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勇 范南京
(福州大学 福建 福州 350108)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但培养质量却出现滑坡,各种质量问题日趋凸显。因此,在当前我国快速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同时,应该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首位,不断建立健全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适当缓解研究生教育质量滑坡的状况。
1、做好招生管理工作,保证生源质量
优秀的生源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制定严格的过程管理规则,规范操作程序和方法,把好入门关。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指导从招生政策的宣传、招生计划的编制、考试科目的设置到命题小组、评卷小组、复试小组及政审人员的确定以及其他各项工作。对于复试,也要加强组织和管理,确保选拔人才的高质量。在复试中,各招生单位对具备复试资格的考生应该一视同仁,对其操作技能、科研潜力、学习潜质、综合能力等进行测评,经过综合挑选,从而录取具有清晰的科研思路、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具备坚实宽广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高质量人才,避免“一考定音”的弊端。
2、进行课程评估,改善教学方法
课程评估主要是为了检查教师授课的质量和效果,并将其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进而找出差距予以改进。因而可以通过设计研究生课程教学调查问卷来评估课程。问卷就教学内容是否按教学大纲进行,是否介绍本专业或本课程最新发展成果和内容,是否采用有效的多媒体手段教学,是否安排课堂讨论启发学生思维或其他相近形式,安排的课程教学是否对自学提出要求,教材内容是否有所创新,是否利用网络(包括电子邮件)进行互动教学和讨论,任课教师对研究生听课人数是否检查,是否采用双语教学,本课程考试监考教师是否认真负责,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的改进建议等若干问题进行提问。在对问卷内容进行汇总和深入分析之后及时向任课教师提供反馈意见,并要求任课教师说明具体原因和提出相关的整改措施。一旦教师出现严重的教学问题并且未能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可以取消其上课资格。通过上述措施来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可以达到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的。
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在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导师的学术水平和指导能力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建立严格的导师资格审查制度,严把导师质量关。要以科研能力与水平作为选聘研究生导师的最重要指标,以有无承担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数作为教师有无招生资格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核心,也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保证,而教师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和重要力量,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是保障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另外,要根据未来学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重点创建一批名牌学科,努力营造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针对学校重点发展和建设的学科,以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集中力量,带动整个教师队伍建设。
4、严格论文评审和答辩,把好学位论文质量关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好坏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必须从选题、开题、论文答辩到提交申请学位都要有一套严格的执行标准对学位论文质量做出基本保证。一是建立统一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在论文的评审过程中,要求论文评阅专家按照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严格参照论文评分标准,逐项评审、打分,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从而保证论文评阅的公正性。二是实行学位论文评阅的回避制度,积极推行论文盲评制度。论文评阅实行导师回避制度,导师不参与学位论文评阅过程和学位论文评阅专家的提名和聘请。参加盲评的学位论文必须隐去研究生姓名、单位、指导教师姓名及其指导教师的参考文献、致谢等所有可能涉及研究生及导师个人情况的内容,由学位办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严格的形式审查,而后统一送至外校的学位办公室,委托论文评阅专家按照统一而细化的评估指标对学位论文进行评阅,逐项打分,从而形成一种客观、公正、严格的学位论文评审机制。三是严格答辩程序。由学科聘请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学历的教师担任答辩秘书,负责整个答辩的准备工作。学位论文盲评结果不合格者直接延期半年至一年,学院组织盲评通过者进行答辩,答辩委员会应该由其学位论文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并由学院主管院长审批组成人员的资格。严格答辩程序,严把论文质量关,从而有效地保证学位论文答辩的原则性和严肃性。
1、重视培养方案的修定
规范、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可以有效地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方案应包括研究方向、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学习年限、课程学习要求、学位论文标准等内容。培养方案一般按学科领域来制定,既要体现统一要求,又要体现各个学校和各学科领域各自不同的特色,体现时代特点。
2、合理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个人培养计划体现了研究生个人与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个性特点,并且是在学科领域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制定的。培养方案中诸如学分要求、必修课等是必须遵守的,但也为个人培养计划留有足够的空间,比如研究方向选择、课程选择等。研究生培养计划是在导师指导下,根据研究生课题研究方向及实际情况,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的。个人培养计划制定以后,必须严格执行,并要进行中期检查,不能按时完成计划的,推迟毕业。
