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素英,乜照燕,郭丽娜,张 娜,甄秀丽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试管婴儿)是辅助生育技术的核心部分,也是现代医学发展中治疗不孕不育症的先进技术[1]。自1978年世界上第1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目前已有400万试管婴儿出生,使不孕夫妇看到希望。但是特殊的受孕方式、身心背景、经济压力,给病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易引起许多心理疾患[2]。我们通过对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病人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使其丢掉思想包袱,积极配合治疗,增强自信心,以便获得最佳疗效。现报告如下。
2010年4月—8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病人238例,年龄24岁~40岁,平均32.3岁,不孕年限 2年~10年。采用访谈法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了解病人心理状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病人的心理状态得到较好的调节,手术顺利完成。
2.1 手术前心理护理 ①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病人一般都是久婚不孕的夫妇,由于漫长的不孕治疗过程,反复的期望与失望,昂贵的治疗费用以及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迫切渴求孩子的愿望,使他们不得不克服重重困难,到处求医。护士应有高度的同情心,理解关心病人,尊重他们的感受,取得他们的信任,了解其焦虑的原因,帮助他们建立治疗信心。②婚后多年不孕,使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及内疚感,害怕与同学、朋友聚会,更害怕周围的人谈论孩子的话题,将自己隔离起来。对工作、生活失去信心,甚至造成夫妻感情破裂、家庭不和等社会问题。这时对不孕症病人家属的宣教更为重要,鼓励丈夫关心、照顾病人,让病人得到安慰,消除悲观情绪,增强自信心[3]。引导病人面对现实,积极治疗,转移消极的心境,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平静的心态对待不孕症。③病人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技术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疑虑较多,护士应及时做好宣教工作,耐心向病人介绍该技术的适应证和治疗的基本过程,各种检查、治疗前注意事项、用药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说明完成一个治疗周期所需时间、大致费用,发放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使病人增加自我护理的知识,从而在治疗过程中取得更好的配合。
2.2 手术中心理护理 病人希望早日手术实现愿望,但又害怕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一旦进入陌生的取卵室,紧张和恐惧心理非常明显,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甚至肢体颤抖。此时,护理人员应给予安慰、照顾,讲解取卵室的环境以及手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让病人放心。护士在操作前应向病人说明操作的目的、步骤、操作中可能产生的不适以及手术大致需要的时间。如果遇到高度紧张的病人,可以谈论一些与手术无关的话题,转移病人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及时给予手术过程的提示和适当安慰,使病人了解手术进度,以便更好地配合操作。胚胎移植术前告诉病人不必紧张,移植过程无疼痛和不适感,整个手术仅需几分钟,移植术后应在观察室休息半小时,请家属不必担心。
2.3 手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面带微笑,祝贺“手术成功”,使病人心理上得到极大的安慰和鼓励。告知病人术后注意事项、用药注意事项,如应用黄体酮维持黄体功能的必要性,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硬结等不良反应。嘱病人胚胎移植术后14 d返院进行妊娠试验。14 d的等待对病人来说特别漫长,护士应指导病人放松训练,鼓励病人间相互交流,消除不安情绪,减轻痛苦;引用治疗成功的病例或通过已孕病人的现身说法增加病人的信心,教会病人紧张、焦虑时可自行按摩中脘、关元、气海、心俞、肾俞、肝俞、足三里等穴位,以有效缓解症状。
长期不孕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可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度分泌,导致雄激素过多;而下丘脑对压力反应所释放出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会抑制性腺激素释放因子的分泌,影响控制性超排卵的效果[4],进而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成功率。对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病人给予精神上的支持,理解、同情、关心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有利于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根据其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心理护理。取卵和胚胎移植术前做好必要的心理疏导,使病人在精神上得到安慰,情绪稳定,以更好地配合治疗,这对手术的顺利进行起至关重要作用。胚胎移植术后使病人保持心情舒畅,减少负性情绪带来的不良后果,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生殖医学科护士不但要掌握专业技术,还要掌握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强化心理护理意识,换位思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1]白萍,闵丽华,蔡凤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病人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J].全科护理,2009,7(4B):998.
[2]黄朝霞,刘春丽.试管婴儿孕妇心理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9,30(5):119-120.
[3]杨雪娇,洪菊香,沈琼佳,等.试管婴儿早孕孕妇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11):725-726.
[4]黄荷凤,周馥贞,金帆.现代辅助生育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38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