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学锋
(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锦州管理处)
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是降低企业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运输是物流的核心环节之一,其作用是实现货物的空间位移。物流过程需要通过运输来实现,物流的概念是运输意义的延伸。
现代物流是在运输业实现集装箱化的革命性变革和集装箱多式联运有了长足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它要求把物流、商品流、信息流统一起来,并做到既安全可靠又快捷廉价。公路运输由于具有灵活、快捷、“门到门”的优势,是物资供应链中不可缺少的“输送带”。
我国人世后,公路运输行业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调整行业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强化服务意识,尽早运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物流化经营是传统公路运输企业摆脱困难的必然选择。
(1)物流的发展及潜在市场。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品的生产能力迅速提高,买方市场的形成使企业间竞争空间激烈。工业企业间的竞争正在从生产领域扩大到非生产领域。物流管理,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创造竞争优势的新领域。(2)客户服务需求水平提高。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和配送的多样性,要求运输企业不仅要能够提供门到门运输及有关的基础服务,还要能够提供相关的物流增值服务。(3)制造业和零售业对专业物流服务的要求。总体而言,物流管理对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还是新概念,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使各单位形成部门自给自足的格局,同时也使物流市场呈现封闭状态。这是导致目前我国国内企业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不旺的重要原因。毫无疑问,随着市场的完善,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专业化运作的发展,这种状态必将改变,也正在改变。
(1)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能力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了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投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输能力的发展非常迅速。但应该说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特别是运输专业化程度和运输效率不高,没有形成有机的综合运输网络。社会性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少,缺乏合理规划。(2)物流服务开始起步,第三方物流尚未形成。近年来,一些公路运输企业,特别是较大型的公路运输企业已有较强的物流意识和提供一定程度的物流服务。许多海运公司、航运公司也都在把业务向内陆物流服务扩展。但从总体发展水平上看,我国物流服务业还是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还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我国专业运输部门的车辆不足社会总车辆的5%,个体专业运输户拥有的车辆虽可占到25%左右,但个体运力一般只有一、二辆车辆,企业规模普遍太小,且从总体来看社会专业运力提供的服务项目比较单一,由于可用资源分散,因此急需通过各项运输资源的有效组合,以此增强货运企业的竞争实力,促使公路运输企业开展和完善前面所述的物流。
(1)供给仍难以满足需求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公路运输能力大大提高,在国民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相比,公路运输仍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公路运输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在公路货运中大宗货物、初级产品所占的份额呈下降趋势,对运输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
(2)市场结构分散,竞争程度逐渐加剧。我国公路运输市场呈现经营主体多、小、散、弱等特点,大部分企业经营分散,产业集中度低,没有全国性、行业性的知名企业或品牌,运输产品品种单一。运输能力分散,远远小于需求企业运输需求规模。此外,近两年来中国公路运输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正常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很多货物运输公司依靠“超载超运”来提升自己的利润空间,使得公路运输市场进入恶性循环。
由于我们自己物流专业化服务程度低,很难为物流服务需求旺盛的企业,特别是为那些在我国的跨国公司提供高层次的物流服务,因此,近年来不少外国资本看好我国的物流服务业,一些外商通过兴办中外合资运输企业,积极在我国发展物流服务业。随着近年来外资进人我国的零售商业而陆续建立起来的一些合资或外资的大型超级市场、购物中心、连锁商店的开业,为这些大型超级市场、购物中心和连锁商店提供配送业务已成为合资运输公司瞄准的方向,为汽车、洗衣机、家用电器、日用品、服装等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提供物流服务,鲜活、冷冻、冷藏食品的运输和配送以及图书的发行等。
对运输企业来说,发展物流首先是一个服务的问题。物流的实质是服务,只要是客户嫌麻烦的都可以是物流服务企业服务的范围。运输企业在向现代化物流的融合和转化中,必须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将满足用户的需求作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宗旨。现代物流运作强调物流服务企业要向它的上游和下游寻求服务对象,并同它们建立起战略伙伴协作关系,形成跨行业的、优势互补的联合与协作。因此,作为提供物流服务的运输企业要同制造业和销售业企业建立起紧密联系的伙伴关系,使生产企业、销售企业与专业物流服务企业一起,构成完整的供应链。
传统运输企业可将剥离的资产与一家有经验的外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合资来获得竞争力。在中国经营的跨国公司会考虑投向其全球的物流伙伴,但国际的物流公司缺陷,进行企业改制上市,吸收和利用社会闲散资金,促使企业快速成长壮大,促使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运作,同时,深化经营体制改革,加强业务调控能力,有效控制是现代物流的根本保证。运输企业要向许多世界大型物流公司那样运作,采取总公司与分公司体制,推行总部集权式物流运作,实行业务垂直管理,形成一体化经营管理模式,只有一个指挥中心,其他都是操作点。在转化而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只有建立一个高效而权威的组织系统,才能对整个物流业务进行控制和协调,才能控制物流实施状态和未来运作情况,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疑难问题和突发事件,在从事物流业务,承担全程服务时,只能有一个利润中心,其他机构和部门应该是成本中心,一切听从利润中心的指挥,一切以利润中的最大利益为自己的利益。
发展物流业,政府的规划、引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政府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体,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物流发展要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立法是政府的首要任务。培育市场、制定相关行业标准、促进物流技术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是政府的责任。但要真正使我国的物流产业得到发展,主要要靠产业部门和运输企业自身的努力。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物流产业需求潜力巨大。物流业的唯一产品是服务,因此其本质是服务。就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而言,目前阶段,最有可能进行物流作业的只能是大中型运输企业。这些企业有必要的设备和设施,同时具备一定的信誉来承接物流业务。这正是我国大中型公路货运企业依靠自身优势摆脱目前困境的出路。
[1]代立江.浅谈道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途径与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4).
[2]赵静梅,朱万平,董乃宝.公路运输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一些新思路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7).
[3]马天山.我国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D].学位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