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茵
(淮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对傅雷评论的评论
—— 以傅雷对莫扎特、贝多芬、肖邦三位大师的评论为例
袁茵
(淮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艺术鉴赏家。他学贯中西、兼通多艺,在文学、绘画、音乐、艺术理论等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在音乐理论方面造诣颇深。通过傅雷对莫扎特、贝多芬、肖邦三人的评论来了解他对西方音乐的理解,以此提高我们对西方音乐的认知。
傅雷;西方音乐;评论;莫扎特;贝多芬;肖邦
傅雷早年赴法国留学,全面涉猎了西方音乐理论,阅读大量的音乐理论著作。使其不仅成为我国翻译界巨匠,又是一位著名的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传神、文笔流畅、工于色彩变化,同时又对近代西方音乐作曲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从《傅雷家书》中不难看出,他不但能够从整个音乐领域的高度,准确地把握和区别每位作曲家的特色,并且真正领略到每位作曲家代表作的经典妙处。傅雷对西方音乐深层次的研究和他的远见卓识,为西方音乐在我国的推广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罗曼·罗兰所著《贝多芬传》的翻译,曾经在中国引发一股“贝多芬热”。尤其在他对莫扎特、贝多芬、肖邦三位音乐大师的研究中可见其鲜明的艺术观和厚重的艺术修养,是我国音乐评论界一位很有影响的佼佼者。
莫扎特天分极高,加上后天努力,一生创作了大量高水平的音乐作品,涉猎范围之广,后人不能比肩。他所创作的音乐不像他的生活,而像他的灵魂,都是那么的自然、流畅,而又含羞和完美,曲间流淌着他那清新而又丰富的感情。正如傅雷先生所说:“能够把握到什么叫做脱尽人间烟火的温馨甘美。”[1]
1.多元并致,精彩纷呈
傅雷认为:“莫扎特的作品跟他的生活是相反的。他的生活只有痛苦,但他的作品差不多整个儿只叫人感到快乐。”[2]217莫扎特一生创作了四十五部交响乐,其中第39、40、41号作品是最为杰出的。这三部作品虽然是在同样的条件下写的,但风格和特点却各不相同;从交响乐的创作中,可以看出莫扎特已经注意了交响乐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完整与统一了。莫扎特还创作了各种类型的协奏曲五十多部,其中钢琴协奏曲成了他的专长。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是建立在将意大利歌剧风格渗入音乐的各个领域后结出的非凡成果,其钢琴奏鸣曲是富于幻想的精神,是轻松愉快的性格和善良纯洁的表白,是钢琴史上的精品。莫扎特的奏鸣曲主题形象生动,富于歌唱性的的旋律,多半是风俗性的,色彩极为丰富,是它的精髓。同时又创作了宗教音乐体裁方面的作品。傅雷在《音乐笔记》中写道:“莫扎特从童年起在欧洲各地旅行的时候,任何环境只要逗留三四天就能熟悉,就能写出与当地的口吻完全一致的音乐。所以他在器乐方面的作品是半个世纪的音乐的总和,尤其是意大利音乐的总和。”[2]206可谓“多元并致,精彩纷呈”。傅雷深入研究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后,对他绝世的才华与崇高的成就倍感钦佩,他对德国歌剧的贡献更值得我们创作民族音乐的专家、学者去揣摩和学习。
2.浑然天成,自然流畅
傅雷非常偏爱莫扎特,偏爱他的艺术浑然天成,自然流畅。在整部艺术史上,不仅仅在音乐史上,莫扎特是独一无二的人物。早熟的莫扎特四岁学钢琴,六岁就能熟练地演奏钢琴,他那娴熟的演奏技艺让人刮目相看。八岁创作了第一首奏鸣曲,十一岁谱写了第一首清唱剧,十二岁创作了一部歌剧。在他短短的三十五岁生命中,创作数量之众多,种类之纷繁,品质之卓越,是独一无二的。他一生共完成了大小六百二十二部作品,还有一百三十部没有完成。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如此众多的作品都是在贫困的环境中创作出来的。傅雷钦佩地说:“没有一种体裁没有他登峰造极的作品,没有一种乐器没有他的经典之文献。”[2]191“在莫扎特的前辈作家中,包括最富于幻想与生命力的意大利作曲家在内,极少遇到像莫扎特那样流畅无比的表现方式。”[2]206同时代或者后来的音乐家都对他的天才表示惊叹和赞美。傅雷先生评价:“莫扎特在整个音乐史中也许是惟一真正的古典作家。”“是开宗立派的古典作家。”[2]207-209傅雷认为莫扎特的音乐融合了拉丁精神与日耳曼精神,吸收最优秀的外国传统而加以丰富提高,为民族艺术形式开创新的道路,树立了光辉的纪念碑。正如莫扎特自己所说:“我不能用诗句或色彩来表现我的情感和思想,因为我既非诗人,亦非画家。但我能用声音来表现,因为我是音乐家。”[2]225
