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筱筠,李 佳
(淮南广播电视台, 安徽 淮南 232001)
新闻媒体要客观公正地反映舆论
田筱筠,李 佳
(淮南广播电视台, 安徽 淮南 232001)
舆论是群众的认识状态,新闻媒体要客观公正地反映舆论,在当前,各种媒体着眼于在社会舆论多元多变的情况下提高公正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的水平,推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主流声音得以不断地放大,并辐射到社会的各方面。
新闻媒体; 舆论; 客观公正
DO I:10.3969/j.issn.1671-4733.2011.04.030
所谓舆论,从字面上解释就是:舆者,公众;论者,意见;舆论者,公众对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的看法或见解。1986年出版的《苏联百科词典》上对舆论的注释是:舆论是群众的认识状态,“反映了对某一社会问题是赞扬还是指责的立场、观点”。我国新闻学家甘惜分也认为,“舆论是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地位基本相近的人或社会集团对某一事情的大体相同的看法。”客观是指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不搀杂个人的主观意愿,也不为他人意见所左右;公正就是平等、公平正直,没有偏失。“客观”和“公正”是新闻界公认的报道原则,是新闻媒体良知的底线。
人们每日每时都从各自的立场,以不同的观点,带着鲜明的倾向性来言论本乡本土和五洲四海的社会问题。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攻坚阶段的当前,我国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困难和问题,像农业与农村发展问题、城乡医疗与医保改革问题、房价和地产问题、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教育与未成年人成长问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等等。在2011年初人民网推出的“你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中,社会保障、司法公正、反腐倡廉、个人收入、房价调控、医疗改革、物价调控、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教育改革等热点问题均位列其中,是社会舆论热议的话题。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舆论,纷繁复杂,如果所有的舆论都要反映,才算客观公正的话,那任何机构都无法办到;如果把舆论按理想、政治、经济等分类,对不同的意见特别是不同的政见都反映或是定个什么比例来反映,才算公正的话,那也不是我们探论的问题实质。事实上,所有的新闻机构面对各种舆论都是从维护自己所属阶级和集团的利益出发,有所选择、有所倾向的。是否客观公正,问题还不在于有选择、有倾向性,而在于你的选择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当今世界,新闻媒体无孔不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和人们形影不离。在我国,伴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新闻媒体的发展也日新月异,由过去的报纸、广播发展到今天的电视、多媒体互联网,可以说新闻媒体的覆盖范围是无所不包。不管你在哪里,也不管你是否在单位、家中还是在旅行途中,只要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收音机,按动手机,连接上网络,所有的鸡毛小事天下大事就一览无余。新闻媒体已成为地球村时代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探知社会风云变幻的重要信息窗口。因此,新闻的舆论导向历来是党和政府最为关心的大事。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国内国际形势颇不平静,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在这个关键时刻,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敏锐地观察到新闻媒体在这些剧变中所起到的负面作用,及时总结了“89年”以来在国内政治风波中,新闻媒体发生严重舆论导向错误的教训,并在此基础对我党的新闻事业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方针,而其中关于“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的论断,更是揭示了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规律,是被惨痛的历史经验教训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建设成就所证明。
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新时期新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胡锦涛同志先后在视察解放军报、考察人民日报等媒体时,强调“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要求人民日报“更好地发挥党中央机关报舆论导向作用”,要求新闻工作者“把提高引导舆论功能放在突出位置。”如此鲜明和集中地提出党的新闻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在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中不多见,是对马克恩主义新闻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新贡献。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虽然媒体对象化、分众化带来了社会舆论的“碎片化”、离散化,但各种媒体着眼于在社会舆论多元多变的情况下提高公正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的水平,推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主流声音得以不断地放大,并辐射到社会的各方面。如《人民日报》坚持“内容抓重点、形式求出新、言论加力度、版面要突出”的策划方针,形成了灵活多样的报道形式。新华社把电视脚本的写作方法引入宣传工作,通过“现场见闻”、“数据看点”、“背景插播”“声音回放”等形式,大大提高了舆论引导效能。《光明日报》把解析文化现象、促进文化建设作为宣传重点,通过“采访手记”“背景图示”等形式增强了对舆论的解析和引导效果。《经济日报》通过“对话”“笔谈”“采访日记”“故事会”“多维坐标”“百姓身边事”“专家观点”等形式推出有深度、有趣味的舆论引导品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用述评结合方式提升引导舆论的水平,还进一步强化“可听性”的键元素,在音响运用上下功夫,宣传中既有记者的现场口播,也有采访对象的声音;既有主题采访声,又有背景介绍音,构成层次鲜明的音响氛围,富有时代和生活的气息。中央电视台设置了“连线”“链接”“关键词”“记者感言”“全景”“聚焦”“心声”等大小板块,采用动画、图表等表现形式,使宣传内容变得直观、可感。经验是财富,启示鉴后人。这些多元化的表现手法使群众看得见、记得住,主流舆论真正让群众入耳入脑,进而起到引导的作用。
