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跨界民族义务教育与文化认同研究综述

2011-08-15 00:52:22李劲松袁长林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1年3期
关键词:跨界少数民族民族

李劲松,朱 虹,袁长林

(1.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2.云南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92)

我国跨界民族义务教育与文化认同研究综述

李劲松1,朱 虹1,袁长林2

(1.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2.云南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92)

在多元民族一体化的推动下,跨界民族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跨界民族文化认同也不同程度地显示着国家的软、硬实力。“我国跨界民族义务教育”与“我国文化认同”尽管是两个内涵不同的理论范畴,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从相关概念的界定、跨界民族义务教育、跨界民族文化认同方面进行文献综述,试图能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以解决跨界民族教育中的问题。

我国跨界民族;义务教育;文化认同

一、关于跨界民族教育的研究状况

(一)跨界民族概念的界定

世界上约有200个国家和地区分布着近3000个跨界民族,跨界民族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不断融合过程中,“人们共同体的民族过程与人类社会的国家过程发生的一种叠合现象”。[1]直接导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多民族多文化的成分,此外,在边界地带由于国家政治疆域的分割,同一民族跨国而居屡见不鲜。学术界对这种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的称谓存在分歧,主要有“跨界民族”、“跨境民族”、“跨国民族”、“跨界人民”等几种不同的称谓。任何一种称谓都有其合理性,只因看待问题的视角有所不同,称谓也各有所异。[2]为了方便研究,本文采用“跨界民族”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界定。

早在20世纪80年代,金春子、王建民就提出和使用了“跨界民族”这一说法。他们在《中国跨界民族》中认为,“跨界民族是指由于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分别在两个或多个现代国家中居住的同一民族。”葛公尚沿用和发展这一概念,并认为:“跨界民族具备两个必不可少的特征,一是原生形态民族本身为政治疆界所分隔,二是该民族的传统聚居地为政治疆界所分割。换言之,原生形态的民族在相邻的国家间跨国界而居,他们的地理分布是连成一片的,他们是具有不同国籍的同一个民族。”

经过不断的努力,学术界关于跨界民族的内涵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就字面意义而言,跨界民族应当包括一切因政治疆界与民族分布不相吻合而跨界居住的民族”,[3]究其原因,跨界民族是“各人类集团之间的自然地理界限日渐模糊”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界限日益分明”[3]这两大趋势交互影响的结果。跨界民族是传统“民族本身被分隔和传统聚居地被分隔”产物。从上述观点,可以给出一个关于跨界民族的简单定义:“跨界民族是那些原来民族和其传统聚居地都被分割在不同国家内而在地域相连并拥有民族聚居地的民族。”[4]

(二)对跨界民族的研究

1.关于跨界民族历史的研究

我国的跨界民族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张兴堂[1]认为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全国民族研究工作规划会议”于1979年在昆明召开,第一次将“世界民族研究”正式纳入国家规划。从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跨界民族,并涌现了一批相关的论文和著作。张兴堂认为,这一时期的研究特点是:研究的视角主要局限于民族学、社会学或历史学,研究的内容重点是跨界民族的迁移、历史、文化、风俗等等。

第二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这一阶段可谓是跨界民族研究蓬勃时期,出现了很多论著。特别是中央民族大学较早提出了“跨界民族”的概念,并从1986开始招收“跨界民族研究”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金春子、王建民出版《中国跨界民族》作为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介绍跨界民族的著作于1094年出版等。张兴堂认为,这一时期的研究特点是:研究视角扩展到政治学和国际政治的领域,研究的内容重点是跨界民族对国际政治和国家政治的影响。

进入21世纪后至今为第三阶段。随着跨界民族研究增多,学者们发现在跨界民族问题上急需一个科学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并开始认真思索寻找实施途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工作者们开始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并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对跨界民族和跨界民族问题给予科学和理性的分析。[1]如我国当代著名的民族理论家金炳镐教授、王希恩教授等,他们己经在自己的论著中对跨界民族给予了高度重视。

