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篇分析法在日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1-08-15 00:45方爱萍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连贯日语分析法

方爱萍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荆州 434023)

论语篇分析法在日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方爱萍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荆州 434023)

语篇分析法侧重于语篇的高层次结构的分析,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的重要补充和完善,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所在,对日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语篇分析法,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文章的信息,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语篇分析;日语阅读教学;应用

一、传统教学法与篇章分析法

日语阅读这一课程是日语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之一。阅读是学习日语所必须具备的五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译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它不单纯是获得新信息的知识输入,而且是提高日语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阅读教学在日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一直是日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传统的日语阅读课上,多以老师讲解为主,语法翻译法仍占统治地位。即首先让学生朗读或默读全文,然后逐字逐句翻译,最后是回答问题或练习。将教学重点放在词义辨析、语法结构分析、疑难长句解释等表层语言现象的分析上。这种教学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可以加强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点理解和构造句子的能力。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学生句句死扣语法,看到任何一句日语就在脑海里条件反射地翻译成汉语来理解,从而造成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度不够,忽视对语篇宏观结构、衔接手段和语境及文化背景的深入分析。因此,如何让学生走出词、句的束缚,更好地理解有关作者的写作意图、布局谋篇的技巧和文章的内涵等较高层面的语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技巧以及获取和处理篇章信息的综合能力,是值得日语教学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之一。

语篇语言学涉及到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文体学等多门学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现已逐渐发展为一门专门研究交际语言使用并涉及多学科的学问。有关学者曾指出:任何语言学研究都应该以篇章为描写框架,离开了篇章语言学就无所谓语言学了。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斯(Harris)也指出:“语言并不存在于零散的词句中,而存在于联系着的语篇中。”可见,对语篇整体层次的理解在日语阅读过程中显得极为重要。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日语阅读课教学中采用语篇分析法组织教学,从而保持阅读材料内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目前,对语篇的意义范围界定存在多种看法。但通常情况下,语篇分析指的是对比句子、话段更大的语言单位所做的语言分析,语篇分析法把文章作为一个整体,侧重于语篇的高层次结构,通过语篇结构分析、衔接与连贯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各种连贯的语篇。它要求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词汇、句法的衔接这一表层结构上,而要上升到深层信息即语义逻辑的连贯,对文章的架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等深层意义的把握。通过语篇分析法,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文章的信息,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可以说,篇章分析法弥补了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的不足,对促进日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篇章分析法与日语阅读教学

由于篇章构造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衔接与连贯,因此教师应将衔接与连贯理论充分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衔接表现在结构上的粘着性,包括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其中语法手段体现的形式有:照应、替代、省略等;词汇手段主要有复现关系、同现关系等。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连贯指的是语篇中语义的关联,存在于语篇的底层,通过逻辑推理来打到语义连接,它是语篇的无形网络。

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分析主题是怎样逐层展开的,分析各层之间的衔接与连贯。在日语阅读过程中,能否准确无误地把握指示词所指示的内容,是考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通常情况下,日语中「コソアド」系的指示词所指示的内容在改指示词的前后文。但指示词所指示的内容长短不同,可以是一个单词,也可以总括很长的一句话或一段话。另外,有些指示词所指示的内容并不在该指示词的前后文中,这就需要根据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引导学生重新用语言来归纳概括。例:

「人間、年を取ると、家族と死別するかもしれない。一人暮らしをしなくてはならないこともある。その時、家族に頼らず距離を保つことも大切だ。夫婦だってそうだ。」这段话中所出现的第一个指示词「その時」指示的是「年を取ったとき」;而后一个「そう」指示的则是「夫婦の場合でも、お互いに頼らず距離を保つことが大切だ」。[1]

除了指示词外,日语中的省略现象也是极其常见的。如果不联系语篇的内容环境,及上下文关系,那么对文章的理解就会变得举步维艰。小泉保曾在《言语学入门》一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内向的男孩和心仪已久的女孩第一次约会,在开车兜风回来的路上,女孩说道:「今日は、つまらなかったわね」。男孩听后一言不发,回到家里闷闷不乐,很多天没有联系那位女孩。这天女生打来电话问怎么那么多天不联系她。彼此一番辩解才明白问题出在「今日は、つまらなかったわね」这句话上。说这句话的女孩的本意是「今日は、(車が)つまらなかった(から、よかった)わね」(今天不堵车,太好了)。由于这句话省略了句中的主语,男孩则理解成了「今日は、(ドライブが)つまらなかった(から、残念だった)わね」(今天的兜风真没劲)。[2]在日常生活中,因语言的省略现象引起的误会处处可见,在阅读文章时亦是如此,我们必须联系语篇的上下文,引导学生对省略部分的把握。

语篇的连贯必须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讨论,语篇与语境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离开语境,就无法对作者的真实意图做出正确的解读。胡壮麟把语境分为三类:(1)上下文,指语篇内部的环境;(2)情景语境,指语篇产生时的环境,事件的特征、性质,谈话的主题、时间、地点、方式等;(3)文化语境,指作者的语言社会团体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只有理解了这三种语境,才能理解语篇意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日语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对语篇本身的遣词造语、篇章结构层次等要准确把握外,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文中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等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必须按照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结合日本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来充分理解文章的结构及语言的使用。

在教学指导上,首先要让学生通览全文,注意文体、文风、文章内容等。可采用跳读和略读的方法,对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形成一个大致认识,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旨。注意力要集中在语篇的层次和框架上,避免在个别词句上过多纠缠。遇到生僻单词,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上下文线索,通过推断猜测了解语言点,推断出单词的确切意思,从而理解内容。另外,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语篇来推测出它所在的语境,同时语境因素又反过来促使学生更加确切地理解语篇的意义。同时,在学生阅读之前或之后给学生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在日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语篇分析法有利于促进日语阅读教学。因为它打破了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模式,在重视篇章的微观结构分析如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的分析的同时,更加重视宏观结构分析,如中心思想,背景知识等,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完整的语篇信息,进而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获取文中单词、语法等知识点的同时,亦能加强学生对日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

注释:

[1]王秀文.日语泛读第一册[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P182.

[2]小泉保.言語学入門[M].大修館書店,2004,P315.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3]胡壮麟.语篇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2005(9)P11..

Application of Discourse Analysis in Japanese Reading Teaching

Abstract: Discourse analysis is focused on the structure analysis of discourse, is the main supple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raditional teacher-centered grammar-translation teaching. it is also essential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d-sion, and attaches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Through discourse analysis, the teachers can help the students get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to greatest extent.And so the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reading speed, enhance their reading compre-hendsion and writing skills.

Keywords: discourse analysis; Japanese reading teaching; application

方爱萍(1982-),女,湖北宜昌人,文学硕士,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化与文学。

2011-02-10

猜你喜欢
连贯日语分析法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层次分析法在SWOT分析法中的应用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AHP和SWOT分析法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