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 山西太原 030013)
延续与反拨
——新时期文学与文革文学、十七年文学关系之我见
刘磊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 山西太原 030013)
在近年的文坛上,新时期文学是一个颇受争议的复杂存在。对其时限、性质及与五四文学乃至文革文学、十七年文学关系的界定一直未有定论,尤其是关于新时期文学与文革文学和十七年文学的关系:有人称新时期文学是对文革文学和十七年文学的断裂甚至反叛,亦有人指出其应是一种对文革二元论的隐性回归。本文试图采取相对客观的态度,立足于文学的真实,对新时期文学与文革文学、十七年文学的关系作一梳理与探讨。
新时期文学;文革文学;十七年文学;延续;向内转免的,仍不可一刀切地将不同时期文学连成一片,其时代性、阶段性、特异性是显而易见的。就新时期文学而言,此以时代划分的文学概念本身就是笼统而内涵复杂的。不妨相对科学地将之一分为二:前新时期文学与后新时期文学。
第一次文代会被视为当代文学的起点。它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的总方针,以解放区文艺为楷模,确定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要求文艺表现的主要内容是工农兵生活和形象,并继承毛泽东文艺从属于政治的观念,批评上坚持政治第一的标准。这一系列的精神内核为今后文学指明了方向,但狭小的视野和单一的格局必然走向僵化,并在政治越来越强烈的干预下逐渐畸形发展。
到了文革,此种论调终于上升为具有法律意义的规范。文学创
新时期文学与文革文学、十七年文学之间的关系并不单纯,单方面强调它们的一致或背离都是不尽客观的表现。不同时期文学间的关系本质上都是薪火传续的,无论后代文学在主题及手法上对前时期文学已有格局构成了程度如何的颠覆与瓦解,可以肯定的是,如无前时期文学这一参照,“颠覆与瓦解”本身从词义上就是不可靠的。另一方面,即使我们认同了这种或正面或反面的延续是不可避作者被甄别、筛选,一大批真正的作家被迫放弃写作,同时,一大批以工作组方式出现的写作小组占据了文学舞台的主角位置。政治议题几乎成为文革文学的惟一主题,而政治议题的过分单一、非黑即白的道德优势又限制了创作主体,因此,单一、单纯或单调成为文革文学的主要特征。
文革结束后,第四次文代会于1979年10月召开,会上提出了“艺术民主”、“创作自由”的口号。文坛欢呼雀跃,文学界长期存在的权力构成和所形成的控制方式处于逐步的瓦解当中,但是,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仍然比较亲密。新时期文学就此肇始,但对政治的亲昵却并未如期散去:
其一,新时期文学是在对极“左”专制(特别是“文革”)的政治批判中酝酿的,新时期初期的文学创作在这场批判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文学的取材皆指向社会——政治层面,大多具有社会——政治的干预性质。
其二,无论反思、伤痕还是改革文学,都存在相同的思想基点,即呼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伤痕与反思文学侧重于揭露并思考文革对现代化建设的阻碍,揭示传统积习在这一背景下显示的弊端;改革文学则直接面对现实,寻求建设的途径,呼唤推倒废墟重新进行改革。花样繁多说明了创作者在拓展文学论域之初确实努力挖掘,但肤浅感性也正是此类文学面对似乎宽松的文化环境所能表现出的惟一深度。
其三,新时期初,文艺上的争论冲突时有发生,文学批评承担制约和导向的最重要任务,但与政治的裙带关系直接导致了批评界的滞后——及时文艺创作艰难地开始了自由的探索,但文艺批评却仍由行政机构主导,仍须天然地固守政治立场的显明与准确。由此,批评界在某些情境下就不得不简单粗暴地延续先前的政治解决方式,采取批判和运动之类的政治套路予以应对。如1981年对电影《苦恋》、小说《飞天》、《在社会的档案里》和话剧《假如我是真的》的批判;1983到1984年开展的抵制和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对“异化”、“人道主义”的批判;1987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等。
鉴于如此的时代背景,前新时期文学不可能撇清与政治或亲或疏的关系。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文学再次居于社会文化的主流,时有某小说引起轰动效应的报道。不可否认,这种文学功能如五四时期般强悍的结果,多少得益于从政治的博弈中养成的关注现实、关注民众感受的创作基本思路。如《乔厂长上任记》等小说对经济改革的具体举措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爱,是不能忘记的》等情感小说在人们的婚姻观念和情感解放的世界里掀起轩然大波,甚至有扭转社会婚恋取向之用。
从这种变化中我们不能看出,文学自产生之日起就不是独立的。对现实的依附几乎就是文学的本质,前新时期文学的“异样”与五四文学、文革文学共同验证了这一文学规则。虽然文革后文学被冠以不同名目,但究其实质,多数作品其实具有相似的主题思想。伤痕文学揭露四人帮的罪行,控诉十年浩劫造成的不幸,其意义在于作品的批判与揭露的视角;反思文学则超越控诉,开始对当代生活的悲剧性进行回顾和思考,挖掘造成伤痕的深层社会历史文化原因,在风格上悲剧、伤感的感性认识向较为理性的审视过渡;而改革文学对当下社会现实重新打量,延续了反思与“伤痕”的现实主义干预精神,将创作的领域由对过去的反省反思开拓到对未来的展望上。这些作品具有相似的倾向,表达了较一致的认识,即文革是历史的倒退,是封建专制的积习造成,新的时代要求更新全民族观念,挣脱文化专制的镣铐。尽管这种认识有些肤浅,但能如此多层面、多领域地思索与创作,仍显得难能可贵。
