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2011-08-15 00:43
红河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凝聚力中华文化中华民族

诸 芳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昆明 650031)

论和谐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诸 芳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昆明 650031)

以和谐为特质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和源泉。和谐文化通过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认同,增进民族自豪感,维系海内外华人的民族情,而起到中华民族精神纽带的作用。面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坚持和谐理念:用和谐理念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各种地域文化发展的关系;用和谐态度正确对待外域文化;法治文化与和谐文化相融合。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使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谐得以延伸,是我们光荣的历史使命。

和谐;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精神纽带

民族凝聚力是民族的精神纽带。作为一种软实力,它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以文化为基础的。中华文化作为我们民族几千年历史的沉淀,它为中华民族的当代发展奠定了厚实基础。站在时代的高度研究和思考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谐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发挥中华文化的纽带功能,推动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强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 “和谐”是中华文化的特质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不断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形成自身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精神现象、个性特征、价值追求。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各种文化流派、文化思想在文化创造活动中,在长期的历史磨合和主体自觉的价值选择、整合的循环往复中形成了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文化价值体系,较全面地规定了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和对民族的责任和义务,对个人和祖国的关系进行了明确的价值定位。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天人合一、刚健有为、以人为本、贵和尚中。这些思想都具有极强的思想统摄性,是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依托和团结纽带,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是民族凝聚力的不竭源泉。

尤其,在中华文明的思想宝库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墨家以及后起的佛教、道教,都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全社会、全世界的和谐。和谐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命题与核心价值,是中华文化的主旋律和终极追求。每一种民族文化都具有社会整合和导向、激励功能,而和谐使得中华民族既生生不息、与时俱进,又厚德载物、包容宽厚,历经千回百折而不衰,使中华文化的民族凝聚力功能进一步增强。

中国自古以“和”为最高价值。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的和谐思想虽然各有侧重,但对和谐的追求却是一致的。儒家说,“礼之用,和为贵。

意思是“社会秩序的作用,贵在使社会和谐。”通过对礼的体认和人际交往,化解紧张与冲突。《国语•郑语》中西周史官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谓不同的东西和合才能导致新事物的产生,相异事物相互协调,才能促进事物的产生、发展,实现“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相同的东西简单相加,没有意义,甚至窒息事物的生机。《周易•象传》还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儒家还把“中庸”作为实现和谐的方法,并用来规定和谐的度。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礼记•中庸》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致中和”为修养的最高境界,要求人们处理问题找准平衡点,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就是把握准确的度,既不要缺位,也不要越位,“过犹不及”。道家虽然抨击儒家的思想是本末倒置,失去了“道”这个根本而去追求“仁”和“礼”,但道家主张“道法自然”,合乎天道,顺应自然,减少冲突对抗,维护和谐之美,也透出其倡导“和谐”的精神。老子还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意思是:人不自我显扬,反能彰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昭彰;不自我夸耀,反能见功;不自高自大,反能显出长处。正因为不争,所以天下没有人与他争。这是教人们做事适可而止,不要走极端,要把握好“度”。这实质上也是一种和谐、中庸的思想。释家尊崇“中道圆融”、宣扬“善恶必报”,主张人要从心开始,慈悲为怀,常思己过,率真包容,反对用武力去逼迫征服别人,成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境界。这种和合、宽厚、包容的思想贯穿于中华文化的整个发展进程,渗透于中华民族思想和实践的各个方面。

二 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一)和谐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和谐是提倡一种忽略个体差异、注重整体、群体至上的思想,主张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的社会关系,实现一个高度和谐、协同的社会。以此为思想基础,儒家及其后来的继承者汉朝的董仲舒等确立了“大一统”的现实追求,直到今天,“大一统”的理念依然深深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自秦汉以来的两千多年历史,我国一直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期间虽然出现过数次统一与分裂的斗争,但维护集中统一、反对分裂割据始终是发展的主流,封建社会最著名的太平盛世——西汉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都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的基础之上的。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力度,而整合后的中华文化更具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推动和领导下,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暂弃前嫌,开展第二次合作,共同捍卫国家的尊严和完整,也正是基于中华民族的和谐文化。到了20世纪末,香港和澳门成功回归。“一国两制”的伟大政治设想和成功实践令西方社会赞叹不已。其实,“一国两制”所蕴含的“和而不同”的包容和辩证精神正是和谐文化的精髓。可见,和谐文化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国家凝聚力的源泉。

