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改革热潮中的冷思考

2011-08-15 00:42邓薇薇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改革语文教师

邓薇薇

(雅礼中学,湖南长沙 410007)

语文教学改革热潮中的冷思考

邓薇薇*

(雅礼中学,湖南长沙 410007)

历时20余年的语文教学改革一方面成绩喜人,另一方面又有舍本逐末、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等弊病。文章试图归结当前语文教改的误区并剖析其原因,从而寻求深入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现实出路。

语文;教学改革;误区;出路

当今时代是一个改革的时代,时至今日又是改革深入推进的关头。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作为这一改革大潮中的一支洪流,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语文教学改革则可称为教改的一声春雷,启动既早,雷声也大。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发表在1978年3月《人民日报》上的文章《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被称作语文教改的“一声惊雷”,击中了语文教学的痛处,轰然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语文教学改革热潮。在这股教改热潮的冲击下,新的教学理论、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极大地解放了语文教学的生命力,使之从“文革”的废墟中迅速崛起,从满日疮痍走向百花盛开的繁荣局面。但是,冷静地审视这场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也不难发现:表面的闹腾掩饰了深沉的僵固;实质的转变被异化为形式的翻新;一个极端的弊病消解了,却代之以另一个极端的偏颇,就使这场改革历时20多年,仍没有逃脱“当前最糟糕的教学就是语文教学”的厄运,仍没有躲过被“炮轰”的尴尬,“雷声大,雨点小”,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鉴于此,笔者试图伫立在语文教改的潮头,对这场不尽美善的改革作一番冷静思考。诚然,这也是为了更好的推进改革。

一、语文教学改革的误区举偶

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1978年语文教学改革发轫起到80年代初期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解决的是“语文教学应当干什么”的问题,提出“双基”的口号,使语文教学走上了以语文学习为主的正确轨道。以后到90年代初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面临的是“怎么教”和“为什么教”的问题。这是语文教改最红火、最热闹的时期,理论与实践都有长足的发展。第三阶段为90年代初至今,呈现出对语文教学进行全方位改革的趋势。①语文教学改革在20余年的历程中,取得了喜人成绩,也不免陷入了一些误区之中。大江东去,难免泥沙俱下。语文教改的洪流在交汇跌撞处会泛起层层的泡沫,泡沫的堆积有可能使人看不清真正的流向。

其一,语文教学中的“减负”被偏颇地理解为“无所负载”。当前整个基础教育领域正众口一声高喊“减轻学生负担”,而对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人文修养等方面的内容则要“补加”,质言之,“减负”是“减”与“加”的统一。同时,“减负”的前提是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目的是增效,关键是减轻学生的心理重荷,使学生乐学善学,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而现实中很多学校和教师并未弄清“减负”的真正内涵,一哄而上,津津乐道于学生的书包减轻了多少,落得师生同闲,皆大欢喜。殊不知,学生被这一“减”,立足未来生活的资本就更少了。根据报道,中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和语文能力下降,辞不达意,错别字连篇。②如此“减负”眼下是轻松了,可学生日后突然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怎么办?

其二,割裂语文学科性质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共生关系,在大力倡导语文教学和人文意义之时,有忽视其工具性意义之嫌。语文学科(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基本特性应是工具性,语文是学生学习和生活得以顺利展开的基础和工具,而语文学科本身的人文意义也寓于这门工具的掌握和运用过程之中。“语文就应该姓语,语文课一定要突出识字、写字、读书、背诵、作文这几项训练重点。”③离开系统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字不好好地写,文章不认真地读,背诵记忆被取笑为死记硬背,结果只会是不学无术,腹中空空,语文学科应有的人文性也成为空中楼阁。

