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翠兰
后邓小平时代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创新的国际背景
□倪翠兰
从20世纪末开始,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在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创新,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后邓小平时代。主要标志是科学发展观的创立、中国特色的深化与发展、执政党建设纳入了现代化建设的内容、创新成为现代化战略的核心等。它是在世界现代化新的发展格局、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国际上发展观念的发展、国际上执政党的教训等国际背景下创立的。
后邓小平时代;发展战略;创新;国际背景
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从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及实践看,建国六十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经历了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代,现在正处于后邓小平时代。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者。从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现代化是在毛泽东的领导及影响下进行的,形成了模仿苏联、封闭国门、以经济建设为主、以政治手段推进、追求冒进等为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战略,这一时期,可以称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史上的“毛泽东时代”。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中国的现代化是在邓小平的领导及影响下进行的,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不同于毛泽东时代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中国特色、开放、全方位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特点。这一时期,可以称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史上的“邓小平时代”。
从20世纪末开始,邓小平退出政界,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任落在了新的中共领导集体肩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前两个阶段发展的基础上,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许多深层次及新的问题,现代化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世界现代化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与趋势。国际国内局势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攻坚阶段。在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后,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特别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如何借鉴世界他国现代化的新经验与教训,制订出既符合国情又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新领导集体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这样的需求基础上,在江泽民、胡锦涛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再次发展与创新。这种创新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后邓小平时代。这一新时代的主要标志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单位】泰山学院历史系,山东泰安,271021
邓小平时代,中国的现代化面临追赶世界差距的艰巨任务,把生产力发展与经济建设作为了现代化的中心任务,但邓小平也明确指出了中国的现代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方位的现代化。1979年10月,邓小平就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①P208。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提出了“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三大报告则进一步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共产党把我国的现代化发展目标明确定位为了社会全方面的发展,既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又要建设发达的民主政治,还要发展精神文明。
邓小平之后的中共新领导集体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战略,党的十四大、十五大都重申了中国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同时,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的支撑中心转移到了科学技术上,把经济发展放在了长久持续的平台上。江泽民在1992年10月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②P232-233。1994年 3月,我国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人口等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此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不断强调,可持续发展是制定和实现“九五规划”与“十五年远景目标”的重大战略。1994年12月,江泽民指出,“国民经济要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健康两个字很重要。它包含的内容很多,如它要求质量要高,成本要低,技术要优良,产品性能要好等等。持续、快速、健康这六个字,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③P207。这样,20世纪末,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可持续发展”,内涵进一步丰富。
进入21世纪后,面对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课题,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十六大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社会发展的战略里,加上了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提高的新内容。同时,十六大报告还明确提出了中国的发展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等发展战略思路。在不断探索与积累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基本内涵是“人本、全面、协调、持续地发展”,即现代化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目标;要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实现四位一体的综合与和谐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其核心是社会不仅要发展,而且发展要持续下去,发展要以人为中心。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拓展与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首先,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其内涵是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都要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其次,用“经济发展”代替了“经济增长”,强调经济的发展应该是经济的持续而协调的发展,改变了单一的经济发展观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一步丰富与具体化。
从全面发展到可持续发展、再到和谐发展、最后到科学发展观的创立,这不仅是一个伴随认识深入与实践发展逻辑体系逐渐生成的过程,更是一个现代化发展战略从平面到立体、再到内涵逐渐丰富与完善的过程。不仅是对中国、也是对世界发展观的创新与突破,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新阶段。
邓小平首次明确地指出了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他说:“我们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借鉴外国经验,但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从来都不能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④P2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立足于国情,既不模仿苏联、也不模仿西方、更不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攀比,使中国的现代化找到了准确的定位。但另一方面,此时的中国特色还只是一种认识、一种指导思想,也可以说是一个概念。如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中国的现代化要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别国模式,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求是。在它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的内涵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认识、“一国两制”特色政治制度的提出与设计等。
