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敬 赵超英
导航系统又称无框架立体定向外科或影像导向外科,它把患者术前的影像学资料和术中手术部位的实际位置,通过高性能计算机紧密联系起来,能准确显示神经系统解剖结构及病灶三维空间位置与毗邻关系[1],应用导航辅助鼻内镜能处理复杂鼻窦病变,鼻眼相关疾病及颅底相关外科疾病等。术前制订手术计划,选择最佳手术方法,术中定位准确,实时导航。我科自2005年10月~2010年9月引进导航系统以来,已开展各类鼻窦手术420例,术中护理配合效果满意。现将导航辅助鼻内镜手术的护理配合及要点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2005年10月~2010年9月,共开展导航手术420例,男265例,女155例。平均年龄42岁。其中眶壁骨折37例,脑脊液鼻漏12例,垂体瘤10例,嗅神经母细胞瘤3例,鼻乳头状瘤6例,颅底金属异物1例,脑膜脑膨出1例,视神经管减压4例,眶尖综合证3例,慢性鼻窦炎及其他鼻窦病变343例。
1.2 方法
1.2.1 导航系统 采用美国美敦力公司Stealth StationTM系统:(1)计算机工作站、手术导航软件(处理大量数据和图像资料),导航激光扫描仪。(2)红外线定位系统,包括红外线发射装置和红外线接受器及定位工具(如探针、标准手术器械、参考定位架等)。(3)三维数字转换器和高清晰显示器等。
1.2.2 鼻内镜系统及鼻窦动力系统 鼻内镜为德国STORS系统,包括0°、30°及70°鼻内镜,鼻窦动力系统为美敦力公司XP 3 000,包括 0°、40°及 60°手术钻(包括黏膜钻及骨钻)。
1.2.3 器械 专业鼻窦手术器械,包括各角度黏膜钳,咬骨钳,刮匙,剥离子,吸引器,吸引双极电凝器。
1.3 影像学检查 所有病例术前1 d均行鼻窦CT或MRI检查。层厚0.5 mm,层间距1 mm,连续,轴位。
1.4 影像学资料的获取 将影像学资料(CT或MRI)通过专用数据线传输到导航工作站,确认为待手术患者资料。
2.1 术前访视 许多患者及家属对导航这一新技术,新设备缺乏了解,对导航的优点持怀疑态度,因此,手术室护士应在术前1 d到病房访视患者,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谈,认真听取患者的陈述,了解其需求后,向患者及家属做简单的导航知识及此类手术优越性的宣教,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解除顾虑,从心理上树立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医师及护士的各项操作,使手术顺利完成。
2.2 器械准备 包括常规高压消毒鼻窦手术器械及导航标准手术器械。鼻内镜,导航用探针,参考架,红外线信号反射球等放在专用器械盒内,及鼻窦动力系统经环氧乙烷消毒,术前检查导航仪,鼻内镜及动力系统的性能是否完好,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3 仪器与人员布局设置 导航手术应安排在布局合理,设备及人员定点定位的较大手术间进行。导航,鼻内镜及鼻窦动力系统放在手术床头前1 m左右位置,术者及助手在患者右侧,器械护士在患者左侧,麻醉机在术者后下方。在设备与床之间并排放置两辆器械车,小车放各种仪器设备导线及鼻内镜镜头等(在术者侧),大车放手术器械(方便器械护士摆放拿取)。目的是防止连线与器械的摆放出现交叉混乱,影响手术进度,对导线,鼻内镜镜头(套专用镜头套)及器械都给予了适度保护
2.4 患者准备 手术医师、麻醉师及护士三方核对患者,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分别签字确认后,给予平卧位,全麻后,床头抬高30°,按术者要求摆放患者头部。眼裂涂红霉素眼膏后闭合,外贴手术贴膜,以防消毒液溅入刺激眼睛。头部固定导航头架,并用记号笔在额部标记头架位置,用手术贴膜将头架与额部皮肤紧密贴在一起,防止术中头部移动引起导航误差,一旦头架移动可按标记移回原来位置,将参考架固定在头架上,确保术中导航准确无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将红外线追踪器与参考架间保持有效的工作距离2~3 m,其间无任何光线阻隔[2]。然后消毒铺无菌巾。
2.5 导航准备 开机,点击该患者图像,确认后可先注册探针,然后进入激光注册界面,连接激光扫描仪,按患者面部骨性标记扫描注册,配准精确度在1 mm以内,配准时间为2 min左右,注册确认后显示器进入实时导航状态,然后进行手术器械注册,包括导航专用吸引管、鼻窦钻等(也可根据术中情况随时进行器械注册)。开始手术。
2.6 其他准备 丁卡因副肾棉数根,干纱条数根,明胶海绵、膨胀海绵、止血海绵等数根。
3.1.1 保持术间安静 使用中的仪器将音量调至最低,减少噪音。限制室内人数,尽量避免人员走动,防止交叉感染及影响导航系统信号的接收。
3.1.2 连接吸引双极电凝器,将功率调至术者所需。