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讨论,是新时期影响最大、波及面最广的一次理论探索。经讨论,提出了四个主张与四个反对:主张恢复文艺的特性,反对把文艺变成政治的附属;主张恢复文艺以审美为中心的多种功能,反对政治功利主义;主张恢复文艺与生活的联系,反对唯意志论;主张恢复对马克思文艺思想的科学理解,反对片面诠释。这次讨论在当代文论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为构建新时期的文学观念和理论奠定了格局。
在此背景下,对文学独立性和艺术性的追求成为80年代后期以来的主潮。在作家和批评家那里,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不再胶着,对文学本体论以及文学批评方法的讨论蔚然成风。表现在创作上,文以载道的传统观念被抛弃,文学表现手法和技巧越来越受重视,文体自觉的意识在先锋派那里被推至极端,文学开始展现自身特质。
十七年文学最大的特征就是转型,尽管此番转型绝非是与政治的诀别,但与政治与现实的关系,构成了其转型的主要内容。借助一批知识结构相对独立的知识分子的创作实践,十七年文学在主题上对五四文学进行了一次遥相呼应,“人的重新发现”不仅仅是人道主义的回归,更是创作者表达个人情感的最恰当方式。此时的“人”早非先前那个空洞的概念化存在,已具备主体性意识和强烈的个性化色彩。对人的关注和重视必然导致文学“向内转”的趋势,这一概念包含着双重内容:1.文学描写对象(题材)的个人化、心理化;2.文学向自身的美学原则的回归。谢冕指出,文学向内转,是“文学由客体真实向着主体真实的位移,从而发生了由被动反映到主动创造的倾斜”,“是对于文学长期无视和忽视人们的内心世界、人类的心灵沟通、情感的极大丰富性的矫正”。[1]
被指称为“朦胧诗”的新诗潮诗歌运动,是新时期文学向内转的中流砥柱。它在情感表现和意象构成两个层面都表现出非现实或超现实的个性化色彩,从而完成诗歌乃至文学自我主体性的确立。表现并确立自我,是新诗潮也是这一时期文学的中心主题,这个主题对于前30年以政治为中心的文学体制,是陌生的、异质的。也正是这种巨大的形式反差,造成了“朦胧诗”在一部分读者群中的巨大反响,与其说是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在时代转型中实现了回光返照,倒不如说是知青诗人诉说的情感激起了相似经历者不可遏制的情感反弹。而诗歌这一在文革中被异化为宣传口号的问题,自此也借由伤痕文学的余脉再次进入普通读者的阅读视野。
由此,后新时期文学又可细化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前的新时期文学,一切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意义,都会有相应的群体因为某一种类型的作品趋同之甚至形成流派。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文学,借力社会环境的开放、自由,文学创作冲破了只在写作内容上关注人的藩篱,还文学以私人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融入国际化大潮,其文化也呈开放态势。新旧文化的矛盾、中西文化的碰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比较、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冲突,构成新的文化状态。正是在这种复杂的文化变革的背景中,新时期文学获得了一个广阔的文化空间。不仅创作获得更多自由,文学观念有了更多选择,审美视野也得以极大拓展。
作家们主动呼应文化变革的需要,开始了多种艺术实验。艺术的实验和创新,从宗璞、林斤澜等中年作家的小说创作开始,到马原、洪峰们的现代主义写作,以及余华、叶兆言、格非等的“先锋文学”,表现出逐渐的自觉和成熟。网络文学的出现不仅意味着新的文学形式和文学载体的出现,同时也是新的文化行为。
另外,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成熟,使文学面对的环境发生根本性变革。市场化改变了文学及作家的生存方式,知识分子的地位逐渐边缘化,文学早已丧失轰动的效应。这一时期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大思潮共存,严肃文学与通俗文艺并峙。文学创作模式由传统单一和一元形态转向多元化格局,出现各式各样的文学创作式样、思潮、流派。创作题材上也由过去反映革命战争和历史的宏大题材转向个人化的叙事立场。
注释:
[1]谢冕.论20世纪中国文学[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P148-149.
[1]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陆贵山.中国当代文学思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洪子诚.问题与方法[M].三联书店,2002.
刘磊(1981-),男,山西太谷人,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大学语文教师。
201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