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文关怀与儒家思想内在联系的质性研究1)

2011-08-15 00:50:48柏晓玲江智霞张咏梅张永春
护理研究 2011年35期
关键词:仁爱儒家文化儒家思想

柏晓玲,江智霞,张咏梅,罗 祎,张永春,楼 婷

护理人文关怀与儒家思想内在联系的质性研究1)

柏晓玲,江智霞,张咏梅,罗 祎,张永春,楼 婷

1)为贵州省教育厅课题,编号:C-461;贵州省高校人文医学研究中心课题,编号:zx-09003;遵义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教改课题,编号:0023。

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关怀和照顾病人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职能,其基础和前提是关爱。美国护理理论家Jean Watson提出关怀是护理的核心[1],关怀能力被认为是现代护士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2]。以仁爱的精神、规范的礼仪、诚信的行为、和善的态度关爱病人,是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护理人文关怀内涵的诠释。本研究通过对护理和医学人文领域专家的深度访谈,获得其真实想法与认知,以探讨护理人文关怀与儒家思想的内在联系,寻求儒家思想的时代特征。

1 对象与方法

1.1 访谈对象 根据纳入标准(①具有人文关怀相关的学术研究背景;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社会背景;③具有高等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实践或护理政策管理等背景的专家;④具有其他学科领域人文关怀学术研究或实践背景的学者。)选取了贵州省4所高校的医学人文研究者及5所医院的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及相关管理者,对13名专家进行深度访谈。访谈对象年龄54.92岁±7.34岁;工作年限23.08年±10.21年;男8人,女5人;大专1人,本科7人,硕士5人;中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6人,正高级职称6人;从事护理领域研究7人,医学人文领域研究6人。

1.2 访谈内容 主要涉及9个维度,包括:①您认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②您认为仁爱思想是儒家文化所独有的吗?为什么?③如何理解现代意义上的护理?护理的科学性与人文性有何区别?④您认为什么是护理人文关怀?它包含哪些内容?⑤您认为儒家文化中的“仁”“礼”“信”“和”分别与护理人文关怀有哪些内在的联系?⑥如果您是一位病人,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护理关怀?⑦如果您是一位护士,您会如何关怀您的病人?⑧您认为哪些是对病人关怀缺失的行为?⑨您认为弘扬儒家仁爱思想对构建护理人文关怀的理念有什么重要意义?

1.3 研究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即事先拟定访谈提纲,确立好关键问题,开放式提问,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访谈,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在受访者自愿的原则下,双方约定时间,单独进行访谈。访谈前让每位访谈对象了解本研究的目的,选取舒适的访谈场所,灵活运用访谈技巧,对访谈的内容进行同步录音,注意访谈对象隐私的保护,并承诺信息公开时的匿名性等。访谈过程中鼓励受访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每次时间1h~2h。注意观察受访者的言谈举止及表情变化并记录,以便为研究提供更为真实的材料。每次访谈结束后反复聆听录音,将访谈录音逐字、逐句整理成文字资料,并反复阅读、分析、反思、分类、编码,最后提炼出主题[3]。分析过程中对模棱两可的信息补充询问,对访谈时因各种原因未能充分阐述的观点,阅读相关论文或专著,以全面掌握和了解其观点。

2 结果与讨论

访谈结束后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编码,并提炼形成了4个分类主题。

2.1 主题一:对儒家文化的认识

2.1.1 对儒家文化核心思想的认识 本研究中有10名专家认为“仁”是其核心思想,有2名专家认为“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有1名专家认为“和”是其核心思想。A专家说“仁”是儒家思想的道德精华,也是孔子伦理道德体系的最高原则。孔子的思想体系是以“仁”为核心的,“仁”即仁爱思想,是孔子思想的基本精神,也是孔子思想的理论基石。《中庸》中提到“仁”是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为人其根本在于“仁”[4]。在集中体现孔子思想的《论语》一书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了109次。孔子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对“仁”作了解释,可见“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