贝多芬一生饱受磨难,三十岁后,视力不断衰退,双耳几乎完全失聪,他却顽强地与孤独抗争着。这种精神,充分体现在他的音乐创作之中。
1.悲剧性与英雄性
傅雷认为,贝多芬的意义是超越于音乐的,而在人生的意义上富于启示,使他的精神经历了磨砺而得到鼓舞。他在《贝多芬传》的译者序中写到:“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蒂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够帮助我们承担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这是我十五年前初次读到时所得的教训。”“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这是我十五年来与日俱增的信念。而这一切都由于贝多芬的启示。”[3]131贝多芬的音乐代表了整整一个时代。
有人说:贝多芬是音乐的最高缔造者;现在世界上没有一分钟没有人在演奏贝多芬的音乐。他是唯一一位没有写下过任何琐碎或者价值不高的作品的作曲家。傅雷在《音乐笔记》中写到:“贝多芬的作品,每一页都是贝多芬;这也是最好不过的,因为没有一个英雄能像贝多芬那样引起我们兴趣的。”他的作品在为一个伟大的人文理想而奋斗着。正如傅雷在《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中所说的:“耳聋,对平常人来说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贝多芬面对悲剧般的命运从未低头,是与之顽强斗争的英雄。傅雷钦佩贝多芬的精神,并说:“贝多芬的音乐,是用他的痛苦而换来的欢乐。”[2]25傅雷对贝多芬的思想做过一些分析,从文艺复兴以来,各种古代文化,各种不同民族,各种不同的思想接触之下,造成了近代人的极度复杂的头脑与心情:“这个矛盾中最尖锐的部分仍然是基督教思想和个人主义的自由独立与自我扩张的对立。在艺术上表现这种矛盾特别显著的,恐怕要算贝多芬了。”[3]136
2.戏剧性与动力性
贝多芬的身体并不健康,三十岁后,身体几乎就没好过,失聪、视力衰退,命运多桀。他乐曲中体现在戏剧性的结构与动力性的旋律两个主题的对立“……一个往往代表意志,代表力,或者说代表一种自我扩张的个人主义;另一个往往代表犷野的暴力,或者说是命运,或者说是神,都无不可。”“贝多芬是部读不完的大书,他在心灵的深度、广度上都代表了日耳曼民族在智力、感情、感觉方面的特点,……对人生的追求,不知其中有多少深奥的谜。”[4]贝多芬的艺术风格,用傅雷的话说是:“在归纳他的作风时,我们不妨从两方面来说:素材(包括旋律和和声)与形式。前者极端简单,后者极端复杂,而且有不断的演变。”[3]139他的音乐创作是古典和浪漫兼存,表现为先,形式其次。因为音乐是动力构造,所有的部分都得同时抓握。没有一个音乐家像贝多芬有那样坚强的力。他自称那是“对魔鬼的追逐”—— 这种控制思想,左右精神的力。
在贝多芬的艺术中,动力的推动,使其钢琴曲占据了中心位置,他的三十二首奏鸣曲,无论对业余的钢琴演奏者还是专业的钢琴演奏家来说,都是曲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力度的对比、爆炸性的重音、强有力的渐强都是贝多芬钢琴曲风格的基本特征。傅雷认为《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最早具有创意的奏鸣曲,也为他树立了早期的声望;《月光奏鸣曲》打破了奏鸣曲的体制,原应位于第二乐章的部分占了最重要的第一乐章,开首便是单调的、冗长的、缠绵无尽的独白,赤裸裸地吐露出了凄凉幽怨之情,紧接着把前一乐章痛苦的悲吟挤逼成紧张的热情,然后是激昂迫促的尾章,他的情绪控制着全局,充满着诗情与戏剧式的波涛,一步紧似一步。
