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薇 刘 彬
(1.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2.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哈尔滨150000)
我国占地面积广阔,各地区不同的气候和地域的差异造成了文化的差异,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地域性的文化特征,也造就出了各具鲜明艺术特色的民居装饰艺术.屋顶作为传统建筑中最突出、最重要的部分,深深地渗透着“礼”的规范,象征着等级制度.关中地区的社会文化是区域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因此屋顶艺术也表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处地域一处物、一方水土一方人”.任何事物都生存在与之相适应的特定空间之中.各种文化艺术也如此,生存于各自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中,并形成它的独特特性,不同的自然人文空间孕育着千姿百态的文化艺术种类和形态.
关中地区,不仅在我国历史的发展中曾经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早期发展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由于关中地区用地较窄再加上夏季酷热的原因,所以关中传统民居以内院狭长居多,形成窄院式格局.关中窄院式民居的主要特点是房屋沿纵轴布置的方式组织院落.这种布局最常见的形式是独院式平面,由前向后依次是门房、庭院、两侧的厢房和正房.关中民居的特点可以用平面布局紧凑、空间逻辑清晰、用地经济、选材与建造质量严格、室内外空间处理灵活、以及装饰艺术水平较高等来形容,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关中大部分地区的土壤适宜于夯筑,因此关中民居中夯土墙及土坯墙占得比重较大.从色彩上看,关中传统民居色彩比较朴素,也就是黑白灰,整个色调淡雅素净.
“屋顶”一词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解释是“房屋上层起覆盖作用的维护结构,又称屋盖”.这里是从屋顶的功能与结构角度出发,对其作的解释.关中传统民居的正房屋顶都是采用两坡起脊硬山顶的形式,正脊、垂脊用花砖砌筑而成,正脊两端饰兽吻,采用灰色瓦屋面,在屋面上扣盖筒瓦合缝,在檐口出配饰瓦当和滴水收口.厢房一般为单坡屋顶,有些地方也为硬山屋顶.下面拟从屋脊、脊饰、瓦当与滴水三大部分出发,进一步阐述关中传统民居屋顶艺术的魅力.
屋脊是屋顶上两坡之间相搭合之处,是屋顶的重要组成部分.屋脊是屋顶上最容易漏雨的地方,在结构上加以覆盖是完全必要的,这部分是整个屋面防水的薄弱环节,所以在构造上要采用各种处理方法加以覆盖,这些对屋脊进行的各种装饰的处理方法是中国古建筑装饰的一大特点.实用功能之外进一步被赋予了装饰和标示等级的作用,这些装饰在保证防风防漏功能的同时,又影响着屋顶整体轮廓线的变化.因此屋脊成为屋顶的重点装饰部位,受到中国古代匠师们的格外注意.古代建筑的能工巧匠在解决这个功能问题的同时,更加注意了它的艺术处理.所以关中传统民居建筑群的屋顶在屋脊、屋面、檐口部位都有轻微的起翘,这也是对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的曲线形态的传承.
2.1.1 正脊 所谓正脊是指主体建筑沿着前后坡屋面相交线做成的脊,特指屋脊位置时的称呼.正脊多是沿方向,处于屋面的最高处,有时也特称为大脊.正脊位于屋顶的最高处,是结构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保证防水的同时,把建筑的屋顶装饰的更加美观大方,增强了建筑的艺术形象.正脊是屋正脊是屋面装饰上的重点.在正脊上雕刻花卉图案是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装饰方式.关中传统民居正脊主要是采用砖雕的形式,正脊上雕花主题形象的题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石榴、牡丹、灵芝、莲花、蔓草、蝠、鹿、龙、仙鹤等兼有云纹及其它抽象的纹饰图案.这些图案无一不是栩栩如生,饱满逼真,雕刻技法以高浮雕为主.所以体积感非常强烈,在阳光的照射下光影效果非常强.石榴、葡萄等组合图案,寓意子孙繁多;雕刻仙桃祈求长寿;佛手与仙桃组合,佛谐音“福”,有象征多福多寿的意义;有的雕刻松鹤延年,象征吉祥;喜鹊和梅花组合雕刻,梅谐音“眉”表示喜上眉梢;这些图案内容均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代表着人们祈求吉祥、富裕的思想感情.这些装饰题材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装饰纹样的连续状态,隐含了富贵不断、生生不息的寓意.尤其以旬邑唐家村唐家大院为最鲜明的实例.
2.1.2 垂脊 凡是与正脊或宝顶相交的脊都可统称为垂脊.垂脊和正脊最初的作用都是为了固定房瓦压住屋顶,防止漏雨的.垂脊的形式相对于正脊来说,相对要比正脊简化一些,装饰性也次于正脊.在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中,垂脊的出现多是在一些建筑中的正房中出现.垂脊两侧花卉装饰纹样一般与正脊是相互呼应.装饰的题材主要包括石榴、牡丹、灵芝、莲花、蔓草、蝠、鹿、龙、仙鹤等纹饰图案.
