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鹏,田 澍
(西北师范大学 文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特色课程需要推陈出新
——关于开设中国北方民族史课程的思考
胡小鹏,田 澍
(西北师范大学 文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讲授中国北方民族史,首先要强调中国历史上民族问题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的贡献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在疆域方面的贡献;其次是对中华民族形成的贡献;再次是对中国经济文化的贡献。教学内容宜分为以下几个专题:(1)北方各民族的历史活动;(2)历史上的民族关系;(3)与北方民族有关的宗教文化;(4)民族经济活动;(5)民族文献。加强民族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北方民族史;历史观;民族观
讲授中国北方民族史,首先要强调中国历史上民族问题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中国历史教学中,如果按王朝体系,分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块讲授中国历史,很容易将民族史边缘化。而要讲清中国历史就不能只考虑长城以内的事情,长城以外的草原民族也很重要。概括而言,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的贡献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在疆域方面的贡献。古代中国农业区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中心,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次中心,发展成为今天的疆域。农业区的统一是由汉族完成的,但中国历史上农业区和牧业区的统一都是由牧业民族完成的。游牧民族的三次南下为中国的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一次南下可追溯到东汉后期,经过魏晋,以拓跋鲜卑的南下建立北魏为高潮,在统一北方的基础上隋朝完成了兼并南朝的使命,唐的统一实际上也是以此为基础的。第二次南下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唐后期的一些藩镇实际上就是南下的少数民族的首领,五代中的三代都是由沙陀建立的,以后从契丹 (辽)、女真 (金)、党项 (西夏),都是兼有农牧区,在政治上实行一国两制,一直到蒙古灭南宋,建立元帝国。第三次是满族南下建立清朝,最终奠定了今日中国疆域的基础。其次是对中华民族形成的贡献。今天中国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形成,各个民族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北方民族的贡献更为突出。以蒙古族为例,正如日本学者冈田英弘所说:“蒙古帝国留给中国的最大遗产恰恰是中华民族本身”。再次是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游牧民族对中国历史中的制度文化有很大影响,制度方面如北朝的均田制,元朝的行省制,清朝的盟旗制度等,都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服饰习俗等方面,更是渗透了各族文化因素。因此,不了解民族史,就学不好中国历史,也就不能深刻理解今天的中国。以上这些,充分说明了开设北方民族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具体讲授中,按照北方民族史的特点和教学目的,我们认为宜分为几个专题,独立讲授。
这包括古代的匈奴、鲜卑族、突厥、回纥、羌族、氐族、蒙古族、藏族等,近现代的回族、裕固族、撒拉族、保安族等等。一是介绍它们的族源、族称、民族形成、分化、融合的历史过程,一句话,它们的来龙去脉,即反映各民族的历史概貌。二是它们的历史贡献和地位,如建立了什么政权,有什么经济文化建树等等。三是它们的文化遗产。为了引导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这里要适时介绍学术界对各民族研究的成果,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围绕特定的研究对象及其文献所形成的学科,如藏学(西方归入印度学)、西夏学、突厥学、蒙古学 (西方归入中亚学)、敦煌学、简牍学 (西方归入汉学)等等,有些尚未成熟的学科也适当加以介绍,如阿尔泰学、卫拉特学、丝绸之路学等等。其中蒙古学、藏学、突厥学等,因为有重大现实意义,比起那些绝学 (西夏学、敦煌学、吐火罗文、古代塞语文献)来,更值得关注。
