困境、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出路所在。

[1]李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若干问题解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7,(3):31.

[2]高红艳,崔海波.“社会实践”之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再思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2):119.

[3]郭水兰.高职课堂理论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22.

[4]吕志,等.面向社会,实践育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5.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高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