后邓小平时代,中国现代化的特色发展战略经过中国共产党第三、四代领导人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得到了发展与深化,它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内涵的逐渐定位、具体与可操作性的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使中国特色落实在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具体层面上。十六大把中国特色进一步深入化。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要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完善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十七大则进一步将中国特色深化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与之相配套的五条具体道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的提出,说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的定位越来越清晰,对中国现代化特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建设的路径也越来越明确、具体。“中国特色”由一个概念发展成了一个系统的体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的。我们党历来重视自身的建设。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新领导集体对如何在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发展党的领导与执政水平进行不断探索,把党的建设纳入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形成了现代化的新理念——现代化必须要大力建设与发展现代化的领导力量,要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了“要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水平”;世纪之初,以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问题;十六大把“三个代表”确定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六大之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继续深化,2007年11月,胡锦涛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指出,要以增强执政能力和领导科学发展本领为重点,着眼于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中,中国共产党明确了加强自己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不仅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发展、党的建设的思想体系,而且把党的建设纳入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拓展了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内涵。
邓小平时代,通过对社会全方位的改革,把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观念与体制废除或改造,并把市场纳入了经济发展的调配体系之中,生产力获得了解放,生产要素得到了相对合理的配置,经济与现代化建设都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但到20世纪末,我国原来粗放型发展模式的潜力已经基本耗尽,而世界上以信息科技、生命科技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科技却不断发展与产业化。这样的国内外环境需要我们调整与创新发展战略,创新成为新时代经济、现代化发展的最强大与最根本的推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把创新提升到了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1998年,江泽民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的演讲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⑤P237。以后,在不同的场合,江泽民多次强调创新的作用和中国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重要战略。2005年10月,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⑥P1064。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做出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要点,走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⑦P237。
后邓小平时代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创新既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内部要求,也是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产物。可以说,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既为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创新提供了借鉴与推动力,也为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创新提供了可能性。促使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发展战略创新的国际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现代化的第三次大浪潮兴起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到20世纪末,不仅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纳入了现代化的发展行列,而且呈现出了错综复杂的新格局。
首先,现代化与后现代化同时进行。20世纪末,伴随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早已完成工业化的国家经济升级而向信息产业过渡,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地位更为明显,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不仅没有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又面临信息化的挑战,信息化与工业化必须同时进行。在这样的世界发展格局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既要进行工业化,又要追赶信息化,还要应对急剧工业化所带来的集中爆发的矛盾、社会弊端与冲突,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艰巨而复杂。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把握世界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制订统筹、和谐的发展战略。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而在科技的发展中,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国家间实力的竞争,更多地体现为高新科技与人才的竞争,人的素质与技能成为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的发展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必须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来规划社会的发展。统筹、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的创立是世界经济与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
其次,现代化模式的多样化与探索性的新发展。在世界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各国与地区立足于自身的实际,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先有资本主义模式、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后来又出现了拉美模式、中东模式、东亚模式等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而资本主义模式中又有美国模式、瑞典模式等。其中美国模式强调经济的自由放任与市场的调配机制,反对政府的干预。瑞典模式则是典型的福利国家模式,其全面的社会福利制度保证了社会的和谐。而东亚模式的突出特征则是国家在社会中的权威地位和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这些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都适应了主体的实际情况,并促进了主体的发展。但到20世纪末,这些模式在进一步的发展过程中都遇到不少问题,迫使各国对这些模式进行比较与反思的同时,也开始借鉴他国经验进行改革的探索与尝试。
在这种尝试中,发达国家有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寻找“第三条道路”,即不同于美国自由主义与瑞典保守主义的另外一种模式。第三条道路的主张者认为,倡导国家干预与福利制度的社会民主主义和推崇市场与个人本位的新自由主义都过于狭隘,目前资本主义发展模式面临的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更广泛、深刻的问题,应该探求对社会进行全面的而不仅仅是经济的改革,包括建立新的包容型的社会关系。第三条道路不仅仅是促进经济的发展,还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协调,还要使社会有发展的活力。在第三条道路的探索中,荷兰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在荷兰,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福利慷慨,社会相对公正,失业率也大大低于欧洲国家。当然,荷兰的成功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其它国家也许无法复制与模仿,但是,荷兰的成功却进一步说明了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发展模式要伴随时代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与改革,发展战略要立足于国情、要有自己的特色。
