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华英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8)
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初探
皮华英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8)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为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积极心理学视角的民警心理危机干预,更为关注民警心理的积极层面,强调通过调动民警自身的内在力量来促进其心理和行为的改变,遵循预防为主、激发潜能、淡化问题、协调作战、安全第一的原则,干预过程注重优化民警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民警的心理保健意识、完善民警的社会支持体系、关注民警积极情感、促进民警的内心和谐、提升民警的主观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警察;心理危机干预
近年来,警察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极大关注。2005年7月,公安部正式向全国公安机关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民警身心健康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将其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队伍建设的“警心工程”。2007年公安部组建了重大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加强了对全国公安机关警察心理危机干预的指导,完善了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全国逐步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训练、心理危机干预四位一体的警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有力地促进了民警心理素质的提升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但是,公安机关究竟怎样来开展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一直是专业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在努力探讨的问题。近年来日渐兴起的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可以为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境时,既不能逃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所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1]。如果这种心理失衡状态不做处理,身心困扰不能得到及时缓解,就可能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危机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技术,帮助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体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Seligman在1997年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一职后提出的,是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研究思潮。它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是“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2]。积极心理学视角的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就是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充分调动处于危机中民警的自身潜能,使其重新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从而使民警对自己近期的不适状态有所调整,更好地适应今后的生活和工作。积极心理学视角的民警心理危机干预更为关注如何激发民警潜能,如何增进民警的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而不是矫治民警的心理缺陷;干预的手段主要是发展民警自身的积极特质与动机、关注民警的积极情感、塑造民警的积极自我、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从而促进民警的积极改变。
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应将面对少数民警、重在事后矫治与面对广大民警、重在事前预防有机结合起来,将静态的“坐堂问诊”与动态的心理压力疏导有机结合起来。干预过程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
(一)预防为主原则。预防是积极心理学干预机制中最重要的环节。积极心理学关于预防的普遍观点是:积极的人类力量与美德是对抗心理疾病发生的缓冲器[3]。通过识别、发掘、调动与建构处于困境中的人自身的力量,就可以有效地应对危机,预防或减轻危机带给个体的心理伤害。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强调防患于未然,主张将面对少数民警、重在事后矫治与面对广大民警、重在事前预防有机结合起来,重视民警心理素质的提高,使民警储备足够的力量应对各类突发危机事件可能带来的内心冲突和心理伤害。
(二)激发潜能原则。积极心理学就是要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激发人的潜能,从而帮助所有人更有质量地生活与工作,最大程度地获得幸福。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借助心理学的方法与手段,来帮助民警们找到自身的内在力量、善端和美德,促进内心的成长与和谐,增强其幸福体验和自我效能感的满足,提高职业承诺水平①职业承诺,occupational commitment,是美国心理学家Meyer和Allen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来的一个管理心理学概念,指个人维持现有职业的原因,是个人对所从事职业的一种内隐的心理契约,是对自己职业的认同程度。警察职业承诺是警察对其所从事职业的心理归属感,努力工作的义务感,以及继续保持警察身份的意愿。,进而使民警与警察组织建立一种积极的心理契约。
(三)淡化问题原则。在几乎所有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中,不良自我暗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对民警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如果单纯地关注个体身上的弱点和缺陷,过于强调甚至人为挖掘其“不正常”的反应和表现,对民警会产生“我有病”“我不正常”的不良自我暗示,使他们自我幻想、对号入座,社会功能进一步向想象中的病态退化。林德曼(Lindemann)研究认为,因为悲伤等二引起的危机,其行为反应是正常的,暂时的,可以通过短程的干预技术而得到缓解,表现出危机反应的人部应该当做心理异常或疾病来加以治疗[4]。有效的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应更多地关注民警心理的积极层面,注重他能够做好什么,不注重甚至有意识地淡化他的“问题”或者“毛病”,用他的不断增加的内心力量把“毛病”从身上挤走。
