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晨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张家港学院,江苏 张家港 215626)
基于案例驱动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黄 晨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张家港学院,江苏 张家港 215626)
《C语言程序设计》是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编程习惯的养成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案例驱动的“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模式;案例驱动
1. 没有认识到C语言的重要性,学习缺乏主动性。学生普遍认为 C语言是一门计算机专业课程,而自己所学的机电专业,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不会用到 C语言,大多数学生抱着这样的心态被动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性,而传统的教材案例抽象,与机电专业没有联系,学生体会不到 C语言的应用价值。
2. 畏难情绪导致学习缺乏兴趣。C语言通常的教学模式是,以语言的语法系统为主线,以小型练习为训练手段,往往只对一两个语法要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C语言课程大致是按照“数据类型-基本结构-数组-函数-指针-文件”这样的顺序组织的。在课程的起始阶段,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讲授 C语言的各种数据类型和输入输出格式,概念性极强,知识点极为琐碎和枯燥,许多学生就是在这个阶段失去了学习的耐心和兴趣,造成了后续学习的困难。
3.教师授课时注重分立知识点的讲授,缺乏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编制能力的培养。在 C语言课程中,有这样的普遍情况:教师在讲授新的知识点时,学生也能较好的接受,可是到了具体要应用的时候,就有很多学习很用功的学生也会出现无法下手的问题,往往心中只有一些模糊的想法,却无法用 C语言实现。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只是重视了知识点的概念讲授,而忽略了学生整体编程思路和编程能力的培养,实例的讲解也往往是纸上谈兵,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上机消化。
(一)案例驱动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的教学方法,其核心为 “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教师根据学科教学内容的要求,将知识点分解到若干个有代表性的案例中,“以例激趣”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对案例进行思考、开展小组讨论;“以例说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例导行”帮助解决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驱动教学的关键是案例的选择,案例的选取应当是典型的代表性、有趣味性的,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揭示所学知识点,并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密切相关。
(二)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案例教学法可以促进传统课堂教学改革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者,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被动学习,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而案例教学法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的发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协助者,而学习者是学习的主导者,因此,案例教学法不仅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同时也影响教师的教学,促使教师思考学习者的学习、课程的架构与组织、案例探究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以及学科统整等问题(Waterman,1997)。
2.案例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抽象概念的讲解往往会使学生的大脑思维疲倦,而案例教学法用案例导入,通过案例分析引入知识点,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学生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通过案例教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另一方面,学会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案例教学法需要分组讨论,交流思路,在沟通过程中,学生除了学到知识的本身,还可以学会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内向的学生也会在这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放开自己,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
(一)案例驱动法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按教材内容划分模块,为每个模块选取合适的案例。
第二步:学生分组,确定小组长。
第三步:与学生沟通,接受新的教学方法。
第四步:实施。
(二)案例驱动法的课堂组织实施——以一维数组为例
1.提出案例:先由教师提出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已知全班40个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的考试成绩,求全班的平均成绩。
提问:利用已学的知识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讨论案例:学生分小组对该案例进行讨论。
(1)利用已有知识如何实现上述案例。
(2)思考原有的知识点解决这个问题存在哪些问题。
学生讨论后,提出了两套方案。
第一套思路: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变量存放成绩,对所有成绩求和后,除以总人数,求得平均值。缺点:需要建立40个变量,太麻烦。
第二套思路:建立一个变量存放当前学生成绩,并利用循环完成求和,最后除以总人数,求得平均值。缺点:学生的成绩只能保存当前值。
3.分析案例:教师在听取学生分析结果和问题的基础上对案例进行剖析,指出重点、难点,带领学生对以前知识进行巩固,并由案例引出新的知识点。
肯定学生两套编程思路,提出采用一维数组的概念弥补两套方案中的不足,给出新的方案,在案例的讲解中引入知识点。
4.案例延伸:将案例进行延伸,例如:如何求出一组数中的最大值、最小值等。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归纳知识点:带领学生总结各个案例中的思路和规律,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5.教学反馈:学生上机实践完成上述案例,让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反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案。
(三)“案例驱动”教学法实施效果分析
笔者在担任的教学班中采用了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认真选择案例(尽量与机电专业或实际生活靠拢),严格按照以上的步骤实施,在一学期的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学习,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获取理论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实践技能也普遍增强。
[1] 朱文. 案例教学方法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J]. 2003,10.
[2] 张建珍. C语言教学方法探究[J]. 计算机教育,2007,9.
G42
A
1008-7427(2011)06-0125-01
201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