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都是具有普遍感染力的精神戏剧,它们以席卷一切和激动的气势肯定了生活。傅雷深深地体会到:“听《命运》,不是欣赏,而是感染,鼓励人除去一切懦弱与惰性,在命运之神的面前飒爽地挺立起身躯来,教会人汲取拼搏的欢乐,做自己的主人。”[3]142贝多芬在协奏曲形式中将精湛的技巧与交响性结构结合起来,五部钢琴协奏曲都是这一领域的杰作。他的协奏曲形象生动丰富,规模宏伟,结构严谨,完全可以与他的交响作品相媲美。具有宗教音乐传统形式的《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音乐成就的集合,而与此同时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同时写了大量的弦乐四重奏。傅雷肯定了贝多芬四重奏的重要性,一般人往往只知鉴赏贝多芬的交响曲与奏鸣曲;四重奏价值,至近数十年方被人赏识。因为这类纯粹表现内心的乐曲,必须内心生活丰富而深刻的人才能体验;而一般的音乐修养也到相当的程度方不致在森林中迷路。
贝多芬在塑造自己的艺术风格的同时,也塑造了自己的无尚人格,在用艺术充实自己生命的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财富。傅雷认为:“贝多芬心目之中的上帝是富有人间气息的。他相信精神不死须要凭着战斗、受苦与创造,和纯以皈依、服从、忏悔为主的基督教哲学相去甚远。”[3]145这就是贝多芬一生具有“悲剧性、戏剧性、英雄性、动力性”的生动写照。傅雷将贝多芬的音乐和精神介绍到中国来,不但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丰富我国的文化与精神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肖邦是一个乐思伟大、完美、丰富的天才音乐家,他的音乐是建筑在感受与情绪之中,他的音乐创作总是用情感和形式的完全统一来表现自己,总是充满着诗情画意,他那美妙、卓绝的作品给人留下新奇和惊异,他在音乐史上是一位有影响的、超越狭隘艺术派别的音乐革新家。
1.爱国的音乐家
音乐家肖邦的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他出生在波兰,他总是将波兰视作自己的故乡。他不但支持波兰民族起义,而且,还以自己的作品进行抗争。傅雷非常同意舒曼“肖邦的作品是埋藏在花丛中的大炮”的观点。傅雷对于肖邦及其音乐十分关注,不仅在于他音乐的优美,而是“民族的灵魂”。肖邦的创作正是以民族为灵魂,富于感情,热爱祖国,有高尚的自我牺牲的斗志,有时热情迸发,有时又有深沉的苦痛。《革命》、《离别》表现出他把自己的情感与养育自己的土地和波兰人民几百年来受着外来民族的统治,受封建地主、贵族阶级压迫的悲愤的心情深深地联系在一起,感受他们所感受的,表达他们所无法表达的,都被肖邦借了这些短短的音乐诗篇表白出来了。傅雷写道:“1830年11月29日,华沙民众反抗俄国专制统治的革命爆发了。肖邦一听到消息,马上想回去参加这个英勇的斗争。”肖邦死后,“葬在巴黎地下的,只是肖邦的身体,他的心脏被送到了华沙,……这个美妙的举动当然是心在祖国。”[2]55-63所以肖邦是个伟大的,爱国的音乐家,这就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这也是傅雷要把肖邦介绍给我们的理由。
2.民族的音乐家
玛祖卡是肖邦音乐创作中最富有民族性格的作品。肖邦一生共创作了五十八首玛祖卡,对后来的音乐家、欧洲其他作曲家影响很大。傅雷在撰写的《乐曲说明》中说:“肖邦的玛祖卡的特色,可以说是民族是诗歌,它显示作曲家不但具备诗人的灵魂。同时,要没有肖邦那样细微到极点的感觉,那样精纯的艺术修养和那种高度的艺术手腕,也不可能使那些单纯的民间音乐素材,一变而为登峰造极的艺术品。”[3]147
波罗涅兹与玛祖卡一样是波兰独有的一种舞曲。在肖邦的创作中,波罗涅兹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一生创作了二十首波罗涅兹,并将其推向世界艺术殿堂。乐曲描绘的一幅幅民情风俗画,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波兰骑士,人民的英雄形象,同时寄托了肖邦对祖国的崇敬和讴歌。
3.诗意的音乐家
傅雷评价肖邦:“是诗意的惆怅,幻想的飞腾,远过于感官的甜美。”[2]236
夜曲也是肖邦擅长的一种体裁,傅雷评论肖邦的《B大调夜曲》仿佛是一首抒情诗:富于沉思默想的意味,亲切而温柔,但中间也有悲壮的段落,结尾是一声声的长叹,融意境与情感于一炉;肖邦的《摇篮曲》是一种优美、舒缓的曲调,抒发了母亲们内心深处质朴而深沉的感情。《降A大调练习曲》牧童在山洞中吹笛,躲着外面的雷雨;《F大调练习曲》中银铃般跳跃的蹄声……