(二)和谐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

和谐文化不是排他性的文化,因此,消解了由种族差异可能引起的隔阂,形成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民族统一观。中国历史上“外族” 多次入主中原,汉民族失去了对全国的统治权,新的统治民族的文化尽管与中原华夏文化不同,但华夏文化仍被继承着,并在新的国家政权中支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历史进程。不管是建立元朝的蒙古人还是建立清朝的女真人,都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尤其在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民族冲突频繁,但并没有导致中国分裂为以人种界定或者以民族为单位的所谓“民族国家”,而是经过一段时期的冲突与融汇,本着“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互相容纳学习,和平共处。和谐也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中国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个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情感和道义。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因此,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统一的,民族情感与爱国主义是共生的,语言和文化的多元并没有妨碍这种认同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不断强化这种认同意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无疑都是极为必要的。

纵观中国历史,一方面,历代统治者在制定和推行民族政策时,受和谐文化的影响,“因俗而治”、“以夷治夷”是其主导思想,总是以羁縻怀柔、和平交往为主要原则。这有利于各民族加强团结,互相交流,促进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和谐文化导致的“大一统”的追求,使得统治者为实现国家统一,进行武力征服和镇压,如:改土归流。但在实现统一以后,和谐文化的包容精神,允许受统治的民族保留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又极大地消解了矛盾和对抗,因此,又加深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可见,和谐文化在加强民族团结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国国家凝聚力的源泉。

(三)和谐让社会成员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强化中华民族认同

和谐文化要求为人处事以“和衷共济”、“和以处众”为美。这对社会各阶层的和谐关系起着重要作用,让社会成员感受到温暖,强化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生死关头,教师们以血肉之躯护卫学生;一夜之间,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奔向灾区;各种救援资金和物资源源不断送往灾区;低垂的国旗下,悲痛中的人民发出“汶川加油,中国加油”的呐喊……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信仰的中国人以各自的方式表达同一个关切的声音。每一次在灾难面前,中华民族都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风雨同舟,用力量传递力量,用温暖印证温暖,这是对中华和谐文化的深切认同,再一次凝聚了中华各族儿女的心。

(四)和谐保存了中华文化的根,增进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追求和谐统一。通过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新事物。这种追求新的和谐和发展的精神,为多元文化共处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佛教自汉传入中国内地,长期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互相影响、吸收,逐步演变成了不同于印度的中国化的佛教(隋唐时期佛教的“中国化” 诞生了“禅宗” )。基督教文化进入中国,不仅没有动摇中国的家庭制度,反而接受了中国祭祖的仪典。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游取经,鉴真六渡扶桑,郑和“七下西洋”,这些中外文化交流的壮举,正是中华和谐文化的生动体现。正是中华文化和谐的特质,又使其有着极强的涵摄力和同化力,在与外来文化交汇接触时,它既包涵兼容,博采众长,却又始终保留自身的体系和特点。更为重要的是,中华文化以特有的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和同化力,形成了中华文明的辐射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五)和谐文化维系了海内外华人华侨的民族凝聚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处理家庭(族)关系时,和谐文化注重家庭(族)成员和睦相处,“家和万事兴”,把家庭(族)矛盾和冲突控制在秩序范围内。以家庭为单位,社会的凝聚力亦得以加强。社团是海外华人华侨开展各种社会活动的枢纽,最早的宗乡会馆以“敦睦宗谊、促进团结、共济互助、同谋福利”为宗旨 ,重视一脉相承的谱系关系和亲属原则。以家族为共同利益体,同一个家族的成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家族和谐成为华人华侨团结发展的重要精神纽带。尽管20世纪80年代后,华人华侨社团开始突破血缘、地缘,家族主义逐渐淡化,但由和谐文化孕育出的传统的家族观念使得华人华侨仍然心系故乡、心系祖国,支持祖国的统一和发展。

三 坚守和谐理念,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社会经济基础的改变,中华文化也必然会碰到新考验、新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和谐理念仍然是发展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凝聚力功能的法宝。

