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述评

2011-08-15 00:45张毅张帆
当代经济 2011年11期
关键词:民族因素制度

○张毅张帆

(1、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2、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述评

○张毅1张帆2

(1、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2、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有效地解决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是关系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因此深入探讨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民族地区贫困的特征、成因、解决方案、措施和政策等几方面内容出发,对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总结,以期客观全面地认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

民族地区 贫困问题 述评

民族贫困问题一直备受各界的关注,有效地缓解和消除广泛存在于民族地区的贫困现象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民族地区的贫困与其他地区的贫困有着共同的特征。但是由于民族地区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发展历史、民族文化以及宗教信仰与其他地区有着显著的不同,其贫困问题有着自己的特殊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地区的暂时性贫困、因灾返贫问题以及生计不稳定、高度脆弱等个体性因素都逐渐成为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显著特征,并且贫困问题在历史文化宗教的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可能导致比其他地区更为尖锐的社会问题。

一、民族地区贫困的特征

民族地区总体呈现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返贫困率高的特点,且贫困人口分布集中连片,生计不稳定,因病因灾致贫返贫情况严重等都逐渐成为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显著特征。2007年民族自治地方绝对贫困人口774万人,农村低收入人口1841万人,占全国比重为52.3%和52.1%。同年,民族自治地方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发生率为6.4%,比全国绝对贫困发生率高出4.8个百分点。

大量低收入的贫困人口生产高度脆弱和生计严重不稳,丰年脱贫、灾年返贫,因病致贫返贫,尤其在遇到大规模的自然灾害,贫困发生率与返贫率极高。返贫现象呈现明显的地域性,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水平低。原先贫困面积大的中西部连片地带是我国农村返贫的集中发生地区,有些地区几乎每年都要发生一两起大规模的返贫,陷入脱贫—返贫—再脱贫—再返贫的恶性循环中。

民族地区贫困的另一特征是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往往与其他社会问题交织。影响民族地区贫困的因素除了一般的经济因素外,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传统习俗等成为影响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不可忽视的因素,有些因素甚至成为加重民族地区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又可能成为各种不稳定因素的诱发因素,激化社会矛盾,影响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

二、民族地区贫困的成因

1、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禀赋是造成贫困的客观原因

民族地区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地形复杂、基础设施落后、与外界交流困难是造成民族地区贫困的重要因素。柏振忠(2007)从自然因素方面分析了区位上的边缘性和山区内的分散性,指出地形的复杂性和气候的恶劣性给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困难。

自然资源禀赋的薄弱更是民族地区贫困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自然资源禀赋的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生产资料有限,优质土地资源相对匮乏。李茂林(2010)指出优质土地资源匮乏,山区农村可供耕作的优质土地数量非常有限,土壤沙性重,水土保持能力差,土地贫瘠,产出率低;二是气象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杨延昭(2005)指出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分布的地带要么地质构造复杂,自然灾害频繁,要么是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土地沙化严重,导致少数民族群众经常受到天灾侵袭,生产生活难以稳定,长期徘徊在低水平以下;三是环境承载力弱,资源开发困难。吕宁等(2009)分析认为民族地区干旱地区多,水资源缺乏,农业生活常年缺水,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2、发展起点低与社会发育滞后是造成贫困的历史原因

众多研究者都曾指出,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起点低,社会发育滞后是导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贫困问题严重的重要原因。民族地区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的状态,生产力低下,商品经济发展滞后,形成了发展的历史断层。其落后的生产力不能在短时间内弥补,由此决定了区域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低,即社会发育程度低,包括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社会经济、人的发展都滞后,这使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任务往往是“百废待兴”,特别是微观经济缺乏活力。

贫困人口不仅不会现代生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未能摆脱旧的社会形态所形成的习惯和方式。吴海鹰等(2005)指出随着经济活动模式变化,迫使部分人口放弃原有生产方式,突发式的经济文化变迁产生明显的副作用。替代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导致部分人陷入贫困。

3、教育水平低及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因素

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滞后,在文化教育、科普农业生产和生存技能方面受到极大约束,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劳动力素质状况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这也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柏振忠(2007)认为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差,入学率低,学校布点分散、规模小、效益差,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没有发展起来,高等教育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招生规模等方面均不及中、东部发达。教育结构与人才结构也是制约民族地区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因素。黄健英(2002)指出教育结构和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经济发展相脱节,民族地区的教育结构以文史类和师范类专业为主,而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理工类专业和管理类专业少。人力资源的分布与流失也制约了民族地区的脱贫进程。黄颂文(2004)指出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存在专业技术人员分布不合理,人才、智力流失严重等问题。

4、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相失调是造成贫困的隐形因素

民族地区的非正式制度包括文化、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社会网络等,虽然民族地区在解放后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是非正式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留。张细移(2006)指出少数民族地区初始的制度框架中延续的非正式制度却更多地表现为以适应自然经济为特征的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体系。但是随着社会的剧烈变迁,原有非正式制度变得与现代生产方式不协调,这些不协调首先表现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冲突。非正式制度中的重要方面如民族文化、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都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制约。杨延昭(2005)指出许多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如宗教文化、排外意识强烈等从深层次影响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民族地区贫困的解决措施和政策

