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

2011-08-15 00:46马丽丽
怀化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政治环境思想

马丽丽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

马丽丽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并从社会宏观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载体,人际关系环境,就业指导环境四个方面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措施。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不能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

邱伟光、张耀灿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定义为:思想政治有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1]罗洪铁则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定义为:影响人的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外部因素。[2]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广义上讲,指的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各种外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教育对象所在的内部小环境。[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对象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能够制止消极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净化育人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报刊、手机、音像制品和电脑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与他人交流不可缺少的来源,成为大学生成长进步的亲密伙伴。这些知识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大学生的知识,但是这其中也充斥着许多不良的现象,如权钱交易、贪污腐败、网络犯罪、家庭暴力等等,从而在大学生的人格形成、价值观念及思想观念塑造方面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些消极文化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伤害,甚至使大学生误入1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环境,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制止了不良文化的传播和侵蚀,净化了学校的育人环境。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能够规范大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人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受着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好坏优劣对人的思想品德状况的影响是客观的,也是不可低估的。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会使人心情舒畅,产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无声命令,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一种约束力。大学生的言行同样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规范和约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告诉大学生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和不可以那样做以及应该照着谁的样子做等。各种规章制度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这种约束力通常是通过舆论来实现的。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赫胥黎说:“人们所真正害怕的,往往不是法律,而是别人的议论。”舆论是通过议论来褒贬学生的言行,对其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当学生的思想、行为在环境中表现出来以后,就会受到周围同学和老师的议论和评价,如果学生的思想、行为符合学校的规章制度或道德要求,就会得到一定的奖励,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反之,学生的思想、行为不符合学校和道德的要求,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这种舆论压力把学生的思想、行为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到约束和规范,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提升。因此,我们应该创设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使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能够促进大学生就业,有利于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法》第四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即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更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向教育者传播社会规范、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历代积累的知识、技能,使之符合一定阶段需要的人才的场地。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和晴雨表,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缓冲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通过学风、教风等形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不知不觉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的意志得到锻炼,人格得到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得到全面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度相当大,大学生只有提高自身的能力才会在就业中取得胜利。因此应该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使学校环境帮助大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措施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切思想文化阵地,都应成为我们宣传科学理念,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阵地。”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教书育人,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是中心任务。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环境进行优化。

(一)加强社会宏观环境的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1.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环境的建设

文化,是一种力量,是一个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条件。建设文化环境最根本的是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此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高校开展文化环境建设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献身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质量。

2.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大学生了解世界、开阔视野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们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但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大学生的心灵。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食粮。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和传家之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另外,学校应利用多种形式,如,网络视频,影像制品,参观访问等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建立一种与法律规范相协调的和谐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3.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数字化信息革命的浪潮正在大刀阔斧地改变着人类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数字化革命呼唤出新的技术,网络就是其发展产物之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大学生与互联网的接触更加密切。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遨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传统方式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我们极大帮助。如,查资料,读书,交朋友,远程教育等。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更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隐患。如网恋,非法网站,网络游戏等,各种非法的网站散布着黄毒、暴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江泽民曾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网络技术,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这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网络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高校要把握互联网的发展,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建立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网站,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生活,让学生充分享受现代化网络文化环境向上的氛围,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建设和谐的生态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1.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

以活动为载体,就是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活动之中,使人们在活动的过程中接受教育,提高觉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活动主要是指文化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社会调查活动、参观访问活动、各种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因此,学校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有以自己的活动感染着、教育着未直接参加活动的众多的学生,影响并改变着校风。此外,学校在组织时应讲求实效,不可太多太滥,要达到一定的效益,真正发挥活动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以管理为载体,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

以管理为载体,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管理活动中,渗透到学生的具体工作之中,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学生的行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校管理环境是高校有序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是实现环境资源,教学资源,学生资源协调运转,实现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高校管理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感化,满足个性发展需求,发掘学生潜质。在以学生为本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在学生德育、智育、体育、卫生、党建、团建、测评、奖惩、资助、就业、课外活动、自我管理、创新发展等方面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制度,形成科学完整的学生管理规定体系。[4]用纪律和制度来规范学生和教师的行为,以保证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3.以文化为载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之中,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生动活泼,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同时,是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内容的感染。高校在文化建设中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保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次学校应该加大物质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校园布局,绿化美化校园环境,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中受到熏陶和教育;通过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演讲、社会实践、书评影评、摄影、联欢会、舞会、集邮、课外活动小组、艺术节等活动以及由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来来开展形式多样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为他们发掘自我个性的潜能创造条件。

4.以传媒为载体,加强媒介环境建设

所谓媒介环境就是由大众传媒构成的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和社会发展具有广泛影响的外部条件。由于大众传媒受众多、传播快、覆盖面广,而且自然、亲切、轻松,没有强制性,加之手段多样、形式灵活,因而在大学生中的感召力、影响力、渗透力十分强大。所以高校要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党的领导下,保证舆论宣传在思想上、政治上的基本格调,创建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强化大学生对网络造假行为和有害信息的防范意识,积极做好对当前社会问题的分析、解释和引导,坚定大众传媒舆论的引导功能,形成积极、健康的媒介环境建设,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之,通过以上四个载体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协调稳定地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三)创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环境

马克思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5](P320)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关系,这种关系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基于一定的需要,在直接的物质和精神交往中形成的。大学校园是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有着众多的人际关系,我们应该努力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高校必须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切实保障高校人际关系的和谐稳定。此外,大力开展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教育,不断提升高校师生员工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全校师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全校师生中树立起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安定有序、宽容和谐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服务性的就业指导环境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因而就业指导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建设大学生就业指导环境时要体现指导性和服务性,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搭建就业平台,拓展就业途径,为学生提供创业服务。[6]在平时的课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为就业打下基础。在指导和服务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前途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实现个人价值同服务祖国统一起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专题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沈国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孙体楠.新时期大众传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EB/ OL].中国记协网,200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2.

[6]李海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9):21-23.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of Construction

MA Li-li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Institute of Marxism,Wurumoqi,Xinjiang 830054)

The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And from the society macro environmen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vironment,interpersonal environment,carrier employment guidance environment four aspects discusses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measures.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the construction

G64

A

1671-9743(2011)11-0089-03

2011-10-15

马丽丽(1986-),女,陕西宝鸡人,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从事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方法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政治环境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思想与“剑”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