其三,在教改浪潮的冲击下,传统的授受式教学尤其是它的极端现象——“满堂灌”基本上被革新,代之而起的是问答式教学。但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不少问答式教学只在形式上营造了一种师生对话,启发诱导的图景,“都从根本上失掉了最核心的东西——启发的灵魂和思维的内涵。”④在语文教学中,名义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教师依然扮演绝对权威和领导角色,一切问题由教师设计和提出,一切答案由教师给出和裁定,学生只有应答和遵从。由教师事先设计和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就像一条牛鼻绳,牵着学生的思路,学生没有自主的选择,缺乏独立的思考。这些问题缺乏启发性,思维含量或智力价值不高,多是将课本的知识陈述转换成问题形式,答案就在书中,不过是对课本知识的变相复制,且问题的答案多是预设的、唯一的。“教师的启发目标限于引导学生快速向既定的标准答案靠拢。这不仅大大压缩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也压榨了思维宽度”⑤。有些教师甚至炮制出大量诸如此类的问题满堂发问,实在是大悖于“启发”二字。较之“满堂灌”又有何高明之处?

其四,直观教学被曲解为“堂堂课不空手”。直观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实物、直观教具等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达到预期目的的教学方法。⑥但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已视之为天经地义的教学原则,挖空心思备制花样翻新的道具,恨不得把每一堂课搞得像演戏一样。至于运用直观的真正的意图和实际效用则少有顾及,这样一来,课堂里热闹非凡,惊心动魄,学生兴高采烈,拍手称快;然而随着“表演”的结束,学生的脑海里并没有流下多少有用信息和思索痕迹。这种偏离初衷,手段和目的倒置的直观教学被异化为逢场作戏,曲意逢迎,教师则扮演起了小丑,费尽心机只为博学生一笑。真正好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兴奋和欢呼,更要使其于情绪高涨时开启思维的引擎,激发出精美的思想花絮,摄取更多有用的知识信息;真正精彩的教学追求情趣,但更着重理趣。为了直观而直观,只会使学生过于依赖感性直观,把学生惯成抽象思辩能力低下的“快乐的傻子”。

其五,加入WTO以后,“全球化”、“国际视野”与“世界接轨”等词汇倍受亲睐。语言文字的一项重要的职能是充当交流传播媒介,于是不少人致力于使汉语教学与“国际接轨”。但“接轨”并非机械地适应,并非兼收并蓄,并非照搬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例)的语文教学模式。毕竟,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特质和灵魂,语文教学必然受到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呈现民族差异性。越是民族的、本土的也越是世界的,人类的差异性本身蕴涵着世界的丰富性。如果为了“接轨”而丧失了自我,泯灭了特色,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中的悲剧。

二、语文教学走入误区的原因浅析

语文教改作为新生事物,在不断解弊救失和趋善求美的过程中,其自身也染上了弊病,走入了误区。笔者就此试作初浅的探析。

首先,教育领域的形式主义作风和急功近利,追赶时髦的心态使语文教学改革舍本逐末,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教育行政部门在没有领会教改的实质,并没经过试验、论证,就盲目设课题,立新标,把教改变成了政治运动,结果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次次地搞运动,一阵阵地刮风,却实效不大。学校和教师为了创品牌,赶潮流,捞资本,变着法子闹腾,要么只求形式不同实质地生搬硬套,要么巧立名目,乱贴标签,凡事都要沾上教学改革的边。这些流于形式的做法目的不在真正地改善和提升现有教学,而是致力于树名声,评奖项,摆成绩,势必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但教改无效,而是扰乱原有的教学秩序。

其次,受教育理论中非此即彼的两极思维模式的影响,难以把握教学改革的度。矛盾论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存在对立统一的两极。语文教改不是否定某一极而独奉另一极,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而在于寻找两者的契合,寻求适度。把握好“度”,做到合宜适度,才叫艺术,才称得上美。传统和现有的教学确实问题不少,但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偏激地走向它的反面。比如针对传统教学中课堂气氛沉闷的不足,则铺天盖地地提问,甚至故弄玄虚博取热闹,把课堂变成剧院,而使课堂应有的“无声胜有声”以及理趣和思辨之美在一片喧闹中无处置身了。

