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隐喻的文体功能——以《雷雨》为例的认知文体分析

2011-08-15 00:54陈柯妮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听话者雷雨语气

陈柯妮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广东深圳 518055)

语气隐喻的文体功能
——以《雷雨》为例的认知文体分析

陈柯妮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广东深圳 518055)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内,辅之以言语行为学说,探讨了《雷雨》中疑问语气构成的语气隐喻的文体功能。认为剧中疑问语气构成的语气隐喻主要表达祈使语气中的命令、请求功能以及陈述语气中的指责功能。这类语气隐喻有礼貌倾向,但当疑问语气传达指责意义时,语气隐喻往往具有讥讽意味。此外,这类隐喻还反映了戏剧人物之间的权势关系。

语气隐喻;疑问语气;《雷雨》;文体功能

一、关于语气隐喻

在M.A.K.Halliday的语言理论中,语气(Mood)系统指依赖语法结构的变化来表达语言功能的语法系统,与言语功能,即人们使用语言的目的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语气与言语功能相匹配,即陈述语气(declarative mood)叙述事实,疑问语气(interrogative)提出问题,祈使语气(imperative)发出命令或请求。但在某些情形下,由于各种原因,两者也可能不匹配。前者被Halliday称之为一致式(congruent form),后者为隐喻式(metaphorical form)[1]。语气隐喻与间接言语行为有密切联系。Searle[2]将间接语言定义为“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其中一个为说话人的真正意图,另一个为说话人为了表达真正意图而实施的另一种言外行为。Searle[3]称前者为首要言语行为(primary illocutionary act,PIA),后者为次要言语行为(secondary illocutionary act,SIA)。本文主要关注疑问语气构成的各种隐喻。

疑问语气的基本功能是索求信息。当交际涉及的不是信息而是物品或服务(goods/service),或者发问者提出的并非“真提问”(sincere questions),而仍然使用疑问语气时,便产生了语气隐喻。提问有真伪之分。Green[4]将“真提问”定义为:提问者希望得到某些信息,而且相信听话人可以提供这些信息。否则,便是伪提问。真提问是疑问语气的一致式,而伪提问是疑问的隐喻式。Tsui[5]进一步提出了提问的六个语用前提(pragmatic presupposition),其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前提便是“说话人不掌握信息,并且真诚希望得到信息”。所谓说话者不掌握的、向听话人索取的信息,正是Labov[6]所说的“B事件”。Labov将两人会话时A知道而B不知道的事件称为A事件,B知道而A不知道的为B事件,双方都知道的为AB事件。显然,只有涉及B事件的才是真提问,其余的都是伪提问,都是疑问的语气隐喻。一般而言,疑问语气构成的语气隐喻,提问为比较礼貌的SIA,其真实意图(请求、指责等)为PIA。以礼貌之言行不礼貌之为,这是大部分语气隐喻产生的动因(motivation)。

语气属人际功能范畴。Halliday[7]曾指出,语言的人际功能既可反映外在的人际间的交互行为,也可表示内在的人物性格。本研究也旨在验证这一论断在汉语中的适用性。

二、文本描述与讨论

我们发现,《雷雨》中疑问语气构成的隐喻主要表示祈使语气中的命令和请求以及陈述语气中的指责。

1.疑问语气表示命令

例1 周朴园:为什么不拿来?

鲁四凤:(看蘩漪,不说话)[7]

这是主仆两人在谈论周蘩漪的药。“为什么不拿来?”尽管在语法形式上为疑问语气,字面意义也是探询四凤没有将药拿来的原因,但实际上它不是一个“真提问”。因为提问者周朴园并不是真正想得到关于为何药不在现场原因的信息,而是在向四凤发出指令,要她“立刻将药端来”。

这是探询信息为SIA、实施端药指令为PIA的间接指令。间接指令的研究是间接语言中最引人注目的,这是因为,人们最需要间接实施的言语行为就是指令。原因很显然,在想让别人为自己做事时,最好讲礼貌。而提问比命令更礼貌。按照Leech[8]的划分,提问属于合作类(collaborative)言语行为,以交换信息为主,谈不上哪方受损(cost)或受益(benefit),而命令属于“本质上不礼貌的竞争类(competitive)言语行为”,往往使说话者受益,听话者受损。

2.疑问语气表示请求

疑问语气表征祈使类语气隐喻的另一种形式是由疑问语气表达请求。请求与命令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不但都要求受话者的言语回应(信息),还期待行动回应(服务)。两者区别是前者没有强制性,而后者有强迫性,前者给予受话者照办或不照办的选择,而后者没有。请看下例:

例2 鲁四凤:那您不是一块两块都要走了么?喝了!赌了!

