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视域下的古村落文化课程资源开发

2011-08-15 00:52张华龙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1年3期
关键词:古村落村落资源

张华龙,曾 佳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环境教育视域下的古村落文化课程资源开发

张华龙,曾 佳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古村落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与根基。古村落中孕育的传统哲学思想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观,在古村落的选址,空间布局,景观甚至是诗篇绘画中我们都可窥见一二。这些对于中国环境教育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资源。通过利用古村落文化的思想资源,开发古村落文化的教材资源并加强古村落内外课程人力资源建设,可以让我们充分挖掘古村落文化中环境教育资源。

古村落文化;环境教育;课程资源

经过30多年的实践,我国环境教育走过了介绍、描述、比较和借鉴的阶段,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环境教育体系。我国理论界对环境教育的研究也已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环境教育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何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资源,如何使我国的环境教育更具有“本土化”的气息,古村落就是一个突破口。古村落,是有着五六百年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地域基本未变,聚落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存较好的村落。古村落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宝库,其中蕴含了许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非常适合作为环境教育课程资源。因此,挖掘古村落中环境教育课程资源已经成为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一、环境教育:古村落文化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古村落文化的意蕴

古村落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真实记录了传统建筑风貌、优秀建筑艺术、传统民俗民风和原始空间形态。有学者认为,现存古村落实际上是文化古村落,孕育了形形色色的民间乡土文化,为地方文化与乡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舞台。也有学者对古村落这一独特的中国文化空间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总结,得出中国古村落的境界是“田园山水与耕读文化”。

山水文化是指我国人民长期以来钟情大自然,在大自然神往与反馈中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古村落就是山水文化形态的最好体现,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环境不改变的基础上,适应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而不是费尽心思的去改变它,创造更适宜人居住的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统一的山水环境。而耕读文化是将田园山水与耕读生活相结合,达到亲近自然、寄情山水、亦耕亦读、通达义理的境界。受过教育却未能步入仕途的乡间秀才们,大都留在村子里,继续他们的耕读生涯。他们是农人,也是乡村文人,他们身上有一种一般农民所缺乏的气质。在村落规划与建筑中,这种气质便表现为山水情怀和环境意识,在青山秀水间创造出一座又一座如诗如画、富有田园野趣的村落。

(二)实施环境教育的意义

《第比利斯宣言》将环境教育理解为一种全面的终身教育,这种教育旨在培养人们以一种全面的观点,来认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之间的密切依赖性,并向人们提供在改善生活和保护环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所必需的技能、态度和价值观。

环境教育可以使人们掌握现代环境的基础知识,获得解决环境问题,优化环境的基本技能,养成正确认识环境,理解环境,保护环境以及处理环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环境教育还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使学生了解自然、人类、生态、经济、技术、政治和文化道德等,它要求全体学生都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建设家园。环境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人口教育、国情教育等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多种形式和丰富的内容进行教学,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为改善环境、治理污染献计献策,从而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古村落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现状

古村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其本身的文化价值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青睐。现在,专家对于古村落的研究也已经开始更全面、更系统。对古村落教育价值的研究,让更多的人体会古村落文化的魅力,让其一直传承下去是势在必行的。但是,人们在现阶段并没有充分的挖掘古村落文化课程资源,其中也包括环境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古村落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但利用古村落文化中的环境资源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还没有得到重视。环境教育教材中缺乏以古村落文化为内容,人们忽视了古村落中所崇尚的一种寓意深刻的文化环境,利用古村落文化中的环境教育资源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的观念还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据调查,我国大部分地区环境意识多属于浅层环境意识,人们忽略了古村落文化中所包含的崇尚自然的因素可以提高大众的环境意识。同样,利用古村落文化中的环境教育资源让古村落成为环境教育基地还没有实现。人们忘记了古村落本身就是一个融合了人与自然的一个载体,作为环境教育的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古村落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

(一)古村落选址中的环境教育资源

古村落的选址除了要求其安全性外,还表现了其对环境、景观、生态及风水的要求。《阳宅十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集阳宅理论与实践之大成的代表作,此书开篇就对住宅选址的环境条件作了概括:“人之居处,宜于大地山河为主”,表明人类追求自然的情怀,其居住之所应与大自然保持紧密联系,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传统古村落的选址就从许多方面表现出来。如徽州古村落多依山傍水而建,村头庄尾和路侧水旁,翠竹林立,使整个村落嵌入自然风光之中,同时村落山水互为点缀,衬现出村落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田园风光画。

