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今用 验案存真(八)

2011-08-15 00:42陈大舜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味药川牛膝僵蚕

陈大舜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古方今用 验案存真(八)

陈大舜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中医学;医案;葛根汤;钩藤饮;荆防败毒散;金砂散

案22 葛根汤、钩藤饮、首乌汤三方化裁治疗痉挛性斜颈案

刘某某,男,38岁,2010年9月27日初诊。患者因右侧颈项部无定时发作痉挛性斜颈7个月,在北京某部属医院诊治,诊断为痉挛性斜颈症,行外科斜方肌神经根手术,术后症情稍有缓解,自觉颈项部松动一些,但过了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改看中医。刻诊:痉挛性斜颈虽发无定时,但与精神紧张有明显关系,一旦情绪激动更易发作。饮食、二便尚可,舌苔薄微腻,脉象沉细。

辨证:肝阴不足,引动肝风。

治法:养肝柔肝,熄风镇痉。

方药:葛根 40 g,白芍 20 g,赤芍 20 g,钩藤20 g,何首乌 20 g,桑椹子 20 g,天麻 15 g,川牛膝15 g,怀牛膝 15 g,僵蚕 10 g,蝉蜕 10 g,全蝎 6 g,川芎10 g,白芷10 g,甘草10 g。14剂,每日1剂,煎服2次。另开羚羊角胶囊10盒,每粒0.15 g,每次服4粒,每天服3次。并嘱忌辛辣、温燥、油炸、腥发食品,舒畅情志,自我调摄,尽量保持平和心态。谁知该患者只看此1次,未见再来复诊。时隔2月余,直至12月6日才来复诊,得知他服上方5剂后就有效果,14剂服完效果明显,于是自己按上方连服60余剂,惟偶觉局部有不适感,为防止病情反复,要求把处方再斟酌修订,继续服用。因上方效果显著,未作大的改动,只减去全蝎,改用地龙10 g,僵蚕加量至15 g,又开了30剂,羚羊角胶囊照服,以巩固疗效。

按语:葛根汤是《伤寒论》方,由葛根+桂枝汤+麻黄而成,本为“太阳病,项背强”而设,本案非太阳病表寒证,故去掉方中的麻、桂等解表药,只取其中的葛根、芍药、甘草3味,实际上就是葛根+芍药甘草汤。葛根具有生津润筋、舒筋活血、解痉挛作用,而芍药既用了白芍,又用了赤芍,具有养肝柔肝、舒筋活血、解痉挛之功。首乌汤出自《杂病源流犀烛》,方中有5味药,取了其中的3味,即何首乌、牛膝、甘草,并加桑椹子,重在养肝阴;而牛膝既用了怀牛膝,又用了川牛膝,使补肝阴的同时,又兼有舒筋活血通经的作用。钩藤饮出自《医宗金鉴》,由钩藤、羚羊角、天麻、全蝎、人参、炙甘草5味药组成,本案未用人参,其他4味均用,重在平肝熄风、镇痉解挛。方中僵蚕、蝉蜕2味虫类药增加熄风镇痉作用,川芎、白芷增加祛风活血作用。三方加减化裁取得了显效。最后修订方去全蝎,因考虑长期使用,恐有毒性蓄积,故改用地龙,加重了僵蚕的药量,以保安全疗效。

案23 荆防败毒散、麻杏苡甘汤、泻白散三方化裁治疗重感冒(表证夹痰湿)案

林某某,男,52岁,2009年9月21日初诊。患者因恶寒、发热、咳嗽曾先后在社区医院及市级某医院诊治,均诊断为重感冒,并静脉输液抗生素治疗(具体药品名不详),已经拖了1个多月仍未好,故来看中医。刻诊:畏寒,低热,体温37.3℃(腋表),头重,身子困倦乏力,咳嗽唾白色黏痰,胸闷,纳呆,有时泛恶心,大便溏,2~3次/d,小便尚可,舌苔薄腻,脉象濡细带数。血常规检查基本正常,X光片发现两肺纹理增粗,未见结核病灶。

辨证:表邪束肺,痰湿内停。

治法:祛风胜湿,宣肃肺气,止咳化痰。

方药:荆芥 10 g,防风 10 g,薄荷 6 g,(后下),羌活 10 g,柴胡 10 g,前胡 10 g,炒枳壳 10 g,桔梗10 g,麻黄 6 g,苦杏仁 10 g,薏苡仁 20 g,桑白皮15 g,地骨皮 15 g,瓜蒌皮 10 g。6 剂,每天 1 剂,煎服2次。

