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东霞,徐晓军
(郑州大学体育系,河南郑州 450001)
阳光体育运动视域下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
崔东霞,徐晓军
(郑州大学体育系,河南郑州 45000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法剖析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意义,阐述了阳光体育运动对体育本身的影响以及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诸多因素,并指出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义.
阳光体育运动;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体制;影响因素
2006年9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0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对外公布.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进一步下降.从国务院到教育部一系列行政措施、标准的发布和各项活动的开展,凸显了国家和教育部大力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决心,并以此作为学校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教育最终目标的切入点和突破口[1].
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20年下降,已经影响到一个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看似只影响个体,实则影响整个民族的教育质量,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竞争力.提高青少年体质是国家的长久之计,对任何一位学生来说,参加阳光体育活动不仅是每天投入一小时的锻炼时间,更重要的是通过锻炼把锻炼的目的、意义牢记心中,养成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1)文献资料法 用关键词“阳光体育”并含“青少年体质健康”在中国知网检索,对检索结果中的420篇文献进行整理,遴选出236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并对这些文献进行整合综述.
(2)专家访谈法 认真听取专家对阳光体育的看法,以及他们对青少年体质下降原因的分析,并把专家的看法与分析详细记录,为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3)逻辑法 运用逻辑分析法分析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并且分析了阳光体育运动与青少年体质之间的关系,为阳光体育运动成为遏制青少年体质下滑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找到逻辑支撑.
以“健康、运动、阳光、未来”为宣传口号,深入研究体育在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情趣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以身体锻炼为基本手段,以改变目前青少年体质日益下降的局面为主要目的,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最终目标,全面考虑不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学校体育活动.
根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的7点精神,可将阳光体育运动界定为:阳光体育运动是指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以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为目的的学校体育活动.“阳光体育运动”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主动的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体育行为,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青少年学生体育运动,最终实现全民族身体素质的普遍提高[2].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行不仅对学校体育产生重大影响,也是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的基础.阳光体育运动针对的对象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们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也是我国体育发展的基石,是国家体育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校学生人数众多,从小开始培养他们对体育的热爱,让他们深知体育运动给精神和身体带来的益处,将会使他们在内心深处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只有这样,数年之后全民健身的目标才真正有可能实现,社会体育才能真正普及[3].
虽然现在国家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但是高考的指挥棒要求学生必须要“用分数说话”,使分数成为衡量学生成功的唯一标尺.身体素质排名全校第一却考不上大学的学生,会陷入同学的鄙视、家长的责怪以及深深的自责、羞愧之中.这使学生不得不放弃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把所有的有限时间都投入与考试有关的作业、练习之中.长久下去,就形成了牺牲健康换取重点大学通知书的现状.中国的青少年体质持续20年下降不正是这种教育体制造成的结果吗?
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不仅有学校方面的原因,还有家庭方面的原因.目前许多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健康观、成才观,他们只重视孩子的智育,轻视孩子的体育;只重视孩子的营养,轻视孩子的锻炼.多数学生并不是利用在家中的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而是每天对着电视或者电脑,长时间的坐姿导致身体肥胖,于是学校里“胖墩儿”的数量直线增长.因此,青少年体质下滑的现象与家庭因素是息息相关的.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占地增加限制了学校校园的发展.目前一些学校,尤其是城市重点中小学超标准招生,使人均体育活动面积本来就不足的校园中形成大班额、小场地的怪现象,体育课上整个操场学生密集.另外,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教师匮乏、体育经费保障不力也是制约学生体质增长的重要因素.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每次体育课、课外活动都是在拥挤、狭小的校园中,自然而然也就丧失了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由于我国的人口控制政策,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对孩子也越来越娇惯,导致孩子上体育课怕苦、怕累、怕受伤,不肯到体育场运动锻炼.多数社区只有老年人的健身路径而没有适合青少年的健身器械,青少年不是这些健身路径所针对的目标与对象,自然不会有参与锻炼的兴趣.没有合适的活动场所,没有合适的锻炼器械,众多青少年就只能在家看电视或玩电脑了,这反而迎合了现在学生自身的心理要求.学校、家庭、社会是外因,学生自己的主动锻炼才是主导因素[4].但是,正是这些外因影响了学生的主动锻炼,为主动锻炼设置了重重障碍.要想打破这些障碍,只有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法规消除这些外部因素,才能保证主动锻炼顺利进行,所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势在必行.
多数人认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意味着学校体育春天的到来.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体运动系统的生长发育,培养健康的身心、坚强的意志,从而培养出身体健康、道德情操高尚的接班人.少年强则国家强,充分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能使校园和社会呈现生机勃勃的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基础.
阳光体育运动是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目的是使青少年达到健康的标准.青少年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还可以体验到人际交往的乐趣,体育活动可以提供社会交往的场所和机会,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结识新的朋友或保持、延续已存在的社会关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许多体育项目可以有针对性地缓解、治疗青春期心理疾病,同样也塑造了高尚的道德品质.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EB/OL].2007-05-25[2010-08-26].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83/200705/22697.html.
[2] 徐昊,付刚强.“阳光体育运动”内涵、地位及意义的再阐释[J].山东体育科技,2008,31(2):61-63.
[3] 肖丽.阳光体育运动的制约因素及条件保证[J].天中学刊,2009,24(5):113-114.
[4] 董胜利,张予鹏.新时代下“校园阳光体育”的设计与实施策略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8(1):64-66.
Research on Health of the Youth Fitness Under Sunshine Sports Perspective
CUI Dong-xia,XU Xiao-ju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450001,China)
Analyzes the content and meaning of Sunlight Sports by literature,expert interview,and logical method and so on,describes the impact of Sunlight Sports on sport itself and factors to affect physical health of the youth.And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carrying out Sunlight Sports to enhance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the youth.
Sunshine Sports;the youth;physical fitness;health;education system;influencing factor
G808.17
A
1007-0834(2011)02-0069-02
10.3969/j.issn.1007-0834.2011.02.024
2010-10-20
崔东霞(1960—),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体育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田径专项教学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