古村落的选址是很注重风水择地。风水就是确定建筑物朝向、布局、营建的一种具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择吉避凶的神秘观念和技巧与术数。传统风水学对村落外部环境要求是:背靠主龙脉生气的祖山、少祖山、主山,左右是左辅右弼的砂山——青龙白虎,前有屈曲生情的水流绕过,水的对面有对景案山,更远处是朝山。风水理论的基本取向,特别关注于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与传统的“天人合一”宇宙观是基本一致的。风水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以及对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始终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题。

(二)古村落空间布局中的环境教育资源

古村落虽然没有统一的营建制度,但是并非没有自己的规划布局思想。古村落形态在空间布局上不仅受到村落本身功能机制的制约,而且受到自然环境、宗教观念、宗族礼制、民间风俗及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制约。村落的布局因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意象,或者可以理解为透过村落布局的现状可感受到强烈的环境影响力。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因而,中国古村落的布局特点就是因借自然与环境相和谐,从而形成一种自由灵活的布局形式,不像传统城市的布局那样“格式化”。

古村落布局重视环境的选择,人们巧妙利用自然地域特点,即利用天然的地理形势对村庄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对于山地村落来说,受环境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布局方式,一种是村落沿等高线的变化呈内凹的弯曲形式,体现出安全感;另一种是村落沿等高线呈外凸的弯曲形式,这样视野开阔,利用自然通风。在江南的水乡地区,许多古村落是临水而建的。古村落形态基本上取决于河道的走向、形态和宽窄变化,从而表现出生动的景观效果和丰富的环境意向。综观各地古村落的构成,不难看出古村落的建筑群落达成与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形成“天人合一”的空间布局。

(三)古村落景观中的环境教育资源

许多古村落在营建的过程中,甚为注重景观的选择和建构。中国人追求理想的居住环境,在景观上的表现通常被认为是“山川秀发”“绿林阴翳”的山水胜地。建构中国古村落景观的基本形式多样,比较突出的是“八景”、“十景”、水口园林、点景建筑及整体构景等等。

古村落构景中的“八景”手法,使村落景观更加生动,更具有文化内涵。每一景为一幅意境画,格调高雅而又朴实自然。所有景点,又始终以田园风光为主题,展示出一幅幅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画卷。水口园林主要指的是建造在进村口的河流水口地带的村落园林。水口是村庄的门户,也是村庄的灵魂,这里寄托着人们精神上的期冀,蕴含着一种文化心理向度。徽州水口园林,多因地制宜,利用天然景观,巧于因借,将山水、田园、村舍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一处“父老兄弟出作入息,咸会于斯的”嬉戏之所。古村落还配置了一些必要的点景建筑,从而形成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的景观空间。在出水口的山丘上建塔,水中建阁,河上修桥,通过人为的构景,弥补原有景观视觉上的不足,使村落画面更加生动、活泼、流畅,富于动感。徽州地区的古村落,还习惯于在进村口的地带建筑大量的牌坊,成为村口的标志,往往也成为村落的点景建筑。

(四)古村落文学绘画中的环境教育资源

古村落将山水田园与耕读生活相结合。钟情山水不仅是那些没有取得功名的乡村文人,更多的还有士大夫阶层的偏爱。陶渊明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体,其中对“世外桃源”的描述,表现了对古村落悠然而居的生活的向往。谢灵运迷恋山水,因此而成为中国山水诗的鼻祖,代表作中也有不少表达了对古村落山水的热爱。中国的田园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及其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王维的田园诗《渭川田家》表现了古代村落景象散发的一种恬淡、安宁、和平的生活。

三、古村落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一)利用古村落文化课程思想资源

环境教育源于人们对环境问题采取了错误的态度,而这些态度的产生又建立在一定思想观念的基础之上,可见,思想资源是环境教育课程首要的资源。古村落文化从形成之初便不仅是简单的哲学理念及其指导下营建起来的生活居所,更包含了心灵上深层次的文化审美信息。

古村落文化中散发着天人和谐的魅力,源于村落先民对居住环境的精致选择,得益于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精心调适。我们在环境教育中,利用古村落在选址上强调自然和谐,营造“全村同在画中居”诗情画意的特色,让同学们体会古人思想中对自然的重视;利用古村落的空间布局因借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布局特点,让同学们喜欢接近自然,在自然中发现美,创造美;利用古村落景观建设时,巧借自然条件与风水理论,因地制宜的利用这些布局,造就浑然天成的效果,让同学们懂得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有,利用山水田园诗歌中散逸着在古村落中的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让同学们感受传统文化。古村落文化中那种与诗意栖居环境共生共荣的文化特色等,无不彰显出古村落文化中的环境课程文化资源。这些对于我们进行环境教育都是非常好的课程资源,古村落文化作为环境教育课程的思想资源具有本土特色,与我们自身的文化特点接近,会引起更多人的共鸣,适合环境教育的普及。

