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

2011-08-15 00:49崔敬岩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8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就业指导大学生

崔敬岩

(华侨大学信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浅谈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

崔敬岩

(华侨大学信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对于逐年增加的就业压力,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仍然是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如何在高校中更好的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正成为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

就业压力;职业指导

一、目前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职业指导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名词,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内涵却有很大的差别。所谓职业指导,笔者认为是根据国家就业政策和社会就业形势;帮助学生结合自己身心特点与所学专业选择升学或就业途径;引导学生以社会实际需求调整就业期望值,努力提高能力和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过程。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经济市场化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出现了新的变化,一些院校开始将工作重心逐渐向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辅导转变,力求引导学生自觉地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而不再是简单的停留在对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的辅导。《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2.高校教育产出与社会需求不对称

(1)部分专业的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存在错位。调查发现,在产业结构调整后,用人单位对于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需求迅速增长,而学校的培养却跟不上需求步伐,形成了热门专业供不应求的状况。

(2)人才结构严重失衡,供求矛盾加大,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不到自己需要的人才,而另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后又因为本专业的需求量饱和而找不到工作。

(3)课程设置老化,不适合社会的需要。在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中有 70%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在求职中专业对口的机会很少,及时可以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但是所学的知识也无法转化成实际应用;同时,学生认为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而且知识陈旧,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3、职业指导人员专职化专业化不足。如今职业指导的概念己经开始被人们广泛认可,但是高校中专职的职业指导人员却很少,大多数是由辅导员或者任课老师兼任,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且人员流动性大,从事职业指导工作在十年以上的人员极少。职业指导是一份需要不断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的工作,职业指导师的成长不仅需要学习理论知识,更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如果高校职业指导的队伍的构成长期是由起步或成长阶段的职业指导师为主要成员的,很可能使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长期处于同一水平,无法有质的提高。

二、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想法

1.构建合理的职业指导体系

(1)建立高校职业指导领导体系。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力度和效度取决于学校领导的态度,这不但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而且从思想上、机制上解决了执行力的问题。目前很多高校都组建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均由分管校领导和各学院党总支书记组成。落实一把手工程,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从学校领导直到每一位教职员工对于就业工作的充分重视,加强了就业工作的执行力。职业指导工作应充分借鉴现有的科学经验,组建高层次的领导体系,促进职业指导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的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调动学校内部各方面力量,职业指导机构要把管理、指导、服务三大功能融为一体,更加注重和强化服务功能,寓服务于指导之中,寓服务和指导于管理之中。

(2)构建合理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在职业指导工作体系中应该分级开展:一级应为由校领导班子组成的领导小组;二级为学校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的职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三级为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学院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四级为职业指导教师,五级为学生代表。以上工作体系体现了学校领导的重要作用,能保证职业发展教育工作贯穿大学生阶段的全过程;保证参加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员化;保证校、院两级机构的协调和互补性;有利于调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

2.加快职业指导的全程化发展。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应该避免以往就业指导的传统模式,只注重对高年级学生的指导工作,应将重心前移,从入学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教育。将职业指导贯穿于学校教与学的全过程,并对毕业生做好跟踪服务。

人的职业兴趣、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上升的过程,职业选择也是一个发展过程。因而,职业指导应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应该分阶段进行:

(1)入学教育。高考后,在选择高校时,许多高中毕业生往往只考虑报考什么样的学校成功率高,容易被录取,而很少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这就造成许多大学生入学后,产生对专业不感兴趣,学习没劲。而且大学的学习氛围与高中有了很大的差别,很多学生由于自由度较高,一下子松懈了下来,没有在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入学职业指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入学职业指导教育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奖、助、贷学金政策;介绍学院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就业方向;介绍各专业发展前景,社会需求情况;介绍本院往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入学职业指导可通过集中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教师专题介绍、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让学生明白择校、明白选择专业,鼓励他们学一行、爱一行,激发学习专业兴趣和积极性。

(2)专业技能教育。专业知识的培养不论何时都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的。学校力求通过强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加大各种实训、实习力度,将学生培养成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实现学校与社会零距离接轨。

学校应坚持引导学生以学业为重的理念,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应注意与第一课堂的结合,可以开展如各类数学建模大赛、结构设计大赛、英语演讲比赛等专业技术性强的活动。与此同时,鼓励学生拿到毕业证的同时,据专业不同,积极考取各种技能证,如物流证、秘书证、项目管理师证、电子商务证等。

(3)毕业前职业指导和毕业后的继续服务。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着重加强求职择业技巧、就业形式与政策法规的教育,为就业做好准备。

做好毕业生的跟踪服务,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应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档案,动态地维护毕业信息,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会为今后的职业指导工作奠定信息基础。同时为毕业生提供各种服务,如户口档案的暂存和寄送,为就业困难的同学继续提供指导和就业信息等。

通过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可以让大学生在大学初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客观的评价自己,减少了职业选择的盲目性。

3.充分发挥学生在职业指导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职业指导过程中的主体。但是从小到大的“填鸭式”教育使得大学生养成了被动接收信息的习惯,总是等着别人来告诉自己什么,而不是我要知道什么,主动搜集信息的能力很弱。由于目前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使得他们依赖性很强,经常看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时,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使得大学生的个性和主体作用被弱化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被人为地抑制了。

在职业指导过程中,要培养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引导学生是就业主体的意识,在大学学习中应拿出更多精力和时间,形成剖析自我的习惯,分析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研究信息的分类及适用性,把握自身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冷静面对激烈的竞争,及时调整期望值,在充分调研分析后形成务实的择业观。

4.充分运用多方面的力量,拓展多元化的就业指导

在目前缺少专业的职业指导人员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各种专业机构多方面的力量,形成以系统化的职业指导课程为基础、以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为特色、以高水平的职业辅导讲座为补充、以多样化的就业实践环节为辅助、以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多元化的社会资源为支持的体系。

[1] 周群. 职业人生与就业指导[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Z].

G459

A

1008-7427(2011)08-0048-01

2011-06-11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就业指导大学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试论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