2.对跨界民族相关理论进行的探讨

葛公尚从政治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跨界民族的科学界定和称谓,随后集中探讨了“现行政治疆界不变”、“国家主权高于一切”、“综合国力较量”等理论、准则、理念对跨界民族的制约和影响。刘稚对跨界民族定义、类型和性质、跨界民族的民族过程与发展趋势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曹兴对跨界民族的内涵、分类、跨界民族和跨界民族问题的区别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跨界民族问题的条件和原因、跨界民族对地缘政治的影响会沿着什么样的趋势进行演变及跨界民族问题在解决过程中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3.对跨界民族的现状及趋势的研究

何正廷在《云南跨境民族研究及有关问题》一文中详细研究了云南跨境民族在周边国家的情况,发现了影响云南跨界民族的四个主要问题。方铁在《云南跨境民族的分布、来源及其特点》一文中,就狭义跨境民族与广义跨境民族的区分原则提出了看法,考证并叙述这些跨境民族在云南境内外的分布及其来源。指出国境两侧跨境民族的类别与人口较多,一些跨境民族虽有较大的聚居区,但各民族交错杂居与插花式分布的情形十分普遍,各跨境民族长期友好相处、相互关系较融洽,是云南境内外跨境民族在分布与来源方面的主要特点。

4.对单个跨界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研究

段家开在《跨境民族阿昌族历史初探》一文,先详细探讨了阿昌的族源,然后对其文化从语言、人居环境、服饰、婚姻、重大节日、宗教信仰六个方面进行了探析。石茂明在其博士论文《跨国界苗族 (Hmong人)研究》中,以苗族的亚群 Hmong人为研究对象,对苗人的源流、苗人的历史、中老越泰缅等国的苗人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对其姓氏、语言、支系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5.对某一地域内的跨界民族从整体上进行的研究

邓雪琴在《西双版纳跨境民族的历史变迁与发展构想》中,对西双版纳的跨境民族从历史变迁到发展构思进行了探究。何艳在其硕士论文《云南省文山州跨境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管理问题初探》中,对当地的中小学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成因进行深入探究,并提出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6.对跨界民族的国别综合研究

范宏贵在《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概述》中,对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进行了比较,把跨境民族分为四类。黄兴球在《中老跨境民族的区分及其跨境特征论》中,对中老跨境民族研究进行了简要回顾,总结出中老跨境民族的基本特征。郭梅花认为,冷战后中亚地缘政治的变化是中亚跨界民族问题产生的主要背景,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是中亚跨界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中亚跨界民族问题对我国西部安全和开发带来了消极影响。周建新认为,已辨别出的中缅跨界民族有汉、回、苗、瑶、哈尼、傣、傈僳、拉祜、佤、景颇、布朗、阿昌、怒、德昂、独龙等15个,另有未识别的群体是克木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在跨界民族方面作了很多研究,成果颇丰。许多学者虽将跨界民族和国际政治结合起来分析,但仍有不足。在跨界民族问题凸显的今天,我们只有把跨界民族放在世界范围内去考察,并进行宏观和微观、历史和现实、国际和国内、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对比,才能对它有更全面的认识。[1]

二、关于跨界民族义务教育的研究状况

自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对民族义务教育问题的探讨已经不少,我国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基本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为主的较为完整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体系。概括起来,少数民族义务教育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关于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及“两基”计划的研究

朱玉福在《〈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少数民族义务教育事业的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30年来少数民族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综述》中指出,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迅速提高,民族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成效显著。叶齐炼《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思考》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所处的发展阶段及从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存在主要问题和对当前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对策来思考。[5]

从民族义务教育的困境来说,我国学者多从:教育规模小、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教师整体水平较低,结构不合理,[6]缺乏阐释法规与指导实践的理论,教学环境很差,儿童入学率低,流失现象严重,男女生比例失调,[7]教学成绩很低,缺乏教育经费[8]等方面提出建议。