(四)协同作战原则。民警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各级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的指挥机构作用,整合政工、纪委、督察、工会等相关职能部门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密切配合、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心理危机干预领导机制;同时,还要动员社会、组织、家庭、亲朋好友等各方力量,帮助当事人挖掘自身潜力,寻找生活的积极意义,并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社会支持资源,顺利解决心理冲突,尽快度过困境。
(五)安全第一原则。生命永远是最重要的,对公安民警的心理危机干预要始终将避免意外事件发生放在第一位。危机事件发生后,心理工作者要从专业的角度对警务人员是否心理正常,是否适合执行重大任务,是否适合持枪……进行初步的判断,提出休假放松、调换岗位、调离警队或到医院接受心理治疗等处理建议。对问题倾向非常严重的民警,要加强防范,做到“离枪、离弹、离车、离重要岗位”,切实保障民警安全,消除或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事件对民警造成的心理伤害。
根据积极心理学预防为主的原则,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应面向全体,加强对全体民警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训练,提高民警心理适应能力。在这个前提下,工作或生活中面临突然或重大应激,可能出现心理失衡状态的公安民警是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点对象。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公务活动中遭遇重大突发事件的民警。包括经历重大枪击事件、目睹战友伤亡、在执法中受到比较严重的身体或精神伤害、经历紧张恐怖的灾难现场、经历残忍、恶性的犯罪现场、重特大交通事故现场等。
(二)遭遇重大家庭变故的民警。包括家庭破碎、亲人间重大冲突、失去家人等。
(三)个人成长发展遭受重大挫折的民警。包括失恋、与重要的人关系破裂、事业受挫、自尊受损、失去工作、金钱、地位、重要的人、事、物等。
(四)患有严重疾病、个人感觉很痛苦的民警。任何人突然得知自己身患严重疾病、特别是绝症,都是晴天霹雳,无法接受,内心冲击非常大。一方面,患者在对生命的留恋、躯体的病痛中煎熬,精神十分痛苦,容易产生绝望情绪甚至因此选择自杀以求解脱。另一方面,对生命的渴求和对死亡的恐惧,又会使他们对自己躯体方面的微小变化极为敏感,常提出过高的治疗或照顾要求,容易导致医患关系及家庭内人际关系的紧张或恶化。
(五)出现异常情绪、行为变化的民警。包括情绪突然改变、出现明显的悲观失望、焦虑不安、躁狂或喜怒无常;情绪长时间低落、持续性苦闷或是哀伤过度;流露出自杀意图,和亲人、朋友突然提到或多次谈到死亡、活着没意思之类的话题,或写下遗嘱之类的东西;出现自杀或自伤行为;从朋友、家人的交往和日常活动中退缩下来;饮食、睡眠或性生活等习惯发生明显改变;出现无故哭泣、意识范围变窄、自我评价丧失、自制力减弱等行为;丢弃或损坏个人平时十分喜爱的物品等。
(六)性格孤僻或者有完美主义倾向,又缺乏社会支持的民警。性格过于内向的人,内心较封闭,不愿轻易向别人透漏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喜欢向人倾诉且敏感多疑,心理脆弱,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容易产生无助感;过分追求完美的人,对自己要求过高,当结果不如意时容易产生严重挫败感和对自己的强烈不满甚至自我攻击,容易出现自伤自杀行为。
(七)由于身边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民警。比如民警的自杀,不仅对社会舆论产生消极影响,对其家庭、亲人、朋友造成持久的负面心理影响,而且周围同事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在亲历或听闻战友自杀后,无论自己是否有责任,无论平时是否有密切交往,他们的内心都会遭到一次强烈的震撼和冲击,有可能会给他们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这些心理创伤很可能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工作以及职业生涯,甚至有可能从此改变他们后半生的人生轨迹。
(一)优化民警的工作生活环境。积极心理学的危机干预特别强调事前预防。许多心理压力来自社会,解决这类心理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除或减少社会带来的压力源,使每个个体都有比较适合的社会生活环境。切实关心民警的生活和工作,尽量帮助民警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提高警察在政治上和物质上的待遇,更多地关注民警的精神需要,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民警更多的来自同事、组织和上级的社会支持,这是公安机关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取得成效的前提。
(二)提高民警的心理保健意识。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内心强大、心理能量充足的人,是不避讳自己的问题并能够勇敢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警察是力量的象征,是钢铁巨人,不管受到何种打击,都应坚强忍受。这样,当民警遇到严重的、长期的情绪问题时,民警本人、同事以及警察机关都可能忽视问题的存在,即使民警本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他也会因为害怕问题曝光而受他人歧视、嘲讽,影响晋升而拒绝寻求帮助。这样,有困扰的警察可能会情况越来越糟。怎样对待警察的心理危机问题,美国警察局的做法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他们承认警察是自杀的高危人群,在培训中设置预防自杀的课程,并把这一建设与日常的勤务制度相结合,管理人员明确地告知警察:寻求帮助不会遭受停职或受到处罚;所有资料会受尊重而保密;无论情况有多严重,都会有其他方法来处理;有专人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民警的保健意识,使其及时觉察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是公安机关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
(三)完善民警社会支持体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构成人可持续发展总能力的五大系统——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中,社会支持系统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和心理健康。相关研究证实,人们的成就感与社会支持密切关[5][6][7],社会支持可以有效地调节民警的工作压力,防止工作倦怠的产生[8]。完善民警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民警挖掘可利用的支持资源,包括精神的、物质的、具体事务上的支持,包括上司支持、同事支持、组织或团体支持、家庭支持,使民警深切感受自己不是在孤军作战,而是一直有人关心他、理解他,随时有人准备施以援手,必将增强他应对危机的力量与信心,这是公安机关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取得成效的有力保障。
