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师生的普通话水平谈小学生的普通话教学

2011-08-15 00:45吴春玲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普通话小学生语言

吴春玲

(长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重庆 408100)

从高师生的普通话水平谈小学生的普通话教学

吴春玲

(长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重庆 408100)

长期以来,地方院校普遍存在方言区师范生普通话水平不高,普通话意识不强,普通话学习困难等现象。这与生源地中小学普通话学习氛围、中小学教师的普通话状况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必须特别重视小学生的普通话教学。文章从多方面阐述了加强小学生普通话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小学生普通话教学的主要途径。

高师生;普通话水平;小学生;普通话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地方院校普通存在着方言区师范生普通话水平不高,普通话意识较差,学校普通话氛围不浓的现象。许多新生刚入校就是一袭方音,待毕业时还在为过不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相应等级而发愁。我们曾对我校参加普通话培训的21名师范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他们分别来自重庆、四川、青海、广西、云南、贵州等地,从大一到大四不等。调查结果表明,没有一所生源地学校的中小学教师全部坚持用普通话,有的干脆都不会,特别是小学,有7所小学的教师都不用普通话授课,占被调查学校的30%,有10所小学只有小部分老师用普通话授课,占被调查学校的47.6%。相比较而言,文科老师用普通话上课的机率大于理科和艺体老师。老师与学生谈话时,有11所学校的学生反映从不用普通话,有10所学校的学生反映偶尔会用普通话。有15位同学认为老师的普通话水平一般,带有浓重的方音,还有4位同学认为老师的普通话水平很差,和方言没有很大的区别,听他们上课感觉不舒服,很别扭,影响了教学效果。在问到中小学校园中,同学与同学是否用普通话交流时,11位同学回答从来不会,有7位同学回答偶尔会,还有3位同学认为没必要会。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一个学校良好的文化氛围与说普通话有很大的关系,而学校普通话氛围不好的原因,有15位同学认为大家都不说,说普通话怕人家笑话,也有同学认为是因为普通话难学,说普通话没有亲切感,影响人际交往,在学校没有必要说普通话,有1位同学认为是因为学校不提倡说。有9位同学说他们第一次用普通话与人交流是在读大学时,有6位同学是在读高中的时候,只有1位同学说是在他读小学的时候。在谈到中小学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是不是影响他们现在的普通话学习时,有19位同学均抱以肯定的态度,占被调查人数的94.5%。

可见,高师生乡音难改,普通话水平低下,与生源地中小学的普通话学习氛围、中小学教师的普通话状况有着莫大的联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地方院校高师生普通话学习的困难,提高他们良好的语言素养,必须高度重视小学生的普通话教学,从小培养他们语言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意识。

二、加强小学生普通话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儿童是语言习得的最佳时期。英奈波格认为,儿童语言习得的关键期(the critical period)是10岁前,他认为:“10岁之前,人对于刺激看来最为敏感,能够对其过程进行复杂的综合,以适应流畅和连贯地运用言语和语言的需要。发育之后,为适应言语行为需要而进行自我组织和自我协调的能力便迅速减退,大脑活动的方式看来已经固定,一般说来,除了发音之外,凡是在此期间没有习得过的初步和基本的技能就终生无法补足。”6岁以前的儿童就已具有了初步的口语能力,进入小学后,他们的发音器官虽还处在不断地发育与完善的过程中,却已具备了学会普通话声母韵母发音的能力。但他们这时的语法是不完整的,语音是不准确的。如果此时不抓紧普通话的教学将会失去儿童语音发展的最佳时机。

其次,语言对思维的发展与人的认识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由感知、表象进入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等抽象思维的过程中,语言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语言的发展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使认识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反过来,思维的发展,认识的丰富与深化又丰富了语言,对语言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语言与思维、认识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因此加强小学生的普通话学习,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发展智力,认知世界。

第三,加强普通话学习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一般而言,书面语是以口语为基础的。当前,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低下,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差。说话能力差的学生,往往文如其语,杂乱无章,不知所云,而说话能力强的学生,其文章也是有条有理,自然生动。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在阅读与理解的能力方面也胜出口语表达能力不济的学生。所以加强小学生的普通话教学,有助于他们对书面语的理解与掌握,有助于他们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第四,加强普通话教学是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999年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指出:“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语言文字法》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在学校教育中的法律地位,确定了学校是推广普通话和汉语拼音教学的重要阵地。2001年我国出台新的语文课标,在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中都强调了学生使用普通话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小学开设普通话课迫在眉睫。