1、改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改善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发展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先决条件,是通过实现经济增长来减缓民族地区贫困这一重要减贫手段的必要前提。改善滞后的基础设施,主要涉及到交通、电力、通讯、公共卫生等多方面内容。郭志仪等(2009)指出加强公路、电力、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商品化率。保证民族地区人口正常的生产生活,降低运输成本和时间,使所拥有的资源和产品转化成现实收益。众多研究者同时指出民族地区自身经济条件不足以支撑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力度,把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总体经济战略中进行规划和实施。

2、人力资本的改善

民族地区的贫困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贫困,所以加强人才扶贫,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是众多研究者解决贫困问题的主要对策。在这些对策中首先就是要加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别振宇(2009)指出应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改变贫困意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不但包括正规教育,还包括职业教育、短期培训及技术指导等。控制人口增长,强化人力投资是克服贫困和不发达状态的另一个措施。对人才的引进与合理使用也是改善人力资本状况的重要手段。总之,应不断改造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观念意识,树立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的综合素质。

3、产业结构的调整

结合民族地区优势资源,调整民族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形成新型产业、特色产业,是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和脱贫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产业结构调整上,首先要确定民族地区自身具有的比较优势的资源条件。吕宁(2009)指出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依据民族地区优势资源,形成特色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改善民族地区投资条件,吸引外部企业进行投资,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侯钰等(2010)立足于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和合理消费,逐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促进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资金投入及金融支持对产业结构调整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柏振忠(2007)提出需要加大信贷扶贫资金对民族地区的投放,发展脱贫致富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4、引导非正式制度建设

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相失调是造成民族地区贫困的一部分原因,因此民族地区扶贫不仅要在物质方面给予支持,还要在智力、精神、文化上面给予大力扶持,使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逐步协调起来。通过引导非正式制度建设,改变贫困主体的落后思想观念,激发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反贫困的内在动力。杨延昭(2005)指出要格外重视对民族地区的思想扶贫工作,加大对民族地区送文化、送知识、送观念的扶贫力度。针对历史文化不同以及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差异,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克服民族传统文化中建立在自然经济上的观念和行为模式,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5、加强扶贫政策和制度创新

政府在民族地区反贫困中的重要作用和主导地位是无法替代的,政府的扶贫政策是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的重点。研究扶贫政策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起规范的、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杨延昭(2005)指出进一步加大国家对民族地区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制定扶贫开发战略,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在民族地区扶贫中强调完善与创新扶贫政策也是研究的热点。陆远权等(2009)提出建立健全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制度等措施。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的瞄准机制及扶贫效果也被广泛讨论。包月英等(2009)分析得出政策目标定位不清、扶贫对象模糊是影响扶贫效果的重要原因。政策的缺失和滞后也被认为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有文献特别提到缺少生态补偿机制的问题,如柏振忠(2007)指出国家有关部门对资源开发的环境成本以及生态保护的维护成本等没有计入相关的产品价格之中,没有给民族地区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和补偿机制。

四、结语

从以上的综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学者对于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大致内容包括对民族地区贫困特征的基本研判、成因的分析,以及提出的针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解决方案、措施和政策。这些研究从不同视角对民族贫困问题有一个基本完整的分析。然而,贫困问题本身是一个动态的问题,由于民族地区复杂多样,在以往的研究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贫困个体性因素分析不足。大量研究将民族贫困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然而在民族地区个体性差异极大,即使在同一个很小的区域内个体性因素都是造成贫困或制约脱贫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对贫困问题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二是民族地区非正式制度的因素分析不足。非正规制度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是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的因素,但已有研究中对民族地区贫困的非正规制度因素分析往往流于表面,没有深入研究这些非正规制度的运行机制,没有阐释非正规制度因素影响民族地区贫困的机理;三是民族地区差异性分析不足。由于我国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差异十分大,因此在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进行研究时必须结合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四是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足。正如前述的分析,在民族地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扶贫办法,因此民族地区的扶贫政策措施必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政策措施必须结合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政治等诸多因素,并明确政策建议适用的条件与范围。

结合民族地区贫困的新特点,深入分析民族地区贫困形成的机理,探索民族地区适宜的扶贫战略及措施,完善扶贫思路和方法,努力实现扶贫的最大效果是今后研究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民族贫困问题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应该包括深入分析民族地区贫困的个体性因素、探索民族地区非正式制度在贫困形成、脱贫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以及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

[1]柏振忠:民族地区脱贫的制约因素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7(7).

[2]李茂林:民族地区贫困农村的反贫困策略[J].经济导刊,2010(2).

[3]杨延昭:民族地区贫困原因与扶贫对策[J].理论月刊,2005(3).

[4]吕宁、曾锐:广西山区少数民族贫困的原因及对策[J].农技服务,2009(10).

[5]吴海鹰、马夫: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贫困与扶贫开发[J].云南社会科学,2005(1).

[6]黄健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J].青海民族研究,2002(1).

[7]黄颂文: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问题成因探究[J].求索,2004(8).

[8]张细移:制约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23).

[9]郭志仪、祝伟:我国山区少数民族贫困成因的框架分析——基于市场参与率的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责任编辑:胡冬梅)

猜你喜欢
民族因素制度
我们的民族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解石三大因素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