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和气
(通山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湖北 通山 437600)
多年来,我科对喉癌切除术后的护理工作逐步形成一套全程、连续的系统化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我科2002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喉癌患者25例。其中男24例,女1例,年龄45~70岁,全喉切除5例,部分喉切除20例。25例患者均无呼吸系统和其他系统基础疾病。术后并发出血1例,皮下血肿3例,气管套管脱出2例。
喉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皮下气肿、出血、套管脱出。①皮下气肿:多局限于气管切开处附近,有时也可波及腹、背、大腿。用手触摸可有捻发感或握雪感,轻者一般无需处理,术后1~2d自行消退,重者6~8周方可完全吸收。②出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的伤口局部渗血可用凡士林纱条或碘仿纱条填塞、压迫,并予镇静、止血、止咳药,多可止血。继发性出血死亡率高,应严密观察,并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③套管脱出:要防止导致导管脱出的因素发生,观察患者呼吸和循环情况。套管脱出后应严密观察有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喉癌患者手术当日晨置胃管,术后次日晨鼻饲前予以洗胃,取50ml注射器抽吸温开水(38℃~42℃)经胃管反复冲洗,直至抽出液无混浊。鼻饲时应遵循“浓度由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体位取半卧位,同时动态监测血糖变化。术后10~14d可根据病情拔除胃管,经口进食。
2.3.1 持续气道湿化
主要采用输液器持续均匀地将药液滴入气道内。湿化液一般选用0.9%NaCl 250ml+庆大霉素8万U+α-糜蛋白酶4000U,或者用0.9%NaCl 250ml+沐舒坦30mg,若合并感染时可选用0.83%碳酸氢钠溶液。湿化液配制好后插入输液器,排尽空气,去除头皮针头,将硅胶管插入套管内2~3cm,调节滴度为(3~6)滴/min,若痰液粘稠,滴速可调至(8~10)滴/min。寒冷季节可使用输液恒温器。
2.3.2 气管切开换药
先用0.5%碘伏棉球消毒气管切口处周围皮肤,再放入纱布垫或一次性伤口敷贴,2次/d。气管敷料垫中间剪一与外套管管口直径大小相等的圆孔,再在一侧中间剪开。若痰液多时可再覆盖一层一次性手术切口薄膜,这样避免痰液污染手术切口敷料,同时也避免套管柄与皮肤之间的摩擦,有利于缩短换药时间,促进创面愈合。
2.3.3 定时叩背吸痰
由责任护士每2h为患者翻身、叩背,术后2~3d痰液较多,应随时吸痰,3d后可按需吸痰。吸痰前要评估痰液的性质、部位,采取低负压吸痰,以免造成气道黏膜损伤。吸痰管插入要深,边吸引边插入,然后旋转式上提。吸痰管一用一更换,一次性吸引连接管应每天更换,贮液瓶应及时倾倒,定期消毒,以避免逆行感染。
2.3.4 套管管理
喉癌患者气管切开后一般用金属套管,每4h更换一次。更换下的内套管洗净后用压力蒸汽灭菌,或以75%乙醇浸泡30min,再以灭菌注射用水冲洗干净备用。
2.3.5 堵管
全喉切除无需堵管,部分喉切除如考虑拔管者应先行堵管。堵管采取逐级堵管方式,即先堵1/3,48h无呼吸困难,堵1/2,再经48h无呼吸困难,再堵2/3,又经48h观察无异常全堵。堵管期间严格交接班,严密观察患者呼吸情况。
术后24h抬高床头30°~45°,颈部制动,采用改良式变换体位,即左侧—平行位—右侧,这样可减少返流,使分泌物从气管套管处排出或吸出,有利于咳嗽和深呼吸。告知患者早日下床活动,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术后第1d起给0.9%NaCl嗽口。鼓励患者刷牙,每日早、中、晚各1次,同时嗽口。这样可以有效除菌,同时可以刺激黏膜,促进唾液分泌。
定时开窗通风,紫外线照射消毒房间,并以0.5%含氯消毒剂湿拖地面,2次/d。室温保持在18℃ ~20℃,湿度为70%。
喉癌患者术后如需带管出院,出院前两天护士必须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掌握更换和护理内套管的方法,并制定出院后的随访、复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