在数千年历史中,北方游牧民族流动不定,时分时合,你来我往,骤兴骤亡,在教学中,为加深学生的理解,要注意概括其规律性或规定性的一面,便于学生宏观把握。例如,各个民族都有其活动的历史舞台,可以按照地理环境和族系关系,将北方民族分为三大板块。一块是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南到鄂尔多斯高原,北到贝加尔湖,中间以阴山山脉相隔,实际上是欧亚大草原的东部,历史上阿尔泰语系各族如匈奴、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活动于此;一块指西域地区,即今天的新疆,在平沙莽莽的沙漠和砾石累累的戈壁之间,既有适合游牧生活的茂密的森林草原,也有灌溉农业发达的广阔绿洲,雄伟的天山山脉横亘在中央,将新疆隔为南北两区,天山以北是准噶尔盆地,以森林草原为主,古代是乌孙、匈奴、蒙古等游牧行国的天堂,天山以南是塔里木盆地,汉代操印欧语的绿洲城郭诸国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南北两缘。还有一块从今陇山左右,秦岭以南,即今陕、甘、川交界的岷江、嘉陵江、西汉水流域,向西到祁连山、喀喇昆仑山以南,相当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西部地区,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羌藏系民族活动地区。无论历史多么复杂多变,这三大民族地理板块是相对稳定的,可以视为民族版图的座标。
又如,按照历史上民族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将北方民族活动归纳为四大过程:一是鲜卑化过程,始于东汉时期匈奴西迁和鲜卑的西进南下,主要发生在蒙古高原和黄河流域,这与北方游牧民族的第一次南下相始终,其结果是北魏统一北方,隋唐统一全国,并融合形成了新汉人——唐人。二是突厥化过程,始于北朝后期至唐代突厥-回纥的西迁,主要发生在中亚、新疆地区 (在塔里木盆地表现为回纥化),这一过程与伊斯兰化由东向西的过程相表里,形成了新的伊斯兰-突厥文化,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在欧亚大陆腹地形成了土耳其人、阿塞拜疆人、鞑靼人、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吉尔吉斯人、维吾尔人等几十个近代意义的民族,统称操突厥语诸民族。三是吐蕃化过程,始于隋唐,发生在青藏高原、河西走廊、南疆、康区、云南一带,奠定了今天藏族的分布格局。四是蒙古化过程,始于蒙古帝国的建立和对外扩张,在西北地区表现得最明显,不仅扩大了蒙古族的分布范围,而且催生了一些新的民族,如保安族、东乡族、土族、回族、裕固族等,对今天中国民族格局的最后形成具有深刻的决定性影响。而且,蒙古势力与藏传佛教相结合,形成了广阔的藏传佛教文化圈。按照以上思路教学,可以做到提纲挈领,给学生以深刻印象。
主要是站在中原王朝立场上,研究中原王朝与各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交往,中原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原则,以及征服统治少数民族的政治军事措施或边政制度等等。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历代民族思想,中国自周秦以来,为应付戎狄交侵的局面,以尊王攘夷为开端,逐渐形成了比较丰富的处理与周边民族关系的思想,包括夷夏观、天下观等,其中既有贵中华而贱夷狄的民族本位观念,又有天下一家的理想主义,其兴替与历史现实密切相关,大体上说,中原王朝强盛之时,多强调夷夏平等,反之,则鼓吹夷夏之防。以唐朝为例,安史之乱就是这两种思想兴替的分水岭。第二个方面是民族政策,如和亲政策,经济政策等,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羁縻政策了,这些政策都有与之相配套的制度。第三个方面是制度,中国历代王朝对北方民族都有一套制度,如秦汉时期的属邦制度 (与之配套的有属邦律或蛮夷律),道制 (县有蛮夷曰道),属国制度 (各依本国之俗而属汉),领护制度 (西域都护、护乌桓中郎将、护羌校尉等),魏晋时的护军制度,唐宋的羁縻府州制度等,都有今天民族自治地方的一些意思。宋代的蕃兵蕃官蕃僧制度,元代的宣慰司制度、土官制度,明代的卫所制度、土司制度,清代中央的理藩院制度,蒙古地区的盟旗制度 (札萨克制),回疆的伯克制度,西藏的驻扎大臣 (驻藏大臣)制度。这些既是民族关系史,又是中国政治史、文化史、制度史的组成部分。第四个方面就是民族之间的交往,在讲述民族交往史实时,要特别分析交往活动背后的经济本质,北方草原与中原农耕地区的分界线是秦长城,一般认为秦长城是农耕与游牧两大文化圈的分界线,一方面,长城是两者的自然分界线,历史学家所说的“十五英寸地理等雨线” (381毫米)与秦长城基本吻合;另一方面,长城沿线能反映两种文化形态在地理上的过渡,古代长城南北的统治者也希望它能成为政治、军事的分水岭,如汉文帝曾致书匈奴单于:“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南,冠带之室,朕亦制之”。但由于双方经济的互补性,特别是游牧经济的脆弱性,促使游牧民族一次次突破长城,驰骋于长城以南、黄河以北(或以西)的广大地区,通过暴力的征服、劫掠或和平的贸易等种种方式,将这一辽阔地带变为两种文化交流、冲突的主要场所,即所谓文化接触带。这是我国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经济文化基础。正是这个经济文化基础,促使我国各族共同缔造了多民族的国家。尽管多次分裂,最终仍归于统一,每次统一的版图大体相近。总之,要让学生通过对游牧民族生计方式及其文化心理的分析,正确理解历史上北方民族不断南下的根本原因。