3.1.3 病情观察 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观察患者心率、面色、呼吸节律,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情况,立即告知手术医师[3],并调整输液速度,保证吸引器畅通,随时观察出血量告知术者并记录。
3.1.4 术中根据术者要求随时调整红外线追踪器的位置,保证导航一直处于工作状态。
3.1.5 资料储存 此系统具有自动拍照功能。护士可根据术者要求,适时进行拍照,对资料予以储存。
3.2.1 导航仪的配合 手术开始时提醒医师用探针点患者鼻尖是否与导航仪显示部位一致,以检查注册准确性。手术过程中亦应提醒医师经常检查导航的准确度,不能盲目依赖导航系统,以免发生误导现象。
3.2.2 熟悉手术步骤,了解手术方法及手术医师的习惯,在手术过程中,做到认真细致,积极主动配合,传递器械时要轻、稳、准、快。
3.2.3 术中仪器的保护 保持手术台上干燥、整齐、有序。器械轻拿轻放摆放合理,保持清洁并及时提供给术者使用,确认各导线固定妥当,保持不牵拉不打折不受压。对红外线反射球、接收器等尽量减少摩擦,以免影响其灵敏度。吸引器确保通畅。
3.2.4 其他 根据术者要求将术腔填塞海绵涂红霉素眼膏备用。
导航系统设备昂贵、精细,须与其他器械分开清洗,术毕储存患者资料后,按规定程序关机。及时移走导航系统,套好保护套,防碰撞防灰尘。红外线反射球、追踪器、探针、参考架及相应连线用软布擦拭,清除污渍,盘好放置在专用消毒盒中,送环氧乙烷消毒备用。仪器由专人保管,使用完毕做好设备使用登记。并定期请专业技术人员给予理论指导并对系统进行调试维护,确保仪器功能状态良好。
导航系统是目前先进的高新技术,是外科领域的一个新的飞跃,它实现了准确性、灵活性、快速性的统一[4]。因它所具有的实时定位功能,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复杂鼻窦病变、鼻眼相关疾病及颅底相关外科手术中,其优点为:(1)能引导术者迅速到达病变部位,缩短手术时间。(2)避免盲目性,减少对周围组织损伤。(3)能引导术者准确找到病变边界,彻底清除病变,降低复发的机率。(4)解决了因再次手术或自身结构异常带来的手术困难。导航的应用增强了医师的信心,手术便利,效果显著。由于手术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给患者带来经济及身心双重益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
由于设备昂贵精密纤细,涉及的硬软件系统较多,所以对手术室护士是一个挑战,仪器的操作保养要求手术室护士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及较高的素质。参与护士需经过专业培训,积极主动学习新的技术,要不断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术中做到布局合理,用物准备充分,各连线连接准确有序,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物品摆放有序,熟悉手术步骤正确预见手术进程,及时准确传递器械,掌握各种仪器的性能,正确使用器械做好清洗与保养。通过此类手术的配合,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护士除做好常规手术准备与配合外,还应不断学习,开拓视野,更新护理观念,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高质量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做一个优秀的专科手术护士应注意以下几点:(1)做好心理护理以及术前宣教。(2)培养专科护士的业务能力,加强工作责任心,熟悉手术过程,做到主动配合手术。(3)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流程,对特殊仪器、设备、器械的使用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充分,并严格按规程操作,培养快速应变能力,能根据手术情况随时调整仪器的工作状态,并具备一定的仪器故障排除能力。(4)有很强的责任心和慎独精神,爱护仪器、器械,定期清洁、维护及保养。
[1]丁保冬,郎黎薇.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37 -38.
[2]姜 雪,陈素兰,付 磊,等.神经导航下脑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J].护理学杂志,2004,19(2):54 -55.
[3]贾 磊,边秀莲.经鼻腔鼻窦内窥镜手术的配合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1,7(3):200.
[4]敬 洁,程宗燕,胡 平.神经外科导航手术的护理配合[J].华西医学,2006,21(3):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