其三,教学、科研成果的滥化使得语文教学改革莫衷一是,鱼龙混杂。什么样的语文课是成功的?什么样的语文教师是优秀的?教学科研的成果如何产生、鉴定和推广?对于这些问题的批判缺乏科学务实的标准,以致于教改圈内真伪难辨,五花八门,三流九教纷纷登台。比如,有些学校把“堂堂不空手”作为评价是否运用直观教学的重要标准;有些教师认为满堂问答是否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标准;有些教师认为教室安静即意味着教学进行有序、有效。这些潜伏于教师心目中的“标准”显然有失偏颇,缺乏规范,但现实中他们却真实地发挥着导向作用。当然只能是误导了。

其四,在文化习俗和社会心理层面,人们对改革者和现实批判者有盲目崇拜和效仿心理。自古以来,那些扮演改革者,叛逆者、批判者角色的人容易得到社会普遍的同情和认可,成为社会的楷模(尤其在文明开放的社会环境里)。而这种认可和崇拜很容易越出理性的边界,产生晕轮效益,使得改革者本身的缺点被遮蔽。人们面对这些头顶“社会”楷模光环的改革者,往往容易丧失审视的从容和批判的能力,只剩下盲目的追随。这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也时常降临教育领域,也势必影响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行。

造成语文教改假象甚至病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讲,可以归纳为:学生在教育实践和话语体系里的无权、无位的境地。教学的主宰者(即主要责任人和利益人)依然是教师;学生只为教师而存在,成为教师谋生晋级、实现自身价值、完成教学目标的工具或配角。教师是教学意志主导者,是权利中心,是价值的主宰;学生是为配合教师意志的达成而存在的。教学的目的的主要由该活动的主宰者设定,因而它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更快地满足教师的希求和愿望;学生的成长、成材和成功本身不构成教学生活的首要价值目的,而是让位于教师的工作绩效,让位于学校的创立品牌和争夺生源,让位于政府部门的政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素质教育理念异化为“主要为了教师,附带为了学生”。这样以来,一些本来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益,为学生所悦纳的教学被“改革”掉了,因为它不可能符合教师的意愿;而一些并无妙处甚至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材的教学都打着“教改”的幌子活跃在现实课堂上,因为它可能会给教师带来某种光环或即时利益。

三、语文教学改革的出路

传统的语文教学的确弊病不少,改变这一状况的必由之路就是进行教学改革,而且要下大力气改,一改到底。但教改进程中又引起新的矛盾,埋下新的危机,以至于老病未除,新病频发。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眼下进行的这场语文教改的缘起和初衷,不得不重新理清关于这场改革的反思和评价标准。

无庸质疑,语文教改是在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病和矛盾日益显露,以至于严重困扰我们的语文教学的背景中的必然选择。改革是直接针对既存的教学弊病而来的。语文教改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善美的教学境界,是为了学生当下体验的充盈和未来生活的美好;而不是追赶潮流,讲求形式。因而哪些方面得改,改多少,如何改。只能始终紧扣语文教改的初衷和目的,才不至于迷失方向、丧失标准。同时,教改应当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建构规范、科学和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和不断进行自身审察和定向的价值标准,从而真正建立起语文教学改革的反思和自律机制,使之增强自我监控和调节的能力,使之不偏离正确轨道而走入误区。

怎样才能使我们美好的期待变成现实?怎样才能确保我们这场意在趋利避害,长善救失的语文教改不改初衷,不走过道,不跑调?论及于此,我认为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澄清认识,寻求出路。

1.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生活境遇为主要目标。语文是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一门学科。工具性又是该学科最首要、最基础的属性。学生学习语文,一个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个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语文教学不能让学生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一门工具。如果不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知识,练就较强的语文能力,为深入学习和未来生活打下坚实基础,这样的语文就是失败的。在以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语文课被异化为政治课或道德课,丧失了其工具性特性,因而使之低效甚至面目全非。“文革”结束以后,由于突出了其工具性意义,语文教学迎来了自己的春天。语文学科确实有思想教育、审美教育、智能教育、领悟人生等方面的功能,但这些都是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而不是外加的,更不能是牵强附会的。当然,一味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略其人文性也是不对的。语文课的终极目的在“人”,解放人、充实人和提升人。语文课是立“人”课,具有浓郁的人文底蕴。语文教学不仅要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让学生掌握一门必不可少的工具,从而为未来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它还应同时向学生展示一个美妙动人的人文世界,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涵养和启迪,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当下体验。只有这样的语文教学,只有始终指向这一标杆的教学改革,才能真正使学生的生活境遇(包括当下的生命体验和未来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才能使学生因受过这样的教育而更加富有力量,更加幸福和充盈。