日本学者白鸟库吉说过,中国历史的特点是“南北对抗,东西交流”。从民族史的角度看,这句话很有道理,西北是丝绸之路的所经之地,古往今来,人们的历史活动,如军事活动,经济活动,人口迁徙 (汉唐之粟特人、犹太人、安息人定居中原,宋元以后回回东来)多围绕这一通道展开,以这些活动为媒介,许多宗教如佛教、祆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经由丝绸之道东来,传入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丰富了我国的文化。我们熟知的一些习俗,如清明扫墓、割股疗亲、上元燃灯等风俗都与印度佛教有渊源关系,佛教的传播和民间结社相结合,形成了很大的社会势力,如白莲教起义绵延元明清三代。摩尼教东传与民间结社相结合,发生了方腊起义、元末明教起义,甚至明朝的建立也与明教有关。中亚周边的伊斯兰-突厥化和西藏蒙古的藏传佛教化,影响更是至深且巨,具体一点说,突厥-蒙古族的武力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相结合,造成了中亚、新疆的伊斯兰化,以及伊斯兰教传入内地,形成了回回民族。另一就是蒙古武力与藏传佛教文化相结合,将藏传佛教文化传播到蒙古高原乃至南俄,形成了庞大的藏传佛教文化圈。其中,伊斯兰教的东传和回回民族的形成,藏传佛教的发展、活佛转世制度的出现与政教合一制度的形成,是我国民族史乃至政治史上的重要内容,需要掌握了解。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文化传播活动,北方民族也是参与其中的,南北对抗是形式,交流才是本质。再就是音乐百戏、马球等文化体育交流活动,也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有关。
民族经济活动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少数民族的经济活动。少数民族的生产活动,特别是游牧经济的形态,对于理解少数民族的行为模式和思想观念至关重要,而我们当代人对于古代游牧生活基本上一无所知,因此需要我们借助文献资料和游牧人类学研究成果,复原或再现古代游牧生活图景,比如蒙古草原生活的技术是永远依赖马、牛、骆驼的综合运输功能,依赖作为基本财富的羊群,各种畜群的比例、放牧的顺序、放牧的范围等都有了解的价值。二是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首先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其形式有贡赐贸易、关市贸易等,其内容有绢马贸易,茶马贸易等;其次是经由丝绸之路进行的经济贸易,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先有粟特人、犹太人,后有回回,由于东西方贸易形成了相当规模,有相当大的影响,于是产生了丝绸之路、麝香之路、黄金之路、玉石之路的说法。贸易对游牧经济至关重要,有作为的草原君主用强大的武力维持丝绸之路贸易,突厥、回纥、蒙古汗王的帐下都有亲近的胡商作为代理,以繁荣其经济。此外,动植物的输入,药品食品的输入,四大发明的西传等,都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也就是对记载少数民族历史的汉文文献或少数民族自身的文献进行介绍。我国史书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为少数民族立专传,这个传统是从司马迁开始的,《史记》有《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大宛列传》等,后者是根据张骞的出使见闻(《出关记》)写成的,《汉书·西域传》根据班超的《西域风土记》写成,《后汉书·西羌传》则首次为羌族立传,这些材料是研究西北民族的最基本的史料,极有价值。其后史书皆宗其例,整部二十四史除《陈书》、《北齐书》外,皆有少数民族专传。此外,还有《十六国春秋》。虽各书立传的范围不同,详略不同,划分的原则亦异,但一些重要少数民族,都大体能明其脉络。除正史之外,由于佛教的传播,掀起了西行取经的高潮,各种行纪也出现了,最多的是释氏行纪,如法显的《佛国记》、玄奘《大唐西域记》、《悟空入竺记》、慧超《往五天竺国传》,杜环的《经行纪》,贾耽的《四夷道里记》等,加深了我们对西北乃至西域历史地理民族的认识。两汉以后的时期又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期,西北民族的历史也深刻地融进了中国大历史之中。这一时期的历史,就是一部民族史,各类历史记载,都对民族史研究有帮助。