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萍,黄 明
(集美大学外语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
浅析新加坡英汉双语教育分流制度
王艳萍,黄 明
(集美大学外语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
对新加坡双语教育分流制度的实施以及改革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认为分流制度根据不同智能学童的学习能力和性向实施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其“突出英语、保持母语”的政策合乎新加坡的国情,很好地配合了新加坡的国家政治和经济议程,也兼顾到新加坡华人要“学好英语、保持母语”的愿望,为华校消亡后华语得以保持搭建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双语教育;分流制度;华语
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的经济进入腾飞阶段,由落后的殖民地变成在亚洲仅次于日本的新兴工业国家[1]8-9,开始转向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工业。1979年新加坡政府提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为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政府实施教育改革,这就是影响深远的双语教育分流制度(Streaming)。随着工业发展,英文显得比其他语文更为重要,因此,教育部对前期双语教育效果进行调查,发现双语教育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新加坡双语教育低效。1975—1977年,小学离校会考(PSLE)中第一语文、第二语文①或两种语文都不及格的学生比例高达62%,中四会考(GCE“O”)中不及格者多达66%。1977年15岁以上国民中只有8%的人能够阅读华文和英文报刊;15~25岁人口中只有约13%通晓两种语文,约19%的人通过普通教育文凭(普通水准)的第一语文和第二语文考试[2]5-12。②双语环境很差。调查认为,双语教育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家里讲的语言与学校学习的语言不一致,华族学生在校学习英语和华语(以中国普通话为基准),但85%的人在家讲方言。而且,华校缺乏讲英语的环境,英校缺乏讲华语的环境[2]3-14。由于“不以华语取代方言,双语政策就不可能成功”,新加坡于1979年发起全国性的讲华语运动[3]47。③学生的双语学习负担过重。双语教育要求以第二语文教导更多科目,许多学生在应用教学媒介语方面感到困难,必须花额外时间去学习,65%的小学生请家教。其中,补习英语和数学的人数最多,接近华语的2倍[3]239。
为了提高基础教育质量,1978年李光耀任命副总理兼教育部长吴庆瑞组织教育研究小组,调查并解决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1979年3月,《1978年教育部报告书》(即《吴庆瑞报告书(The Goh Report)》,也称为“新教育制度(New Education System)”)公布。报告书对教育政策、语文教学等,作了详细分析,提出分流制度。在分流制度下,约80%的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其余20%进入职业学校[4]。这就是第二次基础教育改革,主要是培养学生至少懂得一种语文和具有计算能力;使中智以上学生懂得双语(英语和母语);培养经济所需的人力[5]275-299。分流包括小三、小六和中四。
报告书指出[6],小学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学生不能有效通晓两种语文,辍学率太高。报告书建议实行小三分流。小学前三年学习共同课程(英语、母语和数学);第三学年结束时根据三年级末的统考成绩、前三年的期中和期末成绩及平时成绩,让学生进入三种课程[5]195:①正常双语课程(Normal Bilingual Course,简称N):学生主修英语、母语(华语、马来语或淡米尔语)和其他学科,修业3年,期满参加小学离校考试。约60%的学生参加这一课程[7]80。②延长双语课程(Extended Bilingual Course,简称E):该课程和普通双语课程一样,但需要5年修完,约20%的学生学习该课程,期满参加小学离校考试。③单语课程(Monolingual Course,简称M):没有能力学习两种语文的学生(20%)修此课程,修业5年,期满到职业训练所接受训练,学习一种语文[2]4-5。新教育制度的特点是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差异。从人数比率来看[8]22,被分流到正常双语课程、延长双语课程和单语课程的实际学生人数与报告书中的比率(60∶20∶20)有较大出入,绝大多数学生被分流到正常双语课程,得到学习双语的机会。
小六分流就是根据小学离校考试成绩再次分流,把学生编入中学三种课程班:特别、快捷和普通双语班。①特别双语班(Special Bilingual Course,简称EM1)招收成绩最优秀的(8%)学生,兼修两种第一语文,四年后参加普通教育文凭普通水准(“O”水准)考试。②快捷双语班(Express Bilingual Course,简称EM2)招收成绩为中上等的(31%)学生,修读第一语文英语和第二语文母语,其他要求和特别双语班一样。③普通双语班(Normal Bilingual Course,简称EM3)录取上两个班剩下的学生,也学习第一语文英语和第二语文母语,但母语的要求最低。该课程学生将在四年后参加“中学教育证书考试”,成绩优良者可再读一年后参加普通教育文凭“普通水准”考试。
通过比较发现,小六分流后的中学双语课程和小三分流后的小学双语课程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学生总人数的变化。在小三分流后学习小学双语课程的人数和小学入学总人数一致。但在小六分流后却有20%的学生转入职业学校。第二,双语程度要求的变化。小三分流把绝大多数学生(约90%)分流到正常双语课程,对英语和母语的要求相同;而中学的双语课程只允许小学离校考试中成绩最优秀的学生(8%)修读两种第一语文,其他学生修读第一语文英语,而母语被降多个等级,如,华文被分为四个等级:高级华文(第一语文)、华文(第二语文)、华文B、基础华文。