三、加强小学生普通话教学的主要途径

第一,开发校本教材。目前,已有部分省市编定了专门的普通话学习教材,要求中小学开设普通话课程,并把说普通话作为学生素质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这种自上而下的形式当然有利于地方小学普通话的教学与推广。然而,为了防止把普通话教学流于形式,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地方学校对普通话教学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各学校很有必要再制定一套适用于自身特点的校本教材。这不是对通用教材的排斥,而是一种必要的补充。学校可在实施省市教委课程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小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为基础,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自行研发特色教材。

校本教材的开发,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也需要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的积极参与,这有利于学校上下内外形成学习运用普通话的良好氛围,提高大家的普通话意识,培养学生接受新信息的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有利于不断减轻及克服学生长期以来受地域方言影响而出现的语言不标准不规范的现象。同时,省、市教委、语委也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各学校对普通话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要建立模范学校、评选优秀教材,表彰先进,推广成功经验,要能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培养他们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严格普通话水平测试,为普通话的教学与推广提供政策保障、财力支持与技术指导。

第二,强化教师的言语示范。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是模仿,从发音、用词到掌握语法规则无不如此。因此,教师的言语质量,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儿童言语的发展水平。教师的言语示范必须做到:发音标准规范,词汇准确丰富,语句流畅通顺、形象生动,富于表现力与感染力。为了以正确的言语影响学生,各科教师都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语言修养,除了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多听广播电视的标准发音外,更重要的是自己多练,特别是方音较重或有语言表达不规范的教师更是如此。学校要对普通话说得不好的教师定期进行专门的培训,让他们达到相应的普通话等级。

第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motivation)是激励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内在动力,常表现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行动的欲望。动机有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之分。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是普通话学习的最大内部动机,老师的鼓励与表扬是最好的外部动机。可见,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最直接的增强学生普通话学习动机的因素。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教学内容要适合小学生的需要,要有别于语文教学内容,体现趣味性与生活性;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要培养学生的听说兴趣,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多给学生以视听感受,尽量让学生多动口,少动笔;要加强普通话交际活动,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要进行人文熏陶,要以普通话为载体尽情凸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了进一步激励动机,在教学中,教师要以鼓励与表扬为主,多给学生以成功机会并及时加以肯定,对学习困难者要予以帮助,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还可以适当地运用竞争机制,在课堂上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

第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了让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就必须让普通话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在日常交流与沟通中,都要坚持用普通话;学校广播站、宣传窗、黑板报、学生的手抄报,是推广普通话的最好媒介;多种形式的语言类竞赛活动,是良好普通话氛围形成的助推器;进行校校合作与交流,不但可以巩固普通话教学成果,还可以不断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把学生培养成为“普通话小小推广员”,可以让普通话走进家庭,走进社会,促进全社会丰富多彩、轻松愉快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普通话氛围的形成。

此外,还要将普通话纳入班级考评,对那些坚持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又讲得比较好的班级给予定期表扬和奖励,学校还可以举行“普通话积极分子”的评选活动,以点带面,鼓励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要把能不能说一口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能不能在校园坚持说普通话作为教师晋级或年终评优或评奖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些评估制度的建立也有助于校园良好的语言生活环境的创设。

[1]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出版社,2006,P56.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P226.

[3]高林波.对香港地区普通话教学的几点思考[J].东疆学刊,2001(2),P95.

Abstract: It is well known that local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in dialect areas have poor Putonghua, weak awareness of speaking Putonghua, and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Putonghua, which are related to Putonghua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teachers’ Putonghua level in local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of Putonghua in primary schools. In this paper, the necessity and the main ways of Putonghua teaching to pupils are analyzed.

Key Words: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Putonghua level; pupils; Putonghua teaching

吴春玲(1974-),女,重庆丰都人,硕士,长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研究方向:教师语言教学及研究。

2011-02-16

猜你喜欢
普通话小学生语言
语言是刀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是小学生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我有我语言
17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