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珊
(华侨大学法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全国各高校不断涌现出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虽然已经毕业,但既没有升学继续深造,也没有参加工作,而是继续以学校为生活圆心,在学生食堂就餐,到图书馆学习,去操场踢球……像一叶扁舟“漂”在学校的公共场所里。他们看似学生,但已经不是学生,和学校没有任何的隶属关系,他们徘徊于社会与学校之间,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校漂族”[1]。“校漂族”的存在,给学校管理造成了一定压力,正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根据追求目标的不同“,校漂族”毕业群体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进取型、过渡型和无为型[2]。
一是进取型。所谓的进取型“校漂族”是指那些留在学校继续学习准备出国、考研或考公务员的群体,他们占“校漂族”的大多数。这些人目标比较明确,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一步提升自我,为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努力。这类“校漂族”往往对工作和社会的期望值较高并勇于追求和挑战自己。
二是过渡型。过渡型的“校漂族”主要指那些一度努力去适应社会,但是基于种种原因,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理性选择暂时回到校园学习生活或在学校周边开店谋生寻求更好就业机会的毕业生群体。熟悉的环境、便利的条件和较低的生活成本是吸引其漂在校园的重要原因。
三是无为型。无为型的“校漂族”一般是两类极端的人群,占的比重较小。一类是衣食无忧的富家子弟,他们留在学校纯粹是留恋校园生活,贪图享受学校的清静悠闲;另一类则是不敢面对社会,躲在校园逃避社会竞争的“鸵鸟派”,他们一般比较内向,缺乏进取心和归属感,心理脆弱。
据《中国青年报》对北京、广州、武汉、郑州等地的十几所高校毕业班的调查,重点高校的“校漂族”约占毕业生总数的5%,普通高校则约占10%,且这一比例呈上升的趋势[3]。每一个具体社会现象的出现都根植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校漂族”的大量出现并非偶然,是和我国当前的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的。简而言之,”校漂族”是社会转型期的产物。
1.国家政策影响。2002年国家教育部、人事部、公安部等几个部委共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其中规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学校可根据本人意愿,其户口两年内可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再将其户口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这一政策的出台使许多没有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顺理成章地留在了学校,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校漂族”的形成和发展。
2.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从2001年的115万增加至2010年的631万[4]。高校扩招圆了很大一批人的大学梦,国民素质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高校资源的利用率也大大改进。但是,与此同时,高校扩招带来的是大学生人数剧增,直接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只好选择继续留在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学校,以期待更好的就业机会。
3.现行用工制度不完善。一方面,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一些单位和部门招聘人才时,不是根据实际用工需要,而是盲目追求高学历,人为抬高毕业生的就业门槛,无形中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以至于大学毕业生会出现不安心工作现象,在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后往往另谋高就,这就使得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日趋理性,要么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要么开出低薪,有些大学毕业生不愿降格屈就,选择“漂”在校园,等待更好的机会。
1.择业观念落后。自从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中国已逐步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而很多大学毕业生仍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不愿到非公有制企业里就业,而热衷于行政、事业单位。而实际上由于机构改革和下岗分流,使得公有制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消化毕业生能力很差。此外,很多毕业生在就业地点的选择上大多选择沿海一带或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城市,对西部地区、基层和农村不感兴趣。而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门槛越高,也就越难立足。就业的高期待与现实情况的反差使得很多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宁愿选择继续“漂”在校园。
2.心理素质薄弱。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校漂族”的出现就是因为部分毕业生群体在发展过程中感受到了来自环境的压力。当今很多大学生从小娇生惯养,自理能力差,怕吃苦受累,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他们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缓解和消除这种压力,他们选择逃避的方式,把熟悉的校园作为就业的缓冲地自然成了他们的首要选择。
3.缺乏有效的职业规划。生涯理论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的生涯发展中有了目标,他就容易集中所有的能量、精力、资源去实现,成功的可能性也会更大。对于有自己职业生涯目标的学生而言,因为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更容易积极面对并不理想的工作,并努力从工作中去活动和培养自己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能力和资源。而对于没有任何生涯目标的学生,可能更容易抱怨社会,哀其不幸,消极逃避对待工作。