中四分流就是根据中学毕业会考成绩再次分流。特别双语班和快捷双语班学生在中学四年后(普通双语班优良者五年后)参加中学会考(GCE“O”Level),优秀者升入“初级学院”(junior college)、“专科学院”(polytechnics)或大学先修班,接受“中学以上教育”或“中学后教育”。中学以上教育以英语为教育语言,没有第二语文课
程[7]81。
双语分流制度具有几个显著特点:①更突出英语的重要性[8]14,无论是特优生、中上生,还是中等生都把英语作为第一语文来学习。差生被编入英语特别班级,也以英语为主。此外,分流制度对学前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79年起,教育部在华文小学实施双语教育,英语授课时间占60%[5]301。②突出体现“过渡-保持式双语教育模式”的特征。首先,分流制度以过渡式双语教育模式为主,即,由华校、马来文学校、淡米尔文学校以“母语为主、英语为辅”过渡到全国都以“英语为主、母语为辅”。从语言接触时间来看,中学阶段英语的总接触时间增加到81%以上[9]249。其次,降低但保持了母语的基本程度。在升学考试中,对英文和第二语文都列有“最低标准”,要求学生必要坚持母语的学习(新加坡教育部,1978)。李光耀指出,“双语政策的最重要目的,是让华语保留下去。”
自1979年新教育制度实施以来,新加坡的经济飞速发展。为了使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1990年7月,教育部成立教育考察委员会,针对德国和日本的基础教育进行考察和研究,1991年发表的《改革小学教育》报告书也涉及到中学和大学教育,如,建议中学设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10]31。具体分流如下。
小学教育分为学前阶段、基础阶段和定向阶段。学前阶段招收年满5岁儿童,学制一年。重点是帮助语言背景不同的学生掌握使用英语和母语的技能,灌输亚洲价值观的核心,为儿童进入正式教育阶段作好准备。基础阶段包括1~4年级,入学年龄为6岁,为学生在两种语言能力与数学方面奠定扎实的基础,核心课程是英语、母语和数学,共占约80%的教学时间,其他时间学习道德、音乐、工艺美术等课程。本次改革要求在小学三年级末对学生作一次初步评价,与家长分析其子女受教育的途径,让所有学生升入四年级[1]40。小四分流在四年级末进行,根据校级统考、前四年的期中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以及家长意见,决定学生进入不同语言流学习。所有学生升入定向阶段,分成三种不同的语文源流:①第一源流(EM1),招收学习、语言能力强的学生(约占学生总人数的10%),学习英语第一语文、数学和高级母语。②第二源流(EM2),其他课程与第一源流相同,不同的只是母语科。譬如,华族学生学习“华语”,约70%~75%的学生进入该语言流。③第三源流(EM3-oral),招收双语能力较弱的学生(约15%~20%),学习英语第一语言,母语为基础口语[11]。
1991年后的小六分流更为灵活。一方面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供一流水平的英语和母语教育,而其他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第一语言、母语第二语言;另一方面,为双语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英语第一语言以及达到熟练口语水平的母语,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定向阶段仍然强调英语和数学能力的训练,为所有学生提供同样的英语和数学课程,学生还可以根据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的升降转换语言流[1]42-43。新的小六分流在小学六年级末举行,也就是小学离校考试(PSLE)。学生通过考试后进入中学学习三种课程,即特别双语课程、快捷双语课程和普通课程(普通学术和普通工艺)[9]241。从授课时数来看,新的分流制度明显偏向英语学习。事实上,由于英语是主要教学媒介语,除了母语科外,其他科目几乎都是以英语讲授。
中四分流包括特别双语课程、快捷双语课程和普通课程。能进入特别课程(Special course)的学生约占10%,学习第一语文英语和母语,到中学四年级末参加GCE“O”级水平考试。约50%的学生入读快捷课程(Express course),学习英语第一语言、母语第二语言,也是到中学四年级末参加GCE“O”级水平考试。特别课程和快捷课程的学生通过GCE“O”级考试后,主要升入初级学院或理工学院[1]44。普通课程又分为普通学术和普通工艺。普通学术课程是偏向学术的普通班,约20%~25%的学生学习该课程,学制4~5年,学生在四年级末参加GCE“N”级水平考试,通过考试后大部分学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有能力的学生再学一年后参加GCE“O”级水平考试。成绩略低的学生(15%~20%)学习普通工艺课程。按照1979年的分流制度,这部分学生没有机会接受中等教育,分流制度改革为他们提供了进入普通工艺课程学习以及参加GCE“O”级水平考试的机会。
本次改革与以往存在明显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小学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定向阶段。②课程分布时间修改为:在基础阶段学习英语的时间占33%,数学占20%(课时数比1979年分别提高2~5个百分点),其他课程占20%,母语和道德占27%。③把原来的小三分流改为小四分流[1]38,为定向阶段学生提供三种不同的语言课程。④更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如,分流前对学生的能力作出科学评估,结合家长意见及学生的情况,允许转换语言流课程。⑤在中学开设普通、职业课程,以供工业定向之用,为学生提供更多受教育的机会[10]31-32。⑥更偏重英语的学习,进一步降低了华文程度。比如,绝大多数华族学生(90%以上)没有机会修读高级华文,只能修读华文,其中约20%学习华语口语。反之,对学生的英语要求更高,如,母语不及格的学生仍然可以升入EM2源流,但英语不及格的学生只能进入程度最低的EMO(EM3)源流[12]。⑦为提高母语程度,实施华语为第一语文、英语为第二语文的ME3双语课程。不过,结果没有学生原意读该课程,这说明华族家长和学生还是欢迎“英语第一、母语第二”的双语教育。