2.有关教育基础设施、办学条件的研究

叶齐炼《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思考》文中提到,许多研究从重视校舍建设向重视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学生的住宿、食堂等生活条件的转变。[5]中央政府在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对寄宿制的学生中央又组织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山区、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少年儿童入学和在校健康的生活提供保障。但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民族地区的群众居住分散,对寄宿制学校的需求大;而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导致寄宿制学校建设经费短缺,校舍面积严重不足,按“两基”攻坚计划下拨的经费,不能全解燃眉之急。

3.有关教育投入、教育经费筹措的研究

国家和有关地方加大了对民族教育的投入,但由于过去基础薄弱,在办学条件的改善方面欠账较多,这些投入还远远不能满足民族地区改善办学条件的需求。目前,民族地区校舍严重不足、教学设施紧缺、缺少课桌凳和教学仪器设备的情况,还比较普遍地存在。这种有限的办学条件与接收更多适龄学生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全面实现“普九”的主要因素之一。[5]

4.有关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

由单纯强调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到重视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的转变和结构的不断优化。在一些边远的贫困的民族地区,教师的合格率更低。而学历达标的教师,特别是乡村学校的教师中,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学历补偿教育达标的,这就是说,这部分教师所取得的达标学历与自己所从事和承担的教学任务的学科是不一致的,所以,教师学历达标后,实际教学水平和能力并没有相应的提高。[5]

马有良《云南少数民族义务教育的特殊性及发展对策》中提到,少数民族地区师资队伍薄弱是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突出因素。[9]教师数量不足,学历合格率偏低,现职教师结构不合理,骨干教师、中老年教师偏少,学科不配套,缺乏理科教师和外语教师,音、体、美教师严重不足,能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数量偏少。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生活条件较艰苦,教师不安心的问题突出,要求下坝、进城、改行的教师不少。

5.有关各项民族教育法规、教育保障制度的研究

杨颖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差距分析与对策思考》,主要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进行差距分析,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如下发展对策:确立公平的义务教育政策;保障每个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强化政府对少数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积极探索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措施;实现民族地区办学模式的多样化。胡明学、安树昆的《论〈义务教育法〉均等性原则在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贯彻落实》,主要阐述了《义务教育法》均等性原则,发现在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由于客观上存在着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民族之间的巨大差别,因而义务教育发展还极不均衡。

6.有关双语教学的研究

曹纯、柴军苏在《民族地区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思考》指出在民族地区,尤其是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交际语和教学用语的少数民族地区,对《课标》的实施必须给予特别关注,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能一刀切,还要编著适应民族地区的数学教材和参考书等。

双语教学师资力量异常薄弱,双语教材极为缺乏:少数民族聚居在边远地区,缺少双语教学的语言环境。少数民族教师所能拥有的专业信息量严重不足,知识的深层次拓展受到制约;部分少数民族教师虽经过一年双语教学培训,但大多数教师对深层次的专业知识理解掌握不够;教学设计存在问题较多,汉语发音不能达标。并提出了关于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民汉平行语料库构建的基本思路和技术问题。[10]

从国内的研究可以看出对民族义务教育的问题、困境以及内容方面,教育问题非常突出,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涉及面比较广,考虑的问题较为全面。而到目前为止,对跨界民族的研究很少,而对跨界民族义务教育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学者们研究多数是从少数民族整体来研究的,对跨界民族这个特殊的群体很少涉猎。

三、对跨界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

(一)文化认同的概念界定

客观地说,目前还没有一个有关文化认同的定义被广大的研究者所广泛地接受。Phinney对自1972年以来有关文化认同的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的分析后发现,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研究没有对文化认同进行确切的界定,而在那些有所界定的文章中,有关文化认同的界定则是异彩纷呈、各不相同。不同研究者对认同核心成分的分歧主要由于他们的专业背景不一样,关注的热点也不尽相同。