2.1.2 对仁爱思想独有性的认识 13名访谈对象一致认为仁爱思想不是儒家文化所独有的,“爱”是很多宗教思想的永恒价值。E专家说:“基督教、伊斯兰教文化提倡仁爱、慈爱;墨家文化提倡兼爱等,其核心都是爱。”B专家认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仁爱有其独特性,讲究慎独、讲究内心的修炼。”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很多文化都体现了仁爱思想,只是提法不同、具体内涵不同,其表现形态也不尽相同,虽然各种文化可能有冲突,但都能找到逻辑的契合点。

2.2 主题二:对现代意义上护理的认识 护理是维护和促进人的健康的医疗活动,具有专业性和服务性[5]。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护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护理工作的职能范围也在不断拓展,护理方法也有了许多创新,护理服务也更加人性化。B专家说:“现代意义上的护理应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有机统一。现今很多人很重视护理的技术、技能,强调护理工作的科学性,而忽略了护理工作的人文性,把护理人文关怀这一根本内涵丢失了”。J专家说:“南丁格尔倡导的护理更多的是关爱、照顾病人,而没有过多地强调护理技术”。因此,现代意义上的护理应在传承儒家仁爱思想基础上,树立与时俱进的护理理念,开拓创新,在实现人文关怀回归的同时,强调科学技术层面的护理与人文主义层面护理的有机结合,不断内化儒家文化的精髓,实现儒家思想的当代化。

2.3 主题三:对护理人文关怀的认识

2.3.1 护理人文关怀的内涵和基本要素 多数专家认为护理人文关怀是指具有人文精神的医护人员对病人的生命与健康、人格与尊严、权利与需求的真诚关怀和照护。即除了为病人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病人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其身心健康需求,体现对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的关爱。这种关爱包括两个层面,即护理人文精神的观念意识层面和护理人文关怀的主体实践层面。护理人文精神应以人类的健康生存与健康生存的可持续发展为价值理想,一切护理活动都应是这种价值理想的具体体现。K专家认为:“护理人文关怀首先要把病人当作人来看待,是一个得了病的人,人文关怀的实质就是把病人看成同自己一样的人。”

2.3.2 护理人文关怀的具体行为 护理人文关怀体现了对人的生命、人格、权利等的尊重,具体体现在服务态度、知识、技能及与病人接触的全过程。在态度上做到微笑多一点、语言柔一点、行动快一点;在知识方面做到素养高一点、知识多一点;在技能上做到技术精一点、动作轻一点等,时时处处体现对病人的关爱。H专家认为:“护士在护理病人时应竭力做到动作轻一点、行动快一点、声音小一点、嘴巴甜一点、微笑多一点、感情深一点、困难帮一点等。”

2.4 主题四:仁、礼、信、和与护理人文关怀的内在联系

2.4.1 以“仁”为护理人文关怀的精神内核 “仁”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共同尊奉的道德信念,是人与人交往中表现的友爱、互助、同情,即爱人之心。仁爱就是要“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尊重和关爱他人行为的基础。《论语》中最深刻的思想是“爱人”,因此“爱人”是对“仁”的含义最准确的解释[6]。J专家认为:“‘仁’的理念首先是珍惜和善待生命,维护人的尊严”。M专家说:“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爱人’,爱是护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护理人文关怀的核心。”可见,没有“爱人”信念就没有实施护理人文关怀的思想基础,没有广博的爱心就不可能实现人文关怀,且仁爱一定要发自内心,是一种自愿的奉献精神,这也与护士本身的职业素质要求密切相关。一名优秀的护士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专业护士,还应是一名合格的仁爱护士,在工作的点点滴滴中都要以一颗仁爱之心去关爱病人、感化病人。