傅雷评价肖邦:“他不算一个风景画家,但面对着大自然,他能很熟练的运用他的画笔。他描写气雾,夜晚的室外风光,手段巧妙之极 ……”[2]237肖邦抒发情怀的、优雅如诗的作品,听来丝丝入扣的华美而流畅的旋律,在精致、纤美上无人能够企及,无愧被人称为钢琴诗人。
4.独特的音乐家
傅雷以优美而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肖邦练习曲的精神面貌,并强调相对于技术,它的精神价值更值得重视,同时也肯定了它的音乐价值和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在不熟悉音乐的人看来,《练习曲》毫无疑问只是单纯训练手指的技巧,但肖邦却打破了这一规律。著名的练习曲《革命》、《离别》,从中仿佛听到了他内心的呐喊,狂风暴雨般的起伏,刻画出他心潮澎湃和激越的号召音调及拼搏的心绪。在音乐史上,有教育意义而同时成为不朽的艺术品,傅雷评价肖邦的练习曲:“只有巴赫的四十八首《平均律钢琴前奏曲和赋格曲》,可以和肖邦的练习曲相媲美。”[2]58在巴赫过世七十年以后,肖邦为钢琴技术建立了一套新的方法,来适应钢琴在表情方面的新天地。傅雷很清楚,“一切艰难的钢琴技巧只是肖邦《练习曲》的外貌,只是学者所能学到的一个方面;《练习曲》的精神,却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另一个方面。”[2]58
随着我国音乐界与西方音乐界的学术交流日渐增多,和音乐界的互动、流动、变化,在一个日益加强世界综合性、灵活性的时代里,尽快与世界、与西方音乐发达国家保持同步,为我国音乐吸引外来影响提供历史的必然性。通过研究傅雷对莫扎特、贝多芬、肖邦三位大师的评论,让人体会到傅雷的音乐评论至今仍闪耀着强烈的时代气息,不断地深入研究西方音乐思想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的民族音乐,有助于促进我们的反思性、批判性,有助于磨砺我们的历史使命感。
傅雷先生既是一位文学家、翻译家,又是一位文艺评论家,他学贯中西,兼通多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高瞻远瞩地意识到,中国应植根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去融合西方音乐。在中国的西方音乐荒芜的特殊时代,他的观点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音乐发展的道路,并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它。他的研究思想,给现代人一个很好的启示,引发我们不应一味地去崇洋媚外,也不能将西方音乐拒之门外,应在推广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无疑对推动西方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傅雷家书》以特殊的形式表达了他对西方音乐的评论,让人们读来倍感亲切,详实的内容、生动的语言是那么的感人,在那种历史环境下,语出惊人,让人更加敬佩。人类灵魂都是相通的,音乐能够克服语言障碍跨越国界,表达人类共有的情感。傅雷是一个大翻译家,著名文人,而不是音乐家,却如此精通音乐,他在对莫扎特、贝多芬、肖邦三位音乐大师的研究中可见其鲜明的艺术观和厚重的艺术修养,他勤奋学习的精神是多么值得后人去效仿啊!
[1]傅聪,编.傅雷家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5:67.
[2]傅敏,编.傅雷谈音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217.
[3]李云雷.听傅雷讲艺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傅聪,编.傅雷家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86.
J605
A
2095-0683(2011)06-0163-04
2011-08-10
安徽省教育厅2009年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9sk210)
袁茵(1979-),女,安徽宿州人,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校 刘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