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山水田园诗外形式生成的心理机制
——审美相似律

2011-12-27 07:56:02张永杰肖国荣
红河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田园诗物象王维

张永杰,肖国荣

(1.红河学院人文学院 云南 蒙自 661100;2.楚雄师范学院中文系 云南 楚雄 675000)

王维山水田园诗外形式生成的心理机制
——审美相似律

张永杰1,肖国荣2

(1.红河学院人文学院 云南 蒙自 661100;2.楚雄师范学院中文系 云南 楚雄 675000)

诗人在创作中,主体心理与外部世界之间存在一种独特的转换机制,即审美相似律。而这条规律恰恰就是使诗人将本来与人无涉的外在事物变为主观存在,再由主观存在升华为新的客观存在的心理规律。而这客观主观化和主观客观化的互动基础或前提是客观与主观之间存有某种直观的相似性,诗人正是凭借这种直观的相似性来寻找艺术的感性形式。文章将通过对王维山水田园诗外在的艺术形式进行分析,以明晰王维诗歌创作中外形式生成的心理机制。

王维;山水田园诗;心理机制;审美相似律

根据列维一布留尔和列维一斯特劳斯等人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原始人对外部世界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物与人的心理之间的某种直观的相似性,他们正是根据这种相似性来赋予外物原本不存在的种种神秘性质的。无独有偶,现代人的艺术思维也同样凭借着这样一种直观的相似性来寻找艺术的感性形式,正是这种相似性决定了艺术作品外在艺术形式生成的一条基本规律——审美相似律。人的生命体验是无形式的心理活动,那它如何才能外化为感性形式呢?这就需要在人的主观心理与客观外部世界之间存有一种独特的转换机制,即审美相似律。我们知道,人原本就不是像镜子那样反映世界的,在审美活动中,外在事物正是由于带上了主体的情感色彩从而转化为审美对象的。审美相似律恰恰就是使人将本来与人无涉的外在事物变为主观存在,再由主观存在升华为新的客观存在的心理规律。那么,王维山水田园诗外形式生成的心理机制的具体情形是什么呢?以下将作进一步地分析。

一 白云意象与空寂体验

审美意象是意与象的有机融合,也就是当客观的象与主观的意相契合时便融汇为一个意与象谐的复合体。但是,主客契合的关键是物性与人性之间要有某种相似或一致性,才会产生意与象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白云”意象在王维诗中多次出现,据统计有二十五例。诸如:

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欹湖》)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归辋川作》)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送别》)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答裴迪》)

惟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城郭遥相望,惟应见白云。(《山中寄诸弟》)

我们不禁会问,为何王维那么倾心于“白云”呢?原来是自然物象“白云”超逸飘渺而无定质地遨游于宇宙空间中的自在,正好能与王维清净和闲适的心境相契合,诗人便运用“白云”来表示对超然尘外的隐逸境界的向往和对抽象的佛禅“空”义的形象表达,把客观虚幻的物象与自身虚幻的心性相融合,诗情画意与禅理浑成一片。“空”是大乘佛教的基本教义,王维以“空”为美,以“寂”为乐,写诗也爱用“空”字,据统计,“空”字这个富于禅意的字眼,在他的诗中出现有98次之多。“白云”,以其流动飘逸、纯洁无瑕成为禅家闲适自在和清净淡泊生活与心境的象征,因而常被用来说法,融入了玄机禅意。如《祖堂集》卷三载慧忠禅师与唐肃宗的一段对话[1]:

师定坐次,肃宗问:“师得何法?师曰:“陛下见空中一片云不?皇帝曰:“见”。师曰:“(云)钉钉着,悬挂着?

是借流动不定的云彩表达佛禅随顺自然的洒脱自在的生活。《五灯会元》卷五记载唐居士、刺史李翱与禅僧药山(惟俨)的对话云:

问曰:“如何是道?山(药山)以手指上下,曰:“会么?守(指刺史李翱)曰:“不会。”山曰:“云在青天水在瓶。”守忻惬作礼,而述揭曰:“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旨在说明通过观照自然达到随顺自然、复归自然的禅悦境界。[1]