大学生毕业不就业,而选择“校漂”,大多数是为了寻找更好的人生起点,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样的生活不能持续太长时间,更不能将其作为一种生存状态和长期的生活方式,这不仅严重地制约了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会给高校稳定带来几方面的负面影响:
一是制约高校的扩大和发展。目前高校的招生人数往往与该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相挂钩,不断涌现的“校漂族”使得学校的一次就业率大大降低,从而间接影响了学校的招生规模,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具体专业的开设。
二是挤占高校有限的教学资源。“校漂族”对于学校的各个场所都十分熟悉,他们虽然已不是在校生,却和在校生一样,到教室听课,到食堂就餐,上图书馆自习看书,到操场运动,等等。而每所学校的教室、图书馆、体育场等教学硬件设施都是以学校规模、在校生人数和招生人数为基数,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来制定和建设的“,校漂族”的大量存在,会额外占用学校的许多教学资源,使得本来已经相对匮乏的高校资源更为紧张,干扰在校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三是加大了高校的安全管理难度。大量的“校漂族”在校内和学校周边学习生活,给大学校园带来很多不安定因素和安全隐患,不利于学校的正常教学和日常管理。“校漂族”对学校的管理制度、环境状况等十分熟悉,但又不是高校的注册在校生,很容易避开相关工作人员的排查,进入学校各个场所,由于他们流动性较强,开展监管管理工作十分困难,给学校日常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容易形成学校管理的盲区。
四是给在校生带来消极影响。“校漂族”的存在无形中增加了在校生的就业压力和心理负担,对在校生积极就业观的形成将产生不良影响。首先“,校漂族”的存在会加大在校生心理压力。在校生看到学长们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在学校漂着,会对自己的前途产生迷茫,渐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荒废学业。其次,有些“校漂族”不务正业,整天游手好闲,利用在校生思想单纯的弱点唆使其误入歧途。再次“,校漂族”的存在容易给在校生带来负面的榜样示范,使那些目标不明确、对未来毫无打算的在校生产生盲目的模仿心理。
著名管理学家、湘潭大学党委书记彭国甫教授曾撰文指出“,校漂族”的出现是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一种必然现象,这一群体的产生与社会大环境,与学校、家庭、学生本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校漂族”比普通学生更需要得到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关心支持。高校作为“校漂族”的直接“生产者”,对这一群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高校要真正解决“校漂族”这一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做好引导帮扶工作。
一要尽可能为其提供相关服务。如让“校漂族”原所在院系与他们建立联系,对他们学习上、工作上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对那些准备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和准备出国的学生给予重点帮助。同时,尽可能为“校漂族”就业创造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他们尽快落实就业单位。二要帮助“校漂族”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没有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毕业后成为“校漂族”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帮其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是促使其摆脱“校漂族”的第一步。高校应加大职业指导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依托学校辅导老师或者职业规划咨询专业机构为“校漂族”毕业群体继续完成“未竟的事业”,帮其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使其尽早结束校漂生活,漂进社会。
一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当前的就业状况,从“天之骄子”的光环中走出来,走进中小城市,走进企业,走入基层。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内部归因,鼓励在校生积极探索,努力掌握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职业化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二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建立与市场、与社会紧密联系的专业设置新机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特色办学,要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让学生具有一技或多技之长,在就业中能够找到行业依托和专业依托。同时,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系统开设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并纳入必修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全程的生涯规划和职业辅导。同时,高校要努力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这既是降低大学生就业成本的需要,也是促成人才有序、有效流动的当务之急。要充分利用各种获取信息的渠道,努力构筑大学生就业的全国统一大市场[5]。
[1] 祁靖.对“校漂族”的理性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5,(3).
[2] 顾晖,颜素珍.怎一个“漂”字了得——对校漂族的研究和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2).
[3] 何俊,钱敏.大学生“校漂族”现象分析及应对措施[J].教育园地,2006,(5).
[4] 张静,赵永平.校漂族对高校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9).
[5] 薛慧锋.对校漂族群体的深层次探究——“校漂一族”的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社会科学论坛,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