3、规范课程管理
一般而言,主要通过规范教师的讲课要求、规范课程的考核办法、规范成绩管理办法等来加强课程管理。具体措施是:一是科学有效地安排课程教学。实行校、院两级课程管理制度和管理重心下移,充分调动院级研究生管理者的积极性;二是规范课程考核和成绩管理办法。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是课程管理的依据,任课教师要按照教学大纲和研究生院的具体安排组织课程教学并进行考核,且不能随意降低要求。
4、优化课程体系和加强教材建设
为了保障课程体系的前瞻性与前沿性、宽广度与纵深度,研究生课程需要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方针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从而形成具有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比例,能够充分体现学科领域特色的综合型课程体系。在教材建设上,要重视教学内容的更新,特别是一些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要不断地充实新的研究内容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一要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的联系和结合,体现通识化和综合化发展趋势;二要站在时代高度重新审视经典教学内容,推陈出新;三要把本学科、专业前沿知识,以及体现当代科学发展特征的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反映在教学内容中;四要把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教学内容安排进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不断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研究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加强学位论文管理
为了保证论文的高水平、高质量,必须严格学位论文撰写的过程。比如开题报告、学术讲座、中期检查、预答辩、正式答辩等,都是必要的培养环境,都是不可或缺的,对每一阶段都要有明确的要求。
1、积极建立研究生培养自我评价制度
大力借鉴质量管理学中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基层学术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共识,在自我评价目标、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方法的选择上以及具体的实施方面都要充分依靠他们,尊重他们的建议和意见,自上而下地建立起研究生培养质量自我评价制度。
2、建立研究生培养多元评估指标体系
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科门类和项目的要求、目标,设计不同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一是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评估。我国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学术人才的培养主要侧重于科研能力和实验操作,在设计这类人才的培养质量评估指标时应着重体现培养单位的科研条件、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以及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的评定;对于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主要侧重于其从事某职业的技能和方法训练,在设计评估指标时要重点反映培养单位具有满足技能训练的基地和条件、达到的技能要求以及考核的具体方法。二是不同层次学校和学科门类的评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决定了其办学性质的不同,形成了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办学宗旨。在制定评估标准时,应根据学校的定位和层次制定不同的评估体系。不同的学科门类建立具有相应特色的评估体系,对同一学科门类不同阶段的评估也应有不同的评估标准。三是专业学位的评估。根据专业学位开放式教育的特点,我国对专业学位项目评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大胆的实践。评估指标和标准包括办学目标、师资队伍、设备条件、教学管理和组织质量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在评估程序上,采取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强调自评和专家实地考察,提供详细的评估结论并反馈到单位,提高教育项目的办学质量。
3、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制度
毕业生就业状况反映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社会的认可程度,反映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成功率,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最直接的检验。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在用人单位中树立良好的声誉,由于研究生的声誉是一种持续的质量效应,因此培养单位要努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且要将这种努力长久地坚持下去。当然,研究生的就业率还与培养单位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关,也与国家的就业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此外,还应该重视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研究生质量的评价。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向社会输送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研究生培养质量最终是要经过用人单位直接、长期的检验的,因而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质量最具有评价权。另外,各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十分重视用人单位对所培养的毕业生的评价意见,努力建立一种完善的毕业生信息反馈制度,从而能够有效地收集、分析和处理毕业研究生的反馈信息。
(注:项目基金:2009年度福州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研究生培养与管理质量保障机制理论与实践研究”(09BY13)。 )
[1]程其玲、韩萍芳: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5).
[2]李世彬:关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06(3).
[3]潘立、计时鸣、鲁聪达:从学位论文盲评探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J].理工高教研究,2005(5).
[4]王力俐:加强培养过程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