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信息·
林杰昌撰文认为,经济现代化和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和主线。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及其产业化创新发展,世界经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不同发展阶段,不仅具有相互区别的特殊内容和特殊形式,形成不同的时代构成基础,而且产生不同的时代中心问题,形成不同的时代发展道路。马克思以机器大工业开创的世界历史与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为基础,不仅确立了从世界体系性质和全球战略思维上来认识时代问题的科学方法,而且通过对经济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运行机理及其发展规律与历史趋势的研究,建立了与时俱进的时代发展理论,形成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科学时代观和科学方法论。当今世界经济现代化与全球化已经进入知识经济型现代化与多元集成型资本全球化的新阶段,形成了以知识创新型现代化发展方式根本转型为中心与全球化结构升级重组为主线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认真学习和科学运用马克思时代观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深入研究当今世界经济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新内容新形式和发展规律,建立时代构成基础、时代中心问题、时代发展道路三位一体的时代发展理论,对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新世纪和平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摘自《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徐俊忠撰文认为,作为中国共产党杰出的政治领袖,毛泽东率先发起对于苏联模式的反思,提出为中国创造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奠基。在体制选择上,毛泽东反对照搬照抄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强调要进行新的“路线创造”,成为后来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论先声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思想资源;在国家管理体制上,提出要大胆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经验,并以“虚君共和”的构想去配置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推动国家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在经济运行模式上,主张对商品生产的科学认识,不能把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在探索农村现代化路径上,把人民公社当作农村中具有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可能的基本组织架构,以避免重蹈覆辙。科学评价毛泽东的上诉重要思想,必须还原当时的历史环境。基于对毛泽东的认知性研究不足而导致的认识偏差,只能导致“去毛泽东化”的思想倾向,人为地割断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发展脉络的连续性,绝非学术研究的理性表达。
摘自《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6期
魏磊撰文认为,所谓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精神,就是我们党伴随改革开放,在引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在坚持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的前提下,对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各项工作中不适应、不符合新形势任务的方面进行改革,对党的领导体制、领导方式、领导制度以及思维理念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而表现出来的品格、状态和境界。深刻领会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我们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调整时期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前提。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精神的特质之一:准确把握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特质之二:求真务实,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特质之三:敢于继承与扬弃,充分发挥创造力;特征之四:正视困难和挫折,勇往直前。发扬落实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精神,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改革创新党的理论武装,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二是改革创新党的基层组织,着力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先进性作用;三是改革创新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着力提高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改革创新党内民主制度和形式,着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五是改革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着力增强干部制度竞争力。
摘自《求实》2011年第1期
刘鹤撰文指出,2011年将是新的五年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很高,追求较高增长速度的愿望也非常强烈。但笔者认为,这样的行为如果过度的话,往往会产生负面共振的影响,造成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发宏观经济的系统性风险。要实现“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需要重视以下三大问题:一是要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总体上来看,“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发展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国既要保持和提升传统制造大国的优势地位,又要通过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成为新的市场大国。二是要重视规划的目标设定,坚持内需和消费导向。对此,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加强教育,提高劳动者对市场竞争的适应能力;通过扩大就业和完善创业环境,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通过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来改善人民群众的消费预期;通过完善和提高供给体系的条件、效率、弹性和质量,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等。这些措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努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增加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三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
摘自2011.1.8《中国经济导报》
汪峰、汪颖子撰文指出,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形态的中国红色文化,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定的地域文化等诸多文化元素交互作用,共时存在、历时发展,从而融合生成的一种特色文化。从中国红色文化产生时代来看,其主体生成衍化时期应在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之间,而新中国成立以来,应该属于这种文化形态的延续及其新的价值衍化时期;从中国红色文化的特性来看,其具有革命性、先进性、地域性、融通性等多种文化品性和基本特质;从中国红色文化的地域分布来看,它由多个不同地域的红色文化网点链结而成。大多以当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战斗过的老区为依托不断衍生而成,如井冈山红色文化、延安红色文化、西柏坡红色文化、遵义红色文化、韶山红色文化、新县红色文化、太行山红色文化、大别山红色文化等;从中国红色文化与民间传统文化的关系来看,它是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对民间社会存在的儒释道及其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机融通从而生成且还不断生成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
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宋国恺撰文指出,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职责,也是社会建设的核心工作和重要抓手。提供均等化的服务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工作,如果基础性工作做好了,就会向“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迈进,社会将会更加稳定和谐。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本来是政府应尽的职责,但这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社会建设明显滞后,公共服务供给短缺和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已经成为较为普遍和突出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社会建设的进程,也损害了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社会建设要求政府把人力、物力、财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要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不仅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真正从根本上减少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建设。
摘自《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虞崇胜、罗亮撰文指出,政治发展是一个政治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的制度创新过程中实现政治发展的。基于中国政治发展的立场与实践,当下中国的政治制度创新实践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加以推进和实现:一是理顺政治权力关系,以提供制度创新的制度基础。理顺政治权力结构关系,改革现存政治体制,为制度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要重新明确党组织、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的不同作用,理顺党组织与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司法机关的权力结构关系;理顺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各种社会组织之间以及它们与国家政权机关、党组织之间的关系。二是更新政治理念,以指导制度创新的发展方向。社会学制度主义的制度创新理论告诉我们,政治理念更新是政治制度创新的重要基础,也是政治制度创新的理论先导。三是规范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以保障制度创新的动力源泉。制度创新本质上是一种利益的再分配。普通公民的参与,尤其是利益相关者(公民和组织)在制度创新中的积极参与,是推动制度创新的重要动力源泉。
摘自《行政论坛》2011年第1期
陈剑晖撰文指出,当前散文的最大弊端,是现实性不足。现实性的不足,主要有如下一些症候:一是文化大散文越来越远离现实和心灵,存在知识崇拜,追求大题材和大感情以及与此相对应的长篇幅,忽略了个体的体验和心灵的渗透,缺少具体可感的生活细节等弊端。二是老旧平庸的写作意向、审美趣味仍在侵蚀着我们散文的肌体。一种沉迷于历史材料和知识的纸上写作,一种“恋乡忆昔”的童年情结,一种满足于游山玩水、走马观花的肤浅创作倾向,正在侵蚀着当代散文创作的肌体,并使真正的优秀散文淹没在这片腐酸、老旧、肤浅平庸的汪洋大海之中。三是商业化写作成为时尚。表面看来,当下的散文创作很繁荣,很热闹。但热闹的是“口号”、“主张”,缺失的是现实精神、心灵与生存的痛感,以及富于厚度和力度的一大批沉甸甸的大作品。当下的散文是繁荣的,但是离真实的生活还太远。因此,重提散文创作的“现实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当代散文所需要的现实性,不是被过度美化了的现实,不是故意粗鄙化、丑陋化的现实,也不是“一地鸡毛”、鸡零狗碎的日常生活流水账,而是直面大地、直面人生、直面底层民众生存状态的现实。以一种自然质朴的感情,以强悍的姿态和诗性的品质穿透现实,抵达人的精神和灵魂,新世纪散文还是值得期待的。
摘自《文艺评论》2010年第5期