这一时期又是各族文化发展时期,突厥文、吐蕃文都在这一时期创制,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明清时期对少数民族的官方记载急剧增多,除了明实录、清实录、方略、公文奏牍、笔记文集等,还有地方志、族谱、碑刻等。这一时期少数民族自身的文献也颇具规模,如藏族有《红史》、《汉藏史集》、《灵犀宝卷》、《五部遗教》、《贤者喜宴》、《布顿佛教史》、《安多政教史》等,维吾尔族有《突厥语大辞典》、《福乐智慧》等,蒙古族有《蒙古秘史》、《蒙古源流》、《蒙古黄金史》等,出土的西夏文书有《文海》、《音同》、《圣立义海》、《贞观玉镜将》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讲授民族史时,适当介绍民族文献,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除了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外,教学中也可尝试其他学科的方法。如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起源的传说或神话,有狼生神话 (突厥、蒙古),树生神话(维吾尔族、绰罗斯),弥猴种传说 (吐蕃、党项族)等,这些特定的母题用人类学方法分析,不仅有趣,也更有说服力。体质人类学的方法 (包括医学——遗传学方法)也是这样,如地中海贫血症,这是一种发生在地中海地区的遗传病,但在我国西北地区丝绸之路沿线有发现。又如,1965年《中华神经精神杂志》披露了我国首例婴儿型家族性黑朦痴呆症,有个家庭四个婴儿都死于该病,这引起了犹太学界的特殊兴趣,因为该症为犹太民族所特有。这些医学资料与历史文献相印证,反映了丝绸之路上的民族迁徙历史。
总之,民族史内容丰富,既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现实紧密交织在一起,必须予以重视,加强民族史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Innov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Courses——A speculation on the course setup of The North China Ethnic History
HU Xiao-peng,TIAN Shu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PRC)
To teach the course North China Ethnic History,emphasis must be laid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ethnic issues in the Chinese history so as to draw students'attention.Ethnic groups'contribution in the history mainly is their territorial contribution,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ity,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Chinese economy and culture.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course includes the following:1)the historical activities of the North China ethnic groups;2)the ethnic relations in the history;3)the religious culture related to the North China ethnic groups;4)the economic activities of the ethnic groups;5)the ethnic documents.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of ethnic history can facilitate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rect conception of history and conception of nationality.
North China ethnic history;conception of history;conception of nationality
G 642.3;K 28
A
1674-5779(2011)03-0101-04
2011-03-02
胡小鹏 (1958—),男,山东济南人,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元史、北方民族史研究
(责任编辑 张永祥/校对 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