诗人选择何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正体现了自己的审美取向。王维在物象的选择上可谓鲜明地传达出他孤寂幽清的情怀,其山水田园诗多是个人情性的自然流露和禅理的形象表达,诗人笔下的山水景物实为感情的载体,体现了诗人鲜明的个性特征。当作品中“物象”与诗人主观“意象”相结合时,一个完美的意境则会呼之欲出。如其诗《山居秋暝》,描绘的是一幅多么恬静幽美的秋山夜景图,明月、翠莲、清泉、渔舟、青竹,这些物象和诗人山居的宁静淡泊的心境融汇在一起,显得那样的和谐和统一。《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选取的物象是:寒山、落日、孤烟、秋水,这些物象也共同传达出一个幽清、孤寂的诗人情怀。《奉寄韦太守陟》中选取的物象是:荒城、寒塘、万里山河、高天、高馆、归鸿、衰草、疏桐、悲翁,物象众多,但这些物象都具有相似的情感指向性,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曰:“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2]这一主体的“我”,把众多的客观物象“统领”起来,使“象”与“意”谐。宗白华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中指出:对于作者而言,他是“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宏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对于读者,则可通过山川景象而直探作者心源,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幅大自然的风物景象是一个心灵的境界。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风物景象正是因有作者个人的主观意象在里面,才使物象有着“我”的色彩而具有了相似的情感指向性,指向的目标为作者的“自源”。[3]正因这些具有相似情感的指向性,指向的物象共同传递出作者的主观情绪体验并以之为载体形象地传递给读者。如《过香积寺》:“泉水咽危石,月色冷青松”,《送綦母潜落弟还乡》:“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送别》“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其中“咽”、“冷”、“带”、“当”、“莫”、“无”、“闲”、“静”、“空”,不但表现出王维对语言的苦心锤炼和用字之妙,恰切地刻画出了视觉物象的特征,而且字里行间还共同流露出了诗人“空”、“寂”的佛禅体验。

由于山水田园诗的写作是以山水田园等物象来表达诗人情感,没有物象就不成其为山水田园诗了,所以,大凡山水田园诗难免就有众多物象叠加的情况存在,但是,如果物象的简单叠加如“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只会给人“雕绘满眼、表黄屡出”的感觉,就象“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成熟的山水田园诗人在表现山水田园题材时,总是以心灵的尺度去裁取能与主观意象相契合的物象入诗,使诗中的物象之间保持一个共性,因共性而使诗作浑然一体,共同营造出一个优美的意境。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物象选择上就注重了共性这一同一性的原则,所以他的山水田园诗犹如一幅幅中国山水风景画一样,读来闲静淡远、空明幽境、清净简约、意境悠长,令人回味。[4]

二 冷色基调与闲适心境

王维独特的审美心理,直接影响了他对所描绘的自然景物的色泽选用,王维在诗中较少用颜色词来确定视觉意象的外部特征。据统计,李白、杜甫、王维、李贺四人诗集中颜色词的使用情况[1],列表如下:

人名杜甫李白王维李贺颜色词总数1366(个)1734(个)355(个) 511(个)诗歌总数1436(首)997(首)479(首) 243(首)颜色词出现频率 95.1%173.9%74.1%74.1%

由以上统计结果表明,李白诗中颜色词的使用频率最高,而王维在其诗中选用的颜色词最少,怎样解释这一现象呢?从艺术风格构成的角度来看,王维冲淡的诗歌美学追求和闲适的审美心境是不允许过分刻划所描写的自然景物色泽上的繁丽和浓艳的,尤忌采用重笔去对物象敷彩铺金,其原因就在于由视觉意象所构成的诗歌空间画面。如果是物象的色彩过分地浓丽,或庞杂多样,那给读者心理上的感觉必将是热烈、执着和富有激情,或者是躁动、喧杂和混乱,这显然不利于表达王维淡泊、闲适的心境。

但是,较少地使用颜色词并不是说不用颜色词,王维山水田园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颜色词主要是“青”、“白”二色,即使在其色彩明丽的诗中,他也偏爱于对“冷色”的描写,如《过香积寺》“日色冷青松”,那苍翠的青松使照在上面的阳光也仿佛带上了寒意,其《华岳》、《斤竹岭》、《白石滩》、《竹里馆》、《崔濮阳兄季重山兴》等诸多诗作,都是以青、绿、灰等冷色为基调的。[4]其实,在色彩的选择上,明显地表现出了王维的情感倾向,这二色的选用恰恰是和诗人的闲适心境契合的。“青”色给人以冷峭感,如《送邢桂州》:“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严秀才还蜀》:“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同崔傅答贤弟》:“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林园即事寄舍弟紞》:“青草肃澄陂,白云移翠岭。”《过香积寺》之“日色冷青松”《戏赠张五弟諲》之“青苔石上净”等。[5]而“白”色给人以冲虚感,如《早秋山中作》之“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等。冷峭、净洁、冲虚、荒寂,正是王维晚年心态的写照和特征,因此,在色彩选择上,他自然特别钟情于“青”、“白”二色。据统计,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颜色词“白”色达91次,“青”色达62次。为什么王维会如此钟爱这两种颜色呢?色彩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对各种颜色都有特定的感情,青、白色能给人的心理带来平和安静的心理感受,有利于表达宁静淡泊飘逸的风格;反之,浓艳繁丽的色彩给人心理上的感觉必然是热烈躁动而富有激情。青色作为一种视知觉进入审美感知系统,不仅以其直观形式直接影响人类的心灵,与审美主体建立情感上的必然联系,而且对不同色彩的选择也成为诗人审美心理外化的直观形式。现代心理实验证明:人在青绿色的环境中,皮肤温度可降低2℃左右,心跳每分钟可减少4一8次,呼吸变缓,心脏负担减轻,并使精神放松。青绿色改善和调节机体功能消除精神紧张和视觉疲劳的生理和心理功能无疑既有益于儒道之人进入虚静境界认识世界,也对佛教徒修行大有裨益,“天下名山僧占多”是有内在生理和心理原因的。[6]而且在色彩审美上,这种审美心理结构与具有宁静、内敛心理效应的青绿色异质同构,形成情感上的共鸣。王维生活在山水田园环境中,能有机会近距离接近自然,诗人闲适的心境相应地有了直观形式,由此看出,王维对趋于冷色调色彩的选择正是和他的生活环境和心态相协调的,同时,置身于山水之中亦是王维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