(二)开发古村落文化教材资源

由于环境教育具有实践性,使得环境教育课程必须突破传统的模式,充分考虑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的关系,努力使环境知识内化为学习者的行为。这就要求环境教育课程发展必须着眼于当地、全国的实际环境问题。这样的环境教学理念反映在对环境教育教材资源的利用上,就需要我们拓展环境教育课程教材资源。在来源、体裁、内容、形式等方面有所创新,才能发挥环境教育课程资源的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树立大教材观。除了利用已有的教材,还有学校社区周围的生活环境资源以及学生自身的人才资源,甚至可以结合已有的资源对现有教材进行增删,重组甚至包装。比如,教材中出现的“武松打虎”的故事,以前用来鼓励人要勇敢,但现在我们更多的可以教育学生要珍惜濒危动植物;以前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产生了“人定胜天”的观点,这样的观点随着时代的变迁,开始遭到人们的否定,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在如今显得更有意义。其次,我们需要灵活使用教材。对环境教育教材的使用并不是静态地复制、被动地适应,而是动态地生成、主动地构建。灵活运用教材不仅体现在创造性地使用古村落文化作为环境教育的教材,还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编排顺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变。

(三)加强古村落内外课程人力资源建设

要充分地开发和利用环境教育课程资源,古村落学校必须加强自身的能力。古村落学校环境教育课程资源的能力建设必须具有实质性的依托,这就来源于对环境教育课程人力资源的培养与了解。环境教育课程资源的人力资源主要包括教师以及相关的社会群体。古村落教师作为重要的环境教育课程人力资源,不仅是古村落环境教育课程资源的利用者和开发者,其本身也是最重要的课程实施者和组织者,教师的环境教育价值观、知识观、教学观、学生观、发展观等都会影响人们对环境教育课程的认知水平、开发利用方式和开发程度。

随着古村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就古村落文化进行研究,其中就包括相关的社会群体。由于古村落的区域、经济等特点,古村落学校中教师及其相关人员的环境意识还处在浅意识阶段,因此借助社会中的研究力量对古村落进行开发也是同样重要的。一方面,社会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学者和专家们,他们拥有渊博的知识,具有足够的理论学术能力和兴趣来开发古村落文化中包含的环境教育资源。他们可以通过给学生做环境教育专题讲座,给老师介绍最新的学术前沿问题,让古村落学校得到更多的理论支持,并给古村落带来全新的学术血液。另一面,社会群体中还有政府相关人员,也可以给予行政方面的帮助,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绿色学校的建立,给古村落更多的关注,同时可以给古村落提供资金,保护它所拥有的资源与文化,并为古村落作为环境教育基地提供条件。

[1] 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2] 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 姚磊.山水人居 [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4] 胡敏娴.徽州古村落人居环境空间研究 [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5] 王小波.古村落诗歌中的居住景观意象研究 [D].浙江:浙江大学,2004.

[6] 张华龙.古村落文化的教育价值及其资源开发[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1).

[7] 何齐宗.全球视野的环境教育理念 [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8] 陈甲全,张义丰,陈美景.古村落研究综述 [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

[9] 张旭如.论古村落教育的课程资源 [J].环境教育,2005,(5).

[10] 邱国珍.耕读文化与人居环境的互动关系 [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0).

[11] 刘沛林.传统村落选址的意象研究 [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urriculum Recourses Development about the Ancient Village

ZHAN G Hua-long,ZEN GJia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Zhejiang,321004,PRC)

As the main par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lics,the ancient village is the origin and root of the Chinese culture.The traditional philosophical perception which is to create a harmonious environment with“man and nature”can be found in the site selection,spatial distribution,scenery or even the poems and paintings of the ancient village.All these are the valuable resources for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We can fully find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ources in the culture of the ancient village by using the ideological resources of the ancient village culture,develop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 resources of the ancient village culture and strengthening the huma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in and outside ancient villages.

ancient village culture;environmental education;curriculum resources

G 40-052.4

A

1674-5779(2011)03-0071-04

2011-03-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教育学视域中的古村落文化及其资源开发研究”(09YJA880127)

张华龙 (1965—),男,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责任编辑 张永祥/校对 一心)

猜你喜欢
古村落村落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资源回收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