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三种能力”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2011-08-15 00:48:27
湖北教育 2011年3期
关键词:学习型愿景党组织

□ 覃 敏

提升“三种能力”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 覃 敏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高校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校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应该成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探索者。高校本身就是学习型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资源优势和“以文化传承、知识传播与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智慧优势,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努力抓好“三种能力”建设,切实在全社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发挥模范引领的排头兵作用。

一、加强党建理论研究,提升“理论引导力”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按照科学理论武装的要求推进,各高校要结合实际,加强思想理论尤其是党建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高校改革发展和加强党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增强理论引导力。要努力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进行理论创新的崇高使命,着眼于新的实践,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回答党的建设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力求在理论创新上有新的发展、新的贡献。要始终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以改革创新精神加以研究,多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保证党建理论研究的鲜活性,增强党建理论研究的实效性。

各高校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激发师生进行理论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灵活地设计活动载体,科学地搭建工作平台,充分调动理论工作者的工作激情和创造活力,从而产生更多的理论成果,努力培养更多一流的党建理论研究专家;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结合党建工作实际,努力回答和解决高校党建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开创党建理论研究工作的新局面。

二、转变学习理念,提升“学习创新力”

高校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必须注重在学习中不断加深对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和高校党建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必须注重转变学习观念,发挥学习效能,真学真用,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提升高校各级党组织的“学习创新力”。

1.确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要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环境的变化,增强“危机”意识,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学习观,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提高学习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始终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紧扣时代脉搏,致力于在新的起点上开创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2.确立团队学习、不断创新的理念。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是提升组织学习力。要从单纯强调党员师生自学和集体学习,转变为营造党组织整体的积极学习氛围,提升高校党组织作为一个团队在整体上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实效,达到“1+1>2”的成效。要自觉将个人学习与团队学习结合起来,强调个人学习基础上的组织学习;要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学习优势、智能优势、实践优势;加强团队内部交流、互动,形成集体智慧,把组织的学习能力转化为创新的实践能力,提高推动高校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能力。

3.确立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真学真用、学用结合的理念。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创新和突破,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坚持向实践学习,树立边用边学、学用相长的理念,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工作思路中推动学习深化,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领高校沿着正确轨道阔步前进。

三、注重“学习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凝聚力”

“学习文化”是一种与学习型组织相对应的以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文化。可以说,对“学习文化”的孜孜以求,体现了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在更深、更高层面的品味与境界。高校打造适应时代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型学习文化,就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1.确立共同愿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标志是员工建立共同愿景,形成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的学习氛围。共同愿景是发自组织成员内心深处的真实愿望和远大目标,包括组织存在的价值、使命、目标,组织未来发展规划以及实现目标的方式。它具有强大的驱动力,激发组织成员在追求远大愿景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真诚奉献。高校共同愿景是全校师生员工发自内心的为实现学校未来发展目标的愿望。学习文化建设要以发展为主题。高校党组织在制定共同愿景时,要将党组织的愿景与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将组织发展与党员个人发展结合起来,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高校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必须以明晰的大学定位、务实的发展规划、美好的价值追求、高尚的精神信仰等鼓舞、凝聚人心,引导师生员工建立共同理想,形成组织共识,统一行动方向,自觉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努力学习,相互砥砺,从而产生百折不挠地为实现共同愿景而奋斗的勇气、智慧和力量。

2.注重制度建设。用科学化的制度管学习,促学习,保证学习的规范化和常态化。一是完善校、院两级党组织学习制度,提高学习效率,在坚持党委议学、个人述学、群众评学的基础上,发挥中心组学习示范作用。二是完善经费投入保障制度。加大进修学习、主题培训、考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的投入,加强学习园地、文化设施、活动场所等阵地建设,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优良的软、硬件条件和环境。三是完善学习考评体系,加强督查考核。加大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及督查,分阶段对学习情况及成效进行适时的动态考核,确保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正常、有效开展。四是完善激励约束制度。将党员学习态度、学习成效与评先、评优挂钩;将学校各级党组织的学习情况及成效纳入本单位年度目标绩效考核,表彰、奖励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五是要与用人制度结合起来。切实把考核结果与党员教师职称评聘,党员干部提拔任用挂起钩来,形成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的学习态势,确保各项学习制度得到长期坚持和有效执行。

3.注重推动工作。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本质在于推进事业发展。要积极向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工作思路。要倡导“学习—实践—再学习”的动态学习观,知行统一,活学活用,勇于实践,把知识转化为推动工作的能力,提高党的科学决策能力和执政能力。要坚持开展学习与推动工作相结合,学以致用、注重用学习的成果指导实践,破解工作难题,推动任务落实,达到学习和工作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目的。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使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重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浓郁氛围,不断提升党组织和党员的学习力。

4.创新学习形式。以活动为载体,创新学习内容和方法,拓宽学习渠道和途径,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富有时代特点,千方百计增强学习的力度、广度和深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特点和规律,开展知识讲座、干部培训、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参观考察、脱产进修、课题研究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搭建学研沟通平台,开展互动式、共享式、研讨式、反思式、开放式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把握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能力。学习活动力求灵活多样、开放共享、讲究实效,激发党员师生热爱学习、渴望进步的内在需求,最大限度地增强学习效果。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还要融入到精神文明单位创建、争先创优、创建党建先进单位等活动中去,为高校建设平安、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和纯洁、健康、高尚的精神文明提供坚实保障,并以高校的榜样力量引领社会、辐射社会。

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关键是要加强“三力”建设,建立健全符合高校党组织特点和党员工作实际、务实创新的长效学习机制,不断固化已经形成的优良学习传统和习惯,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不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促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覃敏,黄冈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

闵之杰

猜你喜欢
学习型愿景党组织
冬日的愿景(组章)
壹读(2022年12期)2022-03-24 06:46:52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金桥(2021年11期)2021-11-20 06:37:24
清华党组织公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6:42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中华家教(2018年10期)2018-10-30 01:43:16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0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
领导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9:06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湖北教育2011年3期

湖北教育的其它文章
成功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