王维隐居在风景秀丽的终南山,与好友唱和对答,很是惬意,后为有一个长久的安适、幽静之所,他买下了初唐诗人宋之问的“蓝田别墅”,王维经过精心修复营建,使已荒芜的别墅更加别致考究。辋川之地周围有胜景二十多处,气候宜人,风光秀丽,这里“山谷郁盘,云飞水动”(朱景玄《唐代名画录》),“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之桃花红欲染”(《辋川别业》),“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紞”(《辋川闲居赠秀才迪》),“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四时景色,层出尽相,尽态极妍,令人目不暇接,人处其中,真是身爽性悦,寝食俱废,乐而忘返。但这些地方,绝非世外桃园,它有着浓郁的人间生活气息。诗人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写道:“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村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这里的夜晚也不是死寂一片,而是有声有息,可以看到人间烟火,可以听到深巷狗吠,农家的舂米声与寺庙的钟声,次第相伴。这里居住着许多淳朴、憨直的人们,如渔父、牧童、田家、农夫、樵夫、林叟、浣女、钓鱼翁、磨镜客、灌园人。他们安居乐业,修养生息,生活得和谐而又闲适。王维生活在这样优美祥和的环境中,与这些善良的人们相处在一起,感情得到升华,心情自然是愉快的。在这种情境下,诗人不能不“感于物而动”(《乐记》)而形诸于言。“诗为心声”,王维把自己所见所感所思所想尽现于笔端。因此他在隐居辋川时期,除写了大量优美的山水诗外,其次写得多的就是情景交融,别具特色的山水田园诗了。

另外,从美学的角度讲,不同的颜色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和感受:

绿—美丽、自然、大方;

青—秀丽、朴素、清冷;

蓝—清秀、广阔、朴实;

白—明亮、淡雅、纯洁。

色彩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反应是因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积淀起来的。色彩反映着人物的个性,王维山水田园诗中所常采用的色彩也正是他心态的直观反映。作者挥毫是为了“诗言志”,马克思曾说过:“色彩的感觉在一般美感中是最大众化的形式”。因此,王维诗中所选用的色彩,又自然地能引起后人的共鸣。读他的诗,特别是读他满眼绿色的诗:“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斤竹岭》);“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白石滩》);“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都使人头脑清新,有淡泊宁静、亲近自然、安定抚慰之感和对悠然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7]

通过以上对王维山水田园诗外形式生成的心理机制的分析,不仅对王维独特的佛禅生命体验和闲适的心境有了一个直观感受,而且,也对王维内在心意与外在物象相契合而形成的王维山水田园诗外形式生成的心理机制——审美相似律有了更深的认识。

注释:

①各人诗歌首数分别以仇兆熬《杜诗详注》、王琦《李太白全集》、《李贺诗歌集注》、赵殿成《王右承集笺注》所收录诗目为准。

[1]师长泰.哲理机趣与自然景象的契合—论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禅意[J].唐都学刊,1997(3).

[2]王国维.徐调孚校注: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9(2).

[3]赖建文.王维山水诗疏笔技法的表现[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4).

[4]高艳.论王维山水诗的声画之美[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

[5](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J].北京:中华书局,1997.

[6]付华.王维山水诗探美[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4).[7]宋凤娣.青色与中国传统民族审美心理[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The mental mechanism for Wangwei’s Landscape Poetry——Aesthetic Resemblance

ZHANG Yong-jie1XIAO Guo-rong2
(1.Hong he University, Mengzi 661100,China; 2.Chuxiong Normal College, Chuxiong 675000,China)

There exists a special transformational mechanism between the poet’s mind and the external world, that’s aesthetic resemblance. The poet uses this directly-perceived aesthetic resemblance as the base or prerequisite for making the external things into subjective existents which in turn change into new objective existents. It is this directly-perceived resemblance by which the poet can seek for their art forms. The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art form of Wangwei’s landscape poetry to show the mental mechanism by which his art form is generated in his poetry composition.

Wangwei;Landscape poetry;Mental mechanism;Aesthetic resemblance.

I206.2/.4

A

1008-9128(2011)03-0068-03

2011-05-04

张永杰(1971-),男,副教授,红河学院教务处副处长。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 自正发]

猜你喜欢
田园诗物象王维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物象再造系列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现代装饰(2021年3期)2021-07-22 07:09:54
田园诗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武术研究(2020年3期)2020-04-21 08:37:26
田园诗,走向细微处
中华诗词(2018年7期)2018-11-08 12:47:36
鸟鸣涧
儿童绘本(2018年18期)2018-10-31 14:47:42
田园诗苑
新农业(2016年18期)2016-08-16 03: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