(四)关注民警积极情感。当警务人员在公务活动中遭遇重大突发事件,或者遭遇对家庭、事业有重大影响的工作和生活事件之后,民警所在单位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应在48小时内对其进行一次心理辅导谈话。在对民警心理创伤程度进行甄别判断的同时,谈话的重点是帮助民警明确,任何人遭遇重大突发事件后,都会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这很正常,绝大多数人都有能力自我处理、自我治愈,鼓励民警充分调动自己内在的力量积极应对,避免引起民警的过分担心和对自己“症状”的过分关注,这是积极心理学干预“淡化问题”原则的运用;对哪些反应比较强烈的人,专业人员也要告知当事人不要过于紧张,每个人的反应方式不一样,他们的反应仍属正常,只不过是自愈的时间要长一点或需要他人的一些帮助而已,激励他们尽快从危机带给自己的困扰中解脱出来。关注民警积极情感是公安机关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措施。
(五)促进民警内心和谐。内心的和谐才会带来真正的行为和谐,善待自己的人才能真正善待他人。近年各地发生的警察恶性事件几乎都是当事民警内心冲突的外化表现。在处置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公安民警往往处在矛盾的最前沿,容易导致群众的误解、不满甚至对立、辱骂。如果民警不善于自我调节,必然导致内心安全感缺乏、焦虑、恐慌等心病,工作中带着“情绪”执法,“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就很正常。民警的许多负性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与目前管理体制的弊端、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质有一定关联,我们不可能期待短期内就完全改变体制的弊端、出现理想的执法环境。因此,在没办法改变事情本身的时候,引导民警改变非理性认知,改变对事情的看法,改变对工作的偏见,避免激烈的内心冲突,这是减少情绪危机的治本之策。
(六)提升民警生活幸福感。许多资料均显示:主观幸福感是人们永不枯竭的生活动力。善于主动去发现和挖掘生活、工作中的乐趣,产生成功和愉悦的内心体验,无异于给人生的汽车加满了油,大多数时候都不至于熄火而抛锚;一个“感觉生活幸福的人,会享受当下所从事的事情,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他们可以获得更加满意的未来”[9];一个能体验到工作乐趣的民警,就会悦纳自己、相信自己,经常对自己的工作成绩进行自我肯定,就会有很强的工作效能感,避免职业倦怠①职业倦怠,Job Burn-out,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在1974年提出的一个心理学概念,用来描述助人职业中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和工作满意度过低而导致的一种身心耗竭、疲惫不堪的状态。,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刑讯逼供、违法违纪等现象出现的几率就会小。提升民警的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是公安机关民警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手段和终极目标。
[1][美]Tammi D.Kolski,Michael Avriette,Arthur E.Jongsma,Jr.危机干预与创伤治疗方案[M].梁军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
[2][美]阿兰·卡尔.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M].郑雪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Aspinwall LG,StaudingerUM.A Psychology of Human Strengths[M].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2.305.
[4][美]Richard K.James,Burl E.Gilliland.危机干预策略(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
[5]邵来成.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4).
[6]唐芳贵.工作满意度和社会支持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J].中国学校卫生,2007,(11).
[7]何进军.中小学校长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教育导刊,2007,(11).
[8]皮华英.警察心理健康及其维护[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257-261.
[9][美]Tal Ben-shahar.幸福的方法(第二版)[M].汪冰,刘骏杰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14.
Abstract:As a new ideological trend of psychology,positive psychology offers new ways of thought and methods for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of public security police.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of public security police in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positive level of police psychology,emphasizes chang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resulted from making use of their inner force,abides by the principles of focus on prevention,activating the potential,playing down problems,coordinated operation and safety first.During the intervention,importance is attached to optimizing the police's work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raising their consciousness of mental health,improving the social support system for police,concentrating on police's positive emotion,promoting their internal harmony as well as advancing their subjective feeling of happiness.
Key words:positive psychology;police;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责任编辑:左小绚)
An Exploration on the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of Public Security Police in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I Hua-ying
(Hunan Police Academy,Changsha,410138,Hunan)
D631.19
A
2095-1140(2011)01-0081-04
2011-01-24
皮华英(1968-),女,湖南长沙人,湖南警察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警察心理和犯罪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