较早时期的人类学研究常将文化认同和文化的族群性相提并论,认为一个族群的文化认同必定反映世代传承的或是纯粹的文化传统。然而最近的观点认为,文化和文化认同是两个独立的统一体。一个群体在与其它群体接触过程中,继续创造或传承其文化传统,而这一群体成员把未变化的文化传统阐述为文化认同。国外文化认同研究的代表人物Geertz认为“一个人出生在某个宗教社区、语言社群、以及其生长所在地的社会习俗,这些与生俱在的共同文化构成其认同的基础。”因此,对Geertz而言,血缘、种族、语言、宗教、地区、习俗等,都是群体文化认同的基础;这些共同的文化和认同的基础。形成一种无可言喻的力量,将群体成员集结在一起。[11](PP.94-96)

有些社会心理学家,像 Helms等在解释文化认同时强调文化认同的个体防御功能。但是,大多数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在解释认同时却更看重文化认同的情感功能和由此衍生的意向后果。Phinney认为,文化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不但包括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而且还包括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积极评价以及个体对群体活动的卷入情况等。Carla J认为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12]

殷实在《认同与归国文化冲击——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中,认为文化认同即文化身份,意指对自身文化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自觉和把握。文化认同表现在方方面面,如政治、经济、伦理、宗教、语言和观念等,凡同人的活动有关的一切领域几乎都是文化的领域,因而都有个文化认同的问题。

顾明远认为,文化认同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指人们对自己所属文化的认同,另一种指人们对外来文化的认同。就认同者的态度,有主动认同与被动认同;就内容看,有整体认同和部分认同;就作用看,有积极认同与消极认同;就趋势看,有顺向认同与逆向认同。而郑晓云提出,“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也因而出现为对其文化的归属意识……”。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甚至是最深的基础。[13]由于各学科研究的重点不同,文化认同也呈现出不同的定义。在有关全球化和现代性的学科研究中,文化认同被定义为是建立在某些实践活动界定的成员关系的基础上与遗传有关的实践。[14](PP.47-49)而在有关身份、种群的学科研究中,文化认同体现出两种基本文化内涵,一是某个个体或群体据以确认自己在特定社会里之地位的某些明确的、具有显著特征的依据或尺度,如性别、阶级、种族等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用“身份”来表示。二是当某个个体或群体试图追寻、确证自己在文化上的“身份”时,可以作为“认同”。[15]据此,文化研究中将文化认同定义为:某一文化主体在强势与弱势文化之间的集体身份选择时,所产生的强烈思想震荡与巨大的精神磨难,是一种焦虑与希冀、痛苦与欣悦并存的主体体验。[16]

就共同体而言,文化认同指的是个体对不同社会组织和不同文化传统的归属感。[17]这恰好符合本文研究跨界民族文化认同的初衷,那就是希望揭示出在跨界民族对特质文化的归属感。

(二)对跨界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

1.对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认同的相关研究

牛力的《传统复兴建筑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从社会学的角度阐释,尝试从民族文化认同建构的角度研究近现代中国的传统复兴建筑,从民族文化认同建构的角度出发可以观察到国家话语与建筑话语之间的复杂关系,并通过文化霸权的概念分析这一建构过程。[18]《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运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调查对象为大学一至四年级的226名本科学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进行分析,提出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加强民族认同的对策。[19]

《从服饰文化的演变看城市蒙古族的民族认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事例研究》一文则是服饰的演变来看民族认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聚集着来自全区各地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蒙古族。城市蒙古族在其民族特征淡化甚至消失的情况下,将自己的民族认同寄托于今天被商品化的民族服装上。但在他们所寄托民族认同的现代蒙古袍上,如何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里,不失去独自的民族性的同时,又能够融和于这主体社会。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这也许是他们远需要探索的一个课题。[20]