2009年9月27日复诊:患者自述服药2剂即见效,6剂服完后,寒热清退,头身困重轻松,咳嗽唾痰明显减少,惟饮食尚未恢复正常,大便仍溏,每日2次。舌苔薄微腻,脉象细弦。遂遵前方加减:上方去荆芥、防风、羌活、薄荷,加黄芩、法半夏、陈皮、茯苓各10 g,再服5剂巩固疗效。

按语:感冒本属常见病、多发病,现今由于医疗条件改善,社会上普遍存在只要感冒发热,立即静脉滴注抗生素,其实大可不必,服中药汤剂只要辨证用药,一般效果显著。本案即是在三家医院输液抗生素无效后才看中医的。荆防败毒散出自《摄生众妙方》,有祛风胜湿化痰的作用,全方13味,取了其中8味;麻杏苡甘汤出自《金匮要略》,既可祛风胜湿,又能宣肺,4味药中未用甘草,因舌苔薄腻之故;泻白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能肃降肺气兼清肺化痰,4味药中只用了2味主要药,桑白皮、地骨皮,另加瓜蒌皮清肺化痰宽胸。因本案表寒、表热偏向不够明显,故用的是辛平解表、温清并用法。复诊时的修订方,实际上已变成小柴胡汤与另二方的加减化裁。

案24 金砂散、导赤散、连朴饮三方化裁治疗尿路结石案

彭某某,女,56岁,2009年12月16日就诊。患者6 d前因突发性左侧剧烈腰痛曾在某医院看急症,经注射杜冷丁、阿托品得以缓解。因医生怀疑是泌尿系统结石引起,即在我院做B超2次,1次黑白B超,1次彩超,均未发现有结石。之后在某肾病专家的建议下,在碎石机上仔细检查,才发现左侧输尿管与膀胱结合部有1粒如绿豆大小的结石嵌顿,故而引起剧烈腰痛。诊断明确后曾服排石胶囊治疗未见效果,遂于第7天找我诊治。患者除左侧腰痛仍存在外,饮食尚可,大便基本正常,尿微黄,舌苔中根部黄腻,舌尖红,脉象细弦。

辨证:湿热内蕴,日久结石。

治法:清热利湿,化石排石。

方药:海金砂 15 g,金钱草 30 g,瞿麦 15 g,萹蓄 15 g,石苇 15 g,生地黄 10 g,川木通 10 g,鸡内金 15 g,川厚朴 5 g,黄连 5 g,琥珀末 10 g,甘草5 g。7剂,每天1剂,煎服2次。并嘱清淡饮食,多喝水,多蹦跳,忌辛辣、油腻、腥发食品。

2009年12月24日复诊:服前方感觉尚好,腰痛已经止住,但到碎石机上观察,结石仍未下来,舌苔薄黄,脉象同前,余皆可。遂守前方加减,去黄连、川厚朴,加赤芍、白芍、川牛膝、王不留行、冬葵子等,10剂,每天1剂,煎服2次。患者三诊时,告知10剂服完后经两家医院复查未见结石。遂以中成药知柏地黄丸善后。并追踪观察1年余,未见复发。

按语:本案与案8(见本刊2010年第7期)均为输尿管结石案,辨证与治法也基本相同。但有两点差异:一是本案的诊断比较特殊,两次做B超均未查出结石,后在碎石机上才发现有结石,否则容易造成误诊;二是在方药运用上有同有异,同者,两案均用了金砂散、导赤散;异者,本案用了连朴饮中的二味主要药黄连、川厚朴,其根据是舌苔中根部黄腻,说明患者病情不但下焦有湿热,中焦也有湿热,故而不仅要清利下焦湿热,同时也要清化中焦湿热。连朴饮出自清代温病大家之一的王孟英《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具有清化湿热、调和肠胃的作用,临床同用黄连、川厚朴的指针,主要根据就是舌苔黄腻或黄厚。本案复诊时,因舌苔已化为薄黄,且结石未下来,故减去黄连、川厚朴,加大利湿通淋、祛瘀解痉、化石排石的力度,处方中增用了赤白芍、川牛膝、王不留行、冬葵子、车前子等药,最终得以打下结石,并已跟踪观察1年余未发。

(本文编辑 李路丹)

Authentic medical records treated with ancient formulas

CHEN Da-shun
(TCM University of Hunan,Changsha,Hunan 410007,China)

Chinese medicine; medical records; formulas; Gegen decoction;Gouteng decoction;Jinfang Baidu powder;Jinsha decoction

R249.2

B

10.3969/j.issn.1674-070X.2011.05.015.046.02

2011-04-08

陈大舜(1941-),男,江苏南京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内分泌疾病及中医内科病证结合的研究。

猜你喜欢
味药川牛膝僵蚕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妙用川牛膝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规模化养殖中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前半部分方药图解
川牛膝临床注意事项
急性腰扭伤泡脚方
僵蚕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情绪管理“三味药”
越有学问越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