事实上,所有的新闻机构面对各种舆论都是从维护自己所属阶级和集团的利益出发,有所选择、有所倾向的。是否客观公正,不是看赞歌唱得多少,而是看赞歌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不是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舆论监督这一点上,我们的新闻媒体现在就一些重大的、根本性的问题的反映上,一些西方国家的新闻机构是不敢想也做不到的。但有些西方媒体别有用心,对此视而不见,大造舆论,抓住一些问题说中国这不好那不好,以偏概全,难道就是所谓的客观公正吗?赞歌只要唱得真实、不虚夸,就得理直气壮地唱。同样,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也不掩饰。问题就是时代进步的集结号,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问题,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经济繁荣、科技发展、社会稳定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诸如社会保障、司法公正、反腐倡廉、个人收入、房价调控、医疗改革、物价调控、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教育改革等我国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都是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而逐步产生并日益凸显的,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一个现实国情。这些问题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正在想方设法加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于这些在前进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矛盾问题,人民群众对这些问题的反映和批评意见等,新闻媒体都以予了充分报道,加以认真关注和研究,因为搞好这类报道,不仅能及时沟通、不断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而且能使媒体突出重点,改进报道内容和形式,赢得更多的读者、听众和观众。而如果处理或是引导不当,很容易导致严重的负面影响和不良后果。我们存在的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可以解决而且有能力解决的,所以我们的新闻媒体在对待问题时不应该是消极地反映,更不能是危言耸听或者作奇闻批露,影响安全和谐。而应是本着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在反映问题的同时,积极谋求解决之道和正确的解决途径,让坏事变成好事,将存在的缺点、问题转化成为完善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有用助力,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善于分析新情况,发现新亮点,总结好的经验和典型,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增强群众的信心和决心,带给人们希望和力量,让新闻媒体成为不断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关系的连结纽带,从面更好地服务发展稳定大局。因为我们新闻媒体所反映和引导的舆论,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是反映人民心声的客观公正的舆论。
众所周知,人民群众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力量。广大人民群众亲身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投身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对于客观公正地反映中国的情况和正确的选择,最有发言权。反映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反映他们继续前进的呼声和坚强信念,引导他们在社会主义和两个文明建设中不断建立新功,毫无疑问是最客观最公正的。一个以民生福祉、国家强盛为己任的媒体,只要做到客观公正,必然能够赢得今天,也必然能够赢得未来。
[1] 戚鸣著.实用新闻采访.[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2] 郑兴东,陈仁风,蔡雯.报纸编辑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 雷跃捷.新闻理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5] 晏友琼.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努力提高舆论工作水平[J].新闻战线,2004,(11):5.
[6] 公正何在?歪曲报道新疆事件让西方媒体失去中国[EB/OL].(2009-07-17)[2011-08-26].http://media.peop le. com.cn/GB/40606/9650291.htm l.
[7] 茅家琦.《新闻战线》文萃·理论卷[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
On the New s M edia’s Reflecting Public Opinion Objectively and Fairly
TIAN Xiao-yun,L IJia
(Huainan Radio and TV Station,Huainan Anhui232001)
The public opinion is an understanding of state in peop le.A s the new smedia,how can we reflect the public opinion objectively and fairly?In the current,all kinds of media focus on the situation that the public opinion is mo re comp lex and varied,w hich imp rove the quality of reflecting and guiding public opinion fairly,p romote to transform into the positive and healthy mainstream of public opinion. Meanwhile themainstream voice ismade stronger continuously,even beaming all cross-sectionsof society.
new smedia;the public opinion;reflect to the public opinion objectively and fairly
G219.2
A
1671-4733(2011)04-0094-03
2011-08-26
田筱筠(1971-),女,安徽亳州人,助理编辑,从事编辑工作,电话:139564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