何彬的《从海外角度看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认同》,例举海外节日文化的两类事例,从不同角度阐述节日民俗与文化认同的关系。第一部分以海外华侨华人的事例,论述传统年节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关联,民族传统节日、传统节日食物与海外华侨华人的民族向心力的关联;第二部分通过分析日本传统节日今昔变迁的事例,阐述传统节日习俗蕴含的民族文化教育功能。何彬认为,传统的节日习俗行为和与之相配套的节日食物具有培育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无可替代的、巨大的潜在型教育功能。何彬欲通过两类海外事例的阐述和分析,指出传统的文化习俗的教育机能与民俗学研究的社会意义、现实意义以及民俗学者的使命所在。[21]

2.对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文化认同的相关研究

文化认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国民族地区,由于文化的多样性,文化认同的问题更为突出。民族地区文化的认同,不仅指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而且包括对整个中华民族整体性文化的认同。民族地区文化认同对构建民族地区和谐有着特殊的作用,是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发展的根基。[22]

闫顺利、敦鹏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与国家凝聚力——兼论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工作》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民族文化认同提出了内在要求:其一,社会经济体制全面转型导致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双刃性,既是社会的巨大进步又存在自身困境,而民族文化认同有助于国家凝聚力增强;其二,文化认同实质是一种“自我认同”,是以核心价值为原则的民族归属意识。民族文化认同的方式和程度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为加强民族团结、凝聚合力、统一意志、遏制分裂、消除政治歧见提供了最坚固的精神堤防。倡导与强化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需要处理文化核心价值与多元价值的辩证关系,从而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3]许强的《文化认同:民族凝聚力的不竭源泉》是从民族凝聚力来谈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文中从民族文化的人文精神、国家意识、历史底蕴、兼容风格、理想色彩等鲜明特色揭示文化认同是民族凝聚力的不竭源泉,从而揭示出文化认同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联系。[24]

3.对民族文化认同的现状以及对策的相关研究

当前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现状: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欠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盲目推崇西方文化。导致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缺失的成因则是我国高等教育重科学轻人文倾向的惯性作用,西方强势文化的大量渗入和影响,大众文化的兴起与盛行。由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对此桂署钦提出,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对策:高度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进课堂工作,正确引导和规范大学校园中的“洋节热”,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积极开展民族文化实践体验活动等。[25]

4.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值的相关研究

《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文指出,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既包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认同,还包括对世界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是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发展的根基,也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促进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要坚持社会文化主导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民族文化与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文化认异等三个方面的辩证统一。[26]

《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以羌族为个案》从民族旅游来说,民族旅游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强化着地方民族的文化认同。[27]文章以羌族为例,通过对羌族旅游开发引起的相关文化事项变化的探讨,揭示了在民族旅游这样一个场域中,地方如何在中心与边缘的互动中,如何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如何在协调现代性与传统性矛盾的基础上,最终形成本族文化认同强化的。文章试图要证明以下观点,即:文化认同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文化认同是中心与边缘、现代性与传统性对抗的产物;文化认同是一个权力与利益多向调控的结果,是外在力量、内在力量二者的共同作用。

已往对少数民族或移民的文化适应大多数是横向研究,然而文化适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需要好多年,不论是少数民族还是主流民族,双方都会逐渐地改变自己的态度,而同一少数民族或个体在文化适应过程的不同阶段,也可能采取不同的文化认同态度。[28]因此,以后的研究需要对少数民族或移民的文化适应过程进行纵向跟踪研究。

跨界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较少,民族文化认同同样是我们今后研究跨界民族文化认同的依据,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的缺陷提醒我们研究时要注意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式,注意横纵时间的相互作用。

跨界民族和跨界民族问题的特殊性,决定了该问题的重要性,可以说,这个问题关乎到一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安全和外交的方方面面。我国学界关于跨界民族的研究正方兴未艾,研究的内容较丰富,研究的领域较广泛,研究的思路也较宽广。笔者认为“我国跨界民族义务教育”与“我国文化认同”尽管是两个内涵不同的理论范畴,但是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本文试图能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以解决跨界民族教育中的问题。但是关于跨界民族义务教育与文化认同的研究却非常罕见,近乎空白。我国少数民族的义务教育与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的结论为跨界民族的研究提供了很高的参考价值,这有利于进一步了解跨界少数民族的义务教育与文化认同关系之间的影响因素。

[1] 张兴堂.跨界民族与我国周边外交 [D].中央民族大学,2009.