双语教育分流制度是新加坡双语教育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该制度从新加坡国情出发,根据国内政治、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紧跟时代步伐。改革后的分流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多受教育的机会,减少了失学率和教育浪费现象,更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重视素质教育,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同时,更偏重英语的学习和应用,降低对母语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双语分流制度采用“突出英语、保持母语”的双语教育,在突出英语的同时,没有放弃母语,努力把华语保持在一定程度(注重听说),兼顾到新加坡华人要学好英语的“工具性”依附和保持母语的“感情性”依附,为华校消亡后华语得以保持搭建了一个较好的平台。因此,分流制度很好地配合了新加坡的国家政治和经济议程,“为国家造就许多精通双语或兼通双语的人才”。
[1]王学风.新加坡基础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3.
[2]新加坡教育部.一九七八年教育部报告书[R].新加坡教育部,1987.
[3]Ang B C.The Reform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Singapore Primary Schools 1974—1984:A Case Study in Languag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D].Singapor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1991.
[4]谢泽文.新加坡的双语教育与华文教学[M]∥新加坡华文研究会.新加坡华文教学论文:二集.新加坡:SNP Pan Pacific Publishing Pte Ltd,2001:2.
[5]孙一尘.战后新加坡的社会变迁与教育制度的关系: 1945—1983[D].台湾: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1987.
[6]Janet Shepherd.Striking a Balance:The Management of Language in Singapore[M].Frankfurt am Main:Peter Lang GmbH Europaischer Verlag der Wissenschaften,2005:124 -127.
[7]郭振羽.新加坡的语言与社会[M].台北:正中书局, 1985.
[8]Soon T W.Singapore’s New Education System:Education Reform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M].Singapore: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1988:22.
[9]冯生尧.亚洲“四小龙”课程实践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10]Gopinathan S,Pakir A,Ho Kam W.Tes Language,Society and Education in Singapore:Issues and Trends(Second Edition)[M].Singapore:Times Academic Press,1998.
[11]梁荣基.新加坡华文教学现状的思考[M]∥新加坡华文研究会.新加坡华文教学论文:四集.Singapore:Panpac Education Private Limited,2006:75.
[12]Elaine N H P.Bilingualism in Education and Bilingual Education inSingapore:TheState oftheArt[D]. Singapore: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1992:28.
Brief Analysis on English and Chinese Bilingual Split-flow System in Singapore
WAN G Yanping,HUAN G M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The implementation and its reform of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bilingual split-flow system in Singapore are studied detailedly.The system is proved efficient by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and it is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The bilingual policy of“emphasis on English and maintenance of mother tongue”conforms to Singapore’s reality,thus helping achieve its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aims,satisfying Singaporean Chinese’s desire for mastering of English and maintenance of Chinese and leaving room for Chinese maintenance after the withering away of Chinese schools.
bilingual education;split-flow system;Chinese
G 512
A
1008-9225(2011)06-0013-04
2011-05-19
福建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JA08118S)。
王艳萍(1973-),女,辽宁沈阳人,集美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生。
① 华校的第一语文为华语,第二语文为英语。英校的第一语文为英语,第二语文为华语、马来语、淡米尔语。英校的华族学生学习华语为第二语文。
【责任编辑 王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