在这些模式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东亚模式,这一模式曾经创造了“东亚经济奇迹”,但在1997年金融危机的打击下它又遭受了重创。在危机过后,国际上对这一模式的批评增多,同时,这一模式的弊端也充分显露。特别是在发展战略方面,这一模式由于过分强调发展速度与出口,把发展集中在了利用低成本劳动力优势的加工产业和高利润的房地产业,忽视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并过度依赖外资。同时,为了在国际分工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出口行业迅猛发展,但出口的产品却比较单一,产业结构之间互补性差,造成了国家产业结构的畸形,经济有比较明显的“依附性发展”倾向,应对外来风险的能力差。金融危机过后,东亚各国都在反思与调整。这种反思与调整也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调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对于中国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创立是一个有利的借鉴与促进。
再比较典型的是拉美。20世纪80年代,拉美各国纷纷陷入了债务危机后,新自由主义开始影响拉美。在新自由主义的指导下,拉美各国进行了贸易开放、私有化、放松金融管制等实验,但经过二十多年的自由主义实践,拉美的经济不断向外国化与依附化方向发展,经济发展受制于沉重的外债与私有化,无法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社会的两极分化及下层民众的边缘化日益严重。可以说,新自由主义既无法给拉美带来社会与经济复苏,也无法改变下层人民贫困化与边缘化的局面。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探索、调整与改革的历程、结果都为中国现代化战略的调整提供了深刻的经验与教训,为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坚实的论据和参考素材。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各国普遍淡化了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把发展经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各国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范围更广,贸易、投资、金融、销售、消费越来越超越国界,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能够给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但经济全球化也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增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运行的风险,在国际经济风险面前更具脆弱性;经济全球化还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更为突出,发达国家往往把污染工业、资源密集型项目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与资源受到极大的破坏,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也为占据信息技术的制高点的发达国家利用信息技术控制发展中国家——信息“殖民”创造了条件。
在经济全球化成为历史潮流的今天,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用机遇、规避风险是参与全球化的原则。既要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又要寻找与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还要克服边缘化、新殖民化。而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又要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形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获得发展的机会与条件,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保证经济和社会稳定、健康和持续地发展。这就要求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人才培养,争取科技创新、推广与应用;要实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提高人的素质和竞争能力。而这些,都需要有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战略。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大局没有改变,不仅大部分地区没有战争、而且区域大国、全球大国之间的相互争夺都保持在一定的可控制状态。但另一方面,世界并不安宁,地区冲突与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冷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美国为了维护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推行“新干涉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的事务指手画脚,甚至大动干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倾向增强。我国是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又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冷战结束后,成为美国的战略靶向所指。美国不仅一直致力于在我国周围布置战略包围圈,还经常利用各种机会给中国制造麻烦。同时,我国的边缘环境也不安定,不论是陆地还是海上,我国周边是世界上热点最多的地区之一,非常不太平,我们的领土、主权也受到一定的威胁。所有这些,都有可能随时发生挑战与冲突。
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与周边环境下,我们必须有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保持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才能维护与发展自己的正当权益。
20世纪60—80年代,围绕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出现了经典现代化、依附论、世界体系理论等各种各样的发展理论,这些理论的侧重点虽然不同,但都把发展的核心定位于经济增长。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高等石油输出国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但整体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仍然面临很多的难题,许多国家虽然达到了联合国发展机构所设定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5%的目标,但经济的增长并没有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还带来种种不良甚至灾难性后果,出现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学者们开始反思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在反思的基础上,国际社会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倡导综合的社会发展观,提出了“发展是一个全面范畴”的主张,全面的发展观逐渐形成。与此同时,20世纪后半叶,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越来越严重地影响了一些国家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报告与联合国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国际上的出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各国学术界和政府的热门话题,一系列文件相继发表,不仅强调对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护,而且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与措施。进入90年代,可持续发展从观念和文件走向现实,各国政府都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策略和具体的措施。联合国在1992年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文件,号召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在1992年就通过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并在具体的发展措施中加以实施。在此基础上,在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与反思中,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合理、内涵丰富的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现代化战略目标不仅变为全面、协调,而且形成了内涵更加丰富、操作性也更强的发展战略。这是对世界发展观的进一步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上一批大党老党相继失去政权,特别是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失去了执政地位,给世界政坛带来很大的冲击,一时间,国际上对社会主义的质疑甚嚣尘上。与此相对应的是,西方国家的政党在竞争与发展压力下,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调整执政纲领,提高了执政水平,保持住了执政地位,而有的则丧失了政治舞台的中心地位。中国共产党从中吸取了经验与教训:即使是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不注重提高自身的执政素质与能力,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最终会被人民抛弃,必须大力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注 释: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②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2-233页。
③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第207页。
④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⑤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7页。
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4页。
⑦《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08年版,第237页。
(责任编辑:杨红香)
D616
A
1008-8091(2011)01-0110-06
2010-11-29
倪翠兰(1967- ),女,山东莱芜人,泰山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副主任,主要从事世界现代化和历史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