[2] 曹兴.论跨界民族问题与跨境民族问题的区别[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3).

[3] 葛公尚.当代政治与民族 [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4] 姜永兴.我国南方的跨境民族研究 [J].云南社会科学,1989,(1).

[5] 叶齐炼.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9,(6).

[6] 潘磊.民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师资问题与对策——以桂林为例 [J].社会科学家,2009,(6).

[7] 白童.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教育探索,2005,(12).

[8] 孟立军.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思考—广西百色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7,(7).

[9] 马有良.云南少数民族义务教育的特殊性及发展对策 [J].民族教育,1998,(3).

[10] 齐忠琪.论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民汉平行语料库的建设 [J].科技信息,2006,(10).

[11] 姚诚.认同自我,尊重他人 [M]//国小乡土教材教法论文研讨会论文集 (台北),1996.

[12] 王文婷.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与多元一体化教育[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

[13] 朱贻庭,赵修义.抗震救灾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J].探索与争鸣,2008,(8).

[14] 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化过程 [M].郭建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5] 阎嘉.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6,(9):62-64.

[16] 邹威华.族裔散居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以斯徒亚特.霍尔为研究对象 [J].南京社会科学,2007,(2).

[17] 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 [J].求是学刊,2005,32(5):21-26.

[18] 牛力.传统复兴建筑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 [J].建筑与文化,2009,(5).

[19] 黄彩文,于爱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 [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7).

[20] 格根图亚.从服饰文化的演变看城市蒙古族的民族认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事例研究[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1).

[21] 何彬.从海外角度看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认同[J].文化遗产,2008,(1).

[22] 陆学杰.文化认同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09,(7).

[23] 闫顺利,敦鹏.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与国家凝聚力—兼论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工作 [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9,(1).

[24] 许强.文化认同:民族凝聚力的不竭源泉 [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5).

[25] 桂署钦.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9,(10).

[26] 范碧鸿,陈媛.和谐社会的构建 [J].岭南学刊,2009,(2).

[27] 吴其付.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以羌族为个案[J].贵州民族研究,2009,(1).

[28] 张京玲,张庆林.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态度模式与文化适应的关系 [J],2007,(52).

A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Cross-border Ethnic Groups in China

LI Jin-song1,ZHU Hong1,YUAN Chang-lin2
(1.Faculty of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092,PRC;(2.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Yunnan 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092,PRC)

With the fastdevelopment in the integration ofmultiethnic groups,the education of transnational ethnic groups is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Cross-cultural identity embodies to a varying extent the strength of a country.This article makes a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key concepts,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for the cross-border ethnic groups,and the cultural identities of the cross-border ethnic groups.There exists a close and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compulsory education for the cross-border ethnic groups”and“cultural identity in China”,though being two differnt theoretical constructs.This article aims to disclose the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the education of the cross-border ethnic groups.

cross-border ethnic groups in China;compulsory education;cultural identity

G 40-055;G 75

A

1674-5779(2011)03-0017-07

2011-04-21

李劲松 (1964—),男,云南昆明人,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教育、基础教育等研究

(责任编辑 陈育/校对 云月)

猜你喜欢
跨界少数民族民族
跨界
诗歌月刊(2023年2期)2023-03-11 09:19:48
跨界
诗歌月刊(2023年1期)2023-02-11 13:08:28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