由于屋脊的端头是用砖、瓦收口的,长长的屋脊线所带来的单调感是难以避免的.这变成了屋子的主人和一些匠人们装饰的重点.人们常把鸱尾的形象放在脊两端,希望能够达到“辟灾降福”的功效.具有驱灾祈福的审美理想的同时,又满足了审美的观赏价值,达到了意跟像的高度统一.而且还可以同屋脊结合,在建筑结构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实用功能—稳定屋顶.屋脊的位置距离人们正常的视点位置相对较高较远,但是工匠们并没有因为它的位置高远而对雕刻工艺偷工减料,为了使整道脊饰显得更加有体积感,光影感更加突出,常常采用高浮雕兼局部透雕相结合的手法,运用浅浮雕造型的部位极少.这也正充分体现了东方艺术那种远观可感受它的大气恢宏、近观可欣赏它的精巧富丽的独特审美特性的充分展示.这些排列在高高的檐角处的小兽,都有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的象征意义,是屋主为了祈求自家院落平安.同时又使古建筑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充满独特的艺术魅力.屋脊上的装饰无论是正脊两端的鸱吻,还是中部的各种造型的装饰,都极大地丰富了建筑的轮廓线,使建筑更加富丽堂皇,雄伟壮观.
瓦当,俗称“瓦头”,指筒瓦顶端下垂的构件,以圆形或半圆形为基本造型,本来是用在我国民居建筑顶檐上的建筑构件,是建筑物屋顶瓦垄末端的瓦,之所以称为“瓦当”是因为它的作用是阻挡瓦垄下滑以及引檐水下滴.位于瓦垄前方的瓦当,除有实用价值外,还以整齐划一的图文横列在建筑物的上部,象一串美丽的项链,极富装饰效果,使建筑物更加绚丽、辉煌.由于既实用而又美观,所以千百年来已成为我国古代建筑材料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瓦当的古典建筑,就算不上一个完美的中国民族式建筑.关中地区传统民居在民居建筑中使用了小筒瓦和圆形瓦当,在关中民居建筑中较为常见的是兽面纹瓦当,一般采用陶土进行烧制.瓦当当面看似相象,但仔细观察之后就会发现,兽面上的眼、耳、口、鼻都有细小的变化.多以狮面纹饰、虎面纹饰进行雕饰,而且装饰纹样清晰可辨,表达了人们祈求平安吉利的文化心理.
滴水在建筑物屋顶仰瓦形成的瓦沟的最下面,有一块特制的瓦,叫做“滴水”.两个瓦当之间的倒三角形尖状物,又称为雨帘,雨水即由此处落下.一般要在屋檐、窗台的下侧设置滴水,其作用主要是防止雨水沿屋檐、窗台侵蚀墙体.关中民居滴水的装饰题材主要是以莲花纹样居多,或是采用莲花与联珠纹的结合,或是采用莲花与菊花变化出来的宝相花纹等花卉纹样.除此之外,还出现了较为少见的人面纹滴水.人面纹滴水纹饰和花卉纹样滴水比较起来较为复杂,从眉毛到眼眶,再到正三角形的鼻子、倒三角形的嘴巴和边框线组成了一幅丰富的装饰纹样.由于瓦当滴水在普通人家也可以使用,再加之瓦当滴水处在檐口的位置,跟人的视距相对较近,所以更加容易被清楚的看见.因此在关中传统民居中出现得较多,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虽然不能和帝王的宫殿相比,甚至同当地的庙堂建筑相比也显得十分简陋,但是这些无疑增强了关中传统民居传统的民族文化特色.这些图像和造型生动逼真、千姿百态,它不但是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也是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在古建筑上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有“大屋顶”之称,是因为相对于建筑的其他部位而言建筑的屋顶通常较大,这也说明了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突出的、最丰富的部分.屋顶是建筑的普遍构成元素之一,主要目的适用于防水,而且能够遮避雨雪,并且还能与四周的墙围合成可使用的空间.屋顶除了功能上的作用,在视觉上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民居中的小青瓦屋顶,相互交错,层层叠叠,远远望去,组成了极具神韵的一幅画面.而屋脊上的雕饰在装饰美化的同时,也是对于当时屋子的主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以及精神或者物质上的审美追求的体现.不同形式的屋脊装饰具有当时独特的时代特性和民族地方风格特性,同时也是各民族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的具体表现.可以说,屋顶的形制、装饰决定了建筑的成功与否.
随着西方现代建筑建造技艺的传入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以及保护的资金不足等问题,传统民居的现在所面临的处境着实令人担忧.在近几年虽恢复了一些生机,但濒危的困境仍未被摆脱,尤其是一些传统营造技艺后继无人,传统工匠技艺消失断档,这种局面亟待采取措施予以保护,才能确保民居的传承有序恢复、再现.
[1]张壁田.刘振亚.陕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业出版社,1993
[2]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杨力民,中国古代瓦当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4]王其钧,中国传统建筑屋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5]周若祁,张光.韩城村寨与党家村[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6]王军.西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