鲁贵:(笑。掩饰自己)你看,你看,你又那样。急,急,急什么?[7]28

鲁贵的“急什么?”并不是在询问鲁四凤为什么着急、生气,而是在请求她不要生气。因为鲁四凤上火的原因属于双方都知道的AB信息,即鲁贵生活极不检点,时常负债。这个话步中提问的语用前提不存在,倒是基本具备了请求的4个条件[9]:为了某个目的Y,应该做X;B有能力做X; B有义务做X;A有权叫B做X。首先,生气不利于健康,也有碍于交流,所以,应该停止生气,鲁四凤可以也应该做到不生气;其次,作为父亲,鲁贵有权力叫女儿不要生气。请求尽管与命令同属本质上不礼貌的竞争性言语行为,两者都要求听话者的行动回应,但它与命令仍有不同。除了请求给予听话人一定回旋余地、强制性逊于命令之外,请求的受惠者往往是听话者,或者也包括听话者,而命令的结果往往是说者受惠,听者受损。鲁贵的这个话步是在恳求鲁四凤不要着急,他脸上的笑容与他的言语行为一致,就是要息事宁人,所以,无所谓强制作用,鲁四凤可以照办,也可不理。当然,鲁贵不想开罪鲁四凤,把局面闹僵,那样会影响他借钱,这个请求完全是他的权宜之计,他本人是当然的受惠者。但对四凤也有益处:保全面子,免受肝火之损。

3.疑问语气表示指责

指责是一种在交际中一般要避免的面子威胁行为。正因为如此,指责经常以语气隐喻形式间接出现。我们发现,疑问语气表现陈述语气中指责的情形要远多于疑问语气的其他隐喻形式。下面鲁贵与鲁四凤的对话中,两个话轮(turn)都含有通过疑问式表达的指责。

例3 鲁贵:哼,(骂得高兴了)谁知道哪个王八蛋养的儿子。

鲁四凤:哥哥哪点对不起您,您这样骂他干什么?[7]18

他们谈论的对象为鲁大海。两个话轮都没有满足提问的第一个前提,即说话者希望从听话者那儿得到涉及问题的信息,所以,它们就不可能是真提问。稍具汉语常识的人都知道,尽管鲁贵的话轮以疑问式出现,但他根本不是在询问谁是鲁大海的亲生父亲,而是意在揭露鲁大海卑贱的出身。四凤充分理解了鲁贵的话语含义,所以,她回敬的话轮包含两个话步,都是对指责的全盘否认,与指责言语行为及其发话者的初衷相悖。而且,以牙还牙,也是疑问式掩盖下的指责。她不是要求得到哥哥哪点对不起父亲、鲁贵为何骂她哥的信息,而是在否定她父亲辱骂她哥的行为。

三、结 语

通过考察《雷雨》中疑问语气构成的语气隐喻,发现大多数源于疑问语气的隐喻实施了祈使和陈述功能,其中,尤以疑问语气表示命令和请求为众、以疑问语气实施指责为甚。这类语气隐喻的使用表现了剧中人物避免面子威胁行为、寻求合作的礼貌策略,但当疑问语气传达指责意义时,语气隐喻可能具有讥讽意味。这种语气隐喻的使用透露了许多戏剧人物个性信息,同时,也反映了戏剧人物之间的权势关系。

[1]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London:Edward Arnold,1994:321.

[2]Searle J R.Indirect speech acts[M]∥In Cole,P.&J.L. Morgan(eds.),Syntax and Semantics.Vol.3:Speech Acts.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68.

[3]Searle J R.Speech Acts: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Cambridge:CUP,1979:34.

[4]GreeNG M.Pragmatics and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M].New York:Laurence Erlbaum,1989:46.

[5]Tsui A B.M Sequencing rules and coherence in discourse[J]. Journal of Pragmatics,1991,15(2):119.

[6]LabovW.SociolinguisticPatterns[M].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72:124.

[7]曹禺.雷雨(汉英对照)[M].王佐良,Barnes,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

[8]LeechG N.Principles ofPragmatics[M].London: Longman,1983:174-86.

[9]Labov W,Fanshel D.Therapeutic Discourse[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7:23.

The Stylistic Functions of Mood Metaphors——Cognition Stylistic Analysis inThunderstorm

CHEN Ke-ni
(Library,Shenzhen Polytechnic Institute,Shenzhen 518055,China)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Speech Act notion,the mood metaphors formed by a series of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in modern Chinese dramaThunderstormare discussed.It is found that such mood metaphors coming from the drama’s interrogative mood have three main functions:the function of order and request in imperative mood,as well as the function of criticism in declarative mood.Such metaphors are politely oriented,but contain ironical implications when criticizing others.Besides,it is also pointed out that as a kind of interpersonal metaphors,they are good at revealing the power relationships among characters of the play.

mood metaphor;interrogative metaphor;Thunderstorm;stylistic function

H 030

A

1008-3863(2011)05-0040-03

2011-03-30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9K-05)。

陈柯妮(1973-),女,广东深圳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

【责任编辑 祝 颖】

猜你喜欢
听话者雷雨语气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雷雨天
雷雨
语气不对
对日语终助词「ね」、「よ」功能的比较和简析
有些话
注意说话的语气
雷雨
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