2.以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为突破口。语文学习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课堂学习只是“一掬水”,而课堂之外的学习则是“江河湖海”。要学好语文,仅靠从课堂上获得的“一掬水”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学应引入“大语文教育观”,通过课堂教学中的恰当点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打通“一掬水”与“江河湖海”的通道,从而使生活之水常来。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增强语文课的魅力,燃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使得人人喜欢语文,个个迷恋读书,痴情于作文,才能使学生高效地吸收课堂教学信息。并把这种兴趣延伸到课外,在课外阅读和日常写作中全面提升语文知识水平和能才素养。

在评价语文教学或教改时,一个重要标准,就在于它能否有效地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否让学生把语文学习内化为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内在需求。现实中的有些语文教学改革之所以折腾来折腾去,办法用尽却落得个黔驴技穷。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抓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牛鼻子,没有真正以教学之美吸引学生,激发出其学习语文的持久兴趣。教师使出了浑身解数,学生却无动于衷。这是因为不能从内心深处打动学生和感召学生。当然,教学改革都会打着激发学生兴趣的旗号,但却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简化为让学生发笑和表面上的取悦学生,以为课堂上轻松好玩、欢声笑语就标志着兴趣浓。其实这种表面的兴趣最多只是一时的玩味,且多半是指向语文学习之外的某些事情,这样的兴趣会随着下课铃声一同消散殆尽。真正促发语文学习内驱力的兴趣只能是源于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和课堂教学中激发出的乐趣和澄明通达的情趣,它是直接指向语文学习本身的深层的兴味。

3.把教法改革与课程改革、考试改革结合起来。在教学改革中,教学方法的改革只是表层的,也是易变的和普遍适应力较弱的。改革要深入持久下去,步步为营,有序推进,就必须渗透到课程编排以及考试评价方式的改革的层面。一些好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只有通过课程改革才能巩固下来,才能推广开去。而考试(尤其是高考)始终是教育教学领域的指挥棒,离开了考试评价方式改革,其他环节的改革势必寸步难行。教学改革的成果应及时体现在课程体系和考试评价之中。只有这样,教学改革才能改变缺乏规范、难以操作和推广、流于形式等弊端,才能从根源上杜绝形式主义作风和急功近利心态。

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题可以说是“一年一个样”,考查的重点和方式变得日益合理。前不久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切实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着力阐明了语文教学中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学习方式的多元性和课程内容的开放性;⑦并且正在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编写新的语文教材。无疑,这些举措将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优化提供一种系统、规范和便于实践的机制,将使我们寄予愿望的这场教学改革更加有序、有效和理性。我们有理由相信,语文教学改革将会不辱使命,使语文课堂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魅力。

注释:

①夏友杰:《要全面分析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人民日报》1999年第3期。

②陈志文,张秋梅:《重了洋文,轻了中文》,转引自《教育:我们有话要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张庆:《改革语文教学要用“减法思维”》,《学科教育》1996年第6期。

④⑤贾荣国:《把问答式教学改造、提升为对话式教学》,《中小学教育》2001年第2期。

⑥石鸥:《教学病理学》,第316页,湖南教育出版社。

⑦文宇:《新课标、新理念》,《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1期

Abstract:The achievement of the reform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past 20 years is astonishing,yet problems are still prevailing,for example,some concentrate on the trifles and neglect the essentials,some become a mere formality,etc.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reform,explores the reasons,and finally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to deepe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Chinese language,teaching reform,mistaken ideas,countermeasure

A Calm Reflection on the Reform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DENG Wei-wei

G623.2

A

1009-5152(2011)01-0083-04

2011-03-05

邓薇薇(1980- ),女,雅礼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改革语文教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改革之路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