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

2011-08-15 00:45赖寒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育人目标政治

赖寒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重庆 401520)

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

赖寒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重庆 401520)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事关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要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有正确的目标定位,区分高校育人目标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异同,结合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定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事关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的教育工作。大学阶段是培养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是这一时期必须首要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办学体系中的定位,结合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学会增智立德,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成为文明修养、人际关系良好,国家民族意识、社会公民意识、民主法制意识较强的合格公民,最终成为具备社会主义道德观和共同理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表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心和重视。《意见》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诣在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业、心理、体能等全方面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在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可以从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实质性变化中得到答案。教育部2009年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高度信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党和政府的工作特别是驾驭复杂多变局势的领导能力给予高度肯定,对我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充满信心;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够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升,价值观主流积极向上,学习态度端正,生活方式健康;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对自身的成长成才表现出比较强烈的愿望。[2]可见,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是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群体正在发生着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例如,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心和支持不够;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被贴以“刻板、不受学生欢迎”的标签;少数学校没有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等。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高校办学体系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准确的定位。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高校育人目标中的定位

1.高校育人目标。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拥有其他机构和组织所没有的资源优势,高等教育是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责任,而高校最根本的职能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高校育人目标的异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高校育人目标既有联系又存在较大差异:高校育人目标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首先在工作对象上是相同的,对工作对象的现实表现和未来期望是统一的,在推动大学生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是一致的。高校最根本的职能是人才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培养大学生具备必需的专业知识、比较全面的素质、良好的品德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这一高校育人目标,结合自身工作情况,找准工作目标的定位,把高校育人目标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还有自己的直接的、具体的目标,正如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工作不仅要以育人为目标,而且还要有“传道授业解惑”,创造和传播知识、培养和输送人才等直接的、具体的目标一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高校育人目标的差异在于:高校育人目标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高校工作的目标体系中居于不同的层次。高校育人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是高校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工作指向的总目标,它是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内的。在高校工作的目标体系中,高校育人目标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居于更高的层次,具有总括性和指导性。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不能简单地把高校育人目标等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首先积极配合学校实现育人的整体目标,面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矛盾,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调整具体的工作目标,坚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育人工作中的根本任务。[4]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授教学,学生管理,社会服务等日常教育教学全过程,服务于高校育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优势和独特作用,高校必须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这就要求高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5]用马克思主义去教育学生,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刻苦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这种精神深深融入每一个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明确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这是当代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枢神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潜移默化而又深刻的影响。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服务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容忽视的决定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学生这个内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大学生在自身成长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作了这样的表述: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1]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主要是指大学生“德”的修养和发展,而这个“德”是把“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大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基本内涵,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把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统一起来,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中创造人生价值、实现人生目标;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培养健康的道德情操,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努力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引导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业等全方面成长,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办人民满意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工作。我们通过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外,还应该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治学风气;加强高校民主建设、创造公平的竞争秩序;提供安定的学习环境、营造活跃的思想氛围;弘扬校园文化,营造一个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校园。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2]2009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主流思想出现转折性变化[J].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

[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9.

[4]王景尧.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A].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

[5]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Fully realize th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rientation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relates to the party and national undertaking our next generation, further enhance student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urgency and miss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ust have the correct localization of target, distinguish education in colleges goal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arget, combin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personnel training work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rientation

赖寒(1983-),女,重庆人,研究实习员,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

2011-02-06

猜你喜欢
育人目标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他们用“五招”育人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