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和教学优化的探讨

2011-08-15 00:49李海鸥曹卫平
大众科技 2011年8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体系方向

李海鸥 曹卫平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和教学优化的探讨

李海鸥 曹卫平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制定科学的教学体系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基于对我国现行工科专业教育模式的反思,对比国际先进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提出了应用型国际化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探讨了构建应用型国际化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应用型;国际化;通信工程;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产业规模列全国各行业之首,成为我国的第一产业。通信技术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柱,是世界各国竞相努力发展的重点。在我国信息技术特别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对通信类各层次人才提出了较大的需求。为了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高等学校正面临着“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因需而改”的严峻挑战,人才的培养模式正在由知识型向能力素质型转变。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为出发点,旨在理顺课程之间的关系,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利用有限的专业课程学习时间,既能为学生打下扎实的通信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又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某一通信专业方向知识和技术。社会经济发展对工科人才需求的类型主要有: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种,学术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和发现新原理,研究客观规律,将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和学科体系;工程型人才则主要将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技术型人才主要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技能型人才则主要依靠熟练的操作技能来具体完成产品的制作。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作为区域性大学,对通信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工程技术型人才。近年来,经过本专业教师多次研讨,按照专业方向模块化设置课程的改革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

1 专业课程结构改革与探讨

组织教师进行研讨:目的旨在理顺课程关系,优化课程结构,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修订做准备。通过分析当前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课程结构不合理、学生学习任务重而自学时间少等方面着手探讨,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以及动手能力和创造才能作为切入点,得出了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前通信新技术的前沿技术特点,模块化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序、有重点的推广通信新技术和培养通信专业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主要通过以下的考虑来设置专业方向:第一,结合当前的通信技术发展方向和未来方向的特点,有目的的培养适合通信技术现在就业和未来人才储备为重点。第二,我国电子和通信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人才需求缺口非常大,可以结合学校在这个方向的优势,大力加强优势学科的发展。第三,考虑到本专业师资力量有限,为了集中优势团体力量加大、加强优势专业方向,更好的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本专业确定建立“现代通信信息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和“现代无线通信技术”3 个专业技术方向,并组织教师开始调研拟开设课程、选择或编写教材等准备工作;分成了3个教学方向,形成了4个课程群,成立了相应的教学团队。每个课程群有自己的核心课程,并努力把核心课程建设成精品课程。

2 理顺课程结构,优化和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通过专业老师的研讨以及对新课程的调研,着手解决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结合通信新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教学内容改革和探讨,主要采取如下措施来改善本专业课程的设置:

(1)停止开设或合并有内容重叠的课程。

(2)将内容联系紧密的课程整合成一门课程,有利于保证课程内容组织和教授与学习的系统性。

(3)课程群内部的课程要作为一个整体,优化、整合教学内容,重点应解决课程与课程之间内容的脱节和重叠等问题。

(4)增加通信新技术课程。

(5)依据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的工作特点,增设了《集成电路设计和实验》、《通信技术新应用》等选修课程。此外,还提出了自新生入校到毕业离校进行不间断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知识讲座和专题讲座。对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讲座的形式介绍本专业知识,使之尽早对本专业技术和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对高年级学生则以课程学习、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等为主。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资源的建设,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本专业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以及网络教学等教改活动,将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环节中,既丰富了教学手段,又方便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目前,已建立了通信原理课程和信息技术重点课程网络教学互动平台、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及教和学互动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实时、有效的网络交流。

新的课程体系中强调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通信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步入社会,都必须坚持自学,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好技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培养自学、创新能力.通过调整通信工程专业必需的基础课程、主干课程、方向课程的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后劲,即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探讨,不仅使本专业课程设置更趋合理,同时扩大学生选专业方向、选择专业课程的自由度,突出个性培养,实施人才培养规格的多元化。优化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可以跨专业方向选课,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应用型实用化的本科教育培养方案的制定不仅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系统工程,同时也要根据社会对应用人才的需求以及人才培养的规律,学校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根据社会现实需要和新技术发展的特点培养人才,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培养方式,以达到学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合格的人才的目的。

[1] 陈晓娟,杨明宇.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群的设计[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9,29(5).

[2] 姜兴.浅谈微波技术课程建设与CAI教学的利用[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4).

[3] 朱昌平,黄波,沈金荣.现代电子创新实验中心的建设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03) .

[4] 李莉,路而红.电子信息专业实践课程开展的研究[J]. 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6(16).

G642.3

A

1008-1151(2011)08-0211-02

2011-05-21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11083)

李海鸥(1974-),男,湖南娄底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为微波毫米波器件和电路。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课程体系方向
2022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