2.4.2 以“礼”为护理人文关怀的实施载体 相对于“仁”而言,“礼”是外在的道德与制度的规范,起到调节人际关系,约束人的言行,达到社会和谐的作用。B专家认为:“‘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H专家认为:“当今社会的‘礼’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时礼貌、礼仪,要摒弃传统儒家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和意识”。护理人文关怀中的“礼”是护士与病人及家属交往时的礼貌、礼仪、礼节,护患是平等的,在相处时要换位思考,相互尊重。护理人文关怀中的“礼”还包括护士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即社会对护士的要求,即制度的约束,护士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职业规范为病人服务,还需充分认识到“仁为体,礼为用”,没有“仁”的“礼”是虚伪的,没有“礼”的“仁”是无保障的,只有两者结合,做到仁礼兼容,才能真正实现护理人文关怀。

2.4.3 以“信”为维护护士信誉和诚信的行为准则 讲诚信、守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无信不立”,“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D专家认为:“‘信’是最基础的,又是最必要的,也是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没有了‘信’,一切道德规范都无从谈起。”“仁”是儒家思想的最高伦理范畴,涵盖了诚与信。在工作中,护士应言行一致、信守诺言、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等,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病人,取信于社会,从而与他人正常交往。

2.4.4 以“和”为护理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 “和”是一种价值标准和道德境界,也是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来源和基础。和谐是以“仁”为基本内核,以“礼”为外在实现形式,以“信”为立足根本,以“和”为精神风貌[7]。护患双方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矛盾,求同存异,特别是护患关系的平等、和谐,互相理解和包容。构建一种平等、友好、包容、和谐的护患关系对病人的康复和护理质量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作用。

3 小结

本课题采用质性研究深度访谈法,揭示了护理人文关怀与儒家思想的内在联系。现代护理人文关怀要合理借鉴儒家思想,要继承、扬弃和创新,以适应时代要求,符合时代特征。护理人员可从“仁”“礼”“信”“和”等方面积极探索与儒家文化在思想、道德、价值观等层面的契合点,从而提升护理人文关怀的内涵。

[1]Watson J.Nursing:The philosphy and science and caring[M].Boston:Little,Brown,1979:25.

[2]黄弋冰,许乐.护理专业学生人文教育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B):61-62.

[3]李峥.护理研究中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318-319.

[4]刘夏.孔子仁爱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J].传承,2008(11):60-61.

[5]中国法制出版社.《护士条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12.

[6]陈勇,陈国庆.儒家伦理与社会和谐——以仁义礼智信为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28(5):67-72.

[7]张更义.仁者爱人和而不同——孔子重“和”管理思想的现实意义[J].潮商学院,2008(4):46-48.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nursing humanistic care and Confucianism

Bai Xiaoling,Jiang Zhixia,Zhang Yongmei,et al
(Nursing College of Zunyi Medical College,Guizhou 563003China)

[目的]深入了解和探讨护理人文关怀与儒家思想的内在联系,为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诠释护理人文关怀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访谈了13名专家,将资料整理、分析、编码和提炼。[结果]获得了访谈专家对护理、人文关怀及儒家思想的认知、感受和理念,提炼出了4个分类主题。[结论]护理人文关怀与儒家思想之间存在许多内在联系,把传统的儒家思想与现代护理人文关怀相结合,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时代性,也丰富了护理人文关怀的内涵。

护理;人文关怀;儒家思想;质性研究

R47-05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1.35.054

1009-6493(2011)12B-3302-02

柏晓玲(1977—),女,四川省达州人,科护士长,主管护师,硕士在读,学习单位:563003,遵义医学院护理学院(工作单位:55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江智霞(通讯作者)、张咏梅、罗祎、张永春、楼婷工作单位:563003,遵义医学院护理学院。

2011-07-15)

(本文编辑 张建华)

猜你喜欢
仁爱儒家文化儒家思想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公民与法治(2020年8期)2020-05-21 07:39:20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服形制研究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16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中国漫画(2017年4期)2017-06-30 19:35:02
儒家思想与书法
丹青少年(2017年4期)2017-02-06 03:08:31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6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人间(2015年23期)2016-01-04 12:47:46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
湖湘论坛(2015年2期)2015-12-01 04:19:48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