第一,用和谐理念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各种地域文化发展的关系。我国现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进程中,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沿海与内地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地方保护主义抬头。文化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这种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可能导致对区域文化的片面强化,过分强调其重要意义和地域独立性。文化上的区域主义必然是不利于社会长远发展的。“台独”分子片面夸大台湾本土文化,甚至把它作为与中华文化同一个等次的文化,不承认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部分,从而为实施分裂祖国的行径寻找所谓的理由。祖国大陆秉承和谐文化的要义,积极搭建两岸文化交流平台,努力拓展交流领域,深化交流内涵,不断推动对台文化交流与合作,对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具有积极意义。

中华文化的发展,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由许多地方文化如涓涓细流般融合而成的。因此,我们在强调弘扬中华文化的整体凝聚力时,本身就内在地要求各种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相容、互补、协同发展,但要内聚于统一的中华大文化。中华文化是各个地域、各民族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强调这种整体性应是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主旋律。

第二,用和谐态度正确对待外域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以亨廷顿为代表的人们注意到了由文明冲突而引发的严重后果。《尚书•尧典》中说:“百姓昭苏,协和万邦。”意思是对外关系上要平等对待,和谐相处。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其中也包括对外文化交流。外域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正在发生一定程度上的矛盾和冲突。此刻,更要用和谐的态度对待外域文化,注意防止和克服文化封闭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两种倾向。“文化封闭主义”是文化保守主义的极端状态,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拒绝与外域文化交往,将本国传统文化孤立起来。另一种倾向是“文化虚无主义”。它会导致对传统中华文化的全盘否定,形式主义地移植西方文化。这也正是西方对中国制定的的文化战略重要目标——弱化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历史已经证明,中华文化在吸取了外族文化精神后,都会内化成对己有益的成分,我们要对自身的文化充满自信。在今天全球化背景下,坚持和推行中华和谐文化,有利于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构建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使我们可以集中精力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中国强大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会随之增强。

第三,中华文化要和谐,也要法治。以和谐为特质的中华文化源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着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随着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谐的价值取向经过认同和整合,逐步形成中华民族成员共同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固然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起着约束和调节作用,但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生活方式的改变,各个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政治诉求和利益,大众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尤其是对财富和权力的热衷追求、激烈的竞争而忽视了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心,一定程度上已经背离了崇尚和谐的文化传统,导致各种社会矛盾显现。在这种情势下,仅仅依靠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固守“伦理本位”的传统,求大同存小异,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是不够的,而应该把中华文化中的“重德”传统与当代社会的“重法”要求结合起来,从“人治”逐步走向“法治”,努力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和谐文化不仅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对解决当今世界各种矛盾冲突,构建和谐世界也具有深远的意义。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扬弃,使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谐得以延伸,是我们光荣的历史使命。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首脑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这是对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开拓创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华“和”文化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中华文化中的和谐真能为世界所广泛接受,和谐世界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

注释:

①《论语•学而篇第一》。转引自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

②《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http://www.zxuew.cn/daodejing_22/,2011年5月5日。

③李道湘、于铭松主编,中华文化与民族凝聚力,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254页。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上海:中华书局,1980.

[2]《国语•郑语》.

[3]《老子•道德经》.

[4]李道湘,于铭松.中华文化与民族凝聚力[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5]张先贤.试论中国国家凝聚力和中华民族凝聚力两个概念的关系[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6]卢勋等.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7]周丽芳.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及实现路径探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8]陈云飞,马蕾.和谐: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5).

[9](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10]余源培,李冬妮.论弘扬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功能[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3).

[11]宋云高,梁琨.中国传统文化与统一战线的关系[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6).

Cohesion of Harmony culture and Chinese Nationality

ZHU Fang
(College of Yunnan socialism, Kunmin 650031,China)

Chinese culture based on characters of harmony is Chinese Cohesion and ideology foundation and roots. The culture, through promoting national unify and unity to improve a sense of national pride and to keep up s sense of national affection of oversea Chinese, is important link of Chinese spirits. Harmony concept must be held in order to enhancing national cohesion under global culture background and profound changes of Chinese society. To deal with some develop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cultures with the harmony theory; to treat oversea cultures,rules of law and harmony rightly with the theory. In China and the whole world, the theory could stretch and promote core values of Chinese culture, the harmony, which is our gloriously historic mission.

Harmony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Cohesion Links of Spirits

D64

A

1008-9128(2011)03-0013-04

2011-05-02

诸芳(1972-),女,浙江绍兴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理论。

[责任编辑 张灿邦]

